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看到中國鄉村振興的未來:評「齊魯樣板」「煙臺路徑」的啟示...

2020-12-2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1月10日電(龔偉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山東省委、省政府著力推進的重要戰略布局。近年來,煙臺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根本舉措,將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趟出一條強村與富民的共贏之路。

&nbsp&nbsp&nbsp&nbsp針對這一「齊魯樣板」和「煙臺路徑」的啟示意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研究員江宇在近來廣為流傳的長篇調研報告《我在煙臺,看到中國農村的未來》中寫到:「煙臺的道路就是中國鄉村振興的未來!」讀來令人心潮澎湃。

&nbsp&nbsp&nbsp&nbsp合作社見真章

&nbsp&nbsp&nbsp&nbsp山東省煙臺市委組織部在全國首創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經驗,讓筆者想起了部分專家提出的觀點:扶貧考核目標應該務實地轉型為只看基層幹部有沒有在村裡組織起真正的合作社。

&nbsp&nbsp&nbsp&nbsp姑且不論這個衡量標準本身是否恰當和唯一,其反映出來的把農民組織起來對於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性,是無論如何不應被忽視的。

&nbsp&nbsp&nbsp&nbsp正如有學者指出的:「從組織化和建立新的集體經濟體制出發,才能找到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

&nbsp&nbsp&nbsp&nbsp「煙臺路徑」對此給出的「解題思路」,正如煙臺市委總結的那個不等式昭示我們的一樣,把為什麼必須堅持黨對集體經濟的領導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

&nbsp&nbsp&nbsp&nbsp黨的有組織>資本的有組織>農民的無組織

&nbsp&nbsp&nbsp&nbsp一個簡潔的不等式,勝過千言萬語。農民要組織起來發展集體經濟,在此過程中既要改變農民在資本面前的弱勢地位,又要繼續利用資本、容納資本,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黨組織領導下把農村組織起來」。煙臺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是鞭辟入裡的問題分析後的一擊即中。

&nbsp&nbsp&nbsp&nbsp從解題思路的清晰程度,和可複製、可推廣的擴散潛能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煙臺經驗」都為三農問題的根源化解,以及在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堅持共同富裕前提下走向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鄉村振興,交出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優秀答卷。

&nbsp&nbsp&nbsp&nbsp一興百興

&nbsp&nbsp&nbsp&nbsp《我在煙臺,看到中國農村的未來》一文中,講到煙臺許多基層幹部,用詩一樣的語言,描述著加強黨的領導和集體經濟對鄉村帶來的巨變,這些帶著鄉土氣息的詩情畫意,在我看來並非閒筆。表面上這是在寫鄉村文明和「詩意棲居」的狀態,更深的用意,是在展示基於集體經濟的重建,鄉村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實現順勢帶動、全面發展,可謂一興百興。

&nbsp&nbsp&nbsp&nbsp在江宇、戚桂鋒合作的《對煙臺市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調研》一文中,作者用這樣一段話論述了這一問題:

&nbsp&nbsp&nbsp&nbsp鄉村振興千頭萬緒,到底從何下手?怎麼抓才能事半功倍?煙臺市的實踐全面回答了這個問題。實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短短兩年,煙臺農村產業面貌、村莊面貌、黨組織面貌、群眾面貌都煥然一新。我們黨做工作一向強調抓主要矛盾,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就是抓住了鄉村振興的主要矛盾。這一件事做好了,其他各項工作就都順勢帶動起來了。

&nbsp&nbsp&nbsp&nbsp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在很短時間裡就使農村社會各方面面貌煥然一新,這是「煙臺路徑」帶給我們的最生動的經驗之一,著力於組織化和集體化可謂抓住了鄉村振興的牛鼻子。

