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旅紀行:我們,從北部戰區陸軍第78集團軍歸來!

2020-12-27 騰訊網

【上期內容:是否重啟「繼任者計劃」?淺析從初教-6直上「獵鷹」的試點目的】

周六上午的和煦陽光,讓廣袤的黑土地上泛起一片金黃。剛剛沉寂了幾天的訓練場,此刻也因為幾位老友的重返而熱鬧起來。

早上在旅底盤修理車間外面,狡猾的施佬就鑽進了停在車場上的709車駕駛艙開始研究,當時我是在炮長位上坐著聽他大呼小叫,所以關於誰第一個體驗駕駛96B主戰坦克這事兒,他自然就當仁不讓了——畢竟我連駕照都沒有。當然了,作為這次北疆之行中,部隊首長為我們安排的最後一個項目,開坦克這事兒肯定也少不了我,那就再坐進車長位感受一下,順便「指揮」施佬一番吧。

▲由於在庫爾勒集訓後,除701、702、703和707之外的其他96B坦克沒有出國參賽,這幾個月它們一直停在部隊駐地,也就保留著圖中的黃色塗裝

相比炮長位,96B的車長位要寬敞許多,坐席右邊擺著一頂大碼坦克帽,戴我頭上正正好好。一邊聽著耳機裡傳來703駕駛員沈子豪正在用一口東北口音濃烈的廣普(我也只能這麼形容,「北部戰區口音」的傳染性名不虛傳)教施佬如何開車,一邊合計,這要是前面真放個車長周視鏡,內部空間也就跟99式的車長位差不太多?隨著施佬按照小豪的指點,在中控臺上完成「一鍵啟動」,我也把半個身子探出車長艙蓋,今天的主角——707車,便載著我們這個臨時車組隆隆開動了。

▲作為需要在突發情況時力挽狂瀾的第三車組駕駛員,駕駛天賦很高的沈子豪在半決賽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幫助我軍重返決賽

不愧是沒事兒就開個車的施佬,沒一會兒就順利地駕駛707車轉了一個小圈,我趕緊在通話器裡來個「現場直播」:「觀眾朋友們,三分鐘前剛學會開96B的辛巴威駕駛員施洋,終於順利完成了罰圈」。耳機裡傳來了憨厚的笑聲,不用說,這是來自車上除了施佬和我之外唯一的「聽眾」——701炮長朱孔浩。

▲裝彈訓練中的小朱,我們這次感受了一下破甲彈訓練彈的重量,感覺拋起來雖然不是不行,但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小朱還告訴我們:「扔炮彈我們也練過,但怕老毛子找藉口罰咱們,比賽時候就沒用上」

為了剛剛落幕的「坦克兩項」事跡報告會,之前那幾天我們和小朱等戰友們同吃同住,已經很熟了。半決賽主炮射擊後,因車內增壓風機故障,小朱吸入過量一氧化碳,導致他意識模糊,甚至暈倒在賽場上,卻仍能咬牙堅持幫助車長史顯寬完成高機射擊,完成與703車組的接力;在決賽中,康復後的他又「王者歸來」,三主炮三並機全中,一時間成為家喻戶曉,讓無數觀眾們既心疼又欽佩的「鋼鐵戰士」。

領獎臺下的朱孔浩,是邰副營長口中那個「三炮三槍改變人生命運」的上等兵,是季副旅長眼裡那個「有多大潛力就下多大苦功」的預提骨幹,也是和遠道趕來的父母一起被集團軍黨委班子接見時,那個面對滿桌將星有些手足無措的普通東北孩子。記得那天在餐桌上,內蒙一機領導談起701車組的意外中毒,特意舉杯向小朱和他的父母致歉,並保證以後再不會出類似情況,小朱還是說著「沒事兒,真沒事兒」。

