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最害怕的是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一有症狀就擔心是併發症來臨。尤其是下肢水腫,有人認為下肢水腫是糖尿病腎病的表現,其實並不盡然。
糖尿病水腫都是因為腎病引起的嗎?
確實糖尿病腎病可引起身體水腫,因為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使得尿量減少,從而導致水鈉瀦留。還有尿蛋白增加會使得大量蛋白丟失,引起低蛋白血症,下降血管吸收組織間隙能力,最終引起水腫。
還有哪些因素會引起糖尿病水腫?
1、甲狀腺功能減退
糖尿病患者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可引起下肢黏液性水腫,這屬於非凹陷性水腫, 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不會有凹陷。
2、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經受到損害後,會使得末梢微循環發生障礙,可導致末梢血管擴張充血,雙下肢靜脈可因為淤血而水腫。另外,神經營養障礙也會增加局部毛細血管滲透性,引起下肢浮腫。除了水腫外,也會出現肢體麻木和疼痛,手腳就如同戴了手套或穿了襪子一般。
3、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併發症,足部破潰後可引起感染。局部炎症反應也會升高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引起水腫,同時也會伴有局部皮膚溫度升高、顏色發紅以及疼痛等。
4、心功能不全
右心功能不全會使得腔靜脈回流受到阻礙,導致體循環淤血和水鈉瀦留,從而引起頸靜脈怒張,雙下肢可呈現對稱性水腫。除了水腫外也會伴有胸悶氣短和心慌,同時也會發生心電圖缺血性改變,可去醫院做心臟彩超檢查來確診。
5、營養不良性水腫
營養不良性水腫病人易出現全身浮腫,由於嚴格控制飲食,使得體內缺乏蛋白質,進而導致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每升降低到25克時,可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使得液體從血管內流向血管外,從而引起水腫。還有錯誤的飲食控制會使得體內缺乏維生素,血管和神經功能可受到損傷,進而引起水腫。
6、下肢靜脈病變
若糖尿病病人發生下肢靜脈病變,如靜脈瓣膜關閉不全,還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可使得下肢靜脈回流受到阻礙,進而導致下肢水腫。
溫馨提示
由此可見,糖尿病水腫不僅僅跟糖尿病腎病有關,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期間需監測好血糖,定期去醫院做複查,多吃含優質蛋白質食物,均衡為身體攝入營養。若持續有水腫症狀,需第一時間去醫院做內分泌檢查,看看引起水腫的原因,然後對症治療。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