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姨太太」來了?有人竟對歷史的無知到這種程度

2021-02-07 人文歷史

文/斯涵涵 荔枝新聞

(作者斯涵涵,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資深評論人;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近期,「軍閥姨太太」的梗在網絡熱傳,引發網友議論紛紛。事件之初是在某視頻網站,很多女孩身著各式旗袍,伴著動感音樂,擺出各種造型,玩起了「旗袍換裝秀」。原本,女孩們通過旗袍變裝來展示婀娜的身姿,靚麗的形態無可厚非,可是,不知道從何時起,好好的「旗袍換裝」被說成了「姨太太換裝」,「軍閥姨太太們來報導了」 「在民國,你看我能做第幾房姨太太」等語,更是讓人匪夷所思。

近些年來,一些民國題材的影視劇的走紅, 再加上一些營銷機構的花式鼓譟,讓民國時期在時間這個大濾光鏡下,折射出恍如隔世的「美」。一些人深陷其中,大加讚嘆,實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百姓走在路上被抓壯丁、被流彈打死的情況並不鮮見。而「軍閥」是擁有一批地方武裝的頭目,其中不少性情彪悍、大字不識,而且殺人如草芥。而真實的軍閥姨太太們大多出身寒微,委身於軍閥是出於不得已,與一些人想像中的「美人愛英雄」大相逕庭。

爭當「軍閥姨太太」本身就是對歷史的無知。姨太太者,妾也。在那個容許納妾的時代,女性是被侮辱被奴役的群體,而姨太太則處於婦女的下層。在四川軍閥楊森的九姨太蔡文娜(後被楊森所殺)所著的《一個過渡時代的家庭》中,描寫了真實軍閥姨太太的非人生活,「像養條豬一般養在家裡,反正有的是錢」,有時「被當禮物一樣隨便送出」,連被正室責罰毆打都不敢吱聲,甚至被「主人」隨意處置、殺害而不知所終。

關於妾,當時還有許多的「規矩」:納妾不能從正門迎娶,而從偏門小轎抬入;妾生的孩子不能叫親娘為母親,而只能叫正室為媽;妾生的孩子叫「庶出」,一生低人一等……試問,看到這些,那些女孩還願意爭當「軍閥姨太太」嗎?

有人說,爭當「軍閥姨太太」不過是年輕女孩子想「漂亮」的代名詞,不必上綱上線。此言差矣。從國際三八婦女節到中國婦女頂起半邊天,國內外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婦女權利、男女平等奮鬥不輟,甚至付出生命代價。網絡上的「軍閥姨太太」們卻在不知不覺中矮化著婦女,這是一種倒退,也是一種悲哀。

不懂民國歷史或可理解,總不會對「姨太太」是什麼一無所知嗎?在女性越來越獨立自主,女性地位日益上升的當下,竟然還有人如此自我矮化,這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爭當「軍閥姨太太」或許只是一個小遊戲,但遊戲「成癮」,也可能移情於現實之中。為了防止一些年輕女性少不更事,「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告訴她們「軍閥姨太太」的歷史真相,辨清良莠,明晰界限,很有必要。

年輕女性展示自己的美麗並沒有錯,但要分清「美醜」,要知道當下的男女平等得來不易。有空還是多讀點書,多長點見識吧,否則玩個網絡小遊戲都能露出華美旗袍下的「鄙陋」來:把低俗當有趣,視腐臭如芝蘭,俗不可耐還自鳴得意,何美之有?

其他:

流行「爭做軍閥姨太太」?背後或營銷公司在作怪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海上客」(ID:unclehistalk)

「拋頭顱灑熱血來的男女平等不要,自己又倒回去了?」這是抖音上一段視頻下,網友的留言。不短的時間了,抖音上流行起「姨太太換裝」視頻。許多年輕女性在一段周杰倫演唱、方文山作詞的《霍元甲》背景音樂下,玩起了「旗袍換裝」。這也就罷了,可偏偏這樣的換裝秀,要稱為「姨太太換裝」。

種種跡象表明,這事又是營銷公司在作怪。海叔在7月12日曾經撰文《「你是我的」什麼鬼?國讎家恨豈容解構!》。講的是有營銷公司為某輸入法APP批量預製「彩虹屁」,用以使「粉絲」吹捧自己的偶像。當時,海叔認為,這事背後有文章,如果不掰扯清楚,一定會讓躲在背後的猥瑣小人鑽了空子。而如今看來,一些營銷公司大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架勢,該如何應對,是要想想辦法了!