▲這一幕感動了不少人,後來聽到臺下的很多官兵說,當小朱的母親上臺發言時,都想到了自己的母親

說到701車組中毒,其實當時車長史顯寬吸入的一氧化碳更多,碳氧血紅蛋白含量更高,症狀也就更重。這位偵察兵出身、人高馬大的車長人如其名,體型在坦克兵裡非常出挑,長得又濃眉大眼、走起路來呼呼帶風:任何一位記者,看到大史這樣一位長得就非常像典型的戰士,都會跟他多聊幾句。

在意識嚴重模糊的情況下,仍能靠著腦海深處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千錘百鍊的肌肉記憶堅持完成射擊動作,並擊中千米之外看上去和一個瓜子差不多大的直升機靶,這是何等勇猛剽悍的戰士啊!不過聽首長們說,大史這位猛將最喜歡談到的,還是他在比賽中的首次高機射擊。

點擊播放 GIF 5.9M

▲當時咱們不少人以為,「總是拍槍,是不是壞了?」這次才知道,這其實是他們在長期訓練中形成的一種機槍精細瞄準方式;至於等個一分半分鐘的再立靶,這種事大家肯定是非常熟悉了

當時是單車賽第二場,靶子遲遲沒有立起來,連國內觀眾們都能看出史顯寬的心急如焚。等到靶子終於立起來時,早已通過微調瞄準(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頻繁拍擊動作)完成「張弓搭箭」的大史,一個點射便首發命中,緊接著把剩下的子彈全部消耗掉,打出了明顯的槍口焰,用他的話說就是「出了一口惡氣」。記得當時解說時我就慨嘆,這必是一位性格剛烈的車長,見面之後果然名不虛傳!

這時候施佬已經心滿意足地結束了駕駛體驗,小豪的搭檔們——因為俄方現場資料坑爹,導致直播時幾度被我認反的703車長劉洪亮和炮長單明奇跳上車來。身材相仿的倆人雖然比大史矮一點,但也明顯比小豪和小朱大一號。「高哥,開一把唄!沒事兒,沈子豪擱邊上把著!」在大家的說笑之間,我便和施佬換了位置。

▲決賽衝線後的劉洪亮和單明奇,倆小夥都老帥了,就是不上相

一個此前完全沒有過真實車輛駕駛經驗的人,人生開的第一輛車竟然是40多噸的96B坦克,這種感覺實在是奇妙。小豪不厭其煩地教我如何調節座椅前後和升降,以及關鍵的制動、油門和手剎的控制;也就過了三五分鐘,我就成功地開起「人生第一車」跑了一小會兒,並簡單感受了一下方向盤的力度——只要稍微給一點油門,96B即使在溝壑縱橫的訓練場裡轉起來也毫不費力。

▲在過往的比賽中,我們感受到的更多是96B的強大可靠,而在這次零距離接觸中,則親身感受到了它極其容易上手的駕駛特性,連幾位99式坦克的駕駛員都讚不絕口。難怪在阿拉比諾賽場上,很多場上的對手,賽後也紛紛對96B坦克產生了興趣

共和國兵工人的智慧與汗水,為年輕的裝甲兵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被首長們評價為「膽大心細」的小豪,在決賽中一次又一次以「五檔進壕六檔出壕」的極致操作,讓俄軍企圖依靠T-72B3M的大馬力與我軍在衝線前拉開距離的想法屢屢落空;名字經常被戰友們調侃的李嘉成,則用一致性高到讓人擊節叫好的轉向動作,保證坦克每次在進水障之前的大轉彎中,最低速度都是43千米/時;三度跑出79千米/時的96B最高速度,在報告會彩排的時候就在後臺跟我們聊起來的「前方觀眾」劉宇奇,當大史和小朱受中毒影響時,他減慢速度,聽從邰副營長指揮,做到了「說多花一分鐘衝線,就絕對不帶多一秒」的精確......

▲單車賽中勇奪第三名,三人均榮立二等功的702車組,如果不是俄方認定我軍在使用並列機槍射擊時發動機未熄火,而遲遲不下發車口令(調看車載記錄設備後俄方才不得不承認錯誤,但於事無補),本來用時應當更短......

