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有中國才會更好!德國企業無視默克爾擔憂,在中國投巨資建廠

2020-11-24 騰訊網

據環球網11月20日報導,路透社近日刊文稱,在中國先於世界其他國家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並重啟經濟的情況下,德國企業近期對中國市場可謂是「野心勃勃」。

而「肯定中國」也突然在德國炸鍋,值得注意的是,德國企業開始逐漸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並增加對中國市場依賴的做法,卻讓默克爾政府卻更加難辦了。

「肯定中國」在德國突然炸鍋

據報導,德國一家工業機器人製造商計劃,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投資數百萬歐元在中國建設新工廠。因為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已經快速擺脫疫情,經濟也正在迅速恢復,因此,這家德國企業希望充分利用這點。

該企業的執行長弗蘭克·康拉德還表示,希望能夠在2025年之前,將中國銷售額佔比提高到25%。

除此之外,德國東部圖林根州的汽車傳感器供應商執行長也同樣表示,希望能夠在中國完成25%的銷量。

他表示,中國已經從疫情的危機中大步走出,目前,除歐盟以外,中國已經成為該企業最大的出口市場。他還稱:「如果沒有中國市場,我們在疫情下的業務不會這麼好,因此,毫無疑問,多虧了中國,我們才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除了成為上述兩家德國企業最大的出口市場外,中德兩國關係也變的更加緊密,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僅在2020的前9個月,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值就已經超過法國,接近美國。

德國聯邦政府一名高級官員還表示,到今年年底,中國很可能超越美國。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德國最大的供應國。

默克爾政府這次難辦了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這樣的貿易往來對於德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但對德國政府而言,卻並非如此。

此前,默克爾政府想推動的貿易多元化,減少對「崛起的亞洲超級大國」的依賴,而德企更加依賴中國市場的趨勢卻與之恰恰相反。

早在2016年,中國企業就收購了巴伐利亞州機器人公司庫卡,對此,德國官員曾聲稱這敲響了「警鐘」,在此之後,他們便開始將中國視為激烈的競爭對手。

因此,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儘管對於德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但卻讓德國政府的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化。

不過據德國媒體報導,雖然默克爾政府存在這樣的擔憂,但德企仍在加深與中國的聯繫,儘管德國工業聯合會外貿部門負責人表示,德國公司為擴大在亞洲的生產選擇範圍,目前也在印尼、越南等國家進行觀察,但至少需要三五年時間,才能夠判斷是否能通過這些國家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歐洲的經濟強國的德國,當前也正在經歷第二波疫情的急速反彈,而受疫情的影響,德國經濟也遭受重創。

截至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對此,德國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歷疫情危機後,中國變得更加強大了。與此同時,對於德國來說,中國也變得更加重要了。

今年9月,德國經濟部長奧特梅爾稱,在某些領域,德國必須減少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而歐洲作為一個整體,更應該努力使貿易關係多樣化。然而對此,路透社卻評價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目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肆蔓延,導致整個歐洲對其他地區的依賴都更加明顯。

