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

2020-12-28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特稿:四大要「義」——抗疫大考中面向世界的中國「答卷」

新華社記者謝琳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14億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充分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

(小標題)講信義:重信守諾 大國擔當

病毒突襲而至。站在抗疫前沿的中國堅守承諾,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展現出大國擔當。

中國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許多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動70多次,開設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並向所有國家開放,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

從3月15日至9月6日,中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隻、防護服14億件、護目鏡2.3億個、呼吸機20.9萬臺、檢測試劑盒4.7億人份、紅外測溫儀8014萬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

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衰退。堅守在海外的中資企業,與國外民眾迎難共進,攜手向前。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科倫坡港口城、馬累維拉納國際機場……一系列中外重大合作項目建設在共同抗疫中穩步推進。

在國際運輸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大背景下,中歐班列挑起亞歐陸路運輸的「大梁」,成為沿線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歐班列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累計開行1247列、發送貨物1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2%、66%,綜合重箱率98.5%,再創歷史新高。

「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得比中國更好。」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說。白俄羅斯對外友協主席尼娜·伊萬諾娃說,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參與抗疫國際合作,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這對各國共同應對疫情嚴峻挑戰意義重大。

(小標題)重情義:投桃報李 守望相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在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100多個國家和數十個國際組織伸出援助之手。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以行踐言,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

中國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

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行馳援;抗疫物資加大生產、馳援全球;防控經驗乾貨滿滿、傾囊相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中國人民為全人類作出了貢獻。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說,患難見真情,中國通過援助物資、派遣醫療專家組等方式向其他國家提供幫助,挽救了更多生命,展現出大國擔當與道義。

「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從中東到非洲,從中亞到歐洲,從東南亞到拉美,中方在危難時刻提供無私援助,以實際行動踐行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

(小標題)揚正義:務實求真 尊重科學

在人類應該攜手共渡難關的時刻,個別國家的一些政客出於狹隘的個人或政黨利益考慮,將病毒汙名化、疫情政治化,不遺餘力地散播「政治病毒」,成為阻礙全球疫情防控的逆流。

中方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地發布疫情信息,盡己所能為其他國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

公道自在人心。多國政府和政黨領導人表示,中國為全球抗疫所作貢獻有目共睹,堅決反對將公共衛生問題政治化和對他國搞汙名化的言行。

堅持科學防控,是中國抗疫鬥爭的鮮明特點。先後推出八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治療辦法,被多個國家借鑑和使用。無論是搶建方艙醫院,還是多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無論是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大數據追蹤溯源和健康碼識別,還是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都顯示了對科學精神的尊崇和弘揚。

(小標題)守道義:天下一家 命運共同

9月,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疫情之下,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克時艱,共同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繁榮,推動世界經濟儘快復甦。

百年變局疊加全球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全方位衝擊。但中國初衷不改,堅守道義。

愛人利物之謂仁。中國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倡導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全球抗疫貢獻智慧和力量,用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說,這次疫情再次凸顯了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緊迫性、現實性、時代性。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說,中國不僅積極幫助其他國家抗擊疫情,還承諾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為世界經濟穩定做貢獻。這種合作和開放的態度,在未來應對全球性問題上也是各國應該堅持的方向。(完)