通過駕駛員潛望鏡,看到距離停在一邊的702車已經不遠,我連忙鬆開油門、踩下制動、放下手剎、恢復檔位,數十噸的鋼鐵戰車向前一頓,穩穩地停了下來。全程穩如泰山地蹲在艙蓋邊上的小豪說,「可以多開一會兒嘛,午飯還早。」想想上個月我們剛剛在直播間裡,和全國觀眾朋友們一起見證了他們在異國他鄉拼出的傳奇,今天就與締造傳奇的每一個人、每一輛車都對上了號,這種幸福感已經足夠了。

▲當然了,那天的午飯對我來說還是超爽的

其實早在我們來這裡之前,這裡的很多人都認識我們。除了在工作日進行的半決賽之外,第78集團軍軍直單位和參賽單位主體所屬合成旅均收看了我們直播的三場單車賽(也就有了我們與集團軍官方微信號「北疆衛士號」的「心靈感應」);到了9月5日的決賽,整個第78集團軍上萬名指戰員(除條件不方便的高等級戰備、外派外訓等單位之外)更是集體收看,集團軍首長還專門回看了直播錄像。

▲一想到當時我們是以這個比例出現在各旅禮堂大屏幕上,確實惶恐

雖然來之前就大概知道了這些情況,但聽首長們形容一個多月前的場面時,我們仍然心潮澎湃。他們說,當我不僅在直播中喊出了旅番號,還在直播中反覆提及這支部隊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榮立戰功的、瀋陽軍區「老裝三」的後人時,不僅部隊現場反響非常熱烈,更是有很多曾在裝甲3師及其前身坦克3師服役過的老前輩們,紛紛通過各種渠道聯繫老部隊,祝賀這支鐵甲勁旅今日創造的光榮。

除了老前輩,還有新一輩。當我們完成事跡報告會的任務,從集團軍軍部回到部隊駐地時,全體參賽隊員們身披綬帶、手持獎盃獎狀,在這支部隊的標誌性象徵——裝甲兵廣場前整齊列隊,他們一路行進在大路兩邊無數新兵們熱烈的掌聲與羨慕的目光裡。對於這些還沒有授銜,對部隊的光榮歷史記憶並不深刻的新兵們來說,這次近距離迎接「坦克兩項」參賽隊員凱旋的經歷,就是一場無比鮮活的教育。

▲裝甲兵廣場,是「老裝三」營區的重要地標

而對我們這兩個「紙上談兵」的軍宅來說,從北上冰城開始,這次與他們在一起短暫但寶貴的經歷,同樣是一場場生動的教育。從那幅坐落在集團軍軍部大門對面,氣勢恢宏的長城油畫;到那座陳列在禮堂正廳裡,已有半個世紀歷史卻依舊整潔如新,被集團軍當做傳家寶的毛主席塑像;再到幾天裡認識的那些有著不一樣的性格,但卻個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首長和戰友們,這一幕幕仍然時常迴蕩在腦海裡。

集團軍軍長張帆少將,是2019年國慶閱兵中野戰防空飛彈方隊的將軍領隊之一。這位從基層走來,之前長期在西部戰區及其前身蘭州軍區裝甲兵單位任職的「老鐵甲」,不僅對「坦克兩項」裡東道主的種種手段有著「料敵從寬」的估計(比如俄方不允許我地方保障人員出境),更是非常關心如何把「坦克兩項」的經驗系統總結下來。

▲坦克本身是攻防一體的,指揮一支以重型合成旅為主要突擊力量的集團軍,這位老坦克兵自然既要執掌長矛,也要了解堅盾

說到這裡,至今還有很多人認為,「坦克兩項」不過是一場以「跑車大賽」為主的賣家秀,起不到什麼鍛鍊部隊的作用。這種觀點的確描述出了比賽的宏觀特徵,但「坦克兩項」對裝備的高強度使用,以及(在東道主因素下)對駕駛精確度和射擊精準度的高要求,對我軍坦克部隊的建設發展,的確有著不同以往的參考性;只不過不同部隊對此的體會確實有所差異,而這造成的,也不只是對比賽結果的影響。

