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微課堂】手足麻痛難以忍受,小心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盯上...

2020-12-24 澎湃新聞

趙大叔是一位患糖尿病十餘年的「資深糖友」。近期,他總是感覺手腳發麻,有時感覺像穿著厚厚的襪子,有時感覺像螞蟻在手腳上爬,慢慢地開始出現手足指端刺痛,晚上睡覺前症狀更加明顯。手足的麻木疼痛「奪走」了趙大叔的良好睡眠,導致體重快速下降了30斤,他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響。望著外觀完好無損的手腳,趙大叔感到萬分痛苦!1周前趙大叔來到糖尿病、腎病科專家門診,經過李春英主任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在糖尿病、腎病科住院治療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惹的禍。

經過在糖尿病、腎病科住院期間的系統治療,趙大叔血糖調理正常後,身體感覺輕鬆了很多,手足麻痛的症狀也明顯好轉,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一種慢性併發症,出現一系列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症狀和體徵。比如:早期以感覺障礙為主,患者可表現為對稱性的手套樣或襪套樣感覺障礙,如麻木、疼痛、感覺異常、灼熱感,後期可表現為感覺減退甚至消失。其中最常見的原因為遠端對稱性的多發性神經病變。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達16%。發病機制複雜,臨床表現多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手足麻痛是周圍神經病變常見表現之一。由於周圍神經可分為支配感覺的感覺神經及支配運動的運動神經,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表現也因損傷的神經而異。表現以對稱性、先從足端、手端麻痛為起始。患者對疼痛的描述是診斷糖尿病痛性神經病變的重要依據。疼痛性質多種多樣,常表現為觸摸痛、刺痛、閃電樣疼痛、刀割樣疼痛、燒灼感或痛覺過敏。

肢體疼痛、麻木可導致患者的日常行為如行走、持物等能力下降,疼痛以夜間為甚,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模式與質量,糖友常伴有失眠、焦慮和抑鬱。

糖尿病患者的感覺減退其實很危險,有些老人習慣睡前泡泡腳,但由於足部的感覺減退,容易造成燙傷,最後因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來住院治療。

01

感覺神經功能檢查

用128Hz的音叉敲打後置放於患者踝關節處,檢查患者對音叉振動的感覺;用10克尼龍單絲觸及患者皮膚(特別是足底)檢查患者的輕觸覺,如果患者有1點或2點以上不能被感覺,則視為異常;讓患者平臥閉目回答自己哪一個足趾被拔動或是否感到足趾被拔動,以檢查患者的本體感覺;用冷或溫熱的物體,比如不鏽鋼小棒置於溫水或冷水中然後放在皮膚上檢查患者對冷、熱的感覺;用大頭針鈍端接觸皮膚檢查患者對針刺的感覺。

02

運動神經功能檢查

檢查患者四肢活動的靈活性、協調性、步態;檢查有無肌肉萎縮;檢查膝腱跟鍵反射是否存在。

03

神經電圖檢查

行神經肌電圖檢查不同肌肉中運動神經傳導速度與潛伏期,是確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必查項目。

①明確的糖尿病史;

②在診斷糖尿病時或之後出現的神經病變;

③臨床症狀和體徵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相符;

④以下檢查中如果有2項或2項以上異常則診斷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溫度覺異常、10克尼龍絲檢查、足部感覺減退或消失、震動覺異常、踝反射消失、神經傳導速度減慢。

1.確診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進行一次神經病變篩查;

2.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診斷時就應篩查,且以後每年篩查一次;