抖音最近流行的「姨太太換裝」視頻

01

「姨太太旗袍換裝」視頻,壞就壞在——營銷公司看似在做一番抖音用戶自發上傳的選美遊戲,而實際上,則是在極為下作地誤導青年!去年夏天,抖音曾經公布過自己的日活用戶年齡,主要集中在24-30歲區間,而早期進入抖音的用戶則為18-24歲。無論如何,18-30歲這一年齡段,也就是以「90後」為主的年齡段,是抖音的主要用戶,數量上億!在這樣一個龐大的青年群體中,去推廣、希望大家夢想當姨太太,還吹自己能當上第幾房姨太太,是不是也太下作了?有朋友立即點出——四川軍閥楊森的九姨太蔡文娜所著《一個過渡時代的家庭》中,寫到姨太太的生活「無非是像養條豬一般養在家裡,反正有的是錢」,並記述了七姨太「謂其生活浪漫,行為不檢」,楊森「遂將其召回,終於予以槍殺」。而蔡文娜本人,最終也被楊森殺害。要知道,在民國時期,殺個把姨太太,確實不是稀奇事!殺人者繼續納妾填房就是了。還有人提到了袁世凱的三姨太,在臨終前還念念不忘當初被大姨太虐打的經歷。

楊森和他的姨太太們

回看中華民國的歷史,在辛亥革命成功以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說,在推翻封建王朝的過程中,革命者是懂得一夫一妻制是歷史潮流的。

然而,此後,北洋政府頒布了《民國民律草案》,其中竟然有「嫡子」「庶子」的相關規定,這也從婚姻制度方面說明了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徹底性。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不得不說,在婚姻制度上,中國共產黨人是徹底的革命者,一舉推翻了一夫多妻或者默許妻妾共存的制度。只因近年來一些民國背景的年代劇走紅,加之服裝造型設計上的突破,使得人們在觀劇的同時,能更饗視覺之美。可這也給不少人以困惑——當年那麼美,還要革命幹什麼?即便「姨太太換裝」視頻被一些文章批評之際,亦有「大V」龔燕(@衣錦夜行的燕公子)之流,還在鼓譟:「就是女孩子自己開心開心都要上綱上線?誰不想當狐狸精姨太太?誰不想當紅顏禍水?誰不想當美豔女特務?都抓起來算了!」想來,龔燕真不知道軍閥皮鞭的滋味,或者軍閥將姨太太賞給下屬的滋味。話又說回來,至今為止,也沒誰因為自己想當姨太太而被抓起來的呀?龔燕這盆汙水,是要潑給誰?

「大V」龔燕的言論

02

撇開「大V」龔燕之流的言論竟然有市場不論,近一兩年來,一股股動輒吹捧民國,甚而動輒「精日」的烏煙瘴氣時不時散發出來,惡臭難聞。4月份,某平臺打出「讓物價回歸1948」的海報,殊不知1948年的物價飛漲達到了幾分鐘一個價的地步,國民黨政權因金融崩潰經濟崩潰,連苟延殘喘的機會都沒有,這「讓物價回歸1948」,簡直讓知道這段歷史的人們感覺——設計海報的人,大概神經搭牢了;去年,鬥魚直播平臺主播「陳一發兒」被人舉報,稱其之前在直播過程中,在日本歌曲的伴奏下,笑著說「南京大屠殺呀、日本刀好快呀、東三省不保啦」,公然把南京大屠殺、東三省淪陷等民族慘痛記憶,作為調侃的笑料,陳一發兒還在遊戲中,把遊戲人物動作戲稱為「參拜靖國神社」;再往前看,則有一些所謂的「二戰軍迷」「精日」跑到上海四行倉庫八百壯士血戰日寇的舊址,去拍日軍軍裝照等等。在海叔看來,民國時期,是中華民族一段較為暗黑的時代,當然也是充滿希望的時代。時不常地回望民國,甚至拍攝以民國為背景的電視劇,並無不妥,甚至還有寓教於樂的功能。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是非不分,反將糟粕當作精華,那就貽笑大方了。而所謂的「姨太太換裝」,儘管與「精日」是有所區分的,但有一點是類似的——成為歷史問題的「攪屎棍」!這種歪風、怪風,確實該剎一剎了!