相關焦點

  • 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 全球抗疫大考的中國「答卷」
    來源標題: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 全球抗疫大考的中國「答卷」 新華社發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14億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充分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講信義:重信守諾 大國擔當病毒突襲而至。站在抗疫前沿的中國堅守承諾,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展現出大國擔當。
  • 人民日報評論員:疫情阻擊戰交出「中國答卷」 ——攜手全球抗疫...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面對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國採取了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美國《科學》雜誌登載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防控措施成功地打破了病毒傳播鏈,避免了數十萬人感染。 這張「中國答卷」,見證著億萬人民的堅忍頑強。「與其他遭受痛苦的國家一樣,中國也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受害者。」新加坡《海峽時報》在評論文章中說。
  • 抗疫特稿 | 庚子年至,等你愛你 | 作者:盧豔芳
    而這些都是中國最具力量與精神的隊伍——「鐵肩擔道義」,他們託舉起來的是仁義,是博愛,更是中國人的希望與風範。我不知道災難中的孕媽媽和這一支義診隊伍是怎樣的負重前行,我只知道,孕媽媽必定夜不能寐,煎熬委屈,義診隊必定要在半夜隨時接到孕媽媽的諮詢,並第一時間回復,這是新生命的吶喊,他(她)想康健地來到這個世界,和我們共同見證時代的發展與變遷。
  • 8天交出完美答卷,雷神山建設者講述抗疫故事
    「短短一天,我們集結了230餘名建設者,配齊了一百多套設備,火速趕往雷神山現場……」雖然抗擊疫情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抗疫的精神仍激勵著建設者。宣講會上,六位參建者結合親身經歷,分別講述他們在各地的抗疫故事:在武漢雷神山醫院,287名建設者用8天交出完美答卷;在貴州省將軍山醫院,近400名建設者鏖戰33天,打贏「黔」線疫情阻擊戰;在深圳市應急醫院,他們用十個晝夜鎖定勝局。一個個質樸感人又飽含力量的抗疫故事,是建築企業參與抗疫的生動縮影。
  • 從抗「疫」戰中看中國答卷
    在這次抗疫中,我被組織選派到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參與抗疫。在社區我看到了一份優秀的中國答卷、深圳答卷。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關鍵核心。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們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一是在抗疫戰中彰顯了黨強大的領導力。
  •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每周一練:無愧歷史和人民 中國2020答卷世界...
    2021年甘肅公務員申論每周一練:無愧歷史和人民 中國2020答卷世界矚目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通常有筆試和面試,其中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對於申論而言,主要是以4道題為主,3道客觀題,1道大作文,掌握的內容在於平時的積累
  • 中國抗疫大外交成己達人,與世界共命運
    王磊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助理研究員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發展與前途命運。中國勇於面對大變局,積極主動作為,危中求機,化危為機,抗疫大外交矢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是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彰顯成己達人的中國智慧與貢獻。
  • 蘇州市立醫院北區被評為中國醫院科學抗疫先進保障團隊
    近日,中國醫院協會和健康界聯合,面向全國醫療機構疫情防控中的醫院、醫療隊、黨支部、醫院管理者、醫療隊負責人、醫務工作者開展「2020中國醫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徵集活動」。蘇州市立醫院北區全院全員參與到今年抗擊疫情的防控工作中,積極響應,全面部署,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國答卷
    原標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國答卷 這是一場近百年來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波及,全球確診病例超過600萬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日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以約3.7萬字的篇幅,記錄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曆程,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抗疫的經驗做法,闡明全球抗疫的中國理念、中國主張。 一場艱苦卓絕的大考 中國抗疫的艱辛歷程,是14億人民刻骨銘心的共同記憶。
  • 特稿:創傷與修復——世界經濟之路困難重重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特稿:創傷與修復——世界經濟之路困難重重新華社記者杜靜 傅雲威世界經濟深度衰退,貿易投資大幅萎縮,全球供應鏈循環受阻,破產潮和失業潮交互惡化……2020年,新冠疫情令世界經濟陷入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影響超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
  • 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
    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蒙方將把這些羊肉獻給在抗疫鬥爭中表現英勇的湖北人民、武漢人民。  顯然,3萬隻羊有著超越物質價值的真情象徵。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說,蒙古國是畜牧大國,在鄰國有難之時,他們用這種最真摯和最淳樸的方式表達支持,可謂是危難之際見真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劉卿說,中蒙是搬不走的鄰居,疫情期間鄰居來訪並帶來實在支持,體現出守望相助、同呼吸共命運的友誼。
  • 中國名師英語朗讀全球抗疫主題長詩《相信中國》微信傳遞聲勢浩大!
    哦,面對世界,我為何常常淚眼滂沱 哦,面向未來,我為何常常凝神守望 相信中國就是讓世界傾聽中國聲音 相信中國就是讓世界看見中國力量 中國的「中」字, 蘊含的是
  • 這份答卷上寫著「人民至上」——抗疫先進人物群像
    世界各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作答,而中國也書寫了她的答卷。「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到的這20個字背後,是千千萬萬的醫務工作者、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乃至所有積極響應防控措施的中國人民共同繪就的抗疫畫卷。
  • 美意日韓的抗疫答卷,與中國有何不同?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郭光昊、徐乾昂、谷智軒】 「一開始以為中國控制住,世界會沒事,現在發現中國控制住了,世界出事了。」——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 針對此次新冠病毒肺炎,中國以外國家早前「疫情輸入國」的地位發生轉變。在中國採取嚴格的疫區封鎖措施後,疫情卻在全球多國蔓延。
  •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醫力量(一線抗疫群英譜)——記中國中醫科學院...
    最近,化溼敗毒顆粒獲得首個海外藥品註冊批文,正式以藥品身份進入阿聯市場,中醫藥力量在全球抗疫中扮演重要擔當。化溼敗毒方是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方藥「三藥三方」之一,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研發的中藥創新藥物。
  • 中埃音樂人攜手演繹抗疫「雲端交響曲」
    中埃音樂人攜手演繹抗疫「雲端交響曲」 2020年05月06日 14:49   來源:新華網
  • 2020肇慶關鍵詞盤點:抗疫大考
    56天實現確診病例零新增,66天實現確診病例治癒「清零」,全市從「開」到「封」,再從「封」到「開」,前三季度GDP由負轉正……在這次大考中,肇慶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答卷。
  • 蚌埠清大高考衝刺學校:獻力抗疫 青春在行動
    在這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蚌埠清大高考衝刺學校作為安徽地區最早一批專注高考衝刺的學校深知,教學生考大學重要,育學生具有高尚愛國情懷更重要。號召師生逆行而上、衝鋒在前,成為堅強的志願者戰士,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曲青春之歌。    ​
  • 2020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公布 在抗疫中增進合作成主基調
    在剛結束的2020年,世界稅收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1月6日,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中國稅務雜誌社和中國稅務報社聯合發布「2020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總結了過去一年國際稅收發展新聞焦點和重大事件。
  • 中共四大紀念館面向社會徵集文物
    央廣網上海12月24日消息(記者楊靜)為迎接建黨百年,進一步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和中共四大紀念館建設,特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革命文物。徵集時間截至2021年12月。  主要徵集與中國共產黨在創立和大革命時期的革命活動,特別是與中共四大相關的文物、史料和藏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紙質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