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池州市東至縣東流鎮紅葉村糧食烘乾廠內,幾輛滿載稻穀的貨車正在有序等待烘乾。「當前正是中稻收割,我廠每天接待當地及周邊的種糧戶運糧到這裡進行烘乾。極大的保證了糧食質量,種糧戶表示非常滿意。」烘乾廠負責人吳大革介紹說。
東流鎮紅葉村位於省級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核心區,全村共有耕地面積9537.5畝。近年來,村黨總支依託本村耕地多、水資源豐富,大力開展土地流轉引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走出一條村民致富、集體增收、企業做強的互惠互利鄉村振興之路。
為了順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形勢,改變舊有的小規模農業生產模式,在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後,村黨總支領導合作社制定具體章程,強力開展農業招商工作,先後引進安徽舜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徽巨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徽藝疆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麒麟大棚西瓜種植大戶等落戶。招引來的企業不僅給村民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崗位,也為紅葉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安徽舜風、安徽巨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來了稻蝦共養農作模式,田地不打農藥,種一季水稻、養一季小龍蝦,蝦可以為田地除草、鬆土、增肥,稻可以為蝦供餌、遮陰、避害,秸稈還可以直接還田作為生物餌料,既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也促進了綠色農業發展。村兩委果斷的抓住了這一發展思路,土地流轉合作社與企業、大戶籤訂合同流轉土地大力發展稻蝦共養產業,該產業也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18年,東流鎮被列為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鎮,鎮黨委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稻漁綜合種養項目的通知》,打造萬畝稻漁綜合種養示範產業,村兩委趁勢而上,主動作為,在全村推進稻蝦養殖模式,與企業籤訂合同流轉土地3468畝,村集體可以從租賃承包費中獲得每年每畝100元的保底收益,僅此一項就能為村集體增收30多萬元。同時成立了東至縣東流稻漁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社,圍繞稻蝦共養產業拓展產業鏈條,利用村內資產建設小龍蝦交易市場,稻漁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社為蝦稻銷售提供服務,獲取服務費。幫助企業打造了「菊江牌」、「稻蝦樂」等稻米品牌,探索放大「網際網路 」經營模式,與電商平臺合作,建立輻射全縣乃至全省的小龍蝦種苗繁育養殖基地。
今年,紅葉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達到110萬元,村黨總支榮獲全市集體經濟大賽二等獎,被中國漁業協會淡水龍蝦分會授予「安徽省龍蝦健康養殖示範基地」,生產的蝦稻米榮獲安徽蝦稻品牌金獎。
紅葉村黨總支書記錢壽祥高興地介紹道:「通過黨組織細緻的工作,紅葉村順利的完成了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在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後,村兩委大力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到目前為止已流轉土地5600餘畝,佔全部耕地面積的58.7%。參加入股的村民達323戶,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效益,每年分紅達到382.4萬元。也為發展村集體經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村黨總支的領導下,紅葉村土地流轉合作社規範各項規章章程,吸引村內企業、大戶、農戶組成利益聯合體,生產的稻米和小龍蝦由合作社統一收購,再通過合作社與收購企業談定收購價格,通過大批量、穩定供應提高產品收購價。為了保障農戶收益,村黨總支要求合作社與農戶籤訂5-10年期限的合同,農戶籤訂入社協議,成為合作社股東,流轉出去的土地實施三次分紅,第一次為土地流轉費,每畝流轉費按500斤中秈稻的上年度國家保護價折算;第二次分紅為土地集中外包的增值收益;第三次分紅為土地流轉的政策補貼。通過三次分紅模式,農戶的收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並且能夠根據市場行情和農業政策水漲船高。在基礎的土地承包之外,農戶還可以在企業務工獲取收入,每人每天能夠通過務工的方式增收約100元,紅葉村龍蝦產量55.5萬斤、水稻產量450萬斤,年均利潤1000萬元,帶動全村80餘人就業,其中貧困人口用工31人,人均增收5000元。在開展的稻蝦種養土地流轉中,集中流轉了31戶貧困戶的土地,面積454.87畝,流轉租金每畝693元,合計31.52萬元,戶均增收4299元。同時,村黨總支還與企業合作開辦稻蝦養殖技能培訓,無償給農戶講解稻蝦養殖技術,貧困戶張進賢戶,通過技術培訓掌握了小龍蝦的養殖技術在企業從事小龍蝦養殖,增加了經濟收入。
紅葉村通過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通過了東至縣農商行的整村授信,授信額度3780萬元,為村集體和農戶提供低息貸款,解決農戶發展產業資金不足問題,如村集體成立無人機合作社,通過信貸資金購買無人機設備,成立了無人機專業植保隊,提供專業農機社會化服務,獲取租金設備。村李貴環戶通過信用貸款7萬元及時購買生產資料發展產業,有效的應對了疫情停產停工帶來的損失。
「紅葉村黨總支將繼續深耕稻漁種養產業,與七裡湖片區的村合作開展連片經營,提高規模化效應,在原有稻蝦共養的基礎上,培養稻蟹、藕蟹、稻魚等產業項目,促進產業多樣化。利用資金建設秸稈發電廠,謀劃建設稻米加工廠,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延伸產業鏈條,與農業企業通力合作,把稻蝦共養加工產業與餐飲業、物流業緊密結合起來。結合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美化村莊環境,努力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紅葉。」談起發展願景,錢壽祥滿懷信心。(章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