「你是我的南京條約」竟然成了粉絲向偶像表達愛意的語句

03

由「姨太太換裝」,令海叔想到另一樣東西——旗袍。固然,我們今天看到有不少小姐姐穿著旗袍,體現了中華女性之美。從民國年間直到如今,旗袍之美確實穿越了好幾個時代。白先勇在他的小說《遊園驚夢》《一把青》中,曾用旗袍來作為意象,反映了國民黨政權逃往臺灣後,同去的婦女的窘迫。比如從旗袍的長短、料作,一眼就能看出時代來。如果翻箱倒櫃取出一件珍貴旗袍穿上身,在大派對上反而顯露出一種窘迫。張曼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則更是把上海旗袍到香港後的一種風情,描摹得淋漓盡致。

如今,年輕人在網絡上做一些旗袍換裝的視頻、快閃,海叔覺得並無不妥。但也有必要將旗袍的來龍去脈講講清楚。所謂旗袍,本來是旗人婦女所穿的袍子,最典型最華貴的無非故宮裡如今還有展示的慈禧太后的衣著。辛亥革命以後,上海四馬路的妓院首先發掘出這一沒落貴族所穿服飾,將之改成更短小緊身的款型。這就是最早的新式旗袍。說白了,新式旗袍,最早就是妓女的工作服。

舊上海四馬路妓女

由於這些改良後的旗袍確實新式,也挺性感——那個時代似乎還沒有這樣的詞彙,不過人們的觀感大致如此。總之,源於四馬路妓院的旗袍,被良家婦女看上了,逐步流行起來。後來,上至高官太太,下至紡織女工,都喜歡穿旗袍。

杭州解放時,武林門附近,身著旗袍的紡織女工為解放軍戴花

換句話說,如果一樣東西是美的,自然可以將之拿來我用。譬如,在民國時期,姨太太中,確實有不少美人,也知書達理,譬如蔡文娜就寫出了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奇書;從青樓走出的潘玉良,更是在走出青樓之際先被潘贊化納為妾,也就是姨太太,之後才在潘贊化的幫助下,有了考取上海美術專門學校的機會,再之後才赴法國、義大利留學,成為一代大畫家。封建婚姻制度使得女性成為犧牲品,這一點並不能抹殺這些優秀的女人追求美、追求成功之途。而旗袍,是她們當年的衣著,是歷史的見證。如今有人願意拿出來秀,本身不算壞事。只是,前提得是弄清歷史本來面目,任何秀,即使是秀下限,也不能沒有底線。

潘玉良 《執扇自畫像》 91cm×64cm 布面油畫 1939年

或槍殺或送下屬,歷史上真實的「軍閥姨太太」

軍閥楊森,曾槍殺自己的姨太太

最近抖音APP流行一個「軍閥姨太太」的梗,很多漂亮的年輕女孩伴著動感音樂,展示各種旗袍配貂的造型。這事在微博上引發不小的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對歷史的無知,有人認為「軍閥姨太太」只是「漂亮」的代名詞,一個標籤,用不著上綱上線。然而,細究起來,年輕人所展示的「軍閥姨太太」形象,不過是影視劇中的造型罷了。歷史上真實的軍閥姨太太過著怎樣的生活,她們未必知道。本期「史說」,我們通過史實來還原這些姨太太們的悲慘命運——她們大多出身窮苦人家,她們是一群被奴役被侮辱的女性。

妾的出身多為窮人

說到軍閥姨太太,首先要說一下「軍閥」。近代軍閥要從晚清說起。1898年,清朝成立武衛軍,歸大學士榮祿節制,共有五個軍。榮祿兼統中軍,宋慶(後為馬玉昆)統前軍,董福祥統後軍,聶士成統左軍,袁世凱統親軍即右軍。1900年庚子之役,與八國聯軍進行抵抗,前、後、左、中四軍都被瓦解或大大削弱,只有袁世凱右軍得以保全。李鴻章、榮祿相繼死後,袁世凱即充當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武衛右軍改名為北洋常備軍,1905年擴充為六鎮,形成北洋軍閥系統。

