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是黃斑病變的高危人群?

2020-12-25 健康界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表明,全球約有3000萬黃斑病變患者, 其中之一的老年黃斑變性,又是60歲以上老人視力不可逆損害的主要原因。

黃斑位於視網膜的中心,是眼後部的感光組織,視網膜能立即將光或圖像轉換成電衝動,然後將這些衝動或神經信號傳遞到大腦,形成視覺。黃斑是決定視功能的重要部位,識別形狀、大小、顏色、縱深、距離等大多數光學信號。

湘江愛爾眼科王啟常表示:若其出現異常,就會引起視力低下,黃斑的任何病變,如水腫、出血,都會影響成像。黃斑變性主要是中心視力下降,視物變形,如果不採取任何治療措施,5年後視力會嚴重下降,最終導致失明。

那麼哪些人群是黃斑病變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

隨著人體衰老,黃斑退行性老化,就可能出現黃斑病變。因此,眼科學上有一類稱呼叫老年性黃斑變性,又叫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佔黃斑病變的大部分。

2、有家族遺傳者。

黃斑病變的眼底表現有家族遺傳史,發病年齡可從幼兒期至老年期,但最常見於青少年發病,又稱先天性或少年性黃斑病變。

3、高度近視者和糖尿病患者。

高度近視患者由於視網膜比普通人薄,出現黃斑病變的患者比普通人高。此外,糖尿病患者也容易發生視網膜黃斑病變,引起黃斑水腫。

如何及早發現黃斑病變?

