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最後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沉沒,皇家海軍榮譽再次掉...

2020-12-26 騰訊網

導語:本期是本人視角解說英國戰列巡洋艦的第4期了。前面把皇家海軍的戰巡分批次說了一遍,最後就剩下「海軍上將級」,該級別就只建造了一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德號」,這艘軍艦是爭議最大的一艘軍艦,網上對這艘軍艦的介紹也比較多、也較為全面,所以今天還是以個人視角為大家來解讀這款戰艦,同時也是英系戰巡的最後一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其實在遊戲中我英系戰巡的科技線還沒升級到7級的「胡德號」,所以也沒有實際體驗過這艘戰艦在遊戲中的感受,雖然沒有親自把玩過這艘戰艦,但是在遊戲中我卻沒少打這艘戰艦。此前《海戰世界》沒轉伺服器之前德系戰列艦我已經爬到了8級的「俾斯麥號」,在遊戲分房時沒少遇見「胡德號」,也有不少機會和「胡德號」進行線性對炮。給我的感覺其實和前面的戰巡是一樣的,那就是脆,不知道是遊戲機制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打戰列艦的時候經常不穿,但是打「胡德號」的時候感覺非常容易打穿。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意識問題,每次開「俾斯麥號」的時候看見「胡德號」總喜歡先打它,除了歷史原因外,就是因為戰巡比較好擊沉。別人可能要打上3~4輪,而「胡德號」只要2~3輪就可以收掉。當然在遊戲中「俾斯麥」也有被「胡德」擊沉的時候。

海軍上將級唯一的獨苗,卻為名所累

「胡德號」作為海軍上將級的首艦,該級艦預計建造6艘,首艦於1916年5月31日,也就是日德蘭海戰爆發當天開工建造,2、3號艦也後續在其他船廠開工建造,但是隨著日德蘭海戰中英國一下就沉沒的了3艘戰巡,所以還躺在船臺上的「胡德號」被緊急叫停,由於在戰鬥中表現出防禦問題海軍要求重新修改設計。不過到了1917年,英國海軍決定要裁撤海軍上將級的後3艘,後來更是連2、3號艦也不要,只有完工度較高的首艦「胡德號」繼續建造。那為啥英國人要放棄呢?戰巡防護太差,戰場生存能力低?造價太高英國沒錢了?以上的猜測都不對。

胡德號的側面照,可見其外形非常修長,這樣看倒是有股長門級戰列艦的味道

其實英國之所以要建造威力更大的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主要就為了和德國海軍玩軍備競賽,「你要有的我也要有,而且我的數量要比你多,質量比你的好」,本著這種要比你好的原則,英國無論是戰列艦還是戰巡數量都比德國多,德國的戰艦裝280口徑艦炮的時候我裝305口徑的,你裝305口徑的我就裝343口徑。英國在海軍軍備競賽當中充分的展現了什麼叫「有錢任性」,而英國人之所以要建造海軍上將級,就是因為在1914年情報部門說德國將建造噸位更大、裝備350口徑的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所以本著要比你好,口徑、噸位比你大的原則,英國就拿當時自己手中最好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作為戰巡的設計模板,以此開發出了海軍上將級戰巡。到1917年之所以裁撤海軍上將級,就是因為德國停止建造了馬肯森級。

胡德號的正面照,在建成之初是當時世界最大的主力戰艦

既然德國已經停止建造,那針對德國海軍而建造的海軍上將級也就沒有多大的建造意義了,所以失去對手的海軍上將級也就被叫停了,而「胡德號」因此成為海軍上將的獨苗。按理來說作為皇家海軍最新的戰艦值得大家銘記無可厚非,但是這艘戰艦為何能讓後世諸多吃瓜軍迷所銘記,「胡德號」幾乎淪為薄皮大餡的代名詞,就是因為它在二戰的海戰當中,在少有的幾次戰列艦對轟的過程中,是唯一一個因為被擊中彈藥庫殉爆沉沒的軍艦,而一戰時期的沉沒的英式戰巡都是死在同樣的招數下。而作為戰巡,其防護能力一直遭到人們的質疑,所以「胡德」這麼一出更加加深了人們對戰巡的可靠性的質疑。

臨時抱佛腳的胡德號戰巡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胡德號」的防護和前面所說的英國第二批戰巡的防護是差不多的,一開始設計的主裝甲厚度也是只有203毫米,原設計方案標準排水量只有3.6萬噸。而日德蘭海戰之後被緊急叫停,設計師們接到了增加防護設計的通知,從6月初到8月末,經過兩個月的修改,將原先的主裝甲厚度提升到305毫米,對炮塔、彈藥庫、輪機艙、鍋爐等重要位置的裝甲加厚,裝甲的總噸位由設計之初的10100噸多增加了5100噸,標準排水量也從原先的3.6萬噸飆升到41125噸。不過由於是後面進行修補改進的,所以算是在修補bug,這樣就會有個問題,那就是發現的問題可以修補,但是沒被發現的怎麼辦呢?那就只有在實戰中去發現了。

