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訇文摘:觀《徵服1453》有感

2021-02-13 阿訇頻道

 

(一)

初看電影《徵服1453》,即被其宏大的戰爭場面所震驚,感嘆奧斯曼土耳其人徵服君士坦丁堡的不易,穆斯林軍隊為擴大伊斯蘭的影響可謂拋頭顱灑熱血。當然,作為伊斯蘭人,對其中穿插的哈桑和艾拉的愛情故事頗為不解,覺得可能受好萊塢大片的影響,大概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增加票房上座率而已。

因為講《羅馬章》經注,其中提及君士坦丁堡(現稱伊斯坦堡),我索性找來該城的阿拉伯語資料,給學生上精讀課。於是較詳細地認識了土耳其人為徵服該城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此課講了多半,我介紹同學們觀看《徵服者1453》,學生們迫不及待地要看此片,趁著他們看片,我再看一遍。畢竟對其歷史及攻防戰略有了一定的了解,居然看出首次沒有看出及沒看懂的許多內容。

(二)

此片毫無懷疑是歌頌土耳其伊斯蘭英雄,在擴大伊斯蘭影響,揚穆斯林之軍威的時刻,上至穆罕默德二世蘇丹,下至挖地道和拉戰船的民工,都齊心協力、熱血沸騰地投入戰爭。挖掘地道的民工最令人感動,當地道被發現時,他們本來可以逃跑,但是卻留下來集體念作證言,同敵人同歸於盡。至於在戰場上犧牲的將士,都以作為伊斯蘭的烈士而感到榮耀,且都要求戰友將自己得舍西德(烈士)的消息傳達給家鄉的父老鄉親,讓親人為之自豪。電影反映出伊斯蘭教能調動這個民族巨大的潛能。電影維護了穆斯林的榮耀,無論陸戰還是海戰,穆斯林的戰鬥口號就是一句「真主至大」,陣亡將士臨終都以作證言作為最後的言語。在5月29日對君士坦丁堡發起最後的總攻之前,蘇丹帶領大家做了集體禮拜,並進行了讓穆斯林自豪和振奮的戰事演說。

電影頌揚了伊斯蘭學者的角色,尤其在戰爭進入最艱難的時刻:該城久攻不下,匈牙利等歐洲國家的援軍將蜂擁而至,將對土耳其人形成合圍之勢,蘇丹及將士們陷入困境,對攻克該城產生疑慮。一個伊斯蘭謝赫出現了,他以穆斯林學者及傳道者的身份,以帝王師的口吻,打消了蘇丹的顧慮,鼓勵年輕的蘇丹戰鬥下去,且將此次戰役同669年埋骨君士坦丁堡城下的聖門弟子艾卜·阿尤卜·安薩爾的視死如歸聯繫在一起,並聲稱蘇丹就是真主預言最終攻克該城的人物,讓蘇丹頓生伊斯蘭歷史使命感和神聖精神。在此偉大信仰的感召下,蘇丹一鼓作氣,完成了聖門弟子未盡的偉業。

再次觀看穿插在該電影片中的哈桑和艾拉愛情故事(應該是虛構的),居然發現,雖然確有好萊塢的風格,但並非僅僅給電影注入現代東西方俗人喜愛的內容。其實,這是宣揚土耳其不僅有伊斯蘭人,而且還有世俗者,世俗者(代表人物是哈桑)在自己私生活或許不檢點,但是,世俗者也無限擁護哈裡發,對伊斯蘭國家赤膽忠心,最後,哈桑在身中數箭的情況下,將奧斯曼土耳其的軍旗插到了黃金門的城樓上,哈桑是扶著飄揚的戰旗為國捐軀的。

這樣的安排與今天土耳其的國情很吻合,世俗主義者是軍人集團,他們在土耳其獨立戰爭中戰功卓越,這點誰也否認不了。在有伊斯蘭背景的繁榮黨領袖埃爾多坎掌權以後,他們的勢力被限制,因為大眾擁護埃爾多坎,軍人集團也只有服從。這樣,土耳其的伊斯蘭人和世俗主義者居然能夠相安無事,結果國家朝著穩定與發展的方向進步著。《徵服1453》雖然反映的是伊斯蘭哈裡發的徵服運動,但是哈裡發也是土耳其的民族英雄,世俗者必須擁護,於是影片也表現了世俗主義者不甘寂寞,豪不猶豫地衝鋒陷陣,一是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再則表明自己對伊斯蘭政府和國家是忠誠的。

