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獻檔案裡搜尋民國無錫

2021-02-24 江南琴社

【按】 2016年11月29日《江南晚報》A03版以幾乎整版的篇幅10刊載了晚報新聞採訪中心林潔潔主任採寫的報導,全文如下:

  或是完成一人一檔的民國名人小型綜合資料庫,或已整理出600萬字的無錫秦氏家族和鄉邦文獻,或是延續家族的業餘文化生活方式……在無錫,有這麼幾個60後和70後,他們經常聚會、一起走訪,目標只有一個:

  「民國無錫還塵封在無聲的各種檔案文獻中,留存在一些家族後人的記憶裡,需要我們吹去舊紙之塵、喚起昔日之憶。」記者昨天意外獲悉,錫城有六七個60後和70後,多年如一日不計得失,利用業餘時間默默搜集文獻檔案,從中捕捉民國無錫的往事與雅事。他們中,有的本月初基本完成了無錫民國名人小型綜合資料庫,有的已整理出600萬字的鄉邦文獻,有的延續著家族的業餘文化生活方式,從對自己家族歷史的描繪刻畫民國無錫的一個個側面。更難得的是,他們還抱成團。牽頭人顧穎介紹,他和夥伴們經常聚會,一起走訪,已發現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無錫民國故事以及珍貴史料。

  無錫民國名人小型綜合資料庫基本完成

  顧穎,曾在警察學校任教十餘年,現供職於無錫公安機關,業餘愛好文史,也喜好古琴與崑曲,與同好結有江南琴社,2013年又和陳倩等人恢復了古老的曲社——無錫天韻社。

  「天韻社在民國時期迎來發展的高峰,當時許多成員不僅是曲家,也是民樂高手和琴家,如吳畹卿、楊蔭瀏、曹安和、沈養卿、範鳴琴、闞獻之等,但除楊蔭瀏、曹安和外,其他人的生平事跡和確切身份數據很少見諸公開的文章中。無論是江南琴社還是天韻社,都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地方業餘社團,必須立足地方傳統的研究,而研究的基礎,就是對這些民國老社員基本情況的掌握。」為此,顧穎默默開始了他希望勾勒出有血有肉民國檔案的工作。

  2010年前,顧穎主要通過論文系統進行相關收集整理,但收穫甚微;近幾年因為職業的便利,加上市檔案局、市公安檔案館、市圖書館、方志館以及房地產信息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顧穎開展了對上述曲家、琴家等名人檔案的普查工作,並和陳倩等人同時尋訪老社員後人,收集口述和實物材料,結合圖書館提供的相關文獻數據,構建匯原始檔案、相關文獻家譜和家族後人口述回憶等諸要素於一體的小型綜合資料庫,「目前已為50多位無錫先賢建檔,而且做到一人一檔,包括圖文、錄音錄像等多種素材。到本月初,此項工作基本完成」。此外,身為東林領袖顧憲成所在上舍涇裡支顧氏的族裔,顧穎前幾年參與協助其族伯續修家譜,續修完成後,他又從檔案及文獻的角度,對無錫顧氏源流、名人及各分支居住地作了初步探查。「雖然工作的成果是一人一檔,但人與人的交往活動更重要,目前正在做梳理其中文化交往材料的工作。」採訪中,筆者深刻感受到他融入其中的充實與快樂,以及作為一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

  名人後裔歷三代整理出600萬字的鄉邦文獻

  秦紹楹,錫山秦氏後裔。歷史上,錫山秦氏是無錫一個著名大族,家族文化傳統深厚。秦紹楹所在的福壽堂一支更是典型的文獻之家,自秦紹楹高祖秦煥起,歷代重視收集整理秦氏家族和無錫鄉邦文獻,秦紹楹祖父秦毓鈞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秦毓鈞,字平甫,曾任《申報》副總主筆以及民國無錫縣圖書館和歷史博物館館長,他對無錫歷史文獻的收集保存和整理貢獻良多,是錫山秦氏文化集大成者,也是無錫文博事業的奠基者。秦紹楹是一名國稅幹部,業餘與父親秦寅源延續這種家族傳統,常年筆耕不輟。2012年起,他又對秦氏家族和無錫鄉邦文獻進行數據化和進一步整理,至今已完成600萬字的工作量,其中的任務之一,就是遍閱民國無錫及上海的舊報紙檔案,整理出感興趣的內容並數據化。由於父親秦寅源是不可多得的「民國無錫通」,耳濡目染,秦紹楹對無錫許多民國的人與事熟稔在心,因此他為顧穎的工作也提供了許多幫助。