大型戰艦的大口徑艦炮的揚彈系統

在日德蘭海戰中,英國的沉沒的3艘戰巡有2艘是因為在使用揚彈系統時沒有按照規定關閉炮塔與彈藥庫之間的防火門沉沒的。所以「胡德號」在炮塔內部的揚彈通道內安裝了新型的重型液壓防火門,這玩意只有在提取炮彈和發射藥的升降桶向上供彈時才會打開,其他供彈時間都是關閉的。雖然這樣使得它的射速有所下降,但是起碼保證了彈藥庫的安全。其實總體來看,「胡德號」的防護已經不輸其他戰列艦了,但也正如前面說的,這並不是按照戰列艦的標準去建造的,而是後期用戰巡的軀體,按照戰戰列艦的標準進行bug修改,發現的修改就可以修改,如果沒有被發現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成為阿喀琉斯之踵,而「胡德」後面就是死在這樣的細節上。

胡德號被擊中的示意圖,不過並不是直接命中主彈藥庫的

雖然在後面對於彈藥庫之間的裝甲進行了加厚,水平裝甲由多層45~55毫米厚的裝甲組成,主甲板與彈藥庫也有著76毫米厚的裝甲保護,但是彈藥庫之間的垂直隔離鋼板也是只有25毫米。經過多層水平裝甲的疊加,前主炮彈藥庫的裝甲的疊加厚度達到了165毫米,後主炮的疊加裝甲厚度達178毫米。這數據看起來還是不錯的,至少當時的戰列艦水平裝甲防護差不多也是這水平。但是輪機艙與彈藥艙之間的垂直防護隔板只有25毫米,副炮彈藥庫和主炮彈藥庫的垂直防護隔板只有32毫米,這就為後來的殉爆埋下隱患。在1919年皇家海軍就進行模擬設計,發現自己裝備的MK-I型15英寸炮彈是能擊穿178毫米的中間裝甲帶和主裝甲帶下的51毫米傾斜裝甲。為此設計部隊曾建議再繼續在主炮彈藥艙上再增加152毫米厚的裝甲。但是這時候噸位已經嚴重超標,如果再增加的話就得削弱其他方面的防護屬性,最後也就不了了之,沒想到就是這裡成為了「胡德號」的命門。

俾斯麥的380艦炮對胡德的穿甲示意圖

具備與同級別戰列艦的強大火力

在火力配置上講,「胡德號」可一點都不含糊,和當時英國最強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一樣,裝備了8門MK-I型42倍徑的15英寸艦炮,布置方式和伊莉莎白女王級、復仇級戰列艦一樣,都是前後2座雙聯裝。在日德蘭海戰中,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在英國戰巡被痛打的時候上來支援,用強勁的15英寸艦炮對德艦進行毀傷的轟擊。而且在二戰時期伊莉莎白女王級也同樣有著出彩的表現,雖然到二戰後這款艦炮已經是同口徑中最落後的一款,但史上戰列艦動對動24公裡最遠命中紀錄就是「厭戰」上裝備的MK-1型15英寸艦炮打出來的。這款雙聯裝艦炮全重880噸,分別使用871公斤的高爆榴彈和879公斤的穿甲彈,每門炮各帶100發炮彈,高爆彈和穿甲彈的攜帶比例為1:4。由於大西洋海況不佳,所以其最大仰角和「俾斯麥號」一樣都是30°,不過由於炮管倍徑不同,德國「俾斯麥號」52倍徑的長管炮最大射程33.6公裡,而「胡德號」的42倍徑卻只有27.6公裡。

英德兩家之所以將主炮的最大仰角設定在30°,其實是因為大西洋的海況相對太平洋比較惡劣,不僅波濤洶湧、風高浪急,而且還經常起霧,作戰環境基本都是在20公裡內,所以主炮的仰角設定都是在20°,但考慮到海浪對艦艇的橫搖對軍艦艦艇產生的角度偏差,就預留出10°出來作為修正使用。而英制MK-1型15英寸艦炮在20°仰角時最大射程為21.7公裡,據說英國在二戰對部分15英寸艦炮進行升級,或者為提高射程就直接使用強裝藥進行射擊,這樣可以在20°仰角的時候將炮彈的最大射程提高到26.4公裡,不過並沒有使用強裝藥射擊的記載,畢竟嗑藥可是會大幅度縮減炮管的使用壽命,在大西洋戰場上海沒有哪個對手能讓皇家海軍使用強裝藥來對付。