袁世凱死後,其嫡系又分裂為以馮國璋及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軍閥,和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直、皖、奉三系軍閥,是民國亂局中的三股比較強的勢力。山西省為閻錫山所把持,形成歷久不倒的晉系軍閥;東北軍中以袁世凱黨羽張錫鑾招撫的張作霖部勢力最大,最終成為奉系軍閥;蔡鍔於辛亥革命後掌握雲南軍權。1913年蔡鍔入北京,雲南軍權歸唐繼堯,後來形成滇系軍閥;陸榮廷把持廣西軍政實權,形成桂系軍閥;廣東形成了陳炯明等粵系軍閥。這些軍閥,在民國時期製造了不少戰亂。直到解放戰爭時期,仍在明爭暗鬥。

這些軍閥,普遍存在納妾的情況。因軍閥人數眾多,有的家庭情況不明,納妾情況並不能逐一統計。略說一二可見一斑:皖系:段祺瑞5個妾;徐樹錚4個妾;直系:馮國璋3個妾以上(說法不一);曹錕3個妾;奉系:張作霖6個妾;張宗昌數十個妾(以張宗昌納妾的傳說最多,無法考訂真實情況,有說23個,有說40多個);滇系:唐繼堯妻妾8人(其妹唐芸庚言);桂系:陸榮廷7個妾;此外,還有熱衷搞復闢的軍閥張勳,他有5個妾;軍閥鄭金聲4個妾,等等。 

川軍將領範紹增傳聞很多,甚至有說他的姨太太多達四十位。有人曾以他為藍本寫了部《十七姨太外傳》,一時風行。有民國小報稱,1938年泳壇健將楊秀瓊到重慶,被範紹增強納為十八姨太。但據範紹增的四女婿王繼光說,範只有7個太太,且抗戰後才認識楊秀瓊。範紹增的女兒範之俐也否認了這個傳聞。 

在妾的出身上,誠如學者所研究的,「或出於良家,或父亡母存,或母亡父存,家徒四壁,無以自保其生存,及債務日逼,不得不自鬻其身以紓親困。或因饑饉之故,轉移他境,返裡無資,甘向富民自鬻」;或出身青樓,還有些是被收房的丫環。如民國軍閥陸榮廷,七個妾都是窮苦出身;張作霖六夫人是五夫人的貼身丫鬟,七夫人是張宗昌買來送他的;韓復榘兩個妾,一位是名伶,一位是名妓;黎元洪兩個妾,一位是買來的,一位是藝人;袁世凱一妻九妾,她的女兒袁靜雪曾撰文稱,大姨太沈氏是袁世凱在上海認識的蘇州名妓,沈氏很看重他,出資讓他謀取功名。袁世凱發跡後,立即娶了她。

妾的地位能有多低

妾的地位從有它的存在開始,就一直低下。現在的影視劇中,一些姨太太打扮得很妖豔,依仗丈夫的寵愛,跟正妻明爭暗鬥。《情深深雨濛濛》裡的雪姨,就因潑辣刻薄的形象走紅。但這種就是影視劇,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少見的。

首先從禮法上,自古以來,就規定了妻子是明媒正娶過門的,與丈夫構成了夫妻關係。而妾,不能算是丈夫的配偶,妾的母家與夫家也構不成任何親屬關係。在家庭地位上,她不但要聽從丈夫的,還處於正妻的管轄之下。妾以正妻為「女君」。在丈夫和正妻的雙重枷鎖的關係構建之中,妾如何敢興風作浪?

