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臉龐,村莊》裡,有太多關於生活的真諦,我們忽視的美好

2020-11-12 盛詩歸

《臉龐,村莊》是一部平淡卻不平凡的紀錄片,它在世界上赫赫有名,金眼獎,觀眾選擇獎,最佳紀錄片獎,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這些都是它通過內在而被人們授予的光環,在一系列的紀錄片陣列裡,它顯然是赫赫有名的。

那麼,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是阿涅斯·瓦爾達、JR共同構思,執導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兩個有趣的靈魂相遇之後一見如故,並且在一件很新潮的行動中達成了共識。

阿涅斯是著名導演,在拍攝這部電影之前她就已經收穫了眾多國際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JR是位匿名藝術家,他的藝術作品遍布世界各地,獲得過2011年度TED大獎。

JR獲獎很多,為什麼單提這個獎項?因為這個獎項是頒給那些致力於改變世界的「傑出個人」。

正如這個獲獎藝術項目的名稱——《顛覆世界》一樣,JR帶著他的巨幅街頭海報顛覆了我們所有人的認知,帶來一種由震撼轉而為欣賞的心靈波動。

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阿涅斯88歲,JR33歲,他們的年齡差距是如此之大,但並不影響他們非常願意和對方一起去紀錄一件事情的興趣,他們相處的融洽,宛如親人。

很多人在片頭片尾的動畫製作中就已經被這部電影驚豔到,因為這個片頭的卓爾不群,它歡快而又新奇,簡單的像是PPT動畫一樣,呈現出來的東西卻是那麼的乾淨、和諧。從片頭的清新歡快到片尾的寧靜深思,這部電影的情感鋪陳很完美,讓人留戀。

JR和阿涅斯很早就相互欣賞,但一直都不認識彼此,這部電影記錄了他們相識相知的過程,也帶我們打開了一散充滿了新潮藝術的大門。

我們未曾相遇於路上

我們未曾相遇於車站

我們未曾相遇於麵包房

我們未曾相遇於舞池中

影片以這樣的對話以及對話中的場景開頭,他們說著未曾相遇於這些地方,但他們都同時出現在那個場合,那麼他們為什麼說未曾相遇呢?

因為生活中的我們很容易的就忘掉或者忽視了這些曾經遇見過的臉龐,這也是這場臉龐拍攝之旅靈感的起因。

後來JR主動找上了阿涅斯,之後阿涅斯也來找了JR,JR將她的團隊介紹給她,此前,阿涅斯從未和任何人合作過電影,她主動找上了JR,共同策劃了這次的電影。

準備好了嗎?」

當然,我願隨時去往村莊,去往那些單純的風景,去靠近各種臉龐。」

JR為這次的記錄之旅開了頭,他帶阿涅斯去往了村莊,開著他用來環遊世界拍攝的攝影車,這輛車5秒鐘就能洗出巨幅海報,他們經過那些沿途美景,很快就來到了一個村落,在這裡,她們拍下的照片拼接成了這樣的圖片。

阿涅斯說:「這就像個遊戲一樣,但JR正在做我想做的事,遇見新的臉龐,拍下他們,這樣我才不會忘記他們。」

他們只要有時間就上路,阿涅斯一路向北,看到了生機勃勃的北部,卻忘不了曾經堆成乳房狀的礦渣堆,JR也很想見識一下,於是他們來到了這裡,用海報讚美礦工。

在這裡,他們遇到了珍妮,只有她一個人還住在即將要被拆除的舊房子裡,只有她明白,這裡包含著她一生的記憶,偉大的礦工父親,染上煤灰的「髒髒包」,所有的記憶都離不開這個小屋。

珍妮是小鎮裡唯一的抵抗者,為了致敬她,JR和阿涅斯為她做了一幅巨大的,鋪滿整個牆面的海報。珍妮走出門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感動的瞬間就要落下淚來,用竟無語凝噎來形容最為合適。

緊接著,他們停下來確定了一下未來的進展方向便再度出發了,這次來到的是一家JR偶然遇到的農場。巧合的是阿涅斯對這個農場也很熟悉,她曾來這裡拜訪了一位她敬愛的作家,作家的家距離農場只有100碼。照應了片頭的「我們從未相遇於路上」的那個場合。

農場主一個人照看800公頃的土地,也就是12000畝地,從耕耘播種到收穫成果全部都是由他一個人完成。我們享受不了的孤獨,他樂在其中,很難讀懂,其實又淺顯易懂。

拍完照,阿涅斯和JR都背對著鏡頭,兩人並排著坐在那裡,思考關於被拍者的經歷,以及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感覺。我們看不透的行為,也許只有一個最為純真的答案,這些偶然遇到的人都具備著。

