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網記者 楊成萬
1月10日晚間,新希望(000876)推出公司史上最大力度的系列股權激勵方案:總市值超10億,涉及161名高管和業務骨幹、覆蓋4000名核心骨幹員工。其中,核心骨幹員工持股計劃涉及董監高10人,加上其餘核心骨幹員工總數為4000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涉及161名核心高管和業務骨幹。而按照業績解鎖條件,公司未來3年生豬出欄數量將實現每年翻番的目標。不過公司同時公告,公司收到董秘胡吉、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王述華的辭職報告,二人均因個人原因辭職。在此時點辭職,其個中緣由耐人尋味。1月11日,公司股票價格收於23.55元,下跌4.03%,總市值1061億元。而在鄧成辭職前最高達到42元,4個月累計下跌44%。
4000人將分享超級股權激勵
公司此次實施的股權激勵計劃總市值超10億,涉及161名高管和業務骨幹、覆蓋4000名核心骨幹員工。按此人數匡算,公司分子公司總經理、豬場場長及以上的所有中層幹部都有份,持股數量總計3135.44萬股,約佔新希望已發行股本總額的0.7%。「無論從規模,還是力度上看,都是公司上市22年來前所未有的。」有業內人士表示。
按照規劃,限制性股票的解除限售考核年度為2021-2023年,每期考核一次。其中,在飼料業務方面,預計公司2020年飼料外銷量超過1700萬噸,2021-2023年的解限目標為,飼料外銷量增長率分別不低於15%、30%和50%,即分別達到1955萬噸、2210萬噸、2550萬噸;
在生豬業務方面,預計公司2020年生豬出欄829萬頭,2021-2023年銷量增長率分別不低於30%,300%,700%,即分別不低於1658萬頭、3316萬頭、6632萬頭。
「3年達到不低於6600萬頭的生豬出欄,這似乎是全行業目前公開提出的最高增速。」有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我國生豬出欄6億頭,6600萬頭幾乎佔到整個全盛時期產能的10%。如果上述出欄目標能順利實現,公司有望坐上生豬養殖龍頭寶座。此外,公司在飼料業務上也不會因放鬆,如果2023年實現2550萬噸飼料外銷,其全球飼料產量第一的行業地位將難以被撼動。
如果滿足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考核條件,幾位副總裁和首席科學家的激勵份額,市值均在3000萬以上,產業總裁級也都在千萬以上。而在2天前,公司公告已完成總額達8億的股票回購計劃,看得出公司打出了一套籌劃周密、準備充分的組合拳。
軍中無戲言。公司核心高管和業務骨幹的權益將同公司未來三年的業績高度綁定。公司若未達成以上業績條件,所有激勵對象均不得解除限售,由公司以授予價格回購註銷。
兩高管卻去意已決耐人尋味
不過,就在公司推出史上超級股權激勵之際,公司兩高管卻去意已決。1月8日,公司收到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王述華、董秘胡吉辭職報告,上述高管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所擔任的該上市公司高管職務。公司董事會同意聘任陳興垚為新任副總裁兼財務總監,聘任蘭佳為公司首席戰略投資官,同時委託蘭佳代行董秘職責。
據悉,這已是公司在短短4個月內發布的第三份高管辭職公告。近半年以來,公司不斷有高管離職。2020年9月,公司時任總裁鄧成辭去所有職務。當時,當時公司聲稱「鄧總辭職是出於集團整體戰略需要,將擔任集團領導小組成員,另有安排。」
但沒過多久,鄧成出任同行天邦股份(002124)董事長之職;2020年11月,公司時任副總裁韓繼濤、副總裁王維勇、首席戰略投資官楊守海又集體辭職。
面對一邊是如此豐厚的股權激勵,而另一邊則是高管接二連三的辭職走人,不禁讓入感到困惑。有網友留言:「一個接一個辭職,一個接一個去了友商!」「新希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都不幹了?」「財務總監和董秘都跑了,這是內鬥大換血嗎?」「在老劉家打工不容易,怎麼賣力都只是外人」,更有有網友直言:「女兒接班元老不認可。年輕人過度的有點急躁。」......
從二級市場看,1月11日,公司股票價格收於23.55元,下跌4.03%,總市值1061億元。而在鄧成辭職前最高達到42元,4個月累計下跌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