民國的法律與封建社會雖有不同,但在社會習俗方面,又是有所承接延續的。民國軍閥的姨太太,地位都不高。

李宗仁有一妾郭德潔。在家中,原配李秀文被稱為九嫂(李宗仁行九),郭德潔只能被稱為「郭嫂」。白崇禧家辦喪事,李秀文和郭德潔都送去輓聯,但只有李秀文送的被掛出來。這就是當時的禮法。即便在外被尊為「總統夫人」,在社會關係中仍要受到當時禮法的束縛。

蔡文娜,14歲做了楊森的妾,先後生3子1女,1939年考入華西協和大學,就讀文學院社會學系,1944年畢業。她的畢業論文是《一個過渡時代的家庭》。該論文共兩章,第一章寫中國家族主義與婦女地位,第二章便以楊森家庭為例,寫了個案分析:當時,楊森已經娶了9房妻妾,大姨太遵循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到楊家的,三姨太是楊森亡命雲南時所娶,其餘妾室要麼是父亡母貧,被迫做妾;要麼原就是其中一個妾的婢女,被收了房。在寫楊森為何要娶某一個妾時,蔡文娜分析說,楊森就是「想得到一個有學識的妻子」,至於其他人,「無非是像養條豬一般養在家裡,反正有的是錢」。這是身為楊森妾室對夫家清醒的認知。 

文中,蔡文娜還透露,楊森在家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無論在言語行動上,都常帶命令式的口吻。據袁靜雪講述,袁世凱也曾立下「家規」,新進門的姨太太要服從早進門的姨太太的管教,所有禮法儀節、起居言談、忌諱等瑣事,均由早進門的隨時指點。由此看,後進門的妾室的地位,不光不如正妻,也不如先進門的妾。在袁家,大姨太沈氏曾負責對二、三、四姨太的管教。後來,袁世凱又娶了商人之女楊氏為五姨太,認為楊氏有能力,就讓她負責六、七、八、九姨太的管理。

袁世凱的三姨太金氏在臨終前透露,當年她曾被大姨太綁起來,抽打到一條腿落下了殘疾,至死不能彎曲。三姨太是朝鮮李王妃的親戚,也算是貴族之女。她猶且如此,遑論其他。

妾的出路

民國時期,一夫一妻制是婚姻的唯一合法形式,但納妾也沒被明確禁止。妾與丈夫間的關係是契約關係,妾隨時可以選擇離開家庭,同時沒有正當理由她不可以被家長逐出家門。現實生活中,如果沒有什麼變故,這些妾室會在家中沉默生活。有丈夫,依靠丈夫;無丈夫,依靠自己所生的孩子,但也是在正妻的監督下生活,直到終老。

在蔡文娜的論文中,我們看到楊森大姨太的最終結局:因楊森又納新妾,她與他們「不能相處」,便攜次子隨娘家赴北平獨居二十餘年。張作霖的三姨太,最終削髮為尼,原因不詳。有說她與他人相戀被迫出家;有說她不滿張作霖沒有對其犯法親友網開一面,一氣出家。不管是何種原因,她最終會選擇出家,也是和她沒有與正妻才應有的、可與丈夫相抗衡的資本有關。

曾經做過中華民國大總統的黎元洪,與原配吳氏先後去世後,如夫人黎本危有了新感情。因此,她被驅逐出門。當她選擇在青島舉行婚禮時,卻被逐出了青島,因為青島市長認為這有辱於前大總統。她只好選擇隻身南下。恰此時熊希齡續弦少婦,一時傳為佳話。黎本危痛感男女不平等,寫了一闋《賀新郎》發表在《申報》的《婦女園地》專欄上,詞中有「欲樹女權新生命」,「禮教吃人議沸騰」等句,這激起了人們的廣泛同情,也引發了一場男女不平等問題的大討論。

在民國的歷史上,黎本危她們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因為她們沒有再繼續過著自己不想過的生活。

在《一個過渡時代的家庭》中,蔡文娜透露了一件事,楊森的一個妾,進入南開大學讀書(楊森喜歡知識女性,所以會送妻妾進學堂),閒遊平津滬漢等地,於是有人向楊森密報,「謂其生活浪漫,行為不檢」,楊森「遂將其召回,終於予以槍殺」。

而這篇論文的作者蔡文娜,據說也因為在校期間,與同學相愛,相約赴法,結果被楊森發現,遭到槍殺。

1928年出版的《鬼的談話》一書,談到「妾」的另一條可怕的出路。這本書作者為金滿成,曾和陳毅一同赴法國勤工儉學。他在書中寫到:張宗昌因為覺得姨太太過多,於是決計取消一部分,決計只留二三十個。他將姨太太拿來贈與部下。可是因姨太太數目到底不多,張宗昌想到了用抽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沒被送人的妾室呢?在張宗昌死後,她們也都四散了。

