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胤禛有「八賢王」美譽,為何始終入不了康熙法眼

2020-09-05 大山愛歷史

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播出已有十幾年的時間,王繪春飾演的八阿哥胤U:煞費心機、籠絡人心、深藏不露、老謀深算、表裡不一,處處和胤禛作對,給人的印象有些作惡多端、令人作嘔。

在《康熙王朝》第二十集,康熙臨終對胤煜的評價為:「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可他處處學的不像朕是寬仁治國,他是寬仁收買人心,朕對下面已經放縱過度,他卻比朕還要放縱,即便他的寬仁是真的,也只會把我大清江山徹底毀壞。」

有「八賢王」美譽的胤禩,為何始終入不了康熙法眼?

胤禩的生母為良妃衛氏,由於良妃出身卑微,沒有資格撫養皇子。胤禩小時候在大哥胤禔的母親惠妃身邊長大的,沒有強硬的家庭背景,胤禩就努力的學習文武知識,胤禩的性格自然隨和好脾氣。

康熙看到自己的兒子像自己一樣待人為寬,對胤禩非常喜愛。胤禩非常明白,母親這邊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人,一切要靠自己了。胤禩便開始廣結善緣,他與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交情非比尋常。

與眾多的王公朝臣關係不一般,只要朝廷中有了什麼風吹草動,這些王公朝臣都會去八王府打探消息。就連同為競爭對手的大皇子,知道自己沒有繼位的前提下,向胤禩靠攏。可了,胤禩在為人處事方面何等高明。

聰明反被聰明誤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胤礽被廢。康熙想著諸皇子之間的矛盾可以緩和,沒有想到諸皇子之間爭奪儲位更加嚴重。胤禩想取得皇太子的地位,胤禩從來不在康熙面前表現自己想做,而是引導追隨者,在康熙面前說儘自己的好話。

胤禩還極力拉攏朝中重臣,逐漸形成了「八爺黨」康熙皇帝最忌諱身邊的黨派之爭,沒有想到太子黨被廢除,八爺黨比太子黨還要囂張,還安排算命的人從中妖言惑眾、蠱惑人心,說八阿哥有帝王之相,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

大臣們以為皇位已定,便去八王府巴結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康熙非常憤怒,甚至動用了無比殘忍的刑法,把支持黨爭的全部處死。康熙的大開殺戒讓胤禩看得出來,自己在皇位爭奪中沒有太多的優勢。

康熙皇帝一天天老去,太子位還空著,於是胤禩、胤禛、胤禎便脫穎而出。胤禛靠的是竭盡全力為康熙辦事,胤禩重視的是人心。在積德行善方面,不管真假,胤禩的表面功夫做到家了。只要誰有需要,他都會毫無條件地伸出援助之手。

不管你想要什麼,只要和胤禩說一句,要官位有官位,要銀子有銀子。時間長了,很多人視胤禩為「活菩薩」,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一時間胤禩的名聲大震。胤禩雖然聰明,但是並沒有徹底了解康熙的心意。

效仿康熙,只見其表不見其內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被廢的時候。胤熙被康熙授權全權處理、審訊有關涉嫌之人。康熙想通過這件事打擊朋黨的人,胤U的仁義道德只是表面,學康熙還不夠透徹,胤禩便讓昔日的太子沒有翻身之日。

胤禩辦起案來毫不留情,胤禩低估了康熙對自己兒子的愛,胤禩多年仁義形象在康熙心中徹底崩塌。眼看康熙身體衰敗,胤禩聘請了張明德這個相士,大肆吹捧,說胤禩「白氣貫頂」,乃明君之相。

胤禩的本意想利用朝野輿論,給康熙施壓,讓康熙就範立自己為太子。沒有想到康熙知道以後,雷霆大怒。這無形的對抗,使得康熙痛不可耐。這招不行又出下招,胤禩和胤禎關係好,為了爬上皇位,胤禩也顧不了兄弟的情義了。

在康熙壽辰的時候,暗中調包換掉了胤禎送給康熙的禮物。使得康熙心臟病發作,從這裡可以看出胤禩平時的善心都是虛偽。康熙早就看出胤禩的心思,對這位「仁義」的胤禩徹底失望,康熙臨終曾對兒子們作了一個簡單的總結:胤禩處處學朕,又處處學不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初三日,康熙病逝在暢春園,精心策劃一輩子的「八賢王」胤禩,到最後也沒有如願登上皇位,胤U的內心不甘,最後還是敗在了胤禛的手下。

