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們要來說一個故事
關於我們自己的故事
今日在努力成為車手的訓練中,忽然想起了塞納。
在1994年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這個世界對於我們來說,到底是什麼呢?
從我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開始,就在一直去追尋著我們要做一些偉大的事情,從執著到迷茫,再到慢慢忘掉。
直到忽然有一天,忽然頓悟了,開始去追求著這個世界的終極答案。
我們究竟在追求什麼,到底想要什麼?
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出一些讓自己記憶永存的事情?
不知道塞納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否還會有不舍,不知道舒馬赫在昏迷之中會有什麼樣的思緒。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無論你再怎麼樣的不舍,你也早晚會離開。
拿出一張紙,在上面橫豎畫11筆,就會有100個方格。你把你過了的年歲畫出來,你會發現整張紙已經被塗去接近1/3了,而剩下的2/3中,可能還有1/3是不那麼有質量,或者根本就是灰色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奔馳的吧,儘可能的去追逐你想要的,你所能擁有的最美好的生活。
一起來回憶一下,塞納當年的那個畫面……
時速超過300,然後忽然,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1994,聖馬利諾,塞納的輓歌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塞納去世前的那個故事。
真假與否,就由各位夥伴來判斷。
Enjoy
賽車、競爭,已經融入了我的血液。它是我的一部分,我生命的一部分。
——— 埃爾頓·塞納
我發現,他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犯錯。他喜歡自己的方式,他是如此地堅持一切,他相信一切都是對的,他從不說謊,即使在賽道上也是一樣。
——— 塞納前隊友阿蘭·普羅斯特
我差不多把他當兒子看待,他原來那麼柔弱,那麼無力,後來那麼強悍,那麼英勇無畏,我用了整整40年的經驗和心血才打造出這個傑作,結果就這麼破碎了,就一乾二淨,就煙消雲散了。
——— 塞納的私人教練努諾·科布拉
塞納就是個對駕駛愛到死的人,他是個純粹主義者,蔑視在F1世界中無處不在的政治交易。儘管他的駕駛如同惡魔般壓榨賽車的極限,但他卻是一個精神世界最豐富的人,有深深的信仰,堅信上帝的力量。塞納是一個絕對值得紀念的人物。
———《洛杉磯時報》
當紀錄片《塞納》在今年世界最重量級的獨立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上榮獲「世界電影觀眾選擇大獎」時,F1世界和車迷壓抑了17年的痛苦、哀傷終於找到了出口。
這部《塞納》偉大的地方在於它公開了一些從未看到過的鏡頭。例如,我們看到他,與前隊友格哈德·博格站在賽道邊,活生生地指點著舒馬赫的貝納通賽車 ——— 推測它不可思議的牽引力———而故事最終悲劇性的結尾也就在這一刻註定了……
塞納的速度、個性、死亡謎團都深深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駕駛太具攻擊性
塞納曾說過:「只要是賽車,就有危險,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則突如其來。你要意識到,你和其他人一樣普通,你就是朵輕飄飄的雲彩。這是生活的一部分,要麼以職業和冷靜的態度接受它,要麼就徹底放棄,別幹了。」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塞納迎來了接連不斷的勝利。塞納第一次參加世界卡丁車錦標賽,他要戴上有巴西國旗顏色的頭盔,黃綠色搭配。