為了滿足這種環境、這種要求,從庫爾勒集訓到阿拉比諾賽場,參賽部隊不僅需要採集大量的數據,更要對數據背後的現象進行分析。比如由邰副營長牽頭,部隊在賽場上就成功分析出了,破甲彈射擊精度/散布相比國內訓練時會有明顯變化的原因(具體涉密),通過制定系統修正措施,不僅最終在決賽場上成功打出了發發全中的成績,對於未來存在「走出去」(很多情況下沒必要使用穿甲彈)需求的我軍坦克部隊來說,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為集訓中的「坦克兩項-2020」教練組組長邰副營長,以他為代表,我軍裝甲兵創始人許光達大將的名言「沒有技術就沒有裝甲兵」,至今在這支部隊的訓練工作中處處閃耀著光輝

對於96B這麼一款尚未定型,但又即將裝備部隊的坦克來說,比賽大數據分析的作用不僅是讓主炮和機槍打得更準,更是抓緊時間完善坦克方方面面細節的推動力。比如此次獨立完成裝備出國保障的某合成旅勤務保障營,雖然只是臨時裝備96B坦克幾個月,以二級軍士長廣曉亮為代表的維修保障骨幹們卻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投入廠家組織的理論學習和後續實裝訓練,編著成《96B坦克常見故障》等讀本,不僅最終幫助我軍奪取比賽勝利,更是為兄弟部隊掃清了很多接裝前的障礙。

▲奮力揮動國旗慶祝的廣曉亮班長,也是全旅公認的「裝甲醫院首席主刀大夫」;此次榮立二等功後並榮獲特級修理證書後,他即將晉升為一級軍士長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參賽隊員們講解這些案例時(特別是廣班長講裝備保障的時候),軍長不僅饒有興致地與隊員們交流具體細節,並一再要求把經驗形成文字,準備總結推廣;對這些真正以科學的態度組訓施訓,打造一支真正與裝備現代化程度相符的「學習型軍隊」所必須的骨幹人才,軍長的惜才之情更是溢於言表。

▲從這次觀察到的各級「樣本切片」,可以一窺這支部隊的作風(左二為領隊季副旅長)。用一位曾在這支部隊服役過的老兵的話說,「老裝甲部隊就這一點好,講技術,有數」

要想留住人才,自然需要待遇。很多朋友都關心參賽隊員們的立功受獎情況,就個人榮譽來說,除了有多人榮立二等功之外,他們每個人都獲得了所在崗位的「特級證書」,相信對裝甲兵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特證」意味著什麼。隨著相關經驗的總結和推廣,他們即將成為第78集團軍重型合成旅轉型建設路上的骨幹力量。

作為部隊出國參賽的領隊和主心骨,平時幽默風趣的合成旅副旅長季衛星,既敢於為比賽中無理扣除的時間,對著俄軍少將拍桌子據理力爭;又會因為提到因種種原因未能入選的那些同樣優秀的坦克手,因為不能一一說清在庫爾勒靶壕檢靶的那些戰士的名字,而在報告會上幾度哽咽。在我看來,這場報告會能夠被各單位評價為「集團軍組建以來最為感人的一場」,季副旅長這位性情中人,居功至偉。

▲作為一支經常需要在演習中扮演美軍的部隊,他們不僅時刻關注周邊國家的軍事動態,特別是近在咫尺的駐韓美軍;包括因亞阿戰爭而成為近期熱議話題的「無人機戰爭」等戰場新理念,他們都一刻沒有停止關注,並在演習中實際驗證

邰瑩和張福超,兩位同樣來自東北大地,只比我大幾歲的合成營指揮員,雖然兩個人分工不同、風格不同,但他們自從軍校畢業以來,一直在這支長期裝備99式主戰坦克的老牌裝甲部隊摸爬滾打,練出了相同的「向科學技術要戰鬥力」的訓練態度,練出了相同的「一切為基層官兵著想」的管理態度。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和他們年齡級別相仿,在三代機、三代艦部隊成長起來的海空軍戰友們的影子。