民國學者疾呼「廢妾」

在民國,既有納妾者,又有反納妾者。民國著名學者朱採真曾主編《廢妾號》,在《發刊宣言》中將民國社會形容為一個「妾的世界」。他說:民國成立了十一年,社會上逐漸發現一種極可痛心的壞現象,就是人們多傳染「娶妾狂」的流行病……妾的種子播散在平民社會。隨便什麼人差不多都懷抱一種娶妾的志願。你看,小商賈也娶妾,小工業家也娶妾;校長,教員也娶妾;大學生,專門學校學生也娶妾;醫生,律師,書畫家也娶妾;窮措大得著了五千洋鈿頭彩馬上就娶妾……這豈不是變成了妾的世界麼?唉! 正是出於對一個「妾的世界」的擔心,朱採真才編輯了一本《廢妾號》,大力宣揚「廢妾是社會事業;廢妾是維護人權;廢妾是洗滌數千年來家庭齷齪」。

民國初年,北京也曾出現過一個由達官顯貴們的媵妾成立的「姨太太團」,明確提出改革傳統的婚姻制度。

也有官員反對納妾的。如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他在廬山的一條山路上捐造了石磴子,每條石磴上刻著「有姨太太的不許坐」八個字。

然而,對於現實而言,這樣的作為也的確過於疲軟。

真正廢除納妾制度,還是要到1949年以後。


相關焦點

  • 真實的「軍閥姨太太」究竟是啥境遇?
    很多「軍閥姨太太」出身貧苦,有的是通過軍閥搶掠,有的是通過人口買賣購得,有的是侍女轉正,有的是失足婦女贖身。如民國軍閥陸榮廷,七個妾都是窮苦出身;張作霖六夫人是五夫人的貼身丫鬟,七夫人是張宗昌買來送他的;韓復榘兩個妾,一位是名伶,一位是名妓;黎元洪兩個妾,一位是買來的,一位是藝人;袁世凱一妻九妾,大姨太沈氏是袁世凱在上海認識的蘇州名妓。
  • 民國真實的「軍閥姨太太」究竟是啥境遇?
    我們支持女性表現自己的美,同時想不想當「軍閥姨太太」也是個人的自由,但我們有必要告訴大家歷史上真實的「軍閥姨太太」是怎樣的。文 | 小王同志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歷史研究院」(ID:zglsyjy),原文首發於2019年7月18日,標題為《【講真】聽說你想當「軍閥姨太太」?》,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近期,「軍閥姨太太」的梗在網絡熱傳,引發眾多網友效仿。在此類視頻中很多女孩身著旗袍,伴著動感音樂,擺出各種造型,聲稱自己要當「軍閥姨太太」。
  • 為什麼總有人想當霸道軍閥姨太太?
    她說自己看了小歲月很多文章,特別羨慕民國名媛生活,覺得如果在民國,她這個歲數已經可以不用讀書,說不定嫁給霸道軍閥,做他最寵愛的姨太太。如果是文學創作,姨太太題材當然很好,《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很好的例子。但如果是真心如此暢想,便令我有些不安,畢竟這位小讀者正是讀書好年華——而這一點,恰恰是秋瑾呂碧城楊步偉蕭紅等諸位前輩們艱苦奮鬥努力而來。
  • 民國真實的「軍閥姨太太」究竟是啥境遇?​
    「軍閥姨太太」也是個人的自由,但我們有必要告訴大家歷史上真實的「軍閥姨太太」是怎樣的。  很多「軍閥姨太太」出身貧苦,有的是通過軍閥搶掠,有的是通過人口買賣購得,有的是侍女轉正,有的是失足婦女贖身。  如民國軍閥陸榮廷,七個妾都是窮苦出身;張作霖六夫人是五夫人的貼身丫鬟,七夫人是張宗昌買來送他的;韓復榘兩個妾,一位是名伶,一位是名妓;黎元洪兩個妾,一位是買來的,一位是藝人;袁世凱一妻九妾,大姨太沈氏是袁世凱在上海認識的蘇州名妓。
  • 90歲的軍閥娶了17歲的姨太太,這種「軍閥」和「太太」一點也不值得效仿!