「黃色要更鮮豔,更年輕、更生動、更有衝勁兒。在塞納的頭盔設計桑切斯師看來,塞納在賽車時這些顏色是從他的眼睛裡放射出來的,很有殺傷力。」
他駕駛賽車的姿勢是這樣的:非常有攻擊性,「出事時他幾乎就是以一己之力在和速度極限作戰。」
塞納體質太弱
到1994年,塞納已奪得41次分站賽冠軍,成為那一道速度光芒中的傳奇。
塞納的私人教練努諾·科布拉就向記者透露,塞納體質很弱,又瘦又單薄,眼神卻非常銳利。「
剛開始時他跑都跑不動,我們在田徑跑道上訓練他的毅力,培養他在各種不利情況下所應具有的堅強意志,當他好不容易跑完了40圈,正準備歇會兒時,我經常會大叫一聲:塞納,不許停,再跑10圈。
訓練結束後他會告訴我,「當你喊再加10圈時,我真想殺了你!」
當痙攣成為解脫
1991年,巴西站。他的麥拿輪賽車變速箱出現故障,只有兩三個擋位能正常使用,但這個巴西人卻傳奇般地駕駛故障賽車完成了大獎賽。
長年跟蹤採訪塞納的巴西記者胡安·路易斯·蒙賽特介紹:「車子衝到最後一圈了,通過車載電臺,我們聽到了他聲嘶力竭的喊叫,是塞納!他由於疼痛在大聲喊叫,他沒放棄,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他的胳膊和雙手都痙攣了,但同時這聲喊叫也是一種解脫。」
1991年底,塞納第三次獲得大獎賽年度總冠軍。繼尼克·勞達、傑基·斯圖爾特和阿蘭·普羅斯特之後,入主車手神殿,成為備受敬仰的王者。在巴西,他被譽為最偉大的英雄。
塞納的車空氣動力性能有問題
塞納的1994年賽季開局非常糟,他必須在伊莫拉賽道獲勝,這一年對他來說極為關鍵。
十年徵戰,塞納已經不再年輕。
可他還是希望能打破方吉奧5奪世界冠軍的紀錄,出於這一考慮,他在出事前幾個月離開了讓他功成名就的麥拿輪車隊,加入了威廉士·雷諾車隊,「我覺得威廉士車隊不是一個團結的集體。」《塞納傳》的作者萊昂內爾·弗洛薩特可謂離塞納最近的人。
他向記者透露了塞納的秘聞,「他以為他加入的車隊有最好的賽車,可從技術角度來看,他很快就發現,那部賽車進入高速後很難控制,車身的空氣動力性能有問題,必須改進,但他還是駕著那部賽車上了起跑線……當塞納走上伊莫拉賽道時,他實際上還沒有適應自己的新賽車。」
1994年5月1日,星期日,義大利,伊莫拉賽道。大獎賽如期舉行,這是塞納的第161次出徵。他的賽車排在了首位。
在之前的簡報會上,以塞納為首的幾名車手宣布,兩周後將在摩納哥召開會議討論賽道的安全問題 ——— 整個星期天上午,伊莫拉賽道的氣氛極其凝重緊張。
接下來,我們將在17年後首次獨家披露,關於這場比賽、這次事故大量鮮為人知的「生死內幕」。
1
比賽之前一切都正常?
不,塞納死前奇怪先兆太多了!
1994年5月1日下午1點30分,F1的演出即將開始,塞納帶了一面小小的奧地利國旗,他打算在比賽結束後以此向之前剛死去的拉森博格表示敬意,可另一個細節卻讓觀眾們感到了意外。
塞納在賽前總是呆在他的車裡,扣上安全帶,那天卻沒有如此,他當天脫下了頭盔,表情凝重,「我知道塞納在賽前所要完成的所有儀式,可那天情況令人吃驚,他沒有按原來的程序走,舉動變得很反常,好像知道要發生什麼似的……」努諾感覺到了可怕的異樣。
低迷仍在繼續,剛剛發車,兩輛賽車就因相撞中斷了比賽。
飛濺的賽車碎片從賽道上清理乾淨後,眾多賽車就不耐煩地跟著開道車跑了六圈,然後車流突然衝了出去。塞納領先,舒馬赫緊隨其後,他以每小時300公裡的速度衝向坦布雷羅彎道。
這時是下午2點18分,我們不得不引用賽事主管醫師朱塞佩·皮亞納對當時悲劇的描述:「就在監視器上,我們清楚地看到一輛賽車衝出了賽道,一頭撞在坦布雷羅彎道的護牆上,我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睜大眼睛仔細盯著監視器,心中默默數到8,可我發現車手沒有出來,我頭皮一陣陣發麻,呼地站了起來,猛擊了一下桌子,拉響了警報,同時高喊'不好了,不好了,車手沒有出來!'」
普羅斯特回憶說:「那天午餐時他來見我,然後我們握手,在賽前握手這是極不尋常的,我們彼此凝視對方,我祝他好運,我真是有點後悔,不那麼說或許他就不會出事。」
2
坦布雷羅彎道是殺手?
不,導致死亡的是懸掛系統飛出的一片金屬!