這樣深具土耳其色彩的伊斯蘭英雄主義戰爭片,滿足了人們的視覺享受,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當然能得到非穆斯林影迷的追捧;又從精神價值上被多數穆斯林認可,從此角度講,該片導演匠心獨具,影片很成功。

(三)

我問同學觀看電影後感覺如何,他們有人對哈桑提出批評,不過多半還是叫好,一些學生還羨慕哈桑的長髮,想模仿哈桑殺敵時的灑脫,還有同學模仿穆斯林戰士進攻時念「真主至大」。可見電影對年輕人的影響,如果阿鴻講穆斯林軍隊曾經的戰功,講穆斯林聖戰時的奮不顧身,終究還是乏味,聽眾有限,連許多穆斯林也不愛聽,如果變成合適的影視,那就會一夜間傳遍千家萬戶,現代傳媒太神奇太厲害了。

我告訴同學,如果有人能將穆斯林國家普遍的平和、將穆斯林的幽默、豁達,將伊斯蘭社會的拾金不昧和兄弟友誼表現出來,一如伊朗拍攝的市井生活片,就一定能夠很好地改善穆斯林的形象。同學們津津有味地聽著。


相關焦點

  • 電影:徵服1453
    在這部徵服1453電影中,徵服者,抑或者是「法提赫」,這是土耳其歷史上最好戰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綽號。在1453年,中世紀結束的那一年。那一年,年僅23歲的穆罕默德二世率領騎兵和戰艦攻陷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從而結束了東羅馬帝國一千多年的統治,將奧斯曼帝國建立成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東西方文明在此地交匯。1453年,對於現在的土耳其人來說,是僅次於1923年土耳其建國之外最重要的年份。
  • 電影欣賞:【徵服1453】
    電影【徵服1453】 作品信息:《徵服1453》是法魯克·阿克索執導,德夫瑞姆·埃文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作品簡介:土耳其史上最貴的影片,根據歷史上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拜佔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戰役改編,是一部堪比好萊塢的史詩動作大片。
  • 影音推薦|法提赫1453(又名:徵服1453) ——土耳其帝國的榮光
    法提赫1453(又名:徵服1453)——土耳其帝國的榮光
  • 土耳其帝國的榮光——徵服1453!!!
  • 妙無言|《徵服1453》,土耳其史上最貴的影片
    中文名:《徵服1453》 外文名:Fetih 1453 類型:劇情 製片地區:土耳其 拍攝日期:2011
  • 看電影學歷史:《徵服1453》
    《徵服1453》就是這樣一部講述了奧斯曼帝國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近這些年土耳其比較膨脹,大有恢復奧斯曼帝國榮光之心,祖宗當年這麼大的豐功偉績自然要不斷的翻出來曬曬。作為一部有政治野心的主旋律影片,土耳其也是下了血本,投資超過1700萬美金,號稱其史上最貴影片。
  • 觀四大名著有感——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
    山林子觀四大名著有感:劉麗朗讀09:42來自生命裡傳來的聲音觀四大名著有感——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1、觀《水滸傳》有感億世乾德下臨地萬古坤德上應走浩然正氣百八相人間青史浩氣流2、觀《閒看岸綠又春風清酒一壺友歡聚群雄浮流談笑中塵世妄欲無窮盡道運天機少人明3、觀《
  • 一代經師王傳高老阿訇
    先父自幼受祖父的愛戴及本方濃厚的教門薰陶,13歲那年便進入本坊清真寺學習伊斯蘭教基礎經典,由於懂禮貌、天資聰明且勤奮好學,便被本坊阿訇介紹到外地求學。先後到開封、寶雞、平涼等地區清真寺學習。曾師從河南的何恩容阿訇、山東的沙四阿訇及平涼的白欽齋阿訇等著名的伊斯蘭學者。1956年冬,家父從平涼市興合莊清真寺淚流滿面地離開了教學有方、愛徒如子的恩師白欽齋大阿訇,滿載而歸的回到了離別多日的親人和故鄉。
  • 觀東陽橫店影視城有感!
    觀橫店影城有感! ——葉老(隨筆)橫店影城起硝煙,斷壁殘垣化灰燼。以強凌弱遭恥辱,今朝乾坤嘆不已。
  • 「和我一起讀詞典」現代中國「四大名阿訇」,你知道幾位?