3.有神經病變者需要每3-6月複查。

4.早期篩查主要包含:痛覺檢查、溫度覺檢查、觸覺檢查、振動覺檢查、位置覺檢查以及神經電圖檢查等。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重在規範化治療,牟平區中醫醫院糖尿病、腎病科現為「山東省中醫藥特色專科」、「煙臺市重點中醫專科」。科內技術力量雄厚,三級梯隊健全,住院期間為患者制定個體化降糖方案;控制好血糖的同時,開展的中醫特色療法,能夠運用中醫適宜技術,改善患者麻木疼痛症狀,提高患者住院體驗。其中耳穴壓豆、中藥穴位貼敷、中藥燻藥、隔物灸治療、中醫定向透藥治療等特色治療方法,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療效顯著,很多住院患者在經過規範化治療後麻木、疼痛等症狀明顯好轉,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糖尿病、腎病科配備了國內最為先進的胰島素泵32臺和動態血糖監測儀2臺。科室技術力量雄厚,三級梯隊健全,在李春英主任醫師的帶領下,注重中西醫結合,突出中醫特色療法,持續優化優勢病種,實行路徑管理,為萬名糖尿病患者實行檔案化管理、規範化治療,專科專病、專病專藥形成區域品牌影響力。

李春英

主任醫師,牟平區中醫醫院大內科主任兼糖尿病、腎病科主任。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四屆內分泌專業委員會糖尿病腎病專家委員會委員、煙臺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煙臺市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牟平區政協委員,現為「煙臺市名中醫」、「煙臺市十佳中醫醫師」;曾榮獲「牟平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牟平區勞動模範」「牟平區十佳青年」、「牟平區十大道德模範」、「牟平區十佳最美醫師」、「煙臺市巾幗建功標兵、三八紅旗手」、「煙臺市健康衛士」等榮譽稱號,連年受區委區政府嘉獎。