  無錫市圖書館古籍部副主任朱剛,從事無錫地方文化典籍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他對地方文獻非常熟悉,夥伴們的工作中斷然少不了他提供的大量文獻和線索的支持。

  沈傑,無錫耕蘭草堂的後人。耕蘭草堂是中醫世家,但家族又有「六世藝蘭」的傳統。沈傑的曾祖沈養卿不僅是養蘭大家,也是民國時天韻社的重要成員; 沈傑的祖父沈白濤兼天韻社成員、畫家和養蘭名家於一身。沈養卿、沈白濤父子不僅積極參與天韻社活動,也與當時著名畫家如秦古柳、諸健秋、胡汀鷺等交往密切。他們在自己中醫職業之外有養蘭、崑曲、古琴、民樂演奏、繪畫、飲酒等多種業餘生活,在民國無錫曾引領風雅一時。沈傑雖然一開始沒有去養蘭、唱曲,但師從著名攝影家陳葭生學習攝影,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家中就有了暗房,他由愛好攝影延續了家族的業餘文化生活方式。他對長輩的前塵雅事如數家珍。在這個小團隊中,他對自己家族歷史的描繪也鮮活地刻畫了民國無錫紳士階層生活的一個側面。


10月29日,顧穎與朱剛、秦紹楹在南下塘品味樓幸會兩位海外歸國尋根的無錫望族後裔朱嘉象(中)和王天駿(右二)。朱博士是李國偉(榮德生女婿)的甥孫,現居德國,是熱交換技術專家;王博士是許倬雲的親戚,畢業於美國匹茲堡大學,是信息技術專家。他們倆的祖父都是庚款留美同學,而母系都出於小婁巷福壽堂秦氏。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現存民國檔案綜述
    臺灣地區現存的民國檔案,由於政治、歷史等諸多方面因素,其來源、分布、內容、管理與開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是全國民國檔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根據全國民國檔案資料目錄中心對臺灣地區現存民國檔案信息資源的搜集整理情況,綜述如下。
  • 張愛玲《太太萬歲》電影劇本手稿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今天上午舉行的2015年上海市檔案工作會議透露,已有許多企事業單位和市民積極申報。在已申報的近四十份檔案中,「年齡」最大的可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除了素有「中國私人第一檔」之稱的盛宣懷檔案希望藉此次申報衝擊國家級檔案文獻遺產,還有中國電信史上首份電話號碼錶、2014年首次出版的梁思成代表作《中國雕塑史》的80頁手稿、張愛玲創作《太太萬歲》電影劇本手稿、市民婚書等史料。
  • 讓歷史說話、講好檔案故事 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在鄭州開機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11月26日,由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檔案局、河南省檔案館主辦,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協辦的《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整理出版、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啟動新聞發布暨研討會在河南省出版產業園隆重舉行。
  • 《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整理出版及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鈺  讓歷史說話、講好檔案故事,河南省檔案館與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開展合作,對河南檔案館館藏的,民國時期在河南影響重大的中福公司檔案史料進行整理、開發,計劃出版《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第一輯)》,並拍攝反映焦作工人運動的文獻紀錄片
  • 上海電影譯製厂部分譯製片檔案 將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上海電影譯製厂部分譯製片檔案 將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2020年12月07日 10:04   來源:解放日報
  • 吳佩林主編:《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三輯目錄(附導言)
    收集、整理地方檔案文獻是目前學界和地方政府極為關注的課題,已經產生了很多重要的文獻整理和研究成果,並且有繼續繁榮擴大的趨勢。值此地方檔案文獻整理蓬勃開展之際,為了促進我國地方檔案文獻整理水平及規範化的整體性提高,我們認為很有必要系統地回顧我國檔案文獻收集、整理的學術歷程,從問題意識層面重溫開創性工作的學術關懷,從方法論層面探究典範性成果的經驗教訓。
  • 《清漾毛氏族譜》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這裡是毛澤東的祖居地
    在浙江江山市清漾村毛氏祖祠裡,看到一份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共同頒發的紅頭文件,內容是「清代《清漾毛氏族譜》,文獻已通過評定,第一批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文件2005年5月22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國家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全國毛澤東紀念館聯誼會和中共江山市委、市政府聯合舉行了
  • 用500件檔案文獻 講述抗美援朝往事