塞納前隊友格哈德·博格說:「我只記得我在舒馬赫後面,塞納第一,舒馬赫和我緊隨其後,我進入坦布雷羅彎道時,就看到他停在碎石區,賽車的碎片飛得到處都是。」
對格哈德·博格來說,五年前他也曾險些在這裡喪命,「我記得當時我在醫院康復時,塞納打電話,他對我說下次我們來伊莫拉賽道,我們得去看看,因為這堵護牆太可怕了,我們速度那麼快,如若撞上,要想活下來很難。」
兩人後來真去了伊莫拉的那道護牆,看看護牆是否可以移動,護牆後面有一條小河,這就意味著護牆不能移動。「我估計,他死的地點距離我們那天我們站的地方,大概不超過5米遠。」有關護牆的解釋,讓車迷和專家們感到困惑,顯然技術問題才是導演這起事故的頭號兇手。
目前看來,《塞納傳》的作者萊昂內爾·弗洛薩特對塞納的死因研究得最準確最深刻:「我們很難判斷,他衝出賽道是不是由於轉向柱斷裂造成的,根據當時所掌握的資料判斷,情況有可能是這樣。當然也可能是後來斷裂的。不過我們知道,事故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塞納沒有生病,沒有暈厥,他到最後一刻還在抗爭,踩剎車和油門,能採取的一切措施他都用上了,導致他死亡的是一樣東西刺穿了他的頭盔,扎進了他的頭部,那是懸掛系統飛出的一片金屬。」
塞納出事之後,人們將坦布雷羅彎道改名為「塞納彎道」,同時也將彎道的角度變小以降低比賽難度……
3
塞納當場死亡?
不,事發後他脈搏依舊正常……
撞車事故後,塞納的頭盔微微動了一下。
許多人都感覺塞納頭部的輕微移動是一個好兆頭,可熟悉他的記者、技術人員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塞納的外甥法比奧·馬察多回憶,「我當時正在家裡和家人們在一起,我們也看到了這起事故,當時所有人都傻在那兒,一開始大家都希望不會太嚴重,但情況遠比我們想像地嚴重。」
一輛停在坦布雷羅彎道的醫療車立即趕過去援救,車上坐著的醫生是朱塞佩·佩茲,「當時他失血非常嚴重,而且已經昏迷,但脈搏依舊正常,但情況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程度。他仿佛遭到了一隻無形巨手的摧殘。」
一道最高級別的緊急醫療幹預正在執行,直升機直接在賽道上降落,火速載塞納去最近的醫院 ——— 這是一個超乎尋常的決定,下午2點35分,塞納被送到了博洛尼亞的馬喬裡醫院。
這場比賽還是延續到了最後,儘管又出了一次意外,一輛賽車撞上了三名機械師,其中一個傷勢嚴重。
比賽還在繼續,就像一場荒謬的鬧劇。
最終登上冠軍領獎臺的是麥可·舒馬赫,不過作為對逝者表達的哀思,伊莫拉賽道的香檳沒有開啟。在醫院,醫生的努力都是徒勞,下午5點30分,塞納的心臟還在跳動,可是這個巴西人已被診斷為腦死亡。
6點40分,在極為緊張的氣氛中,院方正式宣布了塞納的死亡。
4
誰為塞納的死負責?
舒馬赫一生的虧欠和煎熬
誰應該對塞納的死負責?舒馬赫在塞納死後就認為自己知道答案:他本人應該對塞納的死負責。
德·斯皮爾斯是當時FI貝納通車隊的機械師,據他的說法,在那場比賽結束後,舒馬赫相當沮喪,舒馬赫的不安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對車禍負責,正是由於他,巴西人才命喪黃泉。
「他(舒馬赫)都哭出來了!」德·斯皮爾斯說:「他說是自己的錯,因為他逼塞納逼得太緊。當然這不是事實,可他的心快碎了,我們都試圖安慰他。」
「有不少時候,我覺得他並不尊重我。有時候,他在賽道甚至試圖給我上一課。」舒馬赫說:「我開始F1生涯時從底層做起,我相信後來他開始尊敬我了,我很驕傲最後我們相處得很好。」
當不少車手坐飛機去巴西聖保羅參加塞納的葬禮,舒馬赫卻選擇不去。
可是,他很後悔這個決定。「痛定思痛,那時我覺得沒有必要去教堂,也沒有必要出席葬禮。」舒馬赫說:「我沒有去教堂,但是我清楚我信什麼,我想什麼,我的感情到底是什麼。其實去那裡應該很容易,因為從埃爾頓開卡丁車時他就是我的偶像。」
舒馬赫解釋了他為什麼沒有參加葬禮的原因,「那個時候,我對賽車的情感和思緒是雜亂無章的。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該繼續賽車。在銀石試車以後,我才決定應該繼續下去。如果沒有那次試車,我不敢確定自己是否能正常駕駛,因此可能不會參加接下來的比賽。這就是我為什麼不參加葬禮的原因。不過說實話,我現在已經對那個決定後悔了。我聽說有些參加葬禮的人並不是真心的。對此我們不清楚,也不會妄下雌黃。」
2000年,身為法拉利車手的舒馬赫在義大利蒙扎賽道取得了他的第41場分站賽勝利,追平了塞納生前保持的紀錄。
