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營說
本文是今天【看片教育專題】第四篇,
關注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回復「看片」,可以查看【看片教育專題】所有文章。
本文由爸媽營內容合作夥伴【果殼童學館】授權爸媽營轉載,其微信號是:guokr_kid,歡迎關注!
一、人體篇
1)《神奇的人體機器》
把人體比作機器,是低估了人體的複雜性,所以必須要在機器之前加上「神奇」字以修飾。美國國家地理出品的這部兩小時的人體科學紀錄片,從人們的日常生活開始講起,以平凡人的一天為主線,介紹了不平凡的神奇:我們在一天之中,眨10000多次眼睛,吸20000多口氣,搏100000次心跳…如果這神奇機器的某個「零件」出了問題,修理起來可麻煩多了,好在我們有雷射治療、開顱手術……
當你看完整部影片之後,你也許會全新看待即將到來的新一天。如果你是對科學不感冒,尤其喜歡Aerosmith硬搖滾的文藝少年,你更應該趕快去看這部片子,裡面有Steven Tyler治療嗓子的難得鏡頭。
2)《人體內的旅行》
人的一生就像一場旅行,第一聲啼哭是啟程,最後一次呼吸算終點,這期間我們歷經嬰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個生命階段都有特別的風景,隨著風景的變遷,我們的身體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美國國家地理的鏡頭追隨小姑娘Ellie-Jo Brooks的成長軌跡,用一部結合著電腦特效和醫學實拍的電影級紀錄片,濃縮了我們的一生。如果你是對人體科學感興趣的初學者,那麼看這部片子的過程應該是能讓你最密集地感受到人體科學之美、之震撼的95分鐘。
3)《人體奧秘》
秉承了BBC紀錄片一貫的優勢,用真人拍攝故事線,用電腦模擬抽象過程,在手術臺上進行實錄。
第一集講述了新生命的誕生,多胞胎是怎麼回事。同卵和異卵多胞胎有何區別?連體人的真實生活是怎麼樣的?
第二集從人的成長開始講起,人的身體有多大的潛力,為什麼生活在高原上的人擁有更多的紅細胞?一個連續10年只吃膨化食品的人會有怎樣的健康隱患,人體怎樣應對炎熱的環境,人體能承受多冷的溫度?
第三集關注我們的多種感覺,關注我們的大腦發展。我們如何聽見,我們怎樣看見?
第四集說一說保護我們機體的免疫系統,看完這一集你應該明白了,為什麼吃藥對感冒是沒有用的。
4)《人體漫遊》
如果前面推薦的三套紀錄片引起了你對人體科學更大的興趣,你可以挑戰一下這套經典的人體科學紀錄片《人體漫遊》,7集的篇幅巨細靡遺地介紹了人體的出生、成長、衰老、死亡。如果前面的三部算人體科學導論的話,這部可以算作是人體科學的主課了。
主持人Robert Winston是生殖科學方面的專家,解說的過程中帶有著教授的權威和英國紳士特有的幽默。(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只是,請你不要太在乎由於拍攝時間較早,畫面的粗糙和暗淡,它的精細度和精美度無法和之前介紹的幾部紀錄片相媲美,但這也引出了它獨一無二的優勢——那就是真實。
為了真實,這部紀錄片大膽地使用了人體的全裸鏡頭;也是為了真實,在說明酒精對大腦判的影響時,主持人Robert winston一邊喝酒一邊對著鏡頭解說,直到他喝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軀體……還是為了真實,鏡頭中出現的懷春少女、臨盆產婦、癌症病人皆是真情流露,實景拍攝。當你完成這次人體漫遊之後,相信你會更加珍愛自我,更加著迷於人體科學。
二、生物篇
5)《植物王國》
3D技術揭示了在植物的生命中一個全新的層面,拍攝超過一年的過程中,戴維·阿滕伯勒探索他們迷人的世界。3D微距攝影中使用三維時間推移和開拓技術,從他們的土地上追溯其性質的重要場所,一路上得到新的啟示。
從我們的時間尺度,揭示植物的本色。大衛發現這是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昆蟲飼料和品種,花的螢光和植物相互溝通與動物利用氣味和聲音。這部紀錄片可以做植物學入門。
6)《植物私生活》
植物求生這個有趣的過程,從未試過以故事性、戲劇性的形式推出。大衛帶我們細看植物的遊歷,成長,成花及與其它植物和動物鬥爭求存種種適應環境的奮鬥歷程。由有二百九十呎高的加州松樹、或利用殘忍的螞蟻作保鏢的赤藤,以至婆羅洲上面吞食昆蟲甚至老鼠的瓶子草、植物世界的奧秘一一在這特輯揭盅。
大衛運用了能將時間濃縮的攝影技術,為我們展視生動的植物生活情況;用了極美麗的鏡頭去捕捉世界上最大,最鮮豔、最怪誕的植物。去真正認識一個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的世界吧!