    最可愛的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檔案文獻展覽」正在遼寧省檔案館展出。此次展覽是我省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 遼寧省檔案館深入挖掘館藏紅色檔案資源,從館藏檔案中精選出檔案文獻、歷史圖片、視頻資料等500餘件作為展件,其中包括來自中央檔案館、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些珍貴檔案史料。
  •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影印書目
    清末民初涉外礦務檔案彙編 9冊 4300元 2008清末日俄戰爭善後檔案 2冊 800元 2008清末通商貿易檔案彙編 3冊 1200元 2008清內務府檔案文獻續編 8冊 3800元 2008清順天府呈稿 3冊 1200元 2008
  • 民國時期軍隊服裝怎麼制?這份即將公開的檔案裡有明文規定
    現代快報訊民國時期,軍隊公役、夫役分別穿著什麼形制的衣服?當時的國防部第三被服廠,有著怎樣的歷史沿革?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將於12月20日新增開放一批館藏數位化檔案,包括國防部第三被服廠檔案。
  • 上譯經典文本資料 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12月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此次向媒體公開展示的有十多部經典譯製片的檔案文獻,包括標有1972年字樣的《簡·愛》完成本和《巴黎聖母院》原譯本,均為鉛字印刷。
  • 蹇驤Ⅱ :田野考察文獻檔案展將沁陽博物館開幕
    書法研究及實踐的邊界問題》主講人:朱培爾時間:2018年6月24日16:00-17:30地點:沁陽市圖書館【3】對談:《地方知識的必要性:藝術人類學作為方法論和在地實踐》參與人:蹇驤II所有參與成員,沁陽當地文化學者、當地藝術家序言 light-year  /編輯
  • 時光檔案:民國期刊裝幀設計
    這是1902年梁啓超「新民說」中的一個重要觀點,它常常被美術史學者們編入中國近代美術史重要文獻冊籍之中。期刊作為近代傳播媒介的重要角色,其裝幀設計的視覺元素,便是上述論點的重要註腳。民國期刊的數量之多,類目之全,發行之廣,成為史學家們書寫,藏家們收藏的寶藏。民國期刊的裝幀史是中國近代美術演變,傳統審美傾向和現代設計理念融合的直觀視覺體現,更給世人留下了一份往昔歲月的珍貴社會檔案。
  • 業務研究|構建民國檔案與非遺保護的良好互動機制——從館藏採芝齋檔案說起
    2.1 《呈為採芝齋註冊牌號預防他人矇混註冊敘述經過情形請求禁止仿用事》(民國三十年四月廿四日)。此為律師朱豫凡代金宜安向國民政府行政院工商部呈文,重新申明金蔭芝在宣統三年二月二日、民國十六年丁卯六月二十八日兩次預囑「採芝齋牌號系歸在長孫宜安名下,屬於宜安產權,爾孫輩均不得幹涉。」
  • 【俄偵委為開展反對洗白納粹主義工作建立檔案和搜尋指揮部...
    2020-09-16 12:00:02來源:FX168 【俄偵委為開展反對洗白納粹主義工作建立檔案和搜尋指揮部】俄羅斯偵查委員會主席巴斯特雷金表示,該委員會為開展反對歪曲歷史和為納粹主義平反的工作成立了檔案和搜尋工作指揮部。
  • 民國夫妻都是為何離婚?數位化檔案即將公開
    民國夫妻都是為何離婚數位化檔案即將公開 近日,江蘇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表示將於12月20日新增開放一批館藏數位化檔案,包括民國司法行政部檔案全宗。該檔案的開放對研究民國司法制度及現象有一定幫助。
  • 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我這裡主要回顧有關鄧小平同志檔案文獻的一些重要情況,緬懷這位世紀偉人的豐功偉績,學習他的光輝思想和偉大品格。 鄧小平同志開創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走過了3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踐充分證明,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檔案文獻展覽」開幕
    最可愛的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檔案文獻展覽」在遼寧省檔案館舉行了開幕儀式。 此次主題展覽,遼寧省檔案館深入挖掘館藏紅色檔案資源,從20餘萬卷革命歷史檔案中,精選出檔案文獻、歷史圖片、視頻資料等500餘份作為展件,其中包括來自中央檔案館、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些珍貴檔案史料。
  • 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在鄭州開機
    人民網鄭州11月26日電(霍亞平)11月26日,由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檔案局、河南省檔案館主辦,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中州古籍出版社協辦的《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整理出版、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啟動新聞發布暨研討會在鄭州舉行。
  • 重慶育才中學公布一批珍貴檔案文獻資料 抗戰時期兒童美術教育在...
    重慶日報全媒體消息,自製木炭條畫畫,全校師生步行一夜到國泰電影院看話劇,舉辦抗日兒童畫展…… 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2日,重慶育才中學公布了一批珍貴檔案文獻資料,解密抗戰時期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生動而鮮活的史料給當下學生藝術教育不少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