其實每個人都具備著,去發現他們,觀察體會他們,這是一件多麼新鮮,有趣的事情。在阿涅斯去世前她拍的最後一部記錄她自己的紀錄片裡,她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思路:「她把那些沉默的大多數拍下來。」

同樣的,我把沉默的大多數記錄下來,就這樣譜寫出了詩。

他們繼續行走,途中的創作打動了許多人,贏得了支持和感謝,但也會給人帶來困擾,那就是他的一張照片使一個人成了周圍世界的名人。看到海報的人都稱讚其美麗,而她自己,似乎有些接受不了這種「譁眾取寵」的感覺,她是一個比較害羞的人。

接下來,影片記錄了一位敲鐘工人的故事,工人繼承他父親的敲鐘工作,並且已經做了10年。看得出來他很喜歡這份職業,在他看來這也是一種樂趣。

在鐘樓裡,他雄壯有力,讓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手舞足蹈」,這個詞語仿佛為他量身定製,在這座鐘樓裡,他敲出了經久不息的梵音。

影片中的溫馨讓人有一種心靈變得寧靜的感覺,看著JR和阿涅斯的旅行,感覺如痴如醉,心生羨慕,這是一種靈魂嚮往的生活。不斷地走走停停,遇到一些新的面孔,告別一些有趣的人,也不用覺得會有什麼遺憾,因為前方總會產生不期而遇的驚喜,還有精彩迷人的故事。

在這個電影中記錄的每一個人,他們都熱愛自己的生活,無論貧賤還是富貴,他們都享受其中,每個人的笑臉都簡單自然,面對不確定的生活也都樂於接受。這是一種豁達的心態,也是他們從社會中獲取到的一種浪漫的生活態度。

你看見的都是模糊的,但你也沒有不滿。」

你看見的都是暗的,但你過得也很開心。」

這取決於你怎麼看待這一切,保持一定距離,或從高處俯視。」

面對一件降臨在你身上的事,保持一定的距離感可以讓你不至於深陷其中,從高處俯視讓你的眼見開闊不至於焦躁不安,這都是能讓人變得平和的方式。

他們記錄陌生人,也記錄身邊的人,恣意而隨性。波尼是一個75歲的老人,他將自己的住所打扮的像是童話一樣,而這一切的裝飾物料都來源於他在街上撿到的破爛。用他的話來說:」什麼都可以做工藝品,只要你有創意。

波尼是一個特別浪漫的人,雖然他很窮,但是他也認為自己擁有很多,比如「我有一顆守護我的星星,我的母親是月亮,她帶給了我涼爽,我的父親是太陽,他帶給了我溫暖,還有宇宙給了我居所。」

沒有角的山羊和有角的山羊,在這兩處地方,影片通過兩家主人的回覆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在這類問題上每個人都可以做抉擇,選擇方便盈利或者選擇尊重生物。燒掉山羊的角不一定是錯的,但有角的山羊才是完整的山羊,那是自然生成的結果。

紀錄片裡他們一起走過了很多的地方,過程中JR始終不肯摘下墨鏡,但在最後他摘下來了。阿涅斯帶JR去見自己的朋友讓-呂克·戈達爾,但是這次的拜訪被讓-呂克·戈達爾隱拒了。

阿涅斯傷心無比,JR就想了更好地理由去撫平阿涅斯的悲傷情緒。這還不夠,溫暖的JR想為她做一件事,只為她一個人摘下了自己的墨鏡,影片的最後一刻,記錄了他們都看到彼此真實眼睛的一刻,繼而轉過身一起看湖,別無所求了。

這是一部讓人熱愛記錄,熱愛攝影,熱愛生活的記錄片,他為我們展示了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人的思想狀態,不同人的認知情況,他們本來都屬於生活中沉默的大多數,但當我們真正了解了他們之後,便會覺得這些人真的令人驚豔。