相關焦點

  • 胤禩有「八賢王」美譽,為何始終入不了康熙法眼?
    《雍正王朝》裡有一根主線貫穿全劇,那就是圍繞著皇位的爭奪。直到第20集,康熙病逝,傳位雍正,九子奪嫡才有了結果。
  • 八皇子胤禩被稱為「八賢王」,為何康熙卻選擇了雍正繼位
    康熙本身就是一代有作為的君主,沒想到生了那麼多兒子也都很優秀,但太子只能有一個,為此老年的康熙也是頭疼不已,大家都看好八阿哥登位,但沒想到最後卻是四阿哥胤禛做了皇帝,史稱雍正皇帝。八阿哥被稱為「八賢王」更賢明,康熙卻為什麼選擇雍正繼位?其實康熙的選擇一點都沒錯。
  • 八阿哥的能力明明更強於雍正,為何康熙最終還是選擇了雍正?
    康熙的兒子當中,八阿哥胤禩被稱為「八賢王」,相對於被稱為「冷麵王」的四阿哥胤禛,這個八阿哥看起來口碑不錯,給人一種「有才有德」的印象
  • 八皇子胤禩被稱為「八賢王」,為何康熙最終卻選擇了雍正繼位
    康熙朝的「九子奪嫡」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大事件。康熙本身就是一代有作為的君主,沒想到生了那麼多兒子也都很優秀,但太子只能有一個,為此老年的康熙也是頭疼不已,大家都看好八阿哥登位,但沒想到最後卻是四阿哥胤禛做了皇帝,史稱雍正皇帝。八阿哥被稱為「八賢王」更賢明,康熙卻為什麼選擇雍正繼位?其實康熙的選擇一點都沒錯。
  • 雍正王朝當中,胤祥被康熙圈禁之後,隆科多為何還是對他十分客氣
    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十三阿哥胤祥因為俠肝義膽和重情重義的性格,深受很多人的喜愛。十三阿哥胤祥因為這種俠肝義膽和重情重義的性格,在太子胤礽被廢後,大阿哥胤禔藉此擺起長子的派頭,給眾位皇子訓話。在雍正王朝中,隆科多作為內閣首輔佟國維的侄子,佟國維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都十分之高,不僅跟當時佟國維內閣首輔的官位有關,還跟佟國維顯赫的家世有關,佟國維的家族是佟佳氏,佟佳氏這個家族作為世代與皇室結親的家族。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康熙皇帝畢竟是一代明主,對於太子胤礽的廢黜決定,始終不能下定決心,畢竟其身後還有著「千秋萬代的史書記載」,畢竟太子胤礽的復立是康熙皇帝剛剛「力排眾議」以後的結果。只是,康熙皇帝為什麼等不到返回京城再行廢黜太子呢?1、太子胤礽對於皇權的威脅,康熙皇帝不會也不能有任何猶豫,他必須在威脅出現之前就將其消滅於搖籃之中。所以,對於太子胤礽的處置,他不能等,也等不起!
  • 《雍正王朝》:八阿哥和太子爭寵,胤禛來遲,一句話掀起驚濤駭浪
    《雍正王朝》是胡玫導演,唐國強、焦晃等人主演的歷史劇,演繹了雍正皇帝胤禛如何奪嫡,又如何守住江山的歷程,廣受觀眾好評。電視劇開篇,就拋出了一個精彩的事件。,他將頭抬起,說:「兒臣有話要說。這一句話無異於將剛才拍馬屁的話一下子駁倒,康熙的臉沉了下來,胤祀也嚇了一跳,但他不愧是八賢王,依舊侃侃而談,「這也正是我要說的,康熙四十年黃河也發了水,地方官將災情誇大,因此,此次災情應該也不像奏摺上所報那麼大。」
  • 為何《康熙王朝》沒提老四胤禛,而且九子奪嫡的刻畫也不全面呢?
    《康熙王朝》之所以沒有出現四阿哥胤禛,個人認為關鍵原因是《雍正王朝》珠玉在前,對於九子奪嫡的刻畫入木三分,所以《康熙王朝》只能揚長避短了。當然也不能說《康熙王朝》隻字不提四阿哥胤禛的,劇中四阿哥胤禛這個角色應該出場了一兩次吧,屬於可有可無的打醬油角色,可以說一筆帶過了,就實際來說,其實和沒提沒什麼區別。
  • 《雍正王朝》:鄭春華作為胤禛繼位的重要棋子,如何制約3位皇子
    《雍正王朝》是一部近年來極為經典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講述了雍正大帝波瀾壯闊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其中,雍正皇帝胤禛艱辛而又充滿殺機的繼位之路想必給許多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不受康熙寵幸而選擇投靠太子胤礽,與之產生了私情。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
  • 雍正王朝老八胤禩號稱「八賢王」,那麼他的「賢」到底體現在哪裡?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15期)在《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片段就是九子奪嫡了,而這些皇子中又有幾個王爺比較出眾,其中有「冷麵王」老四胤禛
  • 《雍正王朝》觀感:康熙什麼時候開始看好老四?
