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年前通過單位查體查出的糖尿病,這幾年我也很關注血糖的變化,每天都測血糖,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左右,餐後2小時血糖也在10.0mmol/L以下。」今年62歲的朱女士說,之前一直沒感覺到什麼不適,最近感到腰背部不適,小便中泡沫比較多,於是到當地診所,做個尿液檢測,結果發現尿常規中尿蛋白定性(+-),尿微量白蛋白也偏高了。
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除了每日監測血糖之外,還要關注身體的變化。
出現泡沫尿等就要警惕了
隨後朱女士拿著檢測報告到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就診。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彥華給她講解了一番早期糖尿病腎病可控也是可以逆轉的,朱女士心裡感覺踏實些了。
李彥華介紹,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在糖尿病及終末期腎病患者中出現的比例逐年增加。糖尿病腎病的高發病率同時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殘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糖尿病腎病有家族聚集性,已成為糖尿病病人,尤其是年輕的IDDM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防治糖尿病腎病,尤其是在糖尿病腎病早期,降糖降壓治療對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發展,並且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李彥華介紹,如果早期出現這些症狀就要注意了。泡沫尿:部分患者尿中出現泡沫與尿蛋白相關。這是糖尿病損害了腎小球等微血管所致。原因是腎小球濾過膜的濾孔增大和原有的陰電荷丟失,結果使血漿蛋白容易濾過出來;水腫:腎性水腫與一般腎病症候群相似,水腫常出現於組織疏鬆部位及身體低垂部位。平臥休息後下肢水腫可減輕;高血壓:腎臟受損後不能正常排水排鈉,體內出現水和鈉的瀦留。另外腎臟受損後還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這是糖尿病腎病的症狀之一;容易疲倦、乏力:糖尿病腎病的症狀有:容易疲倦、乏力。這可能是最早的症狀,但是很容易被忽略。
嚴格控制早期糖尿病腎病進一步發展
要想控制早期糖尿病腎病進一步發展,李彥華介紹,首先要優質蛋白飲食:採取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每天蛋白質控制到0.6~0.8克/Kg體重,但過低的蛋白質攝入(##_FORMAT_LT_##0.6克/千克)容易引發蛋白質營養不良。慎用植物蛋白。如存在必需胺基酸的缺乏,可適量補充a-酮酸。通過低蛋白飲食,可明顯降低尿蛋白的排洩率,延緩腎功能不全進展。
嚴格控制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減少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糖化血紅蛋白越高,糖尿病腎病的發病危險越大。最好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7.0%。遵照醫生方案口服降血糖藥物,不要自己隨意買藥吃。
嚴格控制血壓、血脂:血壓應儘可能控制在##_FORMAT_LT_##125/75HHmg。一般糖尿病腎病患者可引起血壓升高,高血壓又可加重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可形成惡性循環。2型糖尿病常合併高血壓病,ACEI或者ARB類降壓藥都可降低尿中的白蛋白,對腎起保護作用;血脂是影響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一個重要因素,並發高脂血症的患者應將血脂儘量控制在正常範圍,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尤為重要。
每年到醫院檢查眼底和腎功能,眼底病變往往比腎臟損傷出現得要早;積極治療泌尿系統感染,不要擅自停用抗菌藥,一定要按照醫師的要求堅持足夠的服藥時間,防止復發。平時慎用腎損害的藥物;定期進行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檢查,這樣能及時發現早期的糖尿病腎病,積極治療後可以使病情逆轉。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房孝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