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扎克.埃夫隆(Zac Efron)和莉莉.柯林斯(Lily Collins)主演的電影《極端邪惡》(Extremely Wicked,Shockingly Evil and Vile),講述的是美國連環殺手Ted Bundy的故事。
本片沒有過多敘述殘忍手段和偵破經過,在影片結尾播放了多段原型殺手Ted Bundy當時的影像。
這些影像全部被1:1還原到電影當中,使《極端邪惡》成為一部合格的傳記電影,而非普通的驚悚電影。
下面從時間線、服道化細節、人物還原三個方面,具體解釋一下合格在哪裡。
時間線
影片一開頭就是回憶與現在的交織鏡頭,一方面是Ted Bundy和Liz如何相識交往,一方面是Liz表情冷漠到監獄探監Ted。
多個鏡頭切換足矣勾起觀眾的好奇心,從如膠似漆到冷眼相對,這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影片的多處,還給予了十分清晰的時間、地點,這讓電影看起來就很有傳記電影的真實感。
在電影中埃夫隆的妝容變化沒有柯林斯的大,不太容易體現出年代感。電影中的字幕給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時間線。
服道化細節
原型Ted Bundy生於1946年,所以故事發生的時間大概在60年代。電影中的髮型和服裝都很好地還原了那個年代的時尚。
女主的妝容對於電影十分加分,從一開始的單親母親的青澀,到Ted Bundy坐牢後的內疚。Liz開始抽菸酗酒,這讓她整個人十分憔悴,皮膚粗糙,黑眼圈很大。
再到後來Liz結交新的男友,丟掉所有的酒瓶打算重新開始,全片女主的妝容都有明顯變化。
在電影中多次出現的新聞畫面,包括那臺夏普電視機,這些細節都很加分。
在Ted和Liz關係很融洽的時候,一家人還經常拍攝家庭錄像。那種搖晃的手持鏡頭,人物經常飛出畫面外的渣畫質,很有年代感。
電影中的一個表情細節,也是首次側面交代了Ted Bundy的邪惡本質。Ted和Bundy打算領養一隻狗,當狗看到Ted時害怕到狂吠。
Ted卻用兇狠的眼神瞪向那隻狗,最後狗狗只好趴下屈服。這裡處理不會刻意,卻間接交代了一些人物背景和性格特徵。
還原人物,而非案件
由「謝耳朵」吉姆.帕森斯(Jim Parsons)飾演的公訴人登場後,法庭辯護拉鋸戰正式開始。並且電影通過這位公訴人的嘴,了解了兇手的殘忍程度。
寥寥幾張照片,加上足矣入罪的證據,不血腥,不故意渲染氣氛。
在這過程中,案件本身不是重點,人性才是。因為電影要呈現的是Ted Bundy抵賴的過程。他是法律系學生,他聰明、狡猾、懂得利用自己的外表和他人的心理。
Ted Bundy一直否認一切控罪,他條理清晰、堅韌不屈,充分地展現了個人魅力。不少出庭旁聽的女性們都愛上了Ted Bundy。
正是因為對案件的表述少之又少,Ted Bundy持續否認且態度誠懇,不到最後一刻都懷疑他是被冤枉的。
這應該也是導演的目的,單純還原案情,那麼只能是普通的驚悚電影。而電影旨在探討人性的複雜,在帥氣出眾的外表下,竟然可以犯下那麼殘忍的罪行。
Ted Bundy雖然專找女性下手,卻獨愛Liz,對Liz的孩子也照顧有加。這個人物本身就很矛盾,電影的表達方式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之所以說是合格,因為他的確不夠出眾。如果不知道Ted Bundy案件,看電影時候一定會被誤導,有種被冤枉的錯覺。這樣的表述太含糊,情節拖沓溫吞,算不上上乘之作。
扎克.埃夫隆在電影中差不多有20年的時間跨度,女朋友臉上都有皺紋了,他卻沒怎麼變。是內心太過強大了,所以不會變老嗎?
之所以是電影,不是紀錄片,不是在字幕上打上何年何月就夠了,而是讓觀眾能看懂時間的變遷。
在電影中柯林斯有很多鏡頭看起來都很像蔣雯麗,還有海利.喬.奧斯蒙蓄起了大鬍子,胖到認不出。他在出場好多次之後才看出來他是《第六感》和《人工智慧》裡的那個童星。
在影片拍攝前,不少人都認為扎克.埃夫隆很適合出演Ted Bundy。其實兩人長得並不是很像,比不上拉米.馬雷克(Rami Malek)跟Freddie Mercury的相似度。
當然這不是模仿秀,形似是老天爺賞飯吃,頂多讓化妝師幫幫忙。但神似就體現表演天賦和業務能力了。
出演《極度邪惡》肯定是扎克.埃夫隆的裡程碑,甚至是轉型之作。從《歌舞青春》開始,埃夫隆就是帥哥的代名詞,美國人也很吃他的顏。
但在這部電影裡,導演明顯高估了埃夫隆的魅力,劇本和表演都有點弱。整部電影透著「顏即是正義」的無力感,和邪不壓正的突然反轉。
埃夫隆的演出有突破,但不夠好。遠沒有《惡行》中Joey King飾演的Gypsy靈動立體。
Netflix的另一部根據「中央公園五人幫」改編的電視劇《有色眼鏡》,預告片也比《極端邪惡》更振奮人心。
《極端邪惡》有優點也有缺點,所以只能算合格,不能算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