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期剛結束
海鮮價格還是
有一點點小貴呢~
肉大傢伙兒有點吃膩了吧?
下面給大家介紹的,
可是既能解魚鮮的饞,
口感又像肉哦,
關鍵還不膩口!
用魚肉做成的,
似面非面,
似肉非肉!
【魚 面】
中山的脆肉鯇很出名,大家這個一定知道,但魚面你未必吃過
東升在成功養殖出脆肉鯇後,早已不甘心僅僅將魚蒸著燜著吃。在東升,有店家把脆肉鯇的魚肉打成漿狀,擠壓成魚面,配以高湯,便是一碗鮮味十足的濃湯脆肉鯇魚面。
【涼拌魚面】
魚面除了像麵條一樣和高湯一起吃,還可以涼拌。魚面燙短暫汆湯後即過冷水,再挑選自己喜歡的汁醬、檸檬葉、麻油、花米生、白芝麻、芫茜,堪稱夏日裡一抹小清新。
【魚皮角/魚包】
鑑於此,順德大良馮不記雲吞麵老鋪改用魚皮取代麵皮,推出爽滑耐煮的魚皮雲吞。其後將其形狀改為扁平半圓形,呈粉角狀,於是魚皮角遂告問世。
魚皮角的特點是潔白鮮嫩,香滑爽口,久煮不爛,吃起來既有魚蝦鮮味,又有噴香肉韻。
魚皮餃流行起來後,又有人嫌其太薄,口感不夠圓潤飽滿,於是又發明了「魚包」——其實也是用魚皮製成的皮,包上餡料,搓成圓球狀,配上高湯,又是一份美味。
【魚餅、魚球】
海州魚餅是中山名小吃,用鯪魚去骨,加上生粉、雞粉、白糖精鹽和小蔥清水搗合,揉成魚滑後,用力摔打,再用模子壓成小圓餅,最後放去煎炸,就成了皮脆肉爽的海州魚餅。從切層看過去,可見油炸的只是表面,咬上一口再看,餅裡呈舒松狀,有許多密密麻麻的小孔,口感彈牙特別。
至於小欖魚球,相傳起源於明代小欖山,由一群自北南下的難民專授下來。以鯪魚淨肉,配入生粉、水、臘肉粒(或肥肉粒),另加蒜蓉、陳皮、糖、味精等,攪拌至起膠,然後擠成球狀,入油炸之。食用時,還可配蜆蚧汁,使其味更加香甜獨特。用生菜包的菜葉包裹著魚球再加上蜆蚧汁,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而小欖制的蜆蚧,也是無與倫比的。
【蜆蚧】
中山嶺南水鄉,多蜆。小欖有個叫做「蜆仔社」的地方,曾因發達的「開蜆業」而出名。蜆是水產,保鮮不易,未能及時售出的蜆肉麵臨一個保質的問題,蜆蚧醬就此被創製了出來。其做法是在蜆肉中加入汾酒、薑末、陳皮絲、鹽等調料,混合好後密封在罈子或瓶子裡,封存三個月後即可取出食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