相關焦點

  • 中國家居企業底氣十足 紛紛建廠擴張產能
    時間:2020-12-19 11:28:08 瀏覽:1次 隨著疫情緩解、經濟逐步恢復,家居行業的頭部企業有了新動作。筆者觀察到,近期家居行業出現多家「底氣十足」的企業,斥巨資新建工廠、打造總部大樓、籌備產業園區。
  • 默克爾沒想到,一篇肯定中國的文章竟然在德國掀起了「軒然大波」
    但在這群瘋子當中,有一個唯一的正常人——德國總理默克爾。已執政15年的默克爾,帶動了德國政治力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更是看透了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她明白德國的首選合作對象正是中國,因為自從2015年開始,中國就是德國最大的商品出口國。而她也準備擴大歐盟和中國的合作,只不過德國國內卻突然出現了反對的聲音。
  • 默克爾也沒有想到:一篇「肯定中國」的文章,在德引起軒然大波
    德媒刊文分析的德企越來越依賴中國據德媒報導稱,柏林經貿部長此前表示,德國企業對亞洲供應商的過度依賴應該得到重視。而近日又有德媒刊登了一篇「肯定中國」文章,文章就在華德企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這一現象作出分析評價,稱「中國威脅」越來越嚴重,許多德國人對此紛紛表示應該想辦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 中國駐德國大使:中德攜手 共創新機遇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近日,習近平主席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年內第四次通話。此前不久,兩國領導人還共同出席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李克強總理也先後同默克爾總理舉行通話和視頻會晤,楊潔篪主任年初赴德出席國際會議,王毅國務委員年內兩度訪德。
  • 默克爾卸任後,德國真要變臉?日本德國勾結信號強烈,必須當心
    而最近,更是有需要當心的現象出現:有日本官員表示,強烈希望德國和日本一起舉行聯合軍演。據「德國之聲」報導,近日,德國和日本兩國進行了一次線上會議,德國防長卡倫鮑爾與日本防務大臣岸信夫參會。在會上,日本的防務大臣向德方表態,稱自己「強烈支持」此前德方提出的計劃,即德軍派出軍艦進入亞洲,並與多國在印太地區海域舉行聯合軍演。
  • 三十而立 根深葉茂 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參觀合肥學院
    10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參觀安徽合肥學院。這是李克強與默克爾共同觀看中德合作共建合肥學院30周年圖片展。    10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參觀安徽合肥學院。這是李克強與默克爾品嘗中德兩國學生合作釀製的啤酒。
  • 川普要拉11國針對中國?默克爾讓他下不來臺
    繼無視疫情現狀強行重啟經濟、一意孤行斷然退出世衛組織之後,川普又有了新想法:準備忘記疫情期間搶奪盟友物資之事,邀請G7成員國領導人赴美參加峰會,意圖討論如何對付中國。據環球網6月1日報導,默克爾已經拒絕了川普的邀約。由於考慮到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總體情況,她無法親自參加"華盛頓之旅"。對此,德國RND媒體表示,目前全美形勢嚴峻,默克爾不願意和川普攪和在一起。與此同時,其他成員國領導人對赴美參會的意願也不是很強烈。美國正一步步變得越加孤立。
  • 德軍要摻和「包圍中國」,默克爾能否力挽狂瀾?
    美國「亞太小北約」又增新成員? 此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對華問題上都較為溫和,哪怕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之下,德國也堅定自身,沒有聽從美國的號召禁止華為5G。
  • 德國基民盟將選新黨首,默克爾接班人會是誰?
    值得注意的一個背景是,德國定於今秋舉行大選,而由基民盟與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有望成為贏家,繼續作為議會最大黨團,組建新政府。同時,基民盟在聯盟黨內佔主導地位,因此新黨首有望接替默克爾,執掌歐盟最大經濟體。因而有評論稱,這場黨首選舉事關重大,一些人稱之為繼今秋大選之後,德國今年第二重要的選舉。
  • 德國一市長送了一大車的難民到默克爾辦公室門口
    德國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市市長皮特·德雷爾(Peter Dreier)在去年10月在給德國總理默克爾致電時,對自己所在的地區將要安置如此之多的難民,憤怒地向默克爾表示。三個月後,這名怒不可遏的市長一氣之下叫來了一輛公共汽車,裝載滿共31名難民,浩浩蕩蕩地開往柏林,送往默克爾的總理府外進行抗議。
  • 中國解救也無效?美媒:德國經濟面臨雙底衰退,或將陷入停滯狀態
