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牛的蒙古王爺,與姨太太爭吵便把其活埋,慈禧問也無濟於事

2021-01-10 劉飛說歷史

蒙古與滿洲的關係可以說是牢不可分,甚至是一家人。早在努爾哈赤時期便早早開創了與蒙古部落聯姻的政策,從而通過親情控制蒙古,控制住北部的猛狼。從此這一政策便延續下來,從康熙的固倫恪靖公主下嫁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再到乾隆規定所有皇親女兒都要得到他的同意才能出嫁,私自出嫁就要罰奉,這一滿蒙聯姻政策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晚清時候,隨著清政府要搜刮各地財產以還各大條約的賠款,於是在蒙古地區實行「開墾蒙地」政策,使得蒙古地區與中央矛盾重重。

蒙古的王爺很多,但是在北京設有府邸的是內蒙古的王爺,外蒙古王爺在北京設有府邸只有那王府這一處。因其祖上策凌平定噶爾丹有功歷代都襲王爵,晚清這一代王爺正是那彥圖。

這位那彥圖那王爺身兼多少官位呢?真是數不勝數。

首先,他娶的福晉是乾隆的曾孫奕劻的女兒,他的嶽父奕劻是清朝的內閣總理大臣,深得慈禧喜愛。慈禧為了防止蒙古地方與中央有隔閡,器重那彥圖封他作領侍衛內大臣、管理雍和宮事務大臣等等,以及經過嶽父的保薦鑲黃旗滿洲都統等官也都給了那彥圖,風光一時。

那彥圖共有六個姨太太、一個福晉。福晉在光緒二十五年就去世了,大姨太太是慶親王府陪嫁過來的侍女,不幸於1914年去世。那彥圖很是寵愛滿洲旗人三姨太太,因此三姨太太驕縱耍橫,不但常常打罵侍女,而且有一次還和那彥圖吵了起來並動手打那彥圖,堂堂朝廷大官哪裡受得了這,於是大喊手下活埋三姨太太。三姨太太便被人用身子捆綁起來並裹上棉被,活活用土活埋在後花園坑裡。

這件事傳到慈禧耳朵裡,慈禧便問那彥圖事情的原委,那彥圖驚恐萬分,正巧慶親王的四女兒在旁為其打圓場說「那個女的是個瘋子,經常打罵人,誰也制服不了才給她埋了」。慈禧也沒有再往下問。事後,那彥圖回去便命人將三姨太挖出來重新埋到東直門外大程莊。