    約自明代後期,陝西回族學者胡登洲創辦經堂教育時起,穆斯林開始稱教授經文的教師為阿訇,後逐漸流行。今專指由清真寺經堂大學或經學院「穿衣」畢業,具有較高宗教學識的宗教人員。阿訇的職責是「替聖傳道」,領導穆斯林從事宗教活動。
  • 從《怨靈纏身》看人性——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
    心無幽怨鬼不纏——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魔幻懸疑電影《怨靈纏身》觀影會在宜昌隆重舉行不一而足的人生,綻放一樣的煙火——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愛是世上唯一的光——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最可怕的鬼,是人心 ——宜昌電影《怨靈纏身》觀後感讓更多人感受到蛇從革故事的精彩——觀電影《怨靈纏身
  • 朱熹《觀書有感》
    觀書有感作者:朱熹   朗誦:張筠英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 1453年,烏爾班的大炮與穆罕默德二世的頭巾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易手,消失的是一個拜佔庭帝國,帶來的卻是地中海的地位變遷,這個歐洲文明的搖籃自此變成了奧斯曼的內海,歐洲人被迫走向大西洋,這是海洋時代的開始。本期,我們講點兒1453年的事兒,避開宏大的敘事,關注兩個小話題,窺管見豹,作為對阿克巴·艾哈邁德的補充——  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戰役,歷史研究的著書可謂汗牛充棟。
  • 從祖父金子常與馬松亭阿訇的埃及合影談起
    金子常阿訇與馬松亭阿訇在埃及的合影我初見這張照片,非常驚喜,馬阿訇長袍馬褂,頭戴深色尼帽,祖父西裝革履,豪氣英爽,應該是我見過的祖父照片中,最帥氣,最顯陽剛氣度的一幅照片。照片拍攝時間應是1936年福德圖書館建成兩個月後。約在10月份,馬阿訇第二次赴埃時所拍。
  • 心無幽怨鬼不纏——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
    魔幻懸疑電影《怨靈纏身》觀影會在宜昌隆重舉行不一而足的人生,綻放一樣的煙火——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愛是世上唯一的光——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最可怕的鬼,是人心 ——宜昌電影《怨靈纏身》觀後感讓更多人感受到蛇從革故事的精彩——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觀《怨靈纏身》有感——注重故事情節的打磨
  • 中華回族史事:阿訇王寬解囊辦新學
    王寬是回族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宗教教育的革新家,也是北京著名的大阿訇。王寬,字浩然,經名阿布杜·拉合曼。1848年9月8日出生於北京的一個穆斯林經學世家,叔祖王守謙是當時有名的「北方經師泰鬥」,王寬兒時就很聰明,其叔祖特別喜歡,到各地講學常常把王寬帶在身邊。
  • 不一而足的人生,綻放一樣的煙火——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
    愛是世上唯一的光——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最可怕的鬼,是人心 ——宜昌電影《怨靈纏身》觀後感讓更多人感受到蛇從革故事的精彩——觀電影《怨靈纏身》有感觀《怨靈纏身》有感——注重故事情節的打磨,才是電影的可行之路優酷電影《怨靈纏身》獨家上線,重溫宜昌民俗故事放下執念, 方得自在——
  • 觀《花木蘭之大漠營救》有感
    真英雄王開山——觀《花木蘭之大漠營救》有感。
  • 在這裡 我喜歡聽海的聲音——觀劉忠攝影《大海 我的愛》有感
    在這裡 我喜歡聽海的聲音——觀劉忠攝影《大海 我的愛》有感 在這裡 我喜歡聽海的聲音—— 觀劉忠攝影《大海 我的愛》有感
  • 觀《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觀《哪吒》有感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經典臺詞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