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 人民日報5月8日評論員文章:疫情阻擊戰交出「中國答卷」——攜手全球抗疫 彰顯中國擔當①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這是一次罕見的全球性危機,也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舉國上陣,經過艱苦奮戰,付出巨大犧牲,成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國內疫情的國家之一,不僅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區域防線,也為全球抗疫積累了寶貴經驗。
事非經過不知難。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新冠病毒的「狡猾」,也切身體驗到疫情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危害。但在3個多月前,恐怕誰也料不到,疫情會以如此猛烈的方式肆虐全球。突襲而至,來勢洶洶,中國迎戰的風險和難度超乎想像:如何對尚未充分認知的病毒進行防控?如何在春運大潮中阻斷病毒傳播?如何確保數目龐大的患者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如何確定有效的治療手段和藥物……諸多未知,考驗應對。有人說,中國提前做了一場「閉卷考試」,在病毒傳染國內人口不到0.006%時就勒住了「脫韁野馬」,創造了人類與傳染病鬥爭史上的奇蹟。這樣的「中國答卷」,來之不易,感天動地。
這張「中國答卷」,記錄下艱苦卓絕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把疫情比作一次大考,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農曆大年初一當天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特別是患者治療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而此前兩天,武漢關閉離漢通道,採取「封城」措施;此前一天,3支解放軍醫療隊逆行武漢,緊急支援。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全國各地4.2萬醫務人員火速趕赴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10天啟用。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面對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國採取了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美國《科學》雜誌登載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防控措施成功地打破了病毒傳播鏈,避免了數十萬人感染。
這張「中國答卷」,見證著億萬人民的堅忍頑強。「與其他遭受痛苦的國家一樣,中國也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受害者。」新加坡《海峽時報》在評論文章中說。在這場空前嚴重的疫情中,我們的許多同胞感染病毒不幸罹難、許多工作人員在一線壯烈犧牲;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我們的經濟社會生活「緊急剎車」,在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地封鎖千萬級人口城市,並在全國範圍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塞爾維亞媒體用封面大標題寫道,「全世界欠武漢人民一聲感謝」;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中國人民「以犧牲正常生活的方式為全人類做出了貢獻」。
這張「中國答卷」,彰顯了命運與共的責任擔當。疫情防控中,中國始終重視並積極推進國際合作。中國早在2019年12月31日就開始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疫情信息,比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了一個月。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針對西方一些人的無端指責,明確指出「中國傳遞的信息非常清晰,我們卻浪費了整個二月份」。在全球抗疫最緊張的時刻,中國的醫療專家組飛赴海外作戰,中國的醫療物資運往全球各地,中國的診療方案動態更新供各國共享……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我們深知,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只要還有一個國家沒有有效控制疫情,這場戰鬥就不會結束。在這場戰鬥中,中國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作出了無愧於國際社會的犧牲和貢獻;在這場戰鬥中,中國以開放合作的實際行動,與世界各國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盛讚「中國答卷」時的點評代表了國際有識之士的心聲,他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富有遠見、內涵深刻,在各國抗疫的當下,「為世界提供了急需的新思維方式,傳達了巨大希望」。這個希望,來自中國人民不屈不撓書寫的抗疫答卷,也來自世界各國同舟共濟點亮的勝利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