7)《微觀世界》
引領我們進入了昆蟲的世界。平時令人「恐怖」的蟲子們展現出了另一種不一樣的美。當你近距離仔細察看這個世界時,你會發現原來毛毛蟲的毛原來這麼光滑;相互依偎的蝸牛溫馨得賺人眼淚;勤奮的屎殼郎每天都在認真對付著他們的糞球;蜘蛛會在水下用一個小氣泡作為自己的餐廳;天牛就像公牛一樣在互相較勁。
每隻蟲子原來都不曾閒著浪費光陰。微觀下的蟲子世界,帶給觀眾的除了視覺的震撼,還有自然界無法向人類訴說的道理。每一幀的畫面都絕美!
三、天文篇
8)《了解宇宙是如何運行的》
作為宇宙的一分子,我們都希望可以對這個神秘國度有更深入的認識。布萊恩•考克斯是英國一位物理學家,在成為曼徹斯特大學的粒子物理教授之前,他當過搖滾樂隊的鍵盤手,曾經是個搖滾明星。第一輯《太陽系的奇蹟》了解宇宙的結構、太陽系、銀河系等。在浩瀚無邊的宇宙布滿各種星體;地球是否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第二輯《宇宙的奇蹟》圍繞不同的主題,深入發掘地球和各個星體的差別,以及探索外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第三部《生命的奇蹟》。他向觀眾展示和剖析自然法則所造就的太陽系的偉大自然奇觀。
9)《與摩根·弗裡曼一起穿越蟲洞》
物理學和宇宙學結合在一起穿插來講的紀錄片,必須大力推薦。探索頻道推出的這部系列紀錄片,從2010年推出來,目前已經出到第4季,由長相酷似曼德拉的好萊塢黑人影星摩根·弗裡曼主持,內容涉及宇宙、黑洞、時間、質量等一切與物理相關的艱深話題。重點在於,你肯定可以看懂(至少你自己會覺得懂了個大概了)。
10)《卡爾·薩根的宇宙》
特別經典,雖然年代已經有點久遠,特效也不是特別驚豔,但對於宇宙介紹之全面可以說無出其右,盡情暢想宇宙的奧妙。
爸媽營神技!
5000篇育兒文字
任意字檢索!
想找任何你關心的育兒文章或者資料?
一般公眾號最多只可提供200個關鍵詞檢索,
爸媽營提供任意字檢索!
關注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進入首頁。
在左下方點開【小鍵盤】,輸入任意你關心的關鍵字即可。
試試吧!
關於爸媽營
爸媽營,是200萬爸媽訂閱的親子教育專業號。採用【專題制】,每日推薦一個深度專題。回復關鍵字,即可搜索超過5000篇的【親子教育資料庫】。
我們希望和所有爸媽們一起學習如何做爸媽。
爸媽營的微信號:bamaying
爸媽營的微博號:爸媽營
官方網站:www.bamaying.com
投稿郵箱:tg@bamaying.com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進入【親子遊微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