供稿:姜蓓蓓

原標題:《【健康微課堂】手足麻痛難以忍受,小心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盯上」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總是感覺手麻腳麻,暗示哪些病盯上了你?要引起警惕
    但並沒有保持一個姿勢,也有發麻感覺,需要引起警惕,這樣的異常,或暗示一些病盯上了你,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會面臨頸椎病,伏案工作一整天,下班後會感覺到腰酸背痛,這種坐姿,會導致頸椎出現大問題,一旦受到損傷,促使該部位血液流動不順暢,身體面臨供血不足,手麻腳麻會出現。因此,當年輕人有這樣的異常,最好需要考慮頸椎是否出現了病變。
  • 手麻、腿麻、麻痛…背後竟隱藏7大疾病!一定要關注
    小心,千萬別忽視了手腳麻!!!上圖四隻手上橙色的區域代表了麻木感,如果您的手麻集中在無名指和小指的區域,您可以拿一張紙,用五個手指分別試著夾住,檢驗您的五個手指力量;您還可以五個手指外撐,看力量是否足夠。如果出現了夾不住紙或者力量變弱,您要警惕是否尺神經出了問題。尺神經是穿過肘部的一條神經,長時間屈肘的動作容易壓迫尺神經,引起手麻,也容易和腦卒中的手麻混淆。
  • 右手中指麻痛是什麼原因
    右手中指麻痛是什麼原因    什麼是麻痛病     血脈不通,不通則痛;經絡不通,酸麻脹痛;神經不通,癱瘓不動;一旦血脈、經絡、神經都不通,就是麻痛病!    2、如果手足出現麻痛,說明腦血脈被血栓淤堵,導致腦供血不足,這預示著患者肯定有高血壓、高血脂、腦血栓等疾病,如果不及時解決,腦神經細胞就會大面積壞死,腦神經死了,那麼最終就會導致中風偏癱。
  • 糖尿病為何會引起神經病變?有哪些表現?防治牢記3點,為時不晚
    根據2001年的全國糖尿病併發症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出現神經性病變的發病率大約在60%。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神經病變?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神經性病變,這首先要從葡萄糖說起。此外由於糖尿病人體內的血糖濃度高,神經細胞裡的蛋白質也很容易發生糖化反應,導致神經細胞發生腫脹,從而導致糖尿病神經性病變的發生。糖尿病之所以被視為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主要是因為全身的神經組織都有可能會受到糖尿病的損害。糖尿病神經性病變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中樞性神經病變,另一類是周圍性神經病變。
  • 糖尿病出現腳麻痛,預示要該防足病發生了
    作者:於麗媛 編輯 強哥了糖尿病的您,有沒有出現腳麻、腳涼、腳痛的情況?有醫生告訴您預防糖尿病足的方法嗎?患糖尿病20多年的趙阿姨因為血糖控制較差,而來到糖尿病醫院住院治療。糖尿病共照團隊的衛教師在給趙阿姨進行衛教指導時,發現她的足背動脈減弱,而且也有腳發涼和疼痛的情況。但趙阿姨對足部的護理和糖尿病足病的預防都是一知半解,比如她常用熱水泡腳,但卻直接用手測量水溫;也從來不腳上是否有傷口等。
  • 聯合國糖尿病日│正確認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當前,中國糖尿病形勢十分嚴峻,12.8%的成年人有糖尿病,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視網膜、腎臟和神經病變等各種慢性併發症。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世界各地舉辦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旨在喚醒人們對糖尿病的關注。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手足外科最大的特點便是它的精細化操作,多年來,楊光詩和科室攻克下一個又一個醫學骨病難題,不僅擅長手足創傷微創修復,同時擅長周圍神經疾病、足踝部畸形矯正、四肢創面的修復及腕踝小關節鏡的應用,被同事和患者稱之為名副其實的「手護神」。
  • 糖尿病患者腿麻,是併發症的出現?醫生表示:最好先明確這2點
    糖尿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能夠及時的進行科學規範的治療,控制血糖,很多患者是可以長期正常生活。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不注意控制血糖,患者長期血糖升高,容易引起很多嚴重的併發症。
  • 手指頭麻木是怎麼回事 這根指頭麻小心腦中風
    我們身體上的各個部位,都是和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的,如果您的身體任何一個地方出現不適的症狀,那麼,就很有可能是疾病導致的,有些人經常覺得手指發麻,那麼,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手指頭麻木是怎麼回事?
  • 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來幫忙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對周圍神經的損害。在糖尿病神經病變中,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病變,佔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周圍神經病變的症狀千差萬別,有的患者只感覺足部存在輕微的刺痛;有的患者卻感覺到嚴重的疼痛。但真正的危險卻是——什麼都感覺不到。如果足部感覺遲鈍或者麻木,就不容易感覺外界給足部帶來的傷害,輕微的損傷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 蹲起後頭暈、腿麻、關節響?可能不是身體差,而是……很多人都弄錯了