    12月10日,號稱歐洲鐵娘子的默克爾在演講過程中,眼含淚光雙手合十向民眾道歉,並提醒民眾重視疫情,做好防護,由此可見德國疫情的嚴重性。12月13日,默克爾再次表示,德國將從本周開始進入強硬的封鎖狀態,並持續到聖誕節期間。
  • 英飛凌全球執行長Reinhard Ploss博士陪同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
    編者按:英飛凌CEO跟隨默克爾訪華,說明了中國市場對於英飛凌、對於德國企業的重要性。   德國總理默克爾於7月6日至8日再次訪華,在此期間,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英飛凌全球執行長Reinhard Ploss博士全程陪同總理默克爾訪華。默克爾本次訪問除了旨在加強中德在傳統領域的合作之外,還重點強調發展與中國在環保、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合作。
  • 默克爾罕見落淚後5天,德國封鎖措施全面升級
    距離德國總理默克爾含淚懇求民眾遵守科學防疫規定不過5天,德國將全面升級疫情封鎖措施。據BBC報導,當地時間12月13日,默克爾在同16個州州長進行磋商後宣布,由於該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和死亡病例數量居高不下,甚至出現了「指數級增長」的勢頭,德國全境將從12月16日起實施「硬性封鎖令」,直至2021年1月10日。
  • G20前夕 德國網紅阿福給默克爾寫了一封信 杭州亮了
    阿福我寫了這樣一封信給我們德國總理:默克爾博士!作為一名長時間在中國生活的德國人,我想告訴她,這幾年,我在中國無現金社會所體驗到的便捷生活!希望有一天,我在德國也能體驗這樣的便捷!期待她的回信!大家為我加油啊!」新浪微博上,阿福這條微博獲得了中外網友的一致點讚,滿滿正能量。這封信裡有個關鍵詞「無現金」,讓中國和德國兩國網友都燃到。
  • 默克爾情緒近乎崩潰,含淚向民眾發出請求
    據媒體方面報導稱,隨著疫情持續惡化,德國總理默克爾近日公開發聲,呼籲民眾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假期期間減少非必要的接觸,在演講過程中,默克爾一度情緒失去控制,其雙手合十,眼含熱淚喊話德國人。這位德國總理稱對此感到非常抱歉,但是若是要看到每天德國新增590名死亡患者,對其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她提醒所有的德國人,如果在聖誕節前夕有太多的接觸,沒有做到保持安全距離,而導致這成為和父母度過的最後一個聖誕節,那麼這種行為一定是錯誤的,應該做的是儘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 關鍵時刻中國挺身而出,給歐洲送上一份大禮,默克爾轉憂為喜
    在2021年的新年賀詞中,作為德國總理的默克爾就表示,過去的2020年是其執政15年以來最困難的一年,人生能有幾個15年,很難想像這位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的「鐵娘子」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其是要承受多大的壓力,當然能給予其如此大壓力的便是德國本身經濟萎縮的事實,而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便挺身而出給歐洲送上了一份大禮
  • 默克爾剛對華作出重要表態,德國就有下一步行動了|...
    撰文、校對丨南喬全文989字,閱讀約需2分鐘目前,部分西方世界國家正試圖在美國印太戰略的框架下,重新在這片水域構建起一張由所謂西方價值觀控制的、針對中國的"對華封鎖網"。"搖擺"的歐洲卡倫鮑爾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視為默克爾的"接班人",但近些日子,她的一些表態似乎與默克爾和馬克龍發生分歧。在默克爾強調"歐洲必須用我們自己的手來決定自己的命運",馬克龍高呼"北約已經'腦死亡'"的同時,卡倫鮑爾撰寫了題為《歐洲永遠都需要美國》的文章,並發布在了《政治報》上。
  • 默克爾含淚懇求德國人遵守規定 每四分鐘就有一人死於新冠...
    默克爾含淚懇求德國人遵守規定 每四分鐘就有一人死於新冠病毒  Emma Chou • 2020-12-10 10:44:21 來源:前瞻網
  • 默克爾放棄連任德國總理,「自願」背後是什麼「陽謀」?
    3默克爾就任總理之後,馬上在德國推行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下調個人所得稅,實施緊縮的財政政策,削減了企業的醫保繳費。她執政時,整個歐洲都陷入經濟危機,德國的經濟卻不降反升,竟一舉成為歐洲領跑者。這次機遇也讓德國經濟在歐洲中一騎絕塵,保持了穩步增長,政府財政出現了盈餘,這也是為什麼默克爾能夠有足夠底氣去指責深陷債務危機的南歐各國,尤其是以葡萄牙、義大利、希臘、西班牙為首的「歐豬四國」(四國首字母剛好組成PIGS),甚至要求這些國家推行財政「緊縮」政策。
  • 通訊:中國投巨資幫助壯族民眾圓千百年治旱夢
    通訊:中國投巨資幫助壯族民眾圓千百年治旱夢   中新社來賓3月28日電 題:中國投巨資幫助壯族民眾圓千百年治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