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禹
始於1986年的上海電視節以及「白玉蘭」獎國際電視節目評選,已經逐步成為繼「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以及「五個一工程獎」之後,在電視業界充滿活力並富有良好聲譽和口碑的電視節,也是中國創辦最早的綜合性國際電視節和國際性評獎活動。
日前,在「白玉蘭」的芬芳飄香陪伴下,第26屆上海電視節再次落下帷幕,「白玉蘭」也為業界留下兩個極有意義的關注點。
首先,作為自疫情發生以來的首個重大電視節活動,顯然對於促進業界全面復工復產,提振行業信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與此同時,「白玉蘭」首次將網劇正式納入評選範圍,更是將10個重要獎項中的6個頒給了網劇,這也是融媒大勢下「白玉蘭」的應勢變革之舉,值得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從本屆電視劇單元獲獎作品的創作方向來看,無論是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編劇(原創)《破冰行動》,或是其他獎項含括內的《老酒館》《少年派》《小歡喜》《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等作品,均賦予了故事現實主義底色。
不論何種題材的電視劇創作,唯有堅持現實生活做根基,堅持現實主義創作原則,作品才有靈魂和生命力。現實主義題材劇之所以受到觀眾的歡迎,也是因為能讓觀眾從故事本身審視現實生活。顯然,《破冰行動》在現實主義創作上有著獨特見解,作品直面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但摒棄了單純地記述現狀,而是將著眼點落在對道德、理想的引導和抒發,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關照現實生活,賦予了強大地現實主義品格。正如組委會給予該劇的評價,「該劇題材難度較高,突破性較大,其直面現實的創作態度值得期待和鼓勵。」
著名演員陳寶國憑藉在《老酒館》的精彩演繹摘得最佳男主角,可謂是實至名歸。而《老酒館》緊緊抓住劇中人的靈魂,抓住人的行為,真實的反應,更是將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選擇,以及人情世故、江湖規矩、家國大義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整部劇有了人情味與煙火氣。
無論是《少年派》中展現家庭教育觀念轉變、描繪代際溝通、反映社會現實變遷等方面展現出的現實主義創作精神,還是《小歡喜》中以真實而又鮮活的故事,以溫暖人心的現實主義,回應新時代人們激揚向上的理想和對生活的美好希冀;以及架起溝通古今的橋梁,《長安十二時辰》讓當下觀眾感受到千年之前大唐生活的煙火氣,以及充盈其間的文化意蘊。可以說,本屆「白玉蘭」獎在推動和促進現實主義創作方面是不遺餘力的。
與此同時,剛剛登上大雅之堂的網劇在「白玉蘭」獎評選活動中獲得認可,也是本屆上海電視節的一大亮點。10部「最佳中國電視劇」入圍名單中,分別有《鬢邊不是海棠紅》《破冰行動》《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等4部網劇入圍。最終獲獎集中在《破冰行動》《慶餘年》《長安十二時辰》三部劇集,這也是「白玉蘭」獎面對融媒大趨勢下所做的巨大變革。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曾在本屆上海電視節論壇致辭中強調,希望電視劇創作要「真些、真些、再真些,短些、短些、再短些」,顯然,這也是下階段電視劇創作的關鍵點,「真」代表著既要展現真實生活,拋棄懸浮,更要堅守現實主義創作;「短」則代表著要拒絕注水,追求精品創作。秉持這個創作方向,電視劇的「白玉蘭」花也將始終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