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發展經濟還是保護環境?是要金山銀山還是要綠水青山?這就是魚和熊掌能否兼得的難題。雲南大理古生村的鄉村振興告訴我們,只要路子找對,可以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古生村,看她如何選對路子,實現鄉村振興的!
一、古生村的概況
1 古生村在哪?
古生,寓意「放生」,一個2000多年的古村。她是大理市灣橋鎮洱海之濱的一個千年白族村落,在大理古城北面、相距約15公裡,西靠大麗路,東臨洱海,總耕地面積1220畝,村裡有1746人。
2 古生村有什麼?
這是一個擁有神話傳說、名勝古蹟、山川美景、海濱田園、淳樸民族風情的千年白族村莊,這裡有書記留下的「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讚美和願望。
二、古生村的重生
古生村依託山水、人文、產業等,立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營造優美田園風光,共建生態宜居村莊,打造充滿魅力的詩和遠方。
1 規劃先行,明確發展定位
編制鄉村規劃藉助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2015年編制了期限為15年的《古生村美麗鄉村建設規劃》。
編制管理辦法古生村還制定了《灣橋鎮古生村保護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保護範圍、保護措施等。
編示範村規劃古生村還委託設計部門編制了《大理市灣橋鎮中莊村委會古生村省級示範村規劃》。
明確發展方向村裡有古建築、古民居、古巷道、古樹木、古習俗、古技藝、古傳說等「七古」,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古生村要實現更好的發展,必須走出一條文旅融合發展之路,其關鍵就在於打好「古生牌」。
2 生態振興,改善人居環境
針對村裡長期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2009年以來,古生村抓住了大理開展以洱海流域「百村整治」工程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契機,對環境汙染進行整治,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控制生活汙染源 對家畜家禽實行圈養,減輕畜禽養殖汙染,為杜絕汙水直接入湖。
控制農業汙染源全面推廣使用精製有機肥,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措施。
發揮洱海調節功能古生村積極恢復以龍王廟為重點的洱海溼地,建成龍王廟溼地公園和生態湖濱帶,有效促進了龍王廟湖灣近岸區域的水體交換。
3 組織振興,建立管理機制
在大力實施環保工程的同時,古生村也著力健全長效的環保機制。
落實責任一方面,建立了鎮、村、組、黨員(村民代表)、農戶五級洱海保護網格化管理責任制和「門前四包(包衛生、綠化、秩序、水清)」責任制。
組建隊伍 另一方面,組建了垃圾收儲員洱海灘地管理員和河道管理員隊伍;建立覆蓋村河道、主幹道、灘地的定人定時、定點保潔制度。
村規民約 同時,還制定村規民約,禁止村民在田間地頭和溝渠亂扔亂倒垃圾。
4 文化振興,留住鄉愁文化
鄉愁是古生村的金字招牌,歷史文化資源是古生村的靈魂。為此,古生村大力進行古村風貌整治與保護。
對村內傳統古物進行分類保護採取修舊如舊的方式,重點保護福海寺等文物古蹟和大青樹。掛牌保護7戶白族民居古院落。
重視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傳承古生村編制了村內重要節點景觀營造和文化內涵提升方案,加強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的深度開發。木雕、扎染、銀器等白族傳統工藝,在古生村更常見了。
開展民居建築風格整治工程為突出白族民居特色,古生村統一了青瓦、白牆、大墨畫的傳統建築樣式;嚴控新建築物選址、布局和建築風格;對所有在建建築進行全面清理,查處制止違規建房行為;拆除對文物古蹟保護有影響的建築。
5 產業振興,農業助力旅遊
「山海古生田園」,田是鄉愁的重要寄託,農業是鄉村的重要風景。長期以來,古生村人多地少,主要產業為水稻、烤菸、大蒜和常規蔬菜種植。
調整產業結構 為更好實現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相結合,古生村轉變了發展方式和生產業態,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大春種植生態水稻,小春種植油菜。
引入龍頭企業 實施土地流轉,引進雲南順豐公司、大禹節水生態公司等龍頭企業,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打造生態品牌為打造生態高效農業品牌,古生村全面推廣使用有機肥,推廣綠色防控。
認證三品一標開展有機食品認證、綠色食品基地認證,打造「古生牌」糧油企業品牌,1220畝農田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標準。
開展技術培訓古生村紮實開展綠色生態農業生產技術培訓,要求農戶嚴格按照綠色產品操作規程進行田間管理,並實現精製有機肥使用的全覆蓋。
拓展鄉村旅遊在生態農業的基礎上,古生村傾力打造新型鄉村旅遊模式。古生村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引進企業來打造集觀光農業、現代農業於一體的鄉村旅遊。
古生村通過以上的一系列措施,一個生態環境優美、民族文化濃鬱、鄉村旅遊潛力巨大的「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正逐步展現在人們眼前。
三、地道之見
了解完古生村,其是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一步一步推進鄉村振興的。地道農旅地道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1 有規劃就有希望
沒規劃,鄉村就沒有方向,有了思路、有了目標,鄉村發展才有希望。
改變思想很多村裡人看不到鄉村振興策劃案的價值,不願意花錢,其實是沒有搞清楚其中的邏輯,你沒有頂層設計,沒有方向,政府不會給你資金補貼,企業也不願意冒險。所以需要轉變思想,規劃先行,分步實施。
制定規劃策劃、規劃是系統工程,如果村裡人沒有這個能力,可以邀請專業團隊對本村的資源進行詳細的梳理,專業人做專業事。
2 有環境就有底牌
有的基礎條件很差的村子,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突出位置,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第一場硬仗。
保住鄉味,留住鄉愁鄉村的建設要因地制宜,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實施民居建築風貌整治,文物古蹟修舊如舊,保住鄉味,留住鄉愁。
健全體制,改善人居建立完善的垃圾清運系統,收汙水、拆違建、修綠道,建立村規民約,健全監管機制,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3 有產業就有經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基礎,如果本村的產業基礎薄弱,可以引入農業企業合作發展。
村企合作通過村企合作,建立以資本、土地和勞動力為紐帶,以股份合作制為主要形式,以合作共建、互利共贏為根本出發點讓鄉村良性發展。
做大做強 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
『地道國際·農旅』地道國際農旅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而設立,以深耕農旅、振興鄉村為使命,以創新農業與農村發展模式為抓手,是中國農旅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導品牌。致力構建田園綜合體、農業產業特色小鎮、共享農莊、康養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為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