出品|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X財看見
作者|米娜
清晨5點,休斯頓的天空沒有一絲陽光。在NRG體育場外,蘭迪-楊和母親正在排隊,等著領取免費的感恩節大餐。母子二人早到了3個小時,為的自然是能早點領到食物。在體育場門外,停放著數千輛汽車和卡車。
新冠疫情爆發之前,蘭迪就在這個體育場工作,他是名廚師。然而,呼嘯而來的新冠疫情讓他失去了工作。沒了收入,他的日子過得很艱難。母親今年80歲了,他希望能讓母親吃上一頓豐盛的節日大餐。但是,他兜裡沒錢,只能領著母親來領取免費大餐。
「排隊的人很多,」58歲的蘭迪說,「我剛剛和我母親說,『您看,那些開著奔馳車的人,也和我們一樣在等著領取免費的食物』。試想一下,開著奔馳的人都需要食物救濟了,情況究竟有多糟糕,不言而喻。」
根據美國國內媒體對政府數據的最新分析,當前,在新冠疫情繼續肆虐的大環境下,餓肚子的美國人的數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眾所周知,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美國政府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了一系列封鎖舉措,導致很多企業關門甚至倒閉,美國經濟迅速陷入衰退,數以千萬計的美國人丟掉工作。
3月份,美國國會批准通過規模逾2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名為《關懷法案》,為的是幫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企業和個人渡過難關。根據這項法案,政府為民眾發放刺激支票,提供額外失業救濟補助,並通過「薪資保護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在這些刺激舉措的提振下,一些企業的運營狀況逐漸改善,很多工人重返工作崗位,經濟開始復甦。然而,隨著第二波新冠疫情席捲而來,一些州和政府不得不重啟封鎖舉措,企業再次關閉,人們再次失業,不得不靠政府的救濟過活。但是,多數救助計劃將在本月底期滿終止。雪上加霜的是,被視為「救命稻草」的政府至今仍未推出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
專家指出,當前,美國餓肚子的人的數量可能要比自1998年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多。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美國人口普查局開始收集有關家庭獲得充足食物能力的可比數據。
8個人中就有1人偶爾或經常餓肚子
美國人口普查局在10月底和11月初收集的調查數據顯示,該國每8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人表示,在過去的一周裡偶爾或經常餓肚子。換言之,當前,近2600萬美國成年人正在餓肚子,這要比新冠疫情爆發前最具可比性的數據高出數倍。在有孩子的家庭中,餓肚子的成年人更多:每6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在過去的一周裡偶爾或經常餓肚子。
德克薩斯州「貝勒消除飢餓與貧窮合作組織」執行董事傑裡米-K-埃弗雷特指出,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人吃不飽,一是因為新冠疫情,二是因為政府響應的不可預測性。
從全美範圍來看,沒有哪個地方的飢餓問題比休斯頓。統計數據顯示,休斯頓市區人口為700萬。今年夏天,受累於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激增,休斯頓的醫院人滿為患,不堪重負。與此同時,當地經濟受到疲軟油價的嚴重衝擊,這無疑讓形勢變得更加糟糕。
近來,在休斯頓,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處於餓肚子的狀態;在有孩子的家庭,每10個成年人中有3個人在餓肚子中。拉美裔和黑人家庭在餓肚子的家庭中所佔比例,要遠高於白人家庭,這是經濟疲軟造成的毀滅性後果。為了讓家人填飽肚子,很多人不得不冒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走出家門設法獲得食物。
停放在NRG體育場門前的數千輛汽車和卡車,以及等著領取感恩節大餐的長長的隊伍,足以說明休斯頓飢餓問題的嚴重性。在長長的隊伍中,老人、年輕人、黑人、白人、亞裔和拉美裔比比皆是。有一家人全在排隊的,有鄰居結伴而來的,也有人獨自一人前來。
68歲的奈西-查特曼,坐在一輛醬紫色現代Santa Fe(國內版稱聖達)轎車裡,從早上6點20分就開始在NRG體育場外等待。這位老人靠聽牧師布道錄音打發時間,她說:「我一直在想辦法讓自己不那麼無聊。」
奈西從事行政管理工作,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她的工作一直不穩定。她的妹妹已經失業,姐妹二人和母親住在一起。在過去的一年裡,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好。奈西耐心地等著領取感恩節大餐,然後把美味的食物帶回家,給妹妹和母親吃,如果可以再分給年邁的鄰居一些。