到了民國,那彥圖非但沒有地位下降而且深受政界諸如總統等人優待,怎麼回事呢?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晚清最牛大太監:娶一妻三妾四房太太,折磨死姨太太無人敢管
    提起晚清時的大太監,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會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李蓮英。
  • 外蒙古是怎麼獨立出去的?誰才是丟掉外蒙古的歷史罪人?
    譚嗣同在臨死之前,大聲喊出這16字,主要表達其內心深處的不甘。一為變法失敗不甘心,二為國家懦弱,國土淪喪不甘心。戊戌變法活動失敗後,晚清政府抓捕戊戌六君子,並對其處以極刑,就此,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眾所周知,晚清時期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懦弱的一個王朝,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與其相比。
  • 步步驚心中,蒙古王爺為何要送若曦,和女兒敏敏一樣的玉佩呢?
    蒙古王爺,知道是若曦開導了敏敏,他告訴敏敏能夠有若曦這樣的朋友是她的幸運。而且後來,蒙古王爺還送了若曦一塊,原本要送給敏敏姐姐的玉佩。蒙古王爺為何要這樣做呢?蒙古王爺很感謝她開解敏敏,讓敏敏避免了一場不幸福的婚姻敏敏是蒙古王爺最喜歡的小女兒,她的要求蒙古王爺都會滿足。
  • 晚清酷刑老照片:使用的刑具普通但威力無窮,圖3專為女犯人設計
    晚清酷刑老照片:使用的刑具普通但威力無窮,圖3專為女犯人設計【戴著木枷的犯人們】大家都知道清朝是封建專制統治的最高峰,隨之而來的就是酷刑數不勝數,晚清時期更是如此。如今大家提到清朝酷刑,總會想到十大酷刑,其實清朝酷刑數量遠遠不止這些,比如腰斬,車裂,俱五刑,凌遲,縊首,烹煮,宮刑,刖刑,插針,活埋,鴆毒,棍刑,鋸割,斷椎等等。這是一組反映晚清部分酷刑的老照片,看起來不起眼,其實卻威力無窮、殘忍無比。【暴曬酷刑】暴曬刑,顧名思義就是把犯人放在太陽下暴曬,並且把犯人身體固定,讓其被活活渴死餓死。暴曬刑往往會被用在逼供犯人的場合,而且屢試不爽。
  • 清朝最牛的王爺,兒子是皇帝,孫子也是皇帝
    而比親王更高的就是鐵帽子王了,這個爵位是一直能保證其地位的,並不會在下一代降低等級,所以很多人都想擁有這個爵位,但是300年的時間只有12個人達到了這樣的成就,其中有8個還是當年開國的功臣,剩下的4位是在後來被封的,他們不僅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民間甚至可以享受百姓的供奉,可見他們有多高的地位了,而他們的孩子也是都有很好的發展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奕繯。
  • 「蒙古大夫」怎麼成了庸醫的代名詞?
    如造成收視轟動的電視劇《琅琊榜》,其原本設定的時代背景為魏晉南北朝,尤其與梁朝(520-557)相符,而劇中主角梅長蘇便將醫者藺晨戲稱為「蒙古大夫」。弔詭的是,蒙古人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已是十二世紀末,距離梁朝滅亡已逾六百年之久,不曉得《琅琊榜》的主人公是如何穿越到六百年之後,認識到「蒙古大夫」的存在呢?
  • 當年外蒙古是如何獨立出去的?誰才是丟掉外蒙古的千古罪人?
    眾所周知,蒙古族作為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其領土範圍極為廣闊,但是你可知道,晚清將蒙古分為了內外蒙古,我們現在看到的僅僅是內蒙古而已,而外蒙古早已成為了一個國家。 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我們曾經的領土會被分發出去?而又是誰做出了這樣賣國賣民的事情?
  • 這才是清朝的王爺貝勒?圖4骨灰放在八寶山;圖7小妾美得驚心動魄!
    這才是清朝的王爺貝勒?圖4骨灰放在八寶山;圖7小妾美得驚心動魄! 一直以來大家對清朝皇室的認識,都是通過歷史書和影視作品,而更多的還是當下比較流行的清宮劇。在電視劇中裡面的王爺、皇帝個個帥氣逼人、器宇軒昂,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 一組清朝王爺福晉老照片:圖1是蒙古親王僧格林沁,圖6福晉很漂亮
    蒙古王爺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是清末少數能打仗的蒙古王爺,14歲時入嗣襲扎薩克多羅郡王,並被賞賜三眼花翎。1862年,朝廷恢復力其爵位,並賞賜世襲罔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鐵帽子王」,並令其統率蒙古騎兵前去平定捻軍。雖多次打敗捻軍,但最終因輕敵冒進丟了性命。
  • 晚清大臣妻妾老照片:李鴻章的小妾美麗驚豔,袁世凱的姨太聰慧!
    眾所周知晚清時期的照相費用十分昂貴,能拍照留念的人家通常是非富即貴,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大部分晚清舊照,都是出自當時的大戶人家。而本組晚清大臣妻妾老照片裡,其中屬李鴻章的小妾冬梅最為美麗驚豔,而袁世凱的姨太則是最為聰慧絕頂。
  • 晚清老照片:秀女站成一排等待皇帝挑選,衣著樸素長相普通
