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OL應禹誠被稱「湯人」用實力證明現實版門神

2020-08-30 娛樂資訊榜

應禹誠原名應子棟,2009年前往韓國進行唱歌、舞蹈、表演全方位訓練,2014年作為韓國Notice男子團體成員出道,並發行了第一張專輯《dangerous》 ,正式進入內地開始宣傳及活動,由於應禹誠平時比較喜歡喝湯,被大批粉絲稱為「湯人」。最近他再次用實力證明是「現實版的門神「。




霸道總裁一去不復返 沙雕氣質火力全開

一出道即出演《穿梭戀人》飾演男主韋小寶,在劇中他是足智多謀、冷靜沉著現實版霸道總裁,他的第一感覺總能給人一種典雅高貴的紳士氣質,加之一張很酷的臉更給觀眾無數遐想的空間,讓更多的人想要去探索這個神秘的人。同時,也因為這個角色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應禹誠這個人。網友直呼:「劇中的角色完全是男友首選。」

私下應禹誠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這與他在熒幕上高冷的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平時喜歡做飯、運動、看書的他,完全也是一副鄰家哥哥的形象。在沒工作之餘,他也會靜下心來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有時他也會與粉絲開啟一場愉快的直播互動,直播間裡,粉絲看到腦門很大他大喊:「自己的愛豆,你用實力證明自己是門神。」即便如此他還是不會生氣與粉絲互懟,直播間裡笑聲一片。




多變風格盡顯本真 砥礪前行不忘初心

他是《不可思議》中的袁俊平,他是《惡魔校花2》中的宋御風,他是《穿梭戀人》中的韋小寶,他是韓國Notice成員中應子棟,不管他是一個怎樣的角色,他都把最樸實而又本真的面貌展現給我們,他的每一個角色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儘管歌手演員應禹誠不在像出道時候有更多的作品帶給大家,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過,他仍然在堅持著做這一行,曾經有記者問過他:是什麼支撐你到現在還喜歡這一行?「也許是對這一行的喜愛,不想這樣輕易地放棄!堅持了我至少還有夢想,不堅持就沒有夢想了。」

