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在中老年人身上很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在生活中幾乎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幾個患有糖尿病的親戚或朋友。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會給患者帶來一系列的併發症,其中神經性病變是其中一個發病率最高的慢性併發症。根據2001年的全國糖尿病併發症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出現神經性病變的發病率大約在60%。
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神經病變?
糖尿病為什麼會引起神經性病變,這首先要從葡萄糖說起。由於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不足等原因,葡萄糖在進入身體以後是不需要胰島素的幫助的,所以糖尿病人的神經細胞中的葡萄糖含量通常都會比正常人要高。這些葡萄糖在血液的催化下,會轉換成山梨醇,然後再轉換成果糖,這個時候神經細胞裡的滲透壓就會增高,從而導致神經出現異常。
此外由於糖尿病人體內的血糖濃度高,神經細胞裡的蛋白質也很容易發生糖化反應,導致神經細胞發生腫脹,從而導致糖尿病神經性病變的發生。
糖尿病之所以被視為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主要是因為全身的神經組織都有可能會受到糖尿病的損害。糖尿病神經性病變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中樞性神經病變,另一類是周圍性神經病變。中樞性神經病變主要包括腦部和脊髓,除了會讓肢體的感覺和大腦的運轉出現異常以外,還有可能會影響味覺。周圍性神經病變主要包括4類,分別是腦神經、感覺神經、自主神經和運動神經病變。
1、腦神經病變
腦神經有12對,多數都能受到糖尿病的影響。腦神經受到損害的主要表現有白內障、聽力下降、眼球活動障礙等,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末期出現了眼睛看不見的情況,多半是因為腦神經病變誘發的糖尿病眼病所致。
2、感覺神經病變
感覺神經出現病變也是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很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末梢神經炎。末梢神經炎的主要症狀有肢體疼痛、麻木等不適。另外感覺神經受損還有可能體現在皮膚上,比如有的患者會出現感覺有螞蟻在身體上走動的不適感,或者走路的時候總感覺腳下無根,像踩在棉花上一樣,容易摔跤。
3、自主神經受損
自主神經病變也很常見,如病人常說的大汗、腹脹、便秘、排尿障礙等,都和糖尿病神經病變有關。
4、運動神經受損
運動神經受損主要表現為肌肉萎縮、全身無力、四肢酸痛等不適。
如何防治糖尿病神經性病變的出現?
1、控制好血糖
雖然不能說血糖控制比較好的病人的神經性病變一定會比血糖控制不好的人的輕,但是不管怎樣,控制好血糖對於一個獨立的個體來說是預防和治療神經性病變首先要做的事情。
2、改善血管微循環活性物質
很多人認為神經幹上的細小血管裡的微循環物質是糖尿病發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可以在中醫的建議下通過中藥來改善血管微循環活性物質。
3、對症治療
中醫上面講究辨證治療,一病一方,想要減輕糖尿病神經病變帶來的痛苦可以通過一些三環類抗抑鬱藥來緩解疼痛,同時生活上要避免飲酒和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