    ,是一個民不聊生、混亂動蕩、絕不值得留戀的中國,那些曾在歷史上留下過痕跡的軍閥集團,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阻礙。但是細究之下,「軍閥太太」尤其是「軍閥姨太太」這些詞和文章開頭提到的「揚州瘦馬」十分類似,都不是什麼好詞。在中國封建時代,妾不是妻,身份地位低下,實質上只是男主人的「玩物或工具」。到了民國時代,「妾」的地位雖然稍稍好了一點,但也沒好到哪去,尤其是在軍閥這種男主人處於絕對支配地位的家庭中。
  • 抖音上想當軍閥姨太太的姑娘們,怕是想挨「陸振華」的鞭子了
    來,看下真實軍閥的顏值↓就好像這個博主說的,說好聽了是姨太太,說難聽了不過是個漂亮的小玩意兒,好好的新時代的女性不當,非要幻想自己是軍閥姨太太,那是根本不知道軍閥姨太太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現在在抖音玩著#軍閥姨太太#梗,在微博上幻想著當個受寵姨太太的姑娘們不會想到,對於當年只有十四歲的蔡文娜來說,去當一個軍閥的姨太太是件多麼令她痛苦的事情。
  • 民國軍閥姨太太舊照:長相靚麗堪比佳人,但有一缺陷令人難以接受
    相比於一生受到脅迫的溥儀,在民國時期更有權勢的反而是很多軍閥,大軍閥割據一方擁兵自重,表面上處於民國政府之下,實際上卻有著極高的獨立性。所謂英雄配美女,這些軍閥雖然大多都算不上英雄,但是他們的姨太太卻幾乎個個都是美女。
  • 民國各大軍閥的姨太太到底都長啥樣?個個風姿綽約,不輸現代女星
    民國時候有名的軍閥張宗昌的姨太太就非常的多,林語堂曾經說過,張宗昌的老婆大概有80多個,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有戲子,有風塵女子,長得好看的,長得不好看的,給他生過小孩的,有的甚至壓根沒有跟他上過床的。雖然林語堂說的那麼誇張,但是張宗昌確實瘋狂地納妾,特別是他成為山東王的時候,很是瘋狂納姨太太,單單寫入張家族譜的太太就有20多位,而且各位姨太太的國籍也有很多,八姨太是朝鮮人,二十二姨太是日本人,還有白俄羅斯姨太太和美國太太。
  • 民國時期各軍閥的軍費是怎麼來的?
    那麼問題來了,放在那個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挨打到全世界都知道的年代裡,這幫軍閥們又是哪來的錢,「燒得起」這些無休止的混戰?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正當來路」——軍閥們搞「經濟建設」的成果。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奉系軍閥張作霖,這位草根出身的「東北王」,眼光也比同時代多少喜歡「竭澤而漁」的軍閥們高出一籌。外加他的身邊,更有楊宇霆、王永江等「建設型人才」。
  • 最近抖音上很火的「軍閥太太」是個什麼爛爛爛梗?
    你聞所未聞的小知識,都能學到!最近抖音上出現了很多「軍閥太太」換裝梗,披著貂、穿著旗袍的小姐姐的確吸引人,眼神裡「三分譏笑三分薄涼四分漫不經心」,很有點兒大姐頭和雍容貴婦的樣子。可這種程度的反省完全不能擋住「少帥」花名在外。在一次舞會上,張學良認識了「趙四小姐」趙一荻,並同居。
  • 向影心:本是名門閨秀,為何執意要做軍閥的姨太太
    她,本是名門閨秀,卻執意要做軍閥的姨太太;她,是軍統一枝花,卻被自己的丈夫送進了精神病院;她,就是軍統美女特務向影心。沒有遇到戴笠前,向影心是西北軍將領胡逸民的三姨太,過著珠光寶氣的糜爛生活。平日裡,她或是和一群官太太打牌消遣,或是去舞廳紙醉金迷。當時,戴笠在為了得到有關楊虎城將軍的情報,發現其手下胡逸發的三姨太平日裡很活躍,計上心來的戴笠決定她下手。
  • 1950年後實行一夫一妻,那姨太太怎麼辦?解決方案令人佩服