    前一段時間又追了一遍《康熙王朝》,看完之後彈幕中都在說繼續看《雍正王朝》。說實話,《康熙王朝》在當年首播的時候就看過,應該年代久遠,好多劇情都記不得了,如今年齡變了,再回看又有了一種新的感悟。在看《康熙王朝》的後半部分時,始終有一種感覺,當劇情到了李光地入朝後,所有的劇情都猶如快進一般,什麼收復葛爾丹、扳倒明相索相,這些劇情要是細講,篇幅絕對不亞於當年擒鰲拜。
  • 二月河《雍正王朝》-雍正為什麼適合做皇帝
    最近對二月河先生的小說《雍正王朝》改編的電視,頗有感悟,說給大家聽。康熙後期-貪腐成風 國庫空虛      二月河老先生的《雍正王朝》改編的電視劇可謂精彩至極。故事開始黃河發大水,朝堂議論如何救災;清廷臨近省份無糧食可調,國庫無錢可撥(戶部可調撥資金不足50萬量)。
  • "《雍正王朝》:胤禛為何當眾燒了《百官行述》?"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曾經的吏部主事任伯安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私底下收集了朝廷上下幾百名官員的隱私和醜事並編纂成冊,名曰《百官行述
  • 雍正王朝:雍正登基的當晚,為何老十七要求見雍正?這裡大有文章
    文/晨曦博文雍正王朝自從上映到現在已有二十餘年,但直到今日仍受到大家的喜愛和追捧,可見的確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作品,劇中的人物,大到皇帝、大臣,小到太監、宮女,每個人物都被刻畫的無可挑剔。其實雍正王朝中還有很多隱晦的事情,從表面上看,根本看不出來。小編今天給大家說的便是其中的一件隱晦之事。在雍正登基的當晚,當雍正皇帝回到自己的前邸之後,此時門外有人稟報,說十七阿哥求見,此時雍正聽從了鄔先生建議,並沒有召見他。那麼問題來了,雍正繼位的當晚,紫禁城可謂危機四伏,為何在此時,老十七會去求見雍正呢?
  • 雍正王朝:八爺胤禩樹大根深,財大氣粗,為何敗給了孤臣胤禛?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胤禩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可以說是樹大根深,財大氣粗,而且還禮賢下士,頗有賢名,但最終他還是輸給了那個既沒有錢又不結黨的「孤臣」胤禛。這是為什麼?康熙以寬仁治國,而胤禩則以寬仁收買人心,甚至比不惜寬縱其黨羽,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做出有損朝廷和百姓的事情。在這種寬仁的收買下,胤禩廣結黨羽,勢力壯大,搞得朝廷之上貪腐橫行,吏治敗壞,烏煙瘴氣。康熙雖力不從心,睜一眼閉一眼,但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他卻仍有一言九鼎的權力。在他看來,胤禩以寬仁收買人心,廣結黨羽,實乃假仁假義,不配做大清的一國之君。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要血洗江夏鎮?從開始,他就中了胤禛的計
    注意,此時的年羹堯早已經先行回京匯報江南募捐工作了,並未隨胤禛、胤祥同行。如此命令之下,年羹堯得知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江夏鎮之辱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也就是說,年羹堯用血洗江夏鎮的辦法為其組織復仇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 八阿哥胤禩是因太優秀而觸怒了康熙嗎?真實的「八賢王」到底如何?
    八阿哥號稱「八賢王」,禮賢下士,和藹待人,這完全是因為他需要這個名聲來給自己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源!投靠他的人也都是一路貨色,也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可以說是沆瀣一氣!康熙評價他說的很好:八阿哥處處學朕,又處處學不像!知子莫若父,康熙看透了這個「八賢王」!沽名釣譽,任人唯親,不擇手段的陷害太子等競爭者。可以說這是一個把自身名聲看的比國家都重要的人!
  • 雍正王朝:位極人臣的隆科多,為何背叛雍正?只怪佟國維的一句話
    對於佟國維開出的價碼,康熙皇帝早就瞭然於胸:「你佟氏一門自龍興關外,就與我愛新覺羅家聯姻聯親、休戚相共,不容易。你說吧,你的後輩當中有誰是能堪當大用的?」有上述三個證據,似乎能夠證明隆科多一直是「八爺黨」成員,只是受了康熙皇帝諭旨的制約,才迫不得已按照康熙皇帝的遺願,擁護皇四子胤禛登基為帝。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 雍正王朝 鄔思道為何如此神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個近乎於「神」的人。料事如神,算無遺策,且有情有義,忠貞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