    2 蹲久了腿麻可能是正常現象,也可能是疾病信號年輕人一般很少腿麻,但有些上了年紀的人,稍微蹲一會就會覺得雙腿麻木,就像很多針扎一般,走路都是煎熬~而患有動脈硬化、靜脈血栓等血管病的人群也會出現上述症狀,因此,有些人對於腿麻、腿軟症狀就憂心忡忡
  • 蹲起後頭暈眼花、蹲久了腿麻很正常?警惕心腦血管等問題
    幾乎大部分人,蹲著時突然起身會出現一過性頭暈和腿麻,不過幾分鐘左右就能好轉,有人認為這是貧血或身體缺鈣引起的,這果真如此嗎。蹲起後頭暈眼花是怎麼回事?大部分人蹲久後會出現腿麻的情況,這是正常的神經反應。因為長期蹲著可壓迫腿部神經和血管,讓局部神經細胞處於缺血和缺氧狀態,大腦不能及時接收到腿部神經信號。突然站起來時血液會快速流通,神經信號全部發送給大腦,使得大腦出現錯亂,從而引起腿麻。感覺腿麻時不能立馬站起來,先動一動腳趾,一般2~3分鐘左右就能緩解。
  • 腿麻是什麼原因,腿麻竟有這些危害
    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會引起血液流通不暢,從而出現手麻腿麻的現象,有的人對於腿麻並不在意,其實腿麻對於身體有很大的危害,下面就詳細的說一下腿麻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同時介紹一下腿麻有哪些危害,以及在腿麻的時候應該怎麼緩解。
  • 可能是惹上了麻煩事,趕緊看下
    而這種手腳的麻木通常是從手足這些肢端發生。如果在使用這些藥物後有感到手腳麻木或者出現肢端的感覺異常,那就說明問題了。建議暫時停藥並諮詢相關醫生。2、神經功能紊亂如果較長一段時間作息不規律,加上情緒異常,總是焦慮、煩躁或者有心慌氣短等表現。那就是說明可能會有內分泌紊亂的情況存在。
  • 小心這些病,需警惕~
    3、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可導致多種系統性損害的代謝疾病。糖尿病神經病變最常見於神經病變和自主神經病變,主要的特徵是手腳麻木和疼痛。手麻患者要定期檢查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是否升高。如果有單側手足麻木、無能為力,即使在幾分鐘內鬆了一口氣,也一定要注意它,並儘快趕到醫院進行治療。5、營養不良導致手麻挑食,或者節食,或者因疾病而減少食量。不及時進食會導致身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從而導致營養不良。
  • 提醒:腳上出現6種表現,說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小心「糖尿病足」
    提醒:腳上出現6種表現,說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小心「糖尿病足」1、足部麻木,有刺痛感在臨床,如果出現足部不適,有經驗的醫生都會先確認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如果,足部出現麻木,刺痛感,那這實際上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這些症狀可能是周圍神經病變對四肢神經造成的損傷,一些人群也會出現夜晚腿部抽筋的情況,要警惕了!
  • 糖尿病8個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
    慢性併發症:糖尿病腦血管病(腦出血或腦血栓)、糖尿病心臟病(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 3.聽力喪失 2型糖尿病患聽力損失的人數是健康人的兩倍,聽力損失的跡象包括聽人們說話困難,需要把電視和電臺聲音調高,覺得你身邊的人總是喃喃自語等。
  • 糖尿病神經病來時靜悄悄?若發現這9種異常,去看看也無妨
    糖尿病神經病變發展比較緩慢,往往被患者所忽視,錯失診斷和最佳的治療時間。持續性高血糖會對心臟、眼睛、腸道及胃部帶來不同程度傷害,特別是有以下幾個症狀時需警惕糖尿病神經病變,及時去醫院做檢查和治療。身體出現這些異常,最好考慮一下糖尿病神經病變1、腹瀉和便秘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會影響腸道蠕動,使得分泌功能發生異常,從而引起便秘和腹瀉,特別是夜間下半段腹瀉和便秘最為明顯。另外患者腹瀉和便秘會交替出現。
  • 當心有「麻」煩!7種疾病可能正悄悄來襲
    手機、電腦玩久了手麻上了年紀經常性手腳麻木這是怎麼回事?不同部位、狀態的麻木預示著不同的疾病這些可能找上門的「麻」煩要當心注意!特別是缺乏B族維生素會導致營養和代謝受阻,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周圍神經炎和神經根損害以及手腳麻木。動脈粥樣硬化腦動脈硬化會使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局部血液供應和大腦氧氣供應減少,同時也會導致中樞機能障礙。
  • 糖尿病總是靜悄悄,醫生提醒,腳上出現三個信號,儘早去醫院體檢
    持續腳麻當糖尿病引起周圍神經病變時,患者經常會感覺腳底麻木,痛覺和溫度感覺都變得遲鈍,比如泡腳時感受不到水溫,甚至被燙傷都毫無感覺。腳麻症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徹夜難眠。2.腳上的傷口很難癒合通常我們手腳上出現小傷口後,很快就會自己癒合了,但是糖尿病患者受傷後,即使是很小的傷口,可能依然會久久難以癒合。這主要是因為全身血糖升高、免疫力下降,細菌更容易附著在創面上,而傷口也更難癒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