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漾毛氏族譜》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這裡是毛澤東的祖居地

2020-11-19 三葉草玩攝影

在浙江江山市清漾村毛氏祖祠裡,看到一份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共同頒發的紅頭文件,內容是「清代《清漾毛氏族譜》,文獻已通過評定,第一批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文件

2005年5月22日,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國家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全國毛澤東紀念館聯誼會和中共江山市委、市政府聯合舉行了「毛澤東祖居地在浙江江山」新聞發布會。正式認定:江山市清漾村不僅是毛澤東的祖居地,也是江南毛氏的發祥地。韶山毛氏系出吉水毛氏,吉水毛氏系出三衢毛氏,三衢毛氏主系在江山清漾,毛澤東系清漾毛氏第56代嫡孫。

毛澤東

《清漾毛氏族譜》是三衢(衢州)毛氏現存最完整的編輯年代較早的族譜,初纂於1083年,在明、清、民國時期多次重修。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的版本修編於清代同治已巳年,目前保存在江山檔案館,共有65冊,至今已有140年歷史。

族譜按世次序列排長幼,憑功德恩榮論生平。不僅有系圖、行傳、祠墓圖考,族規家約,還有毛氏歷代流傳的詩文、奏章,和歷代皇帝頒給毛氏的詔書、名人雅士與毛氏族人往來的詩文等。專家認為可信度高,具有權威性和極高的歷史價值。

族規族訓

《清漾毛氏族譜》有較為完整的世系圖,記載了西周自毛氏鼻祖周文王第十子毛叔鄭開始,經春、秋直至明、清的生息繁衍情況。對研究3000多年毛氏繁衍遷徙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毛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鄭之後,世為周卿,因國為氏。世系自毛伯至毛遂至毛寶至毛璩至毛讓至毛太華至毛澤東,展示了毛氏世家三千三百餘年的發展史;從「以國為氏」到河南原陽到浙江衢州到江西吉水到雲南永勝到湖南韶山,展現了毛氏世家萬裡遷徙的沿革史。

江西龍城毛氏亦稱「吉水毛氏」,始祖毛讓,系江南毛寶第24世孫。此支毛氏發源於江西吉水縣八都鎮鐸塘村。是浙江清漾毛氏後裔。據家譜記載:毛讓,字伯遜,世居三衢,由後唐大理評事擢宋工部尚書,長子休官至銀青光綠大夫、國子監祭酒兼殿中侍御史,太祖建隆三年(962年),出守吉州,迎尚書公及夫人薛氏就養官署。次子任隨侍。因籍龍城焉。始祖尚書公終葬吉水仁壽鄉九都院背。

一代偉人毛澤東,是韶山毛氏第20世。元朝末年,吉水仙茶鄉人毛太華赴雲南從軍,在那裡娶妻生子。

毛太華像(來自網絡)

明朝初年因軍功從雲南來到湖南定居,為韶山毛氏始祖。十餘年後,毛太華去世,其子毛清一和毛清四便遷到湘潭的七都七甲定居,這便是後來揚名天下的韶山沖了。

乾隆間舉人戴炯為《韶山毛氏族譜》作序,云:「湘之西有韶山,山峻以復,泉潔以長,茂林修竹,雲氣往來,中可煙火百家,田疇沃壤。循流而下,至鐵陂,兩山相峙若門……夫山水秀絕,必生奇才。韶山雖不在中州往來之地,賦客騷人所不到,必將有秉山川之秀,追蹤古先生其人者,為國之華,為邦之望,使人與地俱傳……」這是在江山清漾毛氏祖祠內一塊石碑上有這樣的話:「震公一房,將有掌大印,批誥軸的人物出現,十二年後,毛澤東誕生!」

引言

當然毛澤東是一代偉人,他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清漾毛氏祖祠內專門有一個院子來紀念偉大領袖毛澤東,老人家安坐中堂,橫匾與柱聯都是毛主席的手寫體,分別是「只爭朝夕」與「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毛主席坐像

再次看到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那張像,仰望並倍感親切,耳畔似乎又響起了那豪邁的話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世系圖