所有媒體和車迷都沒想到,舒馬赫會在奪冠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泣不成聲,「我不知道這個紀錄對我意味著什麼,或者根本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無用的紀錄……我不知道怎麼說……別問了……」然後就是更加大聲的哭泣。
在塞納走後的這些年,舒馬赫經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煎熬,對他來說,塞納的死是一個巨大的傷痕,深深烙印在他輝煌的賽車史上,時刻提醒舒米:他虧欠塞納一個真誠的擁抱、一個充滿敬仰感的揮手和一句永遠到不了天堂的「抱歉」。
F1賽車史上最靈異72小時
「伊莫拉死神」兩次發出警告
1994年4月28日伊莫拉賽道,聖馬利諾大獎賽將在伊莫拉賽道進行(伊莫拉地處義大利境內,因F1原則上一年內不在一個國家舉辦兩站比賽,所以F1該站比賽使用了離賽道不遠的聖馬利諾公國命名)。
當天是開賽前三天,塞納乘坐私人飛機從葡萄牙家裡趕到義大利。當天上午他要參加商業活動,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自行車品牌做推廣,對於34歲的車神來說,商業活動佔用了他越來越多的時間,他已身心俱疲。
1994年4月29日第一次練習賽正式開始,像往常一樣,塞納取得了單圈最好成績。大獎賽賽事的主管醫師朱塞佩·皮亞納密切關注著這場特殊的「賽車芭蕾表演」。
下午1點20分,一場事故成為了這個可怕周末的開端:練習賽才開始幾分鐘,巴裡切羅的賽車就在這裡以每小時240公裡的速度鬼使神差一般地滑進了碎石區,一頭撞在了護牆上!賽車整個翻了過來,巴裡切羅的賽車徹底報廢了,這個年輕的巴西人被送進賽場的醫療中心,這起事故的慘烈程度讓人們心中「陰雲密布」,塞納預感也很不好。
1994年4月30日 ——— 巴裡切羅的事故僅僅過去24小時,悲劇再一次上演。
奧地利選手拉森博格的福特賽車以每小時300公裡的速度衝出了彎道撞上了安全護欄……慘死。拉森博格和塞納一樣也是34歲,但他參與F1隻有53天,而塞納卻有10年的經驗。
第一次在賽道上目睹死亡,塞納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衝擊。據稱出事前一天塞納曾與埃克萊斯通及車隊老闆弗蘭克·威廉士有過長談,坦言自己毫無參賽欲望。
葬禮當日,普羅斯特一襲黑衣,在昔日對手的遺像前彎腰深深三鞠躬,出殯時,他在抬起塞納棺材的一瞬間淚流滿面:「塞納曾是我的『敵人』,可他死了我卻並不快樂。如果說結束車手生涯讓我死了一次的話,那麼塞納的離去又讓我死了一次。」
End
看看塞納的勝利的喜悅
不論怎麼樣的不舍或者珍惜
未來總是會來
想當年要是……
當初,要是再……
時光要是能倒流,我肯定……
某一天,死了。
墓志銘上,應該寫些什麼?
留給世界的,又是些什麼?
這一生,就這個樣子了麼?
人沒有夢想,
和鹹魚又有什麼區別呢?
你還活著嗎?
人,這一輩子,可怕的不是失敗。
而是:抱憾終生。
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
有一件事是確定的:
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死
而有一件事是虛假的:
我們只能活一次
一個人想在一個領域有所成就
需要七年的時間
如果活到88歲,那在11歲之後。
我們有11次機會去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這就是你的一生:
從稚氣未脫到白髮蒼蒼
你總有機會讓自己活得精彩
有些人活在過去
固守著單調和無聊
有的人害怕死去:
把一件事情當成自己機械性的終極使命
有的人則已經死了:
他們年輕的生命只是在生理上依舊運行
但你可以不一樣 你可以有很多種選擇:
生命的11個、甚至更多個輪迴
你都可以做出一點特別
你可以用一個輪迴來寫詩
感受生命的本真和自然的魅力
再用一個輪迴來發明創造
體驗改變世界的能量和創新的樂趣
還可以用一個輪迴來探尋真理
思考世界的奧秘和生命的規律
如果你這樣做了,生命就會變得豐富多姿:
你可以是科學家、偵探、詩人、廚師
……
一切可能性
都將在你短而長的生命中迸發光彩
活1次,還是活11次。
你的人生,你自己選擇。
但希望你不會是一個要死很多年再埋葬的人。
More
今日日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