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000876.SZ)1月10日晚發布系列公告:新希望六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王述華、董事會秘書胡吉辭職,新希望同時公告接替人員已經就位:經公司董事會提名,聘任陳興垚為新任副總裁兼財務總監,聘任蘭佳為公司首席戰略投資官,同時委託蘭佳代行董秘職責,新團隊正式亮相。
新希望還發布了另一重磅消息:總市值超過10億的系列股權激勵計劃,涉及161名高管和業務骨幹、覆蓋4000名核心骨幹員工。在劉永好的壓陣下,劉暢、張明貴領銜的80後當家團隊,啟動了堪稱新希望史上最大力度的股權激勵方案。
在股權激勵方案中,解限售條件之一為未來3年生豬出欄數量每年翻番,2023年出欄目標比2020年增長700%,根據公司2020年829萬頭的出欄量計算,2023年的解限條件將超過6600萬頭。
高管新團隊:半數都是校招生一路奮鬥成總裁
公司公告中提到:公司董事會是1月8日收到王述華、胡吉辭職報告的,上述高管因個人原因請求辭職,辭職後將不再在公司任職。公司已對上述人員工作銜接做出了妥善安排,二人離職不會對日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截至公告披露日,王述華持有新希望股票398,794股(其中非限制性263,794股,限制性135,000股),胡吉則持有390,000股(其中非限制性255,000股,限制性135,000股)。
兩位高管離別之際,新希望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工作勤勉盡責,為公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體現出了良好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對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對他們表示衷心感謝!」
接替兩名高管的新人,是一個「新老相濟」的組合——簡歷顯示,新任財務總監陳興垚生於1974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是註冊會計師,清華大學MBA, 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曾任山東六和集團財務總監,新希望六和青島中心總裁,新希望六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新希望慧農科技總裁兼CEO。縱觀其履歷,是對新希望知根知底的資深老將。
首席戰略投資官兼代董秘蘭佳生於1980年,畢業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碩士。曾在國家審計署、中國證監會工作,對上市公司資本市場業務非常熟悉,還擔任了2家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長。簡歷顯示,與前董秘胡吉一樣,蘭佳同樣出身金融監管部門,曾長期在中國證監會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蘭佳進入證監會的年份,恰好與胡吉同期,是證監會工作期間的老同事。
從陳興垚和蘭佳的履歷來看,對財務工作、資本市場非常熟悉,而且都有創業經歷,也與公司未來戰略發展相契合,或許就是公告中「妥善安排」四字的深意。
此前,2020年9月,新希望首次設置執行董事長一職並選舉總裁張明貴擔任,旨在更堅定地推進「做大養豬」等戰略落地,加大力度整合內外資源,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在9月24日舉行的新希望六和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劉暢就曾向參會的股東、投資者、分析師和媒體熱情介紹張明貴是「跟我一個師傅帶出來的」。
生於1982年的張明貴,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在新希望體系中,在不同的崗位上歷練過。劉永好曾在多個場合表態對其「非常信任」。張明貴上任4個月以來,配合董事長劉暢的戰略思路,先針對豬產業提出了打強中臺、整合縱隊的舉措,緊接著研究制定了全公司未來3年的業務戰略,匹配以最大力度股權激勵。可以看出,這個新班子很有默契。
而本次161名高管和業務骨幹股票激勵計劃所公開的名單中,除陳興垚、吉崇星、陶玉嶺等70後「元老」之外,也能看到一批「少壯派」的名字,如80後的總裁助理朱利強、海外總裁馮小輝、豬產業新六縱隊總裁嚴帥等,加上賈友剛、劉繼青、劉懷偉等80後產業單元總裁,這個新團隊和張本人有著高度相似的履歷特徵——在新希望工作多年,幾乎都是一畢業就進公司,從校招生奮鬥到現在,一路從基層做到高層。
以朱利強、嚴帥為例,均是從大學畢業進入新希望,從基層豬場生產一線、場長做到縱隊副總裁、大片區負責人,又在近期升任總裁助理、新六縱隊總裁。這個整隊完成的新豪華團隊在股權激勵方案中亮相,說明了新希望骨幹人才的板凳厚度,也說明了這個積澱了40年的老牌龍頭企業能夠不斷創新發展背後的強大支撐。
激勵新機制:上市以來最大力度覆蓋4000名中層