「我沒有能力讓自己的家人吃飽」
雖然其他地方的飢餓問題不像休斯頓的這麼嚴重,但是也在變得越來越糟糕。新冠疫情的捲土重來,讓飢餓問題進一步惡化。不過,鑑於許許多多的家庭相對來說毫髮無損地扛過了這場公共衛生危機,這場讓很多人無法忍受的飢餓危機似乎並沒有在全美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
3月份,新冠疫情爆發,美國股市暴跌,但是很快便大幅反彈,並收復了全部失地。強勁漲勢讓美國政府和一些議員對經濟狀況持樂觀態度。儘管很多食品銀行警告稱,假期期間食品需求將大幅增加,但是國會的議員們在感恩節假期之前仍未就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達成共識。
美國預算和政策優先中心食品救助政策負責人斯塔西-迪恩指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苦難普遍存在。當前,很多美國人都在說,『我沒有能力讓自己的家人吃飽』。找不到擺脫困境的方法,這著實讓人感到失望。」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沒有哪個地方還能像疫情爆發之前那樣快樂無憂,至少在美國是如此。在這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即便是最富有的縣,很多當地家庭也不得不依靠食品救濟。數據顯示,一個名叫 Loudoun Hunger Relief的食品救助團體,在短短一周內為887個家庭提供食品,為新冠疫情爆發前正常水平的3倍。
這個團體的負責人珍妮弗-蒙特葛麥利說:「我們看到很多以前從未需要過我們幫助的人,而且這樣的人仍在增多。」
自3月底以來,美國的飢餓率一直在飆升。隨著企業重新營業,《關懷法案》的一系列救助舉措(其中包括額外失業救濟補助、食品支持計劃,以及旨在鼓勵企業避開裁員的舉措)讓很多人的口袋再次鼓起來,情況有所好轉。但是,好轉只是暫時的。原因在於,大部分救助舉措早已期滿終止,而且如果國會不延長關鍵項目,那麼恐將有1200多萬名美國民眾將在年底前失去失業救濟金。真若如此,後果不堪設想!
會有許許多多美國人陷入更大的痛苦
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家黛安-惠特莫爾-施瓦岑巴赫說:「所有的一切都是災難。我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但是現在的事情太瘋狂了。」此前,這位經濟學家曾警告稱,「我很明顯地看到,問題很大,而且這個問題似乎比『大蕭條』最嚴重時更嚴峻。」
施瓦岑巴赫認為,美國經濟當前的實際狀況是導致飢餓率激增的主要原因,不過其他一些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始於2008年的「大衰退」期間,人們在長達兩年內一直能領到政府發放的失業救濟補助,此舉有助於拉低飢餓率。一些長期失業的人甚至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
但是,眼下,《關懷舉措》中不那麼慷慨的福利已經消失,或者很快就會消失。這意味著,如果政府救助不及時,那麼將會有許許多多美國人陷入更大痛苦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飢餓問題最為嚴重的群體,尤其是美國黑人,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飢餓率增長的幅度相對較陡峭。數據顯示,22%的黑人家庭在過去的一周裡餓過肚子,幾乎是所有美國成年人飢餓率的2倍,是美國白人的2.5倍多。
埃弗雷特指出,受利於強勁的經濟增長,以及生機勃勃的能源行業,休斯頓飢餓率在新冠疫情爆發前觸及該地區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然後,新冠疫情爆發了,形勢急劇惡化,休斯頓的吃不飽肚子的人迅速增多,尤其是低收入人群。
在首輪刺激支票和其他救助舉措的作用下,休斯頓的飢餓率大幅度下滑,但是現在又開始呈現上行軌跡。
慈善機構Feeding Texas的執行長賽麗亞-卡爾指出,「如果沒有來自聯邦政府的持續援助,我們很難維持下去。我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休斯頓食品銀行總裁布萊恩-格雷恩表示,眼下食品銀行最大的擔憂是找不到足夠多的食品。食品銀行會購買大量食品,同時也接受外部慈善捐贈。但是,當前捐贈速度遠低於需求增長的速度。格雷恩聲稱,他擔心隨著需求不斷增長,美國會遭遇「食品懸崖」。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休斯頓食品銀行已經在NRG體育館外為符合條件的人數次分發食品。
休斯頓郊區曼維爾一個教堂的食品分發點的志願者特蕾莎-克羅夫特坦言,食品需求仍然非常大。據她所述,來領取免費食品的人,常常感到尷尬。特蕾莎說:「他們感覺特別糟糕,根本不想接受別人的施捨。但是,現實很殘酷,不接受幫助,就意味著餓肚子。我對他們說,『你們不應該覺得尷尬,我們的狀況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