據悉,由應禹誠復出後首張單曲《沒有硝煙的戰火》於8月1日建軍節上線,期待更多精彩帶給我們。


相關焦點

  • 【創·星】應禹誠 顏敬傑|《沒有硝煙的戰火》致敬抗疫前線工作者
    、顏敬傑2020年,一場悄無聲息的「戰役」拉開序幕,祖國14億人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為國家盡著自己的微薄之力,奔赴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們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拼命的與這場「戰役」做鬥爭,為了守護國家而努力奮鬥著。
  • 每日一經方--赤石脂禹餘糧湯
    赤石脂禹餘糧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收斂,澀腸,止瀉之功效。主治下利不止,滑脫不禁,脈沉細無力。【方歌】赤石餘糧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湯欣。澀可固脫,故用赤石脂;重可以鎮固,故用禹餘糧。然惟病在下焦可以用之。」2、《寓意草》:「禹餘糧甘平,消痞硬,而鎮定其臟腑;赤石脂甘溫,固腸虛而收其滑脫也。」3、《傷寒來蘇集》:「利在下焦,水氣為患也。唯土能制水,石者,土之剛也。
  • 「金玉良言」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北宋理學家程頤所講的話,意思是:我們以誠對待人,他人會有所感應,他會知道你的誠意與心意,反過來,他也會以誠待你。賞析這句話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互信的問題,有效的人際交往應當是真誠待人、互信互利的。
  • 專訪:人間小情見大愛,應禹誠顏敬傑用音樂傳遞力量
    由應禹誠、顏敬傑演唱的《沒有硝煙的戰火》於今日八一建軍節正式上線,作為抗疫歌曲,是為了致敬奔赴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用音樂傳遞愛與力量。「這次疫情通過響應黨的號召而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祖國 14億人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的為國家盡著自己的綿薄之力,由此我更加熱愛和相信我們的國家。」
  • 【神仙宗師】上古門神——神荼鬱壘
    南北朝時,石門線刻的門神身著銷甲。以後,神荼鬱壘成為古代木版年畫的題材,至宋代已演變為鎮殿將軍模樣。福建漳州的傳統門神畫,神荼鬱壘常以大紅紙印製,還讓這兩個門神騎上了馬。        後來,蔡邕在《獨斷》中又說了這個故事:"海中有度朔之山,上有桃木,蟠層三千裡,卑枝東北有鬼門,萬鬼所出入也;神荼、鬱壘二門神居其門,主閱領諸鬼,其惡害之鬼,執以葦索,食虎。
  • 《小門神》:差一點的中國版《美國眾神》
    本片的兩位主角,一直負責看家護院保護財產的門神神荼和鬱壘,如今在現實世界中被密碼鎖和防盜門等安保措施逐步取代,也面臨著下崗再就業。在再就業培訓班上,他們和八仙、巨靈神等面對著酷似阿里老闆馬雲(不知道在談下阿里影業發行之前,這個人物是不是就已經做好了)的再就業培訓導師的成功學洗腦,手足無措。
  • 我愛門神
    這時候門神說話了,「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閒氣耶!」意思是大家都是替人看門的,誰也不比誰強,鬥哪門子氣呀。門神確實不枉稱神,別瞧他兇神惡煞的,心地挺寬。不知何時開始,我對門神感興趣了。這兩年在各處拍了些門神的照片,湊在一起看,有點意思。 門神在民間主要是以年畫的形式出現的,在各地都有不同的風格,人物也不同,仔細琢磨,一些小細節很有意思。
  • 看見文物|賀歲迎祥:看清宮掛門神、貼對聯
    據史料考證,滿族第一個下令懸掛漢族門神的人是順治帝。清軍入關之前,滿族並沒有掛門神、貼對聯的習俗。努爾哈赤在瀋陽定都時,瀋陽故宮從沒有掛過門神和貼對聯。清朝在北京定都後,瀋陽故宮才開始了掛門神、貼對聯。
  • 門神
    張貼門神應以進門者為視角,貼於門兩側,畫中門神以對臉相視為正確的傳統貼法,反之則為民間流傳的「貼錯門神」。       一些著名的傳統木刻版畫產地,也以印製門神版畫而聞名,如楊柳青、濰坊和桃花塢等地。門神繪製也多姿多彩,有的頭戴虎盔,有的穿袍掛戴,年畫上還飾有爵鹿、蝠喜、寶馬、瓶鞍等喜慶圖案,以祈吉祥。
  • 《小門神》,白瞎了神荼鬱壘的傳說
    它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因為近年人間不再關注神仙,神界經濟蕭條,門神、土地爺、八仙等等小神們面臨下崗失業的危險。鬱壘決定去人間,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甚至不惜放出怪獸「年」,證明門神的價值。為了阻止鬱壘,神荼也追到了人間小鎮,最後,神荼、鬱壘和百年老店母女一起用鞭炮戰勝了年……《小門神》中的神荼鬱壘 有《小門神》這樣一部電影固然好,好歹讓神荼、鬱壘這對幾乎被遺忘的門神在觀眾裡混個耳熟,但遺憾也太多,比如結構鬆散,劇情混亂,缺乏邏輯,尤其結尾部分門神、年和鞭炮之間的關係讓人看不懂。
  • 這些實力派演員原來都是idol出身!
    歡迎追蹤小七鯨旅跟我一起看人、看劇、看生活! 從前大眾都會對於idol背景的演員抱有偏見,花瓶和沒演技是他們的代名詞!但越來越多藝人們憑著實力證明,idol出生也能成為好演員!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那些idol出身的韓國實力派演員!
  • 我們都是實力idol!
    相比實力,很多人對偶像組合的印象就是「靠顏值撩粉的漂亮孩紙」。近些年,偶像組合成員開始全方位發展。在很多人還都對他們抱著「人氣全靠顏」的偏見時候,一位位偶像組合成員站出來用他們表現證明了「我們都是實力idol!」
  • 真實的real其實應該是應禹誠和他的粉絲
    最有意思的是應禹誠在韓國有一個外號叫做「湯人」,有這個外號的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因為他非常喜歡喝湯。由於應禹誠單獨活動之後一直很懷念組合的成員們,所以時常在微博更新曾經的照片表示念想,不過這一舉動一直被應禹誠的粉絲們調侃「洗剪吹」,因為五六年前的造型放在現在看來確實有些過時。對此應禹誠的回應則是自黑的發微博:上次話說告訴大家我剪髮染髮一條龍,事到如今也應該都看到我依然長發飄飄滴幹活,哈哈,其實那次是找到了以前未發布的照片,真是很懷念那段日子,往後就是一個人活動了,希望你們在韓國也一切安好。
  • 春聯門神
    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 GAI瞧不起男團idol,惹了飯圈粉絲眾怒
    GAI在《中國有嘻哈》裡說,idol別來沾邊,死得很快。後來GAI和徐聖恩拍了電影《爆裂說唱》,和黃子韜合作了《不勞不獲》《黑卡》,在《我是唱作人》裡跟張藝興談笑風生,在《中國新說唱》跟吳亦凡同坐導師席。先是瞧不起idol,後來又跟idol合作、成為朋友,如今又在言語裡透露出對idol行業的不尊重,所以被飯圈粉絲抓到了把柄。
  • 國乒有實力就是自信:陳夢陪伊藤美誠練,馬琳也陪,樂呵呵
    2020年山東威海版「活久見」:國乒教練馬琳、天驕陳夢,和日本王牌伊藤美誠對練起來。「琳醬」可能懂點日語,採訪時兼職伊藤美誠的日語「翻譯官」:【6個餃子、日本米比較黏好包(壽司?飯糰?),她練得多吃多點(不會胖)沒關係。】
  • 用奧特曼當門神是什麼體驗?張顏齊這波操作秀翻網友
    其實關於奧特曼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應該非常熟悉了吧,作為我們童年的回憶和夢想,相信有不少人都追過不同的奧特曼,而且許多人可能追過的還不止一個,而大家之所以喜歡奧特曼不僅因為他帥氣和實力強大,而且他還代表著正義,也正響應著那句話: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 典藏:兇險的門神
    門神能鎮妖魔,這是迷信嗎?不,妖魔的確存在,不過不在現實中,而在人們的心裡。內心強大,則無所畏懼;心裡有鬼,門神也救不了。徐老道說:「剛進來時我就發現,貴府的大門上沒有貼門神,這就是惡鬼長驅直入頻頻作祟的緣故。」劉員外恍然大悟,他衝徐老道連連作揖說:「多謝道長指點,我這就派人去買門神,立刻貼到大門上。」徐老道點點頭,又反覆叮囑:「一定要在孫記紙畫鋪買門神,切記,切記!」送走徐老道,劉員外當即吩咐僕人王三,趕緊去孫記紙畫鋪買門神。
  • 中國神話故事——《門神由來》
    說起門神的來歷,不能不追溯到上古時期的祀門和掛桃人習俗。最早具有門神功能的,其實是一塊桃木。古人認為桃木是仙木,能驅邪逐鬼,而且以桃木為劍,還可以斬妖除魔,所以一般人常在門上掛著桃木,以鎮四方想來搗蛋的妖魔鬼怪。
  • 小門神——中國最早的兩位門神是誰?
    我敢說,等到今年過年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人把鬱壘和神荼加為超級好友。貼門神是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