&nbsp&nbsp&nbsp&nbsp找準了在新形勢下通過黨的領導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路徑,在此過程中以及隨後的一系列變化就都是意料之內和情理之中:在組織上,通過領辦合作社,黨支部有事可為,村幹部的精神狀態煥然一新,集體經濟的帶頭人源源不斷地產生;經濟上,通過加快農村產業發展、引導社會資本為集體經濟服務,不僅在總體上提高了集體和群眾收入,並且在分配上實現了最大限度向群眾傾斜;在基層治理上,集體經濟組織也成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平臺,鄉村的環境、衛生、治安、養老、扶幼、文化,都呈現出了新的氣象。

&nbsp&nbsp&nbsp&nbsp組織化和集體化帶來了農村精氣神的提升,農村重新成為一個可以生產文化和意義的地方,人的要素(尤其是年輕人)也開始回流,可以說,整個三農問題的癥結都有了逐步化解的希望和徵兆。

&nbsp&nbsp&nbsp&nbsp結語:一點展望

&nbsp&nbsp&nbsp&nbsp「煙臺路徑」既吻合中央精神,又符合群眾期待,對於新時代鄉村振興是一個令人欣喜和振奮的可推廣的案例。由於它抓住了對事物起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為我們大筆勾勒了一幅光明燦爛的鄉村未來圖景。儘管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還可能面臨各種挑戰,但如作者在總結「煙臺路徑」的意義時指出的:煙臺是全國第一個在整個地市範圍內重新組織起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地方,這是具有開創意義的,充分證明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並不是個別「明星村」才能做到的事情,而是可複製、可推廣的。

