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貨櫃船可能是因操作失誤,導致10個貨櫃落海,順著船隻航道漂走,但該地點為各船隻往來的主要航道,為保障船隻權益,港務人員正在將所有貨櫃打撈上岸。影片被網友放上社交網絡引發熱議,相關人員正在進行善後作業。
落入港內的貨櫃
據悉貨櫃船「SEAMAX NEW HAVEN」8日下午2時35分左右靠泊高雄港第二港口115號碼頭進行吊櫃作業時,13隻20尺空櫃不慎掉落港內。
高雄港務分公司立即管制第二港口船舶進出,維護航安,同時要求長榮海運公司立即調派2艘工作船及3艘拖船到該海域附近警戒,並聯繫2家海事工程業者動員多艘起重船、工作船及多名潛水人員前往搜尋及吊掛打撈。
高雄港務分公司表示,這次空櫃落海事故初步調查是貨櫃吊裝作業時,吊架往下取櫃時勾到旁邊一排貨櫃,貨櫃因此傾斜並倒壓於吊架上,加上旁邊3排貨櫃已解鎖栓準備卸櫃,現場工作人員將傾斜貨櫃扶正與吊架上升時,擠壓到已解鎖栓的3排貨櫃,造成貨櫃落海。
高雄港務分公司指出,13隻空貨櫃落海後,其中11隻落海不久即沉入海中,雖經VTC塔臺及現場人員於沉沒前拍照、記錄沉沒坐標,但空櫃沉沒後隨海流漂流加上入夜後視線不佳,增加搜尋困難,經長榮公司委託潛水人員並調派近50名工作人員徹夜搜尋,直到今天清晨全數尋獲並完成吊撈,並恢復第二港口正常作業。
拖輪追趕漂走的貨櫃
而據知情網友的消息,保險公司已理賠,另外,負責操作的司機已被開除。
9日下午13隻貨櫃落海後,截至深夜10時,現場僅找到6隻。由於海事工程業者僅有打撈設備及潛水人員,欠缺探測設備,猶如大海撈針,一度找不到其餘落海的7隻空櫃。
參與這項任務的國研院海洋中心副工程師黃俊傑表示,昨晚夜間打撈作業水下能見度不佳,打撈作業時間也有限,於是採用攜帶型拖曳式側掃聲納,兩名科儀人員於旗津168貨櫃場,登上海事工程業者潛水作業船,展開搜尋作業。
貨櫃船「SEAMAX NEW HAVEN」
「SEAMAX NEW HAVEN」資料
他又說,這項作業先由側掃聲納實時取得水下聲納影像,確認貨櫃位置後,再由潛水人員下海標定作業位置,最後再出動打撈平臺船進行打撈吊掛作業,直到清晨最後一隻落海貨櫃吊起,完成任務。
這起事故發生後,高雄港務分公司立即清查第二港口預報進出港船舶,並將吃水12公尺以下的船舶調整改由第一港口進出,降低對第二港口營運影響。第二港口管制期間計影響5艘(吃水12公尺以上)船舶進港,直到第二港口清晨5時恢復正常後才依序進港。
高雄港務分公司為避免類似事故重演,下午邀集高雄港貨櫃航商、裝卸公司及海事工程相關業者檢討這次貨櫃落海原因及改善對策,另將對貨櫃落海後搜尋、吊撈作業程序提出檢討,以提升高雄港應變及營運調度能力。
包括長榮海運貨櫃在內共10貨櫃落海,正被打撈中。
首次看到貨櫃落海的網友們,均感到相當新奇,紛紛留言:「終於了解到什麼是走水路了」、「撞到船怎麼辦」、「希望是空櫃啊,要不然賠死了」、「名副其實的海運」、「原來貨櫃真的有密封效果,漂得起來」、「船長年終也跟著泡水了」。
來源:海事服務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