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最近在看《青春在大地》,看到農民的辛苦,讓我突然想到了王寶強,當初讓王寶強一炮而紅的是《士兵突擊》的許三多,但是讓他為自己演技證明的,卻是《Hello樹先生》,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人們認為,每一個農村都有一個樹先生,他們與農村的貧窮顯得格格不入。
而在山東沂蒙的鄉村,也有一個「蘋果樹先生」。
這裡的特色就是種植蘋果,「蘋果樹先生」被人們稱為老杜,老杜家也種了一大片的蘋果樹,每年到了蘋果開花的季節,老杜和妻子就挨個的給每一個蘋果施肥。
老杜
老杜妻子
但是在施肥的過程當中,老杜和妻子又大吵了一架,妻子認為他沒什麼本事,整天只知道搬弄文墨,可是這些無法填飽肚子啊!
但是對於老杜來說,他這一生不僅僅要追求物質食糧,還有精神食糧,他夢想中就是想要一把琵琶,但他第1次跟妻子提起這個想法的時候,卻換來了一頓的冷嘲熱諷,妻子反問他:兒子明年上大學了,想要一臺電腦,這個錢你還指望女兒出嗎?女兒15歲就輟學外出打工,資助弟弟上學了。
老杜啞口無言,只得默默的嘆了一口氣。
在後面的劇情中,終於看到了老杜的女兒,帶了一個男友回家,可是老杜和妻子卻沒有提出任何條件。
妻子認為家裡條件不好,沒有資格提,可是老杜卻認為沒有資格也可以提,自己不願意提的原因,是因為感情就是最大的條件,只要他們真心相愛,他們就支持。
在老杜的心裡,錢不是衡量萬事萬物的標準,所以當他看到村裡的人,把村裡的一棵棵樹砍去賣了的時候,他發出了詩人一樣的感嘆:這就叫剜大腿上的肉貼到臉上。
妻子不同意他的觀點,認為現在只要有錢就好了,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沒錢的就是下流胚。
老杜一臉愁容,一句話也不說,也許是不想再跟妻子吵了,也許是他默認了這個村子的貧窮,一個人越貧窮,就越想從其他地方得到一些安慰,於是老杜下定決心,讓村裡的老師帶著他一起去琴行買一把琵琶,為了不讓妻子發現琵琶的真實價格,老師還幫他一起騙了妻子,說這把琵琶非常便宜,840的價格400多就買了下來,。
可是這把琵琶的價格是690,其實也只多了200多,可是當老杜的妻子知道真實的價格之後,又是一頓喋喋不休的埋怨。
有了心中的寶貝,老杜的腰杆好像瞬間挺直了,即使不會,他也要把這把琵琶彈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把家庭彈出一個美妙的樂章,讓家裡的鍋碗瓢盆也形成一個交響曲!
可是家庭還沒有彈出一個和諧的頻率,就到了蘋果收穫的季節,整個村裡的人都非常開心的把樹上的蘋果摘下來,放在自己的果園裡,可是蘋果都已經摘完了,卻沒有一個人一輛車來這裡收蘋果。
就連村裡的書記都說,今年都好像跟商量好了似的,沒有一個人來村裡收蘋果,再這麼下去,可真不行呀。
老杜晚上就睡在果園,看著那些蘋果。
下雨了還要去瞅一瞅,看一看那些塑料布,有沒有把蘋果包裹好?
到了第2天,老杜直接坐在路邊,焦急的等待,希望有商人來把他這一地的蘋果全部都收走。
終於真的來了一位商人,可是他們給出的價格。卻很低,2塊3一斤,妻子不同意,想要加價的2塊4,可是商人搖頭。
這個時候,老杜發話了,各退一步,2塊3毛5分吧,種蘋果不容易。
妻子在旁邊沒有反駁,只是默默的說了一句話:價錢太賤了。
對於他們來說,蘋果是他們一年最重要的收成,如果蘋果賣不上好價錢,那麼他們接下來一年的生活,只能過得緊巴巴。
回到家裡,老杜和妻子,以及到來的朋友算了一筆帳,一共是7300斤的蘋果,賣了16000元,除去成本,只賺了7000塊,老杜的眼神裡帶著一絲絲的絕望,這還趕不上一個中等戶的零頭呢!
儘管今年的蘋果沒有賣上一個好收成,可是在女兒出嫁的時候,老杜依然拿出了2萬元給女兒當做陪嫁。
女兒哭了,因為他知道家庭的不容易,推搡著不要,最後還說:要不只拿一半吧,可是老杜卻倔強的將2萬元的陪嫁,全都塞到了女兒的包裡。
這是老杜身為一個爸爸對於女兒的愛,因為家庭的貧困沒有讓女兒上學,可是該給女兒的,不能少啊。
快過年了,老杜的妻子在整理房屋的時候,發現了很多書本,老杜看完之後,你想起當年自己,曾經也有一個文學的夢想,可是如今呀,卻發現自己什麼事也幹不了。
妻子這個時候並沒有安慰,反而趁熱打鐵,說老杜整天不想著賺錢,就知道這些文文文的詩詞,可是這些並不能養家呀!
老杜卻突然爆發出來,將這些年的苦全部都倒給兒子聽,你的媽媽不理解我,她根本不知道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也不知道她自己想要什麼?
看到突然生氣的老杜,妻子在旁邊卻突然笑了,說出了這些年,她從來沒有說出的心聲:其實我非常敬佩你爸爸,如果我再不跟他爭兩句,那我在這個家庭,真的一點地位都沒有了。
原來老杜的妻子,這麼多年都愛跟老杜抬槓,並不是真的埋怨他,而是在這個家庭中尋找一絲絲的地位。
同樣都是樹先生,可是老杜在物質非常貧乏的時候,卻竭力保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因為這是他的信仰!