長沙湘江愛爾眼科王啟常院長表示:有上述特徵的人群應定期檢查眼底,55歲以上老人最好每年一次。此外,還有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可以及早發現黃斑病變苗頭:用手遮住一隻眼睛,用另一隻眼睛觀察方格、直線狀的東西,如門窗、地板磚等,如發現東西變形或視野中心出現黑點等,應儘快就醫。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哪些人群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嗎?如果你是高危人群該怎麼辦?
    通過臨床這些年的觀察,這幾年的猝死年齡逐漸年輕化,而且職業類別也不斷擴大,所以有必要在這裡和大家科普一下目前猝死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這些人群在平時要注意保護自己同時學習一些急救知識,用於自救和他救。
  • 如何及時發現黃斑病變 教你這三種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眼睛黃斑病變,也都知道眼睛黃斑病變對咱們的眼睛存在很多的危害性,所以,怎麼才能準確的,及時的發現黃斑病變成為了咱們日常生活中的的一個難題。要想發現黃斑病變不只要了解黃斑病變的症狀,還要知道怎麼去進一步的查看。下面就是發現眼睛黃斑病變的三步曲。
  • 黃斑病變?黃斑變性?是不是一回事
    既然黃斑對視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如果出問題,就會引起一系列視力損傷,黃斑病變的主要症狀有以下幾種:中心視力減退、有暗點、黑影、視物變形、直線變彎曲等。作為公認的難治性眼病之一,黃斑病變有一定的致盲性,所以大家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黃斑病變作為高發眼疾,是現代社會致盲的因素之一,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患上此病,中老年人居多,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 黃斑裂孔是怎麼回事?黃斑裂孔最容易找上這三類人群
    黃斑裂孔容易找上這三類人群1、中老年人群黃斑裂孔高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2、高度近視人群3、眼外傷人群嚴重的眼球震蕩或挫傷可使正常的黃斑破裂,從而產生裂孔。黃斑裂孔如何診斷?1.視力明顯減退,視野有暗點。
  • 千萬別發生黃斑病變,否則定期治療一次7000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50歲以後的人群,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也越來越高,雙眼還不一定同時發病。 ,診斷為老年溼性黃斑病變。 但是沈醫生說,黃斑病變的治療比較持久,費用也不菲,一般打一針需花費5000~7000元,而且要定期打,所以,黃斑病變強調早發現早幹預。
  • 專愛攻擊老年人的致盲眼病—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分為乾性老年性黃斑變性和溼性兩種,快來聽聽專家的詳細解讀: 老年性黃斑變性的高危人群
  • 老人看東西「變形」 當心眼底黃斑病變
    其實,這極有可能意味著眼底黃斑病變的到來!  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以及各類電子產品的普遍使用,眼底黃斑病變對人們視力健康的威脅越來越大。記者了解到,以往不太為老百姓所知的黃斑變性,如今已成為老人主要的致盲眼病。由於對該病缺乏認識,一些老年患者發現視力下降時,往往誤以為是年老的正常變化,結果延誤了治療時間。  近日,健康周刊記者採訪了梅州市梅江區深梅眼科醫院主治醫師鍾敬雯。
  • 黃斑病變,比白內障更可怕的眼部健康殺手,診治手段需了解
    導語:黃斑病變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老年人的患病率比較高,但有些嬰幼兒、青年人也可能會患病;常會伴隨著視力下降、視野缺損、視物變形等表現,對正常生活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有些人想了解病因,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規避風險,那麼黃斑病變的原因有哪些呢?
  •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癌症該怎麼預防?
    什麼是癌症? 引起癌症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汙染與職業暴露、病毒感染、慢性創傷及刺激、醫源性因素、遺傳因素、免疫因素、內分泌因素。 哪些人是癌症的高危人群?
  • 醫生:這三類高危人群,有必要做
    醫生提醒:這三類高危人群,有必要做胃腸鏡食管癌的高危人群1.居住在食管癌高發區域的人群;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有食管癌的病史;飲食習慣不好,比如吃飯過快、愛吃熱的燙的食物、高鹽飲食很多人以為胃鏡只能檢查胃,其實是還可以檢查食管的病變,在胃鏡下觀察食管黏膜有沒有出血、糜爛、隆起、潰瘍等等。如果懷疑有病變,可以在胃鏡下取出組織活檢,做病理活檢,明確最後的診斷。
  • PG和胃泌素17聯合檢測對胃癌高危人群萎縮性胃炎的預測價值
    一、研究對象 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實施上海市靜安區公共衛生項目"早期胃癌篩查和癌前期病變及其有效幹預"的石門二路街道社區和南京西路街道社區1 803名無症狀胃癌高危人群的資料。
  • 久坐不動,飲食油膩人群往往是高危人群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二科副主任、民航院區外科負責人、主任醫師鄭權告訴記者,直腸癌的致病原因有很多,主要是遺傳易感性,特別是家族性腺瘤病和絨毛狀腺瘤,二者癌變率最高,被公認為癌前期病變。40歲以上人群每年應篩查腸癌這7類人群列入高危人群
  • 第二大癌症——大腸癌,7大高危人群,用好篩查「金標準」
    紅肉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為導致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攝入過多時,人體產生的膽酸代謝物、膽固醇代謝物會增多,腸腔內厭氧菌也會增加。長期如此,就可能增加腸道癌前病變的發生風險。  它可以發現腸道微小的病變,而一旦發現腸道有息肉或者小腫瘤,就能立即切除或者取活檢以證實病變性質。
  • 黃斑病變會導致失明
    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是眼底黃斑病變找上門來的!說到「眼底黃斑病變」,大多數人可能不熟悉他。我下意識地把他當成了下眼瞼上的黃色斑塊,一想到這件事我就覺得很難受。其實,眼底不是下眼瞼,而是眼球底部。黃斑病也真的很可怕,他會導致視力迅速喪失,甚至失明,更常見於老年人。
  • 眼底黃斑病變是什麼病
    1、Rieger性視網膜炎,又叫青年性出血性黃斑病變。青年性出血性黃斑病變為發生於黃斑部及其周圍的弧立的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灶,伴有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臨床上並不少見,一般為單眼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下。
  • 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碰上黃斑病變,到底要不要手術?
    黃斑病變一直是威脅人類視力健康的致盲性眼疾之一,在世界致盲眼疾排名中,黃斑病變僅次於白內障和青光眼,它常發生於中老年人群,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患上黃斑病變。
  • 你是瞼板腺障礙的高危人群嗎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及眼表專科主任王叢香教授介紹: 瞼板腺功能障礙是一種以瞼板腺終末導管堵塞和(或)瞼酯分泌的質或量異常為主要特徵的慢性、 瀰漫性瞼板腺病變
  • 視物扭曲或有黑影當心黃斑病變,四類眼底病就醫別拖延
    醫生會告訴你,是位於眼底的黃斑。黃斑集中了90%以上的視覺細胞,而一旦黃斑發生水腫或病變,就會導致視細胞死亡和變性,使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日前,傳來好消息,被譽為眼底病「貴族藥」抗VEGF藥物,大幅降價進入醫保,面向眼底病領域的四個重要適應症:溼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視網膜靜脈阻塞繼發的黃斑水腫、糖尿病黃斑水腫、脈絡膜新生血管。
  • 宮頸癌的5個高危人群,有你嗎?常吃它,抑制腫瘤,子宮更健康
    我們今天跟大家說一下宮頸癌的易感高危人群有哪些?宮頸癌的病因到目前為止還不完全明確。根據國內外研究資料表明,認為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①多次流產的女性與性生活不潔者宮頸癌與早婚、早育、多胎、多產、密產有關,35~39歲、60~65歲為發病高峰,農村發病率高於城市。性生活紊亂是宮頸癌的高危易感人群,應重視早期篩查。
  • 愛滋病高危人群出現新變化
    戒毒人員及毒品又有哪些問題需要關注?愛滋病高危人群悄然變化據《2019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截至2019年底,我國現有吸毒人員214.8萬名,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6%,系連續第二年減少,同比下降10.6%。廣東全省來看,愛滋病吸毒人員最高峰時有900多人,目前全省只有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