皇家海軍中的飛毛腿

「胡德號」是皇家海軍噸位超過4萬噸主力戰艦中跑的最快的,標準航速為31節,在試航的時候更是跑到了32.07節,在全部主力戰艦中是跑第二名,第一名是滿載排水量3.7萬噸的聲望級(32.58節)。不過和聲望級不同的是,「胡德號」使用了新型鍋爐,有以前的三脹式水管鍋爐換成了亞羅小管鍋爐。這種鍋爐的不僅體積、重量小,而且動力輸出不降反升,全艦隻用了24臺鍋爐,輸出總功率高達14.4萬馬力,單臺輸出功率6000馬力。而聲望級用了42臺鍋爐,總輸出功率也才12.6萬馬力,單臺輸出功率為3000馬力。所以從數據上來看輸出功率直接翻倍。這樣澎湃的動力讓這艘滿載4.8萬多噸的軍艦也能跑到32節的航速,在同級戰列艦中已經是屬於前列了。

結語

其實感覺「胡德號」在歷史上就是被名聲所累,而且本身運氣也不好,海戰遠距離炮擊中基本就是靠運氣,都說「打得準不如接的好」,這「胡德」就是那個不走運的傢伙。英國在日德蘭海戰後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它身上,但最後卻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也是為名所累啊。