    不過,新中國成立之後,卻明確表示「禁止納妾,實行一夫一妻制」,那麼問題來了,那些已經被娶進門的姨太太,該何去何從呢?《禮記·內則》中有言:「聘則為妻,奔則為妾。」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明媒正娶的女子才是正妻,而不管男人有沒有妻子,只要沒走相應的程序,直接私奔、投奔過來的女子都是妾室。
  • 民國軍閥天天打仗,哪來的錢?
    02京劇《杜鵑山》中,說民國17年卻徵到了民國37年的稅捐,實在是客氣了。來看看舊中國四川幾個地區民國23年(1934年)預徵的稅捐到了哪一年。徵收機關:28軍;新繁:徵到民國80年(1991年)。徵收機關:28軍;成都:徵到民國74年(1985年)。徵收機關:29軍;安縣:徵到民國72年(1983年)。徵收機關:29軍。(表格太長,不一一羅列了,有興趣的可參考《四川內戰詳記》《二十年來之川閥戰爭》《四川軍閥史料》《四川軍閥史》等)這是最嚴重的嗎?
  • 晚清最牛大太監:娶一妻三妾四房太太,折磨死姨太太無人敢管
    小德張堪當歷史上最「幸福」的太監,因為身為閹人,他卻娶了一妻三妾四房太太,完爆眾多正常男人。而他出宮後之所以可以能如此瀟灑,全因他在宮內時的所作所為。小德張的風光一度讓末代皇帝溥儀震驚不已,所以他晚年在寫回憶錄時特地說到了小德張的一些事情。那麼,就讓我們通過溥儀的視角,從另一側面了解一下小德張的奢靡生活。
  • 穿越後與軍閥少帥戀愛的言情小說推薦
    歷史上對霍成厲的評價是陰狠狡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雖做過幾件好事,但大多都是為了擴大手中權力所辦。好大喜功,敏感多疑,從評價上來說這人就是個陰險小人,但他卻又是歷史上不能缺少的一位人物。歷史向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總會有一定的偏向性,而野史為了博噱頭、賺版稅,說這人是小人的也有,說這人是亂世梟雄的也有。
  • 看許冠文的無釐頭把《大軍閥》演繹的是如此幽默風趣
    《大軍閥》是由李翰祥執導,許冠文、狄娜、胡錦等人主演的一部喜劇片。影片講述了北洋政府時代魚肉百姓的軍閥頭目們的故事。他均能用他的權術或投靠袁世凱,或依附段祺瑞,或與中共合作,乃至與日本勾結來保全並擴展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因而他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這在中國近代軍閥史上是少的。因此,閻錫山可謂名副其實的「不倒翁」。
  • 官僚作風就是姨太太的作風
    又到「五四」。想起一個人來。湊巧,翻餘世存《非常道》,讀到他的一段話,念及眼前的諸多事,有了這篇短文。
  • 想穿越民國做軍閥姨太太?不知民間疾苦,下場可能如這部電影一樣
    有一陣子忽然出現了這樣一種論調,想穿越到民國,穿著旗袍走在金碧輝煌的別墅裡,穿梭在夜上海的繁華街頭…… 這樣想的大多是些小年輕,一說穿越回民國,就開心地幻想著自己會是大小姐、貴公子、軍校高材生,哪怕流落到歌廳當舞女,也會像電視裡演的那樣,被年輕霸道的軍閥一眼看中。
  • 「傻兒司令」範紹增,娶了40個姨太太,享盡齊人之福還活到83歲
    抗日將領範紹增範紹增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民國時期的四川,軍閥混戰姨太太們在公館裡吃喝玩樂、生活無憂無慮,好不快活!為了使姨太太更加有吸引力,範哈兒還專門請了相關的老師來教她們禮儀方面的知識。它更像是一個高級招待所,專門招待一些高級別的尊貴客人。何應欽、顧祝同、宋子文、戴笠、孔祥熙等國民黨大員,都曾光顧過他的公館。如此苦心經營之下,範哈兒的仕途果真走得異常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