別讓蒼白扼殺了一個人思想,成為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遠離沉默的大多數。慢慢的,你也會發現,平淡的生活多出了很多的樂趣。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最高的紀錄片《臉龐,村莊》獨特在哪?看了沒理由不喜歡
    《臉龐,村莊》是一部平淡卻不平凡的紀錄片,它是豆瓣評分最高的紀錄片。金眼獎,觀眾選擇獎,最佳紀錄片獎,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這些都是它通過內在而被人們授予的光環,在一系列的紀錄片陣列裡,它顯然是赫赫有名的。那麼,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這部紀錄片。
  • 《臉龐,村莊》走進普通人的藝術
    ,《臉龐,村莊》。,因為從小居住在這裡,留有太多回憶!當她的肖像變成了景點之後,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裡拍照,她現在變成了村子裡的名人。「用我們的臉龐,我們的力量,哪怕只是一天的時間。」於是很多人都來了,鄰居,好奇的人,皮魯海灘的居民,周圍村莊的居民,還有一些路人,一個愛笑的女孩,一個攝影師,還有一個郵遞員。
  • SFA·薦影 |《臉龐,村莊》:帶著一張臉表演
    《臉龐,村莊》有可能是阿涅斯·瓦爾達最後一部作品,因為她已90歲了。當然,我們希望她繼續「浪潮」下去,帶給我們無盡的驚喜。
  • 《臉龐,村莊》藝術家JR分享畫作 懷念導演瓦爾達
    藝術家JR分享為瓦爾達繪製的肖像1905電影網訊3月29日是法國導演阿涅斯·瓦爾達去世一周年紀念日,與她合作紀錄片《臉龐,村莊》的藝術家兼導演JR在個人社交平臺分享為瓦爾達創作的畫作與二人互動的視頻在兩人執導的紀錄片《臉龐,村莊》中,阿涅斯·瓦爾達與JR駕駛小貨車穿越法國村莊,一路上為所遇到的人拍攝肖像,並將諸多照片排列展示在牆壁及建築物上。影片在傳遞藝術理念的同時,也表達著對每一位勞動者的尊敬。
  • 阿涅斯·瓦爾達紀念特映《臉龐,村莊》|機遇放映009
    一老一少兩個人駕駛著JR的小貨車穿越法國的村莊,一路上他們拍攝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後在房子和工廠的牆上塗抹肖像畫。這段奇妙的旅程記錄成為了《臉龐,村莊》。《臉龐,村莊》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2018年的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以及紐約、倫敦和洛杉磯等影評人協會的最佳紀錄片獎,豆瓣評分高達9.1分。
  • 央視紀錄片《黃河流過的村莊》導演常世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奔騰的河流
    北京的冬天有些寒冷,在這座鋼筋水泥佇立的森林城市裡,人們總是行色匆匆,我也是這行色匆匆中的一員,有時夜深人靜時,我非常懷念兩年裡拍攝紀錄片《黃河流過的村莊》的日子。鬥轉星移,時間到了2015年,10年過後,我還是忘不掉黃河岸邊延川縣土崗鄉破舊窯洞裡讀書的孩子和當地的村民們。此時我萌發了一個想法,何不拍攝一部反映黃河流域社會轉型時期農村巨大變革與百姓真實生存、生活狀態的紀錄片,這一想法得到頻道主要領導的支持,紀錄片《黃河流過的村莊》得以立項。
  • 《魔女宅急便》:在孩子的世界裡,我們尋找生活的真諦
    02關於夢想和成長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衝動和一腔孤勇,也許只是憑著天氣預報中的好天氣就決定明天要出發。嚮往大海,看到有鐘樓的海邊城市就決定要留下。03世界冷漠,還好有你們剛到這個小鎮上,琪琪沒有並像想像中那樣遭受待見,冷漠的人們,冰冷冷的規矩條例,還有一個沒有打掃過的房間。所幸,遇到你們。
  • 《臉龐,村莊》以簡御繁,至情至性
    但是當她和小50多歲的街頭藝術家JR合作《臉龐,村莊》,很高興我錯了。年近90的安妮華達,承認自己早已「視茫茫」。但生理上的退化並非她要感嘆的重點,尤其視頻最後這竟然成為高明至極的幽默,令人五體投地。JR這個不肯拿掉墨鏡的年輕藝術家,用攝影車載著安妮華達去到煤區、碼頭、廢墟、牧場…,他們拍照,然後輸出和牆一樣高大的圖像,這些生活的藝術改變了周遭,也帶給人們奇妙的變化。表面上開車、拍照、輸出、塗牆的,都是JR和他的團隊。但是讓這些冷冰冰的作品和活生生的人產生共鳴互動的,往往是老奶奶的好奇與創意。兩人不只共同創作,更有意思的是彼此相濡以沫。
  • 踏上旅途,一個最酷的老少組合如何尋找臉龐的藝術
    GZDOC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這是最有趣的公路紀錄片之一,用它的創意和溫情打動了無數人。豆瓣9.2,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長片提名,它是《臉龐,村莊》。《臉龐,村莊》海報它很特殊,沒有重點、沒有定式、沒有連貫性。只有一個最酷的老少組合——法國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與街頭藝術家JR,以及一個充滿創意且野心勃勃的目的——為遇見的臉龐拍下照片,再放大數倍貼在建築物上。瓦爾達:「我們一起拍個電影,這挺有意思的。」
  • 數百張「感動法國」照片,拍成一部「最可愛」紀錄片!
    《臉龐,村莊》阿涅爾與JR 她以88歲高齡,拍攝紀錄片《臉龐,村莊直到JR主動找到阿涅斯合作,兩人穿越法國村莊,為勞動人們拍肖像,並貼在牆上。 紀錄片的名稱「臉龐,村莊」即來源於此。