老杜有一句話說的特別無奈:其實我一點都不熱愛土地,因為土地給他的,只有失望。
在農村,想要變得富有,只能夠依賴土地,依賴這裡的自然環境,土地是農民發展的根本,可是很多農村,卻依舊過著貧苦的生活,這到底是命,還是命運?
芒果臺的一檔綜藝《青春在大地》,其實沒有多少人關注,如果不是因為明星的加持,會有更少的人看到這個綜藝,主要做的就是:助農扶貧。
還記得那個九零後的女孩楊淑婷嗎?她本來是一名白衣天使,卻因為一次車禍,一生都只能坐在輪椅上,並且還欠下了30多萬元的債。
韓雪飾演楊淑婷
萬念俱灰的她,無數次的想過輕生,想要結束自己的人生,可是命運卻突然發生轉折,有一天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居然賺到了7毛7的收入,雖然很少很少,也許只夠買一個棒棒糖。
可是對於楊淑婷而言,她突然領悟到,自己雖然已成為殘疾人,可是她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甚至養活家庭。
但是最後,她所創造出的業績,卻是養活了這個村子1200口人,她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她讓更多的婦女回歸到鄉村,一邊有了收入,一邊能夠帶孩子。
一個小小的身體,卻散發出如此大的能量,一個本來自己是貧困的人,卻幫更多的人脫了貧,楊淑婷的身體是殘缺的,可是她的精神世界卻超越了很多人!
還記得那個山清水秀的岫雲村嗎?人們提到它,都會豎起一個大拇指,因為這個村子,不僅擁有一個特別能幹的李君書記,而且讓這裡的村民每一個人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整整12年,這個村子的發展,讓人們驚訝於他的速度,並且吃驚於他的發展方式。
沒有一個村民離開這裡去外出打工,他們更多的選擇留在了家鄉,讓老有所依,幼有所靠,並且讓患有風溼的阿姨,通過自己的勞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讓年過六十幾的叔叔阿姨,在家裡就能夠脫貧致富。
對他們而言,養豬養雞養鴨是他們的看家本領,他們最大的困難,就是無法將這些養好的牲畜賣出去,而李君書記,主要做的就是為他們尋找到渠道。
李君還為這個村子打造了一系列的品牌,因為沒有資金,所以這個品牌的代言人,就是村民自己,他們每一個人,都露出了淳樸且善良的笑容,這也是幸福的笑容。
你知道獼猴桃是分「公母」的嗎?我知道的第一瞬間就跟牛駿峰一樣,一臉迷茫。
在科皮村有一位諸葛亮,也就是劉隊,這裡的農民以前很窮,可是劉隊根據當地的地理條件,創立了百畝獼猴桃的產業園,而第1次創立的時候,為了能夠趕上獼猴桃的時節,他們在26天把百畝的果園都種上了獼猴桃樹,跟時間進行賽跑,最後也終於完成了第1次的收穫!
按照當地村民的說法,樹上掛的不是獼猴桃,而是錢啊!
脫貧致富,脫離物質談脫貧,就是一件畫大餅的事兒,看起來劉隊是一個財迷,但是他卻深深地把握了,農村人想要快速過上好生活的期望。
為了讓農民也能夠儘快的建設好、保護自己的家園,劉隊在村子裡實行了城市裡的人那一套:用積分換禮品。
你別說,這種方法還真是管用,禮品準備很多,基本上都是大家必須的一些物資,糧、油、面等。
而積分要怎麼換呢?每一個人自願領取一些任務,這些任務都是關於建設這個村子的,完成了就可以領積分,憑相應的積分可以兌換對禮品。
據說剛開始,整個村裡的人都要去排隊領任務,因為對農民來說,並不缺少力氣和時間,他們想要的就是能夠得到切實的東西。
農民的臉上有了笑容,才代表他們的生活真正的好了起來。
如今城市正在不斷的發展,幫助農民脫貧,其實成為了當下一個重中之重。
脫貧並不是救濟,不是我需要多少錢,就讓社會的人進行捐贈,那樣不僅幫不了真正需要脫貧的人還會讓他們養成一種身: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
真正的脫貧,是讓這些農民能夠在家鄉,在自己的土地上,讓揮灑出的汗水,能夠結識出果實,賺到錢財!
農民不懂得大道理,但他們知道,在這個社會想要生存下去,沒有錢萬萬不能,如果想要過得更好的生活,那麼就必須要有更多的錢。
可是農民也有農民的智慧,他們和城市裡的人不同,他們不會一直盲目的追求金錢財富上的增加,他們知道只要錢夠用了,生活的條件好了,不用離開家鄉,外出打工了,孩子也不用變成留守兒童了,有了小錢還可以出去旅遊,這就是幸福的好日子!
沂蒙的「蘋果樹先生」老杜,在經歷物質的貧乏,依然能夠堅持自己想要的精神食糧,難能可貴,可是他依然卻為貧窮,日日憂心。
坐在輪椅上的楊淑婷,帶領岫雲村致富的李君書記,以及科皮村的諸葛亮劉隊,他們不僅讓自己富有了,也讓整個村子富有了,他們不再為貧窮而煩惱,他們看得更遠更長久,他們想要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家鄉。
最後我想說:因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每一個人面對接下來要走的路都不一樣,可是通過這些例子,我們能夠得出一個結論:貧窮從來不是一輩人的命,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以及集體的智慧,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