相關焦點

  • 300噸彈藥被引爆,導致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葬身海底
    導讀:1941年5月,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和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駛出法國港口,途經丹麥海峽時與英國的攔截艦隊相遇,發生了激烈的海戰。 交戰過程中,被譽為英國皇家海軍驕傲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被一枚800公斤的穿甲彈擊中,穿甲彈穿透了胡德號的六層甲板,引爆了彈藥庫裡的大約300噸彈藥,胡德號瞬間從中部炸成兩段,包括編隊司令霍蘭中將和艦長科爾上校全艦1419名官兵罹難,僅有3人生還。
  • 與俾斯麥過招 暴風戰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來襲
    與俾斯麥過招,暴風戰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來襲。這艘戰艦各位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被俾斯麥號6分鐘擊沉的英國戰列巡洋艦——胡德號! 1915年,英國海軍部獲悉德國即將開工建造四艘安裝350毫米主炮的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此舉將把英國之前建造的戰巡全部甩在後面。為與之對抗,皇家海軍決定在1916年開工4艘全新的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在丹麥海峽遭遇戰中,俾斯麥號戰列艦在海戰中發揮非常出色,一發380mm主炮炮彈擊穿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甲板裝甲,由此殉爆了彈藥庫,一舉擊沉了英國海軍引以為豪的滿載排水量4.8萬餘噸的巨艦,包括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陣亡,同時重創了英國海軍最新服役滿載排水量4.4萬餘噸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
  • 碧藍航線:二次元心目中的胡德阿姨,曾被譽為皇家艦隊的驕傲
    其實歷史上的胡德號曾被譽為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驕傲,為了讓大家更加熟悉自己駕馭的艦娘,今天就普及一下相應的知識。英國在二戰時期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級別隸屬於海軍上將級,在海軍歷史中第四艘以「胡德」命名的戰列艦。名字的由來:為了紀念18世紀英國皇家海軍上將塞繆爾·胡德子爵。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在新加坡被日本轟炸機擊沉。和她一起沉沒的幾百個人中,有她的船長約翰·利奇。作為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長,利奇曾與可怕的困難作過鬥爭,並最終以勇氣和冷靜,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了最好。他體現了最好的服務,真正體現了「皇家海軍的最高傳統」。
  • 德國戰爭海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海軍在凡爾賽條約體系下受到了嚴格限制,基本上不存在什麼主力艦,德意志級裝甲艦的建造才解了燃眉之急。而當希特勒上臺後,英國和德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促成了德國海軍第一級主力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於是德國在1935年開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正式崛起之路。
  • 被稱為29節納爾遜,扛著祖傳15寸炮,火力羸弱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看來戰列巡洋艦都不是海軍戰鬥力的體現,其中以二戰時期被德國俾斯麥一炮幹掉的胡德號戰巡就成為人們談論中的典型對象。其實,戰列巡洋艦是特殊時代建造的特殊軍艦,就只有在一戰時期英國和德國建造過,一戰結束之後隨著動力系統的革命也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巨艦末日:二戰第一艘沉沒的戰列艦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日德蘭海戰中,德國公海艦隊還能與英國皇家海軍一戰,因為一戰後的削弱,德國海軍並沒有留下什麼大型軍艦,二戰前德國海軍雖然有不少新銳戰艦下水,但是在總體數量上,距離海峽對岸的英國還是有很大差距,德國戰列艦也大都早早沉沒了。
  •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建造縮影
    「胡德」(HMS Hood)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關於它的故事大家也耳熟能詳了。本號也發過一篇它的文章《一發入魂,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1916年9月1日,「胡德」號在約翰·布朗造船公司(John Brown & Company)開始動工建造。建造中的「胡德」號,龍骨已經鋪好。
  • 老照片:由獅級四號艦而被改進過大單艦成級的「虎」號戰列巡洋艦
    「虎」號巡洋艦〔英文:HMS Tiger〕戰列巡洋艦是英國海軍獅級戰列巡洋艦預算中的四號艦,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較大的改動。將獅級位於煙囪之間的舯部主炮塔移至第三煙囪之後和機輪艙之間,改善主炮向後方的射界以及炮口爆風對艦體上層建築的衝擊。
  • 兇狠勇敢的鬥士 二戰時期十大重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納粹德國二戰時期最強大的重巡。其中最著名的同級3號艦歐根親王號一生極為傳奇,她曾協同俾斯麥號戰列艦擊沉了英國皇家海軍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並在戰敗後的1946年參與美國核試驗,經受兩次核爆以後在五個月後進水沉沒。
  •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鐘被成功打撈(視頻)
    Allen) 帶領的一支研究團隊已成功打撈出1941年在二戰中被擊沉的戰列巡洋艦胡德號 (HMS Hood) 的鐘。這艘戰艦在北大西洋被俾斯麥號戰艦 (Bismarck) 擊沉,1,415人因此遇難。一旦修復,這座鐘將成為緬懷這些遇難人士的紀念碑。打撈工作由艾倫先生帶領的團隊利用他配備一流遠程遙控潛水器 (ROV) 的「章魚」號 (M/Y Octopus) 遊艇進行。
  •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話說軍世】在戰列巡洋艦稱為了新銳戰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建造建造了無敵級和不倦級兩型,並在戰列艦進入了超無畏艦後,開始建造裝備更大口徑主炮的戰巡,也被不少網友調侃為「動物園」。
  • 二戰日本著名重型妙高級巡洋艦爪哇海戰日本帝國海軍的最後完勝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不可一世的海軍力量,曾經最高綜合噸位達到120萬噸位列於世界第三,但日本海軍在二戰太平洋戰役的亮點確實不多,1941年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時期,卻陰差陽錯的正面挑戰了,當時位於美洲的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太平洋艦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行在一次無差別擴大,世界上100多個國家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絞肉機之中,日本海軍在巔峰時期的唯一作為就是主動出擊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
  • 安森號戰列艦首任艦長——哈羅德·理察·喬治·基納漢
    >服役生涯1906年,基納漢以學員的身份加入英國皇家海軍,在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奧斯本和達特茅斯海軍學院學習,1910年9月15日成為一名海軍軍官候補生。1913年1月15日,他晉升海軍少尉,同年9月15日晉升海軍中尉,在此期間他分別在印度斯坦號和科克倫號任職。1914年10月22日,他晉升海軍上尉,1914年—1918年在地中海艦隊的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服役,參加過加裡波利戰役,後來他專攻炮術。
  • 《戰艦》帝國遲暮的見證者:龐德海軍元帥與二戰前期的英國海軍(上)
    20世紀最初的40年對於大英帝國及其引以為豪的皇家海軍而言,是由盛而衰的痛苦時期。在經歷了維多利亞時代的鼎盛後,日不落帝國在一戰中元氣大傷,昔日執行兩強標準的皇家海軍也只能藉助談判和條約維持均勢。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皇家海軍始終在軍費匱乏的困境中努力保持實力。
  • 講真:裝甲巡洋艦與戰列巡洋艦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話說軍世】在戰艦的發展過程中,裝甲艦(又譯鐵甲艦)是一個重要的時代,其實現了由木質船體向鋼鐵船體的轉變,廣義上的鐵甲艦發展出的裝甲巡洋艦,也曾在海戰史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一戰中前德國著名海軍將領斯佩中將,曾率領裝甲巡洋艦打敗英國海軍,不過後來遇到了更加強大的新生戰列巡洋艦而覆滅。
  • 77年前的今天,英國胡德號戰列艦如何被俾斯麥號一發入魂
    在此戰之前,希特勒對大型水面艦艇寄予了很大希望,雷德爾就認為北海能以一支戰鬥艦隊來突破英軍的封鎖,同時派出多艘巡洋艦、潛艇進入大西洋和其他英國通航線進行交通戰,迫使英國為保護船團而大量採用護航船團,分散皇家海軍的實力,進而相繼消滅護航艦和本土艦隊。「俾斯麥」號戰列艦的這次任務——萊茵演習行動就是基於這一海軍作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