  • B站9.8的紀錄片裡,有我們最真實的一生
    出生出生是我們關於生命體驗的第一次。我們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這個世界陌生,比媽媽的肚子裡要冷,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甚至光線都有些刺眼,於是我們就不知所措的哭了起來。>但只有長大後的我們才知道童年如此美好,可以大聲的哭,開心的笑,有純真的友誼,簡單的暢想。
  • 阿涅斯·瓦爾達,離開我們一整年了
    在她最近的紀錄片《臉龐,村莊》中,我們見證了歲月帶給她身體的傷害,瓦爾達接受了注射治療,以減輕她日益嚴重的失明;或者她坐在輪椅上,讓她的藝術家朋友JR推著她在羅浮宮裡轉悠。她那部1981年關於壁畫的紀錄片標題就暗含雙關,但有誰能夠將這個名字Mur Murs(《牆的呢喃》1981)準確的翻譯出來呢?也許可以譯作「牆的呢喃」,意思是一幅壁畫以此方式向經過的人們低聲訴說它所生活的地方的秘密。
  • 《時代 我》:這部被人忽視的紀錄片!終於坐不住了
    這部被人忽視的紀錄片,更值得人們去觀看。豆瓣評分8.1分。《時代 我》是由騰訊新聞欄目出品的人物紀錄片,國內首檔大型深度解析人物的紀錄片。已經在騰訊視頻正式上線,通過對名人進行跟蹤採訪實時記錄,真實反映他們在當下時代生活現狀、奮鬥的光環、困境的無奈、未知的探索。時代人物探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真諦。
  •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
    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韓家莊12月9日上午,中央電視臺大型系列紀錄片《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我市野川鎮韓家莊村,開始為期一年的駐點取景拍攝。《中國村莊》攝製組走進高平市野川鎮韓家莊村《中國村莊》系列紀錄片第一季擬拍十集,從東南西北中不同區域、聚焦最具代表性的村莊、人物及故事,把鏡頭對準中國農村和父老鄉親,真實記錄村莊裡的風景、環境、建築、文化、歷史
  • 周軼君:紀錄片本身就是去看見被忽視的
    我也一直希望大家不要把它僅僅當作一部教育片來看,它其實包括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教育這個話題實際上並不僅是養娃,它更多的是關於我們希望將來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裡,我希望能夠在這個方面引發大家更多的思考。可能有人覺得外國的教育不符合中國國情,可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很多東西是差不多的。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初選名單公布 一部中國導演作品入圍
    書緣:紐約公共圖書館 2017年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類型:紀錄片 導演: 弗雷德裡克·懷斯曼4臉龐,村莊(Visages, villages)跟隨著法國新浪潮祖母阿涅斯這項街頭藝術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拍攝對象的參與,其中包括女侍應、牧羊人、郵差以及碼頭工人的妻子,他們都參與到這部影片裡來。在這個項目的進行過程中,年青的攝影師JR——一個典型的大城市人——也在與老藝術家的互動中逐步被激發出創作靈感,兩人之間的互動也頗有看點。
  • 大文藝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
  • 沒錯,紀錄片就是去看見被忽視的
    我也一直希望大家不要把它僅僅當作一部教育片來看,它其實包括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教育這個話題實際上並不僅是養娃,它更多的是關於我們希望將來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我希望能夠在這方面引發大家更多的思考。可能有人覺得外國的教育不符合中國國情,可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很多東西是差不多的。
  • 《冷杉溪》:《我們的父輩》姊妹篇,聚焦戰後一個德國村莊的悲歡離合
    然而,他們作為戰敗國的民眾,此後依舊生活在苦難之中。沒有想到他們在戰後的生活,同樣令人細思極恐。劇中位於美國和蘇聯佔領區交叉處的那個村莊,就是整個冷戰時代的縮影。      首季故事開始於1945年二戰末期,彼時德國法西斯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村莊裡頑固的納粹分子也無力回天,難改失敗的結局。
  • 《人生果實》:成功運用3種蒙太奇手法,呈現平淡生活的真諦
    日本導演伏原健之是新聞工作者出身,他無意中在報紙上看到關於津端夫婦的報導,特別觸動,很想將他們的生活紀錄下來,試圖給當代飽受生活折磨的年輕人觀看,以此來治癒他們破碎的心靈。在拍這部紀錄片之前,他給津端夫婦寫信表達自己的想法;一開始兩位老人並未同意,在寫到第四封信以後,兩位老人被打動,後來就有了這部溫暖治癒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