10餘份公告中,除了新舊高管的更替之外,另一新消息是,總市值超過10億的系列股權激勵計劃,覆蓋總計4000名核心骨幹員工。從規模和力度上來看,都是其上市22年來前所未有的。
《2021年核心骨幹員工持股計劃》公告顯示,新希望將計提不超過2.3億資金,用於建立持股計劃專項基金。本輪持股計劃涉及董監高10人,加上其餘核心骨幹員工總數為4000人。按此人數匡算,本次股票授予的範圍可以覆蓋到其分子公司總經理、豬場場長一級,幾乎包括了所有中層幹部。
相較於前述寬覆蓋面的激勵方案,還有一份《2021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涉及公司161名核心高管和業務骨幹,數量總計3,135.4366萬股,約佔新希望已發行股本總額的0.7%。
也就是說,如果滿足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考核條件,幾位副總裁和首席科學家的激勵份額,市值均在3000萬以上,產業總裁級也都在千萬以上。而在2天前,新希望公告已完成總額達8億的股票回購計劃,對應本次限制性股票方案,股票來源方面已經提前準備就緒,看得出這一系列的組合拳,在新希望內部是籌劃周密、準備充分的。
奮鬥新目標:2023年生豬出欄不低於6600萬頭
根據新希望的公告,這次限制性股票的解除限售考核年度為2021—2023年,每期考核一次,各期業績考核目標分別為:
以2020年實際經營結果為基數,2021年是限制性股票第一個解除限售期,其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15%;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100%;2022年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30%,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300%;2023年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不低於50%,生豬出欄量增長率不低於700%。
以新希望之前披露的業績信息看,2020年飼料業務預計全年外銷量超過1700萬噸,2020年生豬出欄829萬頭。由此大致推算,解限售的業績目標是:2023年飼料外銷超過2500萬噸,生豬出欄不低於6600萬頭。也就是說161名核心高管未來三年的激勵,與公司的業績目標綁定在了一起。
3年達到不低於6600萬頭的生豬出欄,應該說是全行業目前公開提出的最高增速。在非洲豬瘟進入中國之前,2017年生豬出欄6億頭,6600萬頭幾乎佔到整個全盛時期產能的10%,一旦實現,新希望當然會坐穩龍頭位置,但可想而知,對高管團隊的挑戰也是巨大的。
同樣以之前業績披露來看,2020年新希望飼料總量預計接近2400萬噸,將是行業裡第一個年總銷量突破兩千萬噸的企業,然而這次的考核目標顯示,其在飼料的「進取心」並不會因側重養豬而放慢,如果2023年實現2600萬噸飼料外銷,疊加6600萬頭生豬的飼料耗用量,2023年的飼料產量將達到驚人的5000萬噸!這將確保新希望牢牢佔據全球飼料產量第一的行業地位。
觀察觀察:
一家基石企業的進取心與大格局
四川人都曉得新希望,做飼料、牛奶、美好火腿腸。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年新希望創下了全年營收、市值雙雙過千億的新歷史。再往回溯源,從飼料轉型做大養豬,到穿越「超級豬周期」,新希望僅用5年就實現了生豬產能的20倍增長,成功克服了傳統大企業的「中年危機」,重新進入了創新增長的快行線。這樣的「煥發青春」並非偶然,縱觀其近40年的發展史,總是能「快半步」踩準國家戰略的大方向,從而實現穿越周期的增長。
多年來,我們反覆強調,「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特別是對14億人的大國來說,新希望這樣的農牧企業,生產就是為了保供應、保民生,穩農業、穩就業,是基石產業,哪怕再差的年份也有穩定的收益。再看這家企業的戰略時,特別是與國家十四五規劃、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看,不難看出,他們未來3年的發展方向,也是與國家強調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方向高度契合的。特別是在新冠二次來襲,海外局勢更加複雜的今年,有一家這樣的民營企業站出來「挑戰」高目標,深耕基礎產業,是有其戰略格局和戰略定力的。
新希望方面透露,公告中的6600萬頭並非全部的新目標,未來3年,公司要鞏固在世界飼料行業的領先地位,站穩在國內養殖行業的頭部地位,爭取用五年時間攻克「豬晶片」的國產化,將關鍵技術牢牢抓在中國人自己手裡;在食品領域推進全渠道、數位化轉型,在海外市場形成新循環……以上種種,同樣是綁定這一屆新團隊的戰略任務,需要100%的實幹苦幹去全力實現。
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這次史上最大力度,從高層到中層全覆蓋的股權激勵,想必也將使這個團隊更有動力,他們又將怎樣去完成新目標、寫下新歷史呢?
觀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