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2016年11月29日《江南晚報》A03版以幾乎整版的篇幅10刊載了晚報新聞採訪中心林潔潔主任採寫的報導,全文如下:
或是完成一人一檔的民國名人小型綜合資料庫,或已整理出600萬字的無錫秦氏家族和鄉邦文獻,或是延續家族的業餘文化生活方式……在無錫,有這麼幾個60後和70後,他們經常聚會、一起走訪,目標只有一個:
「民國無錫還塵封在無聲的各種檔案文獻中,留存在一些家族後人的記憶裡,需要我們吹去舊紙之塵、喚起昔日之憶。」記者昨天意外獲悉,錫城有六七個60後和70後,多年如一日不計得失,利用業餘時間默默搜集文獻檔案,從中捕捉民國無錫的往事與雅事。他們中,有的本月初基本完成了無錫民國名人小型綜合資料庫,有的已整理出600萬字的鄉邦文獻,有的延續著家族的業餘文化生活方式,從對自己家族歷史的描繪刻畫民國無錫的一個個側面。更難得的是,他們還抱成團。牽頭人顧穎介紹,他和夥伴們經常聚會,一起走訪,已發現了不少鮮為人知的無錫民國故事以及珍貴史料。
無錫民國名人小型綜合資料庫基本完成
顧穎,曾在警察學校任教十餘年,現供職於無錫公安機關,業餘愛好文史,也喜好古琴與崑曲,與同好結有江南琴社,2013年又和陳倩等人恢復了古老的曲社——無錫天韻社。
「天韻社在民國時期迎來發展的高峰,當時許多成員不僅是曲家,也是民樂高手和琴家,如吳畹卿、楊蔭瀏、曹安和、沈養卿、範鳴琴、闞獻之等,但除楊蔭瀏、曹安和外,其他人的生平事跡和確切身份數據很少見諸公開的文章中。無論是江南琴社還是天韻社,都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地方業餘社團,必須立足地方傳統的研究,而研究的基礎,就是對這些民國老社員基本情況的掌握。」為此,顧穎默默開始了他希望勾勒出有血有肉民國檔案的工作。
2010年前,顧穎主要通過論文系統進行相關收集整理,但收穫甚微;近幾年因為職業的便利,加上市檔案局、市公安檔案館、市圖書館、方志館以及房地產信息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顧穎開展了對上述曲家、琴家等名人檔案的普查工作,並和陳倩等人同時尋訪老社員後人,收集口述和實物材料,結合圖書館提供的相關文獻數據,構建匯原始檔案、相關文獻家譜和家族後人口述回憶等諸要素於一體的小型綜合資料庫,「目前已為50多位無錫先賢建檔,而且做到一人一檔,包括圖文、錄音錄像等多種素材。到本月初,此項工作基本完成」。此外,身為東林領袖顧憲成所在上舍涇裡支顧氏的族裔,顧穎前幾年參與協助其族伯續修家譜,續修完成後,他又從檔案及文獻的角度,對無錫顧氏源流、名人及各分支居住地作了初步探查。「雖然工作的成果是一人一檔,但人與人的交往活動更重要,目前正在做梳理其中文化交往材料的工作。」採訪中,筆者深刻感受到他融入其中的充實與快樂,以及作為一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
名人後裔歷三代整理出600萬字的鄉邦文獻
秦紹楹,錫山秦氏後裔。歷史上,錫山秦氏是無錫一個著名大族,家族文化傳統深厚。秦紹楹所在的福壽堂一支更是典型的文獻之家,自秦紹楹高祖秦煥起,歷代重視收集整理秦氏家族和無錫鄉邦文獻,秦紹楹祖父秦毓鈞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秦毓鈞,字平甫,曾任《申報》副總主筆以及民國無錫縣圖書館和歷史博物館館長,他對無錫歷史文獻的收集保存和整理貢獻良多,是錫山秦氏文化集大成者,也是無錫文博事業的奠基者。秦紹楹是一名國稅幹部,業餘與父親秦寅源延續這種家族傳統,常年筆耕不輟。2012年起,他又對秦氏家族和無錫鄉邦文獻進行數據化和進一步整理,至今已完成600萬字的工作量,其中的任務之一,就是遍閱民國無錫及上海的舊報紙檔案,整理出感興趣的內容並數據化。由於父親秦寅源是不可多得的「民國無錫通」,耳濡目染,秦紹楹對無錫許多民國的人與事熟稔在心,因此他為顧穎的工作也提供了許多幫助。
無錫市圖書館古籍部副主任朱剛,從事無錫地方文化典籍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他對地方文獻非常熟悉,夥伴們的工作中斷然少不了他提供的大量文獻和線索的支持。
沈傑,無錫耕蘭草堂的後人。耕蘭草堂是中醫世家,但家族又有「六世藝蘭」的傳統。沈傑的曾祖沈養卿不僅是養蘭大家,也是民國時天韻社的重要成員; 沈傑的祖父沈白濤兼天韻社成員、畫家和養蘭名家於一身。沈養卿、沈白濤父子不僅積極參與天韻社活動,也與當時著名畫家如秦古柳、諸健秋、胡汀鷺等交往密切。他們在自己中醫職業之外有養蘭、崑曲、古琴、民樂演奏、繪畫、飲酒等多種業餘生活,在民國無錫曾引領風雅一時。沈傑雖然一開始沒有去養蘭、唱曲,但師從著名攝影家陳葭生學習攝影,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家中就有了暗房,他由愛好攝影延續了家族的業餘文化生活方式。他對長輩的前塵雅事如數家珍。在這個小團隊中,他對自己家族歷史的描繪也鮮活地刻畫了民國無錫紳士階層生活的一個側面。
10月29日,顧穎與朱剛、秦紹楹在南下塘品味樓幸會兩位海外歸國尋根的無錫望族後裔朱嘉象(中)和王天駿(右二)。朱博士是李國偉(榮德生女婿)的甥孫,現居德國,是熱交換技術專家;王博士是許倬雲的親戚,畢業於美國匹茲堡大學,是信息技術專家。他們倆的祖父都是庚款留美同學,而母系都出於小婁巷福壽堂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