&nbsp&nbsp&nbsp&nbsp煙臺的做法是以黨支部的政治引領來重新整合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從而吸引農民、留住農民。沿著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重建農民組織化和新型集體經濟體制的正確思路出發,則一方面應當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繼續探索利用現代合作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形式,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另一方面,則應進一步加強鄉鎮統籌(包括採取鄉鎮層次集體性質的公司制等),「在鄉鎮甚至更大範圍實現聯合」,在鄉鎮的空間尺度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這其中就預示著中國特色的城鎮化前景了。因而,新時代中國農村城鎮化的科學發展道路也蘊含在「煙臺路徑」之中了。(完)(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樣做
    濟寧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秦伯璞) 12月23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發布會,介紹濟寧市打造「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些做法成效顯著
    原標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 濟寧這些做法成效顯著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 12月23日下午,濟寧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濟寧市委組織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發布會,介紹濟寧市打造「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輝煌「十三五」|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俯瞰圖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 即墨蓮花山牽手華僑城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12月28日,「未來鄉村創想家」華僑城青島即墨蓮花山戰略發布會舉行,項目將對蓮花山片區的鄉村資源進行深度整合開發,構築青島即墨蓮花山鄉村振興示範區,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全新模式。據悉,該項目將以高端化、國際化、示範性為定位,以蓮茵河水系、蓮花山山脈為核心,重點打造「一道一路兩區」,在52平方公裡範圍內構建起「農業+、旅遊+、文化+、科技+「的多維創新空間,塑造產業內容廣、區域特色顯著的「新萊西」模式,真正將世界的、中國的、未來的鄉村面貌在青島完美呈現。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濟寧交出「亮眼」答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鄭州 濟寧報導  12月23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寧引領區新聞發布會。據悉,濟寧市各級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引領區目標定位,堅持「全域、統籌、融合」,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創新思路、突出重點、強化舉措、集成政策,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黃季焜:中國農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黃季焜:中國農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2020-12-10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
  • 答記者問丨將「鄉村振興齊魯論壇」打造成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國家...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媒體吹風會,介紹「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總體情況和青島農業「國際客廳」建設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剛才說了,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迫切需要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整合資源、形成合力,迫切需要藉助高端「外腦」智庫把脈問診、建言獻策,舉辦鄉村振興齊魯論壇,正是我們「打造開放式決策服務平臺」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我們開展決策諮詢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
  • 我在煙臺,看到了中國農村的未來
    他們抓住了歷史前進的方向,找到了在新形勢下通過黨的領導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路徑。一位領導同志評價說:「煙臺走的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它和西方的、和資本主義的鄉村振興不是一條道路。我看就兩點:一個叫公有制為主體,集體土地所有制不能改變;一個叫共同富裕,否則就是兩極分化,社會主義制度就沒有了。
  • 龍口:區域融合一體發展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10月10日訊(融媒體記者 王晶 李程)總投資4.2億元的格潤富德田園綜合體項目,以合作社形式統一流轉了周邊四個村的土地資源,建設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高端養殖項目和育種產業化種牛站,奶製品加工廠等延伸配套項目,讓這裡原本貧瘠的土地變成鄉村產業振興的基地。
  • 觀瀾|鄉村振興: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nbsp&nbsp&nbsp&nbsp12月12日,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以優先發展實現「四化同步」,以融合發展實現城鄉均衡,打造「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三生三美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繪就富有山東特色的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提出希望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能為全國各地鄉村振興發展探索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形成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 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以產業振興為支點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8月18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盤點2019展望2020·鄉村振興篇|打造樣板,山東鄉村振興全面起勢
    打造樣板,鄉村振興全面起勢2020-01-09 來源:大眾日報 01版」,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開局良好。鄉村產業融合步伐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改革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全面起勢。站在2020年的新起點上,山東將加快補齊農村集體經濟、城鄉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等短板,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農村文化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打造體現新時代標準、彰顯山東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讓軍人本色在鄉村振興中閃光
    蒙陰縣從退伍軍人中選配村黨組織書記,組建了一支信念堅定、作風優良的「兵支書」隊伍,創新鄉村治理方式,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帶動村莊發展蝶變,為全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樹立起榜樣,是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具體實踐,是新時代傳承弘揚「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沂蒙精神的生動縮影。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在部隊,保家衛國;到地方,為民造福。」
  • 煙臺提前兩年實現「十三五」目標
    ;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探索出了依託特色優勢農產品,發展會展經濟的成功經驗,持續擦亮「煙臺蘋果」金字招牌。實施「332」扶貧工作重點縣鎮村集中攻堅,536個省、市扶貧工作重點村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有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發布實施,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高標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 萊山區10個鄉村振興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萊山區鄉村振興合作項目集中簽約萊山區舉行鄉村振興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膠東在線10月24日訊(通訊員 康聖洋)鄉村的價值如何發掘?鄉村的新動能如何尋找?鄉村的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致富優勢?  招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讓越來越多的鄉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裡有資源,一定要好好利用,造福村民!」籤約儀式上,院格莊街道崖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孫克法與美國METOLIUS登山用品公司董事長王春娟籤約了崖前村「攀巖攀冰+旅遊」示範區項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 威海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
    堅持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四級書記」一起抓,壓實「一把手」責任,市級成立5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2名市級領導同志任組長,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運轉有序、協同高效。統籌謀劃布局。「點」上累計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年內將達到303個。「線」上分類探索濱海型、山區型、城郊型鄉村振興實現路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2019年全市有5個鎮、54個村通過首批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工程認定。「面」上重點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田園綜合體),覆蓋涉農鎮街28.9%的行政村,形成生態農業區、就業聚集區、農村新型社區、鄉村旅遊區「四區共建」大格局。
  • 把花園建成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 東陽花園村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改革...
    5月13日上午,花園村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在南馬鎮花園村召開。花園改革創新的這些經驗,為新時代花園的更快更好發展提供方向和路徑、積蓄信心與動力。傅顯明強調,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改革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
  • 窮山溝」變「美田園」,恆豐銀行臨沂分行助力打造齊魯樣板
    11月19日至20日,由山東省銀行業協會主辦的「『助力脫貧攻堅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基層行」活動走進第三站臨沂市。據了解,近年來,臨沂市銀行業自覺扛起政治責任,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創新實施特色扶貧,不斷提升扶貧覆蓋面,為臨沂市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力金融支持。
  • 把大學辦到田間地頭 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沂源縣龍子峪村揭牌
    據悉,為助力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服務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動學校新文科建設而設立的全國首家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產業生態、工商資本多方支持共建的鄉村振興學院,由山東財經大學和深圳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洪泰基金聯合創辦,努力打造校企合作的創新型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鄉村振興樣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