那裡還有份《毛澤東世系表》,有他直系的六代人。

相關焦點

  • 張愛玲《太太萬歲》電影劇本手稿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張愛玲《太太萬歲》電影劇本手稿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2015-03-10 15:51:07來源:新民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今天上午舉行的2015年上海市檔案工作會議透露,已有許多企事業單位和市民積極申報。在已申報的近四十份檔案中,「年齡」最大的可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除了素有「中國私人第一檔」之稱的盛宣懷檔案希望藉此次申報衝擊國家級檔案文獻遺產,還有中國電信史上首份電話號碼錶、2014年首次出版的梁思成代表作《中國雕塑史》的80頁手稿、張愛玲創作《太太萬歲》電影劇本手稿、市民婚書等史料。
  • 上海電影譯製厂部分譯製片檔案 將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上海電影譯製厂部分譯製片檔案 將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2020年12月07日 10:04   來源:解放日報
  • 電影人齊聚江山暢談微電影,毛澤東扮演者王霙、第六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嶽紅來了
    ,從藝30餘年,除了參加舞臺劇演出外,還在60餘部影視劇中扮演過中青年時期的毛澤東。這30餘年來,他獲獎無數,2002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優秀男演員獎;2007年獲得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2010年榮獲第25屆中國電視劇「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等
  • 上譯經典文本資料 申報檔案文獻遺產
    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12月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此次向媒體公開展示的有十多部經典譯製片的檔案文獻,包括標有1972年字樣的《簡·愛》完成本和《巴黎聖母院》原譯本,均為鉛字印刷。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檔案文獻展覽」開幕
    最可愛的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檔案文獻展覽」在遼寧省檔案館舉行了開幕儀式。 此次主題展覽,遼寧省檔案館深入挖掘館藏紅色檔案資源,從20餘萬卷革命歷史檔案中,精選出檔案文獻、歷史圖片、視頻資料等500餘份作為展件,其中包括來自中央檔案館、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的一些珍貴檔案史料。
  • 這裡是客家人信仰歸宿地!
    如今,上杭客家族譜博物館作為海內外唯一一所,以客家民系家族史料為收藏中心的博物館,將大量分散在民間的族譜文獻收入館藏,極好地保護了客家民間文化遺產,以特有的血緣文化紐帶作用,在近年來的兩岸和海內外交流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族譜是以記載一姓或族、一房世係為中心內容的表冊文書,是珍貴的客家文化遺產。上杭縣是眾多姓氏的發祥地,在這裡保存有大量的族譜史料。
  • 20歲的毛澤東讀《詩經》:從而走上革命道路,立志救民於水火
    毛澤東的毛氏宗祠裡,懸掛著「傳經世家」匾額。據據考證,湖南湘潭韶山毛氏宗族,也就是毛澤東的宗祠,與浙江衢州的毛氏宗族,共同奉西漢傳授毛《詩》的毛萇為始祖,都自稱「傳經世家」。毛公的後人在河間詩經村居住到魏晉時代,由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不願忍受異族的統治,毛氏離鄉南遷,其中主支輾轉遷至浙江衢州。宋朝時衢州毛氏分出一支遷至江西。
  • 毛氏紅燒肉,甜而不膩,超級好吃,做法很簡單!
    因為每個地區的人對口味相求也是不同,所以中國的美食也是各種各樣的,就連同一道菜在中國就能出現兩種甚至三種風格,就拿辣子雞來說吧,川渝的辣子雞以辣椒為重,你可以看到滿盤的紅辣椒,而雞肉卻是少得可憐,而且還會雞丁,而在北方的山東棗莊的辣子雞,則是以雞肉為主,雞肉是大快的那種,所以美食也是存在差異性的。
  • 讓歷史說話、講好檔案故事 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在鄭州開機
    ,民國時期在河南省影響重大的中福公司檔案史料進行整理、開發,計劃出版《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第一輯)》,拍攝反映焦作工人運動的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發布會最後,韓林副主任宣布《中福公司檔案史料彙編》及文獻紀錄片《他們特別能戰鬥》項目正式啟動。
  • 《赤道南北兩總星圖》《本草綱目》、皇史宬……這些「歷史檔案...
    今天(9日)是國際檔案日,檔案文獻遺產,作為承載社會發展和文明賡續的歷史憑證,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對珍貴檔案文獻遺產開展保護和開發利用,對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推動文化傳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屬於傳統技藝中的食品加工技藝類,此次將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傳統技藝》,開展相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價值。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福建非遺》原編輯部主任劉如珍在致辭中提到,福州地處沿海,是農耕文明與海洋文明的交匯點,福州永和魚丸作為福建省飲食的招牌之一,其背後所包含的歷史和文化信息與福州的地理環境分不開。因此不僅要看到魚丸,更要從魚丸的歷史和今後發展的趨勢進行更好地記錄和傳承。
  •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項目啟動...
    因此不僅要看到魚丸,更要從魚丸的歷史和今後發展的趨勢方面進行更好地記錄和傳承。劉小虹在致辭中肯定了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傳統技藝》和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對於中華老字號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所具有的重要現實意義,並針對全國老字號的現狀進行了系列分析,通過歷史古籍文獻中對「魚圓」的相關記載,闡述了魚丸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與美譽,以及與民俗與節氣佳節之間的密切聯繫。
  • 吳佩林主編:《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三輯目錄(附導言)
    出版有《清代縣域民事糾紛與法律秩序考察》(中華書局,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清代南部縣衙檔案研究》(中華書局,合著)等3部,在《歷史研究》《法學研究》《檔案學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申斌,山東濟南人。先後在山東大學、大阪市立大學、中山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文學碩士、歷史學碩士學位。曾擔任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助理,現為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
  • 上譯廠公開《簡·愛》《追捕》等千部譯製片相關檔案
    新華社上海12月4日電(記者許曉青)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這些檔案包括電影的原語言劇本、翻譯本、初對本、復對本、完成本等,大部分為手寫稿,比如《簡·愛》《佐羅》《追捕》《望鄉》《虎口脫險》等譯製片的檔案。
  • 上譯廠梳理公開《簡·愛》《追捕》等上千部譯製片相關檔案
    新華社上海12月4日電(記者許曉青)上海電影集團下屬上海電影譯製廠4日宣布正在梳理上千部譯製片的相關檔案。這些檔案包括電影的原語言劇本、翻譯本、初對本、復對本、完成本等,大部分為手寫稿,比如《簡·愛》《佐羅》《追捕》《望鄉》《虎口脫險》等譯製片的檔案。上海電影譯製廠前身是1949年設立的上影廠翻譯片組,1957年4月上海電影譯製廠正式成立。
  • 這裡是全國人民都嚮往的地方,你來過嗎?
    韶山現在擁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1個、國家水利風景區2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毛澤東廣場、韶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等為代表的經典旅遊景點。
  • 長影舊址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根據《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和《關於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的通知》,經專家評審、現場核查和網上公示等程序,長影舊址博物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長影舊址博物館完整保留了1937年時期的「滿映」建築,珍藏和展示著中國電影70多年來的「故事」,是記錄長春電影製片廠乃至新中國電影發軔、進展、繁榮、變遷的電影藝術殿堂,全面展示了長影乃至新中國電影的光輝歷程和藝術成就。更為難得的是,長影舊址博物館在傳播電影文化的同時,原貌修復修繕了長影混錄棚、攝影棚、洗印車間、第十二放映室等諸多工業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