    晚清皇宮裡的選秀仍一如既往地進行,照相機傳到北京之後有人拍攝了待選女子的照片。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告訴我們,參加選秀的女子全都素顏,穿著樸素的衣服,並不像電視裡演得那樣個個描眉畫鬢。清朝皇宮裡的選秀,分為八旗選秀和內務府選秀兩個部分,所有待選女子均出身於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普通漢族女子即便貌美如花,也沒有資格參加。旗人女子未經宮廷挑選,是不能嫁人的。
  • 清朝王爺、福晉罕見老照片:圖2福晉長相漂亮,圖7是蒙古小王爺
    照片中就是醇親王奕譞與其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鹹豐帝同父異母的兄弟,同時也是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在其參加選秀失敗後,慈禧太后向鹹豐帝進言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奕譞為嫡福晉,最終在慈禧的努力下,婉貞於醇親王奕譞為嫡福晉。
  • 「無南服飾」之「蒙古王爺WANG YEH款T恤」買家秀
    無南服飾蒙古王爺WANG YEH款T恤售價:169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蒙古風格大圖集」回複數字4. 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蒙古風格小圖集」回複數字5. 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美式風格圖集」回複數字6. 無南刺青機構部分作品賞析之「拯救失敗紋身集」回複數字7. 無南刺青服飾購買通道回複數字8.
  • 蒙古「死亡之蟲」,噴毒液放閃電,探險家前往拍下吞食活牛照片?
    傳說,在蒙古地區存在著這樣一種生物,它在攻擊獵物之時不僅可以噴射劇毒而且還可以放射閃電,殺傷力極強,所以在叫「蠕蟲」的同時又被稱作「死亡之蟲」。在眾人的描述中,只要不幸被它看上,便無疑會在幾秒鐘喪失生命。
  • 清朝皇帝不允許王爺出京,他們平常玩什麼,有的高雅,有的通俗
    首先來說說王爺的等級。我們所說的王爺,其實是一個籠統的稱呼,他對應的其實是清朝的「爵位」,只要是有爵位的人,統稱為王爺。清朝的爵位分為三種,宗室爵位、異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蒙古爵位是授予蒙古人的,等級和宗室爵位是一樣的。我們今天重點討論宗室爵位,因為在清朝,也只有有爵位的滿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王爺。
  • 差點被親人活埋,13歲上山土匪,解放後成體育主任,83歲善終
    他這一生的經歷算得上是豐富多彩了,相傳他還有17位姨太太。範紹增從小的家境較為優越,祖父還是當地鎮長,在老家當中也比較有權,地位算得上高。在這樣好的條件之下,範紹增卻不愛學習。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最感興趣的也就是抓魚捕鳥,看起來就超級像個愣頭青,所以在那個時候就得到了一個&34;的稱呼,這也就是所謂的傻子。
  • 「王爺」「郵差」和「洋大人」
    在1998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陳佩斯與朱時茂這對黃金組合,表演了他們春晚生涯的最後之作——小品《王爺與郵差》,朱時茂飾演晚清時奉「老佛爺」之命派人與洋人比賽跑步的王爺,而陳佩斯則飾演一位被選中做參賽選手的跑腿郵差。
  • 小時候你有被罵「讓王爺掠去」嗎?什麼叫王爺?祂就是咱閩南民間的佛公!
    轉載請註明轉自刺桐會-刺桐之淚「王爺」,吉祥!小時候調皮,沒少挨阿嬤的罵。而「讓王爺掠去」這句話,是我所知她罵人最狠的一句。問過阿嬤,什麼是「王爺」?她說是「王爺神」,專門捉大鬼小鬼的瘟神王爺。再問具體是誰,沒有了下文。於是我的腦袋瓜子不夠用了——「王爺」捉鬼?!
  • 「軍閥姨太太」來了?有人竟對歷史的無知到這種程度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青年群體中,去推廣、希望大家夢想當姨太太,還吹自己能當上第幾房姨太太,是不是也太下作了?有朋友立即點出——四川軍閥楊森的九姨太蔡文娜所著《一個過渡時代的家庭》中,寫到姨太太的生活「無非是像養條豬一般養在家裡,反正有的是錢」,並記述了七姨太「謂其生活浪漫,行為不檢」,楊森「遂將其召回,終於予以槍殺」。而蔡文娜本人,最終也被楊森殺害。要知道,在民國時期,殺個把姨太太,確實不是稀奇事!
  • 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哪種方式更聰明?
    於是他令諸子就藩,並委以兵權,尤其以燕王朱棣等人為代表,坐鎮北方,以抵禦蒙古的侵襲。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大舉削藩,但燕王朱棣靖難之役取勝,奪了皇位。在這之後,為防止後世再有人如法炮製,奪其江山,遂削弱藩王的權力。藩王只要一成年,便要去就藩,就藩的地點由皇帝決定,而且沒有兵權、財權和行政權,幾同圈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