▲季哥、邰哥、福超哥,還有那些按年齡算都是我們「小老弟」的坦克手們,面對首長的親自點將,他們都要扛起更重的擔子了

值得銘記的軍人們,還有很多很多。這次為了報告會,在後臺遇到了幾位負責現場畫面、燈光音響控制的「老粉」。他們的日常工作沒有那麼多的轟轟烈烈、金戈鐵馬,而是要在材料、PPT和視頻中「戰風鬥浪」,時不時還會因為一些疏忽而挨批。看到這些熟悉的工作內容和軟體,我也忍不住幫了點忙,大家聊起來就更親了。一位曾經也在媒體行業工作,卻選擇參軍的士官兄弟對我說,「在這樣的部隊幹,天天為了這些光榮事跡熬夜推材料掉頭髮,那都比在地方有勁頭!」

甭管是鴨綠江還是松花江,東北老鄉嘮起嗑來,往往幾句話下來就可以跨越軍地與級別的差異。這次我們終於見到了第78集團軍官方公眾號「北疆衛士號」的總編首長——當然也是把我們「推廣」給整個集團軍的大恩人之一——楊再新老師,為了這次報告會的成功舉行,「身兼數職」的他起早貪黑忙前忙後,從組織車輛到臺上組織再到現場拍照,不禁讓人感慨「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楊哥,辛苦了!

▲關於賽場內外的所見所聞,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不過一來要講個保密,二來我們和首長們都說好了,還得給明年解說留點懸念呢

我們的北疆之旅就此結束了,他們在北疆的戰鬥生涯還在繼續。雖說還沒到「此去不經年,後會終有期」的地步,但當我們從707車上跳下來,和這些相識一個多月,見面卻沒幾天的戰友們合影留念時,還是有著很多不舍——至少在離開訓練場時情不自禁的「一步三回頭」,已經是很久沒有過的體驗。

▲我們與部分參賽隊員合影(702車長張祥和駕駛員李嘉成當時在駕駛702車,配合拍攝任務):左一703駕駛員沈子豪,左二701炮長朱孔浩,左三702炮長鍾春波;右一701車長史顯寬,右二701駕駛員劉宇奇,右三703炮長單明奇,右四703車長劉洪亮

在回去的路上,除了96B之外,我們還在車場裡看到了「標準重型合成旅」標配的,軍迷們耳熟能詳的那一輛輛新型主力地面裝備,它們整整齊齊地排在一起,正準備接受北方部隊的「季活」——換季保養;而當我們離開車場時,又在路邊看到了訓練歸來的「董存瑞部隊」那一輛輛望不到頭的遠程火箭炮。

或其疾如風、或不動如山,鎮守在白山黑水之間的一輛輛鋼鐵戰車和一位位精兵強將,都讓我這個離家多年的東北人,分外為家鄉感到安心。至於明年的「坦克兩項-2021」的直播問題,只要我軍繼續參賽,那麼在事跡報告會上面對集團軍全體指戰員時,我已經做出了斬釘截鐵的回答:「我們在此鄭重相約,明年再見!」

歡迎使用(支付寶)讚賞碼

相關焦點

  • 吳亞男已調任北部戰區陸軍,並晉升中將
    據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微信公號消息,7月9日和10日,北部戰區陸軍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思想政治教育改進創新座談會。「政事兒」注意到,現場照片顯示,曾任第78集團軍軍長的吳亞男,已任北部戰區陸軍副大戰區級職務,且已晉升中將軍銜。綜合公開資料,吳亞男曾任原16集團軍副軍長,2014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中,他擔任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方隊領隊。
  • 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部隊在鶴子鎮開展幫扶活動
    「感謝部隊對我們的幫助,不辭辛苦的千裡過來,給我們村民進行義診,感謝部隊的領導,村民感謝你們。」鶴子鎮棉地村村民郭偉星說。近日,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部隊在鶴子鎮棉地村開展「共建軍民魚水深情」扶貧慰問活動,為村民義診送藥、向孩子捐贈書籍,把黨和軍隊的關心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官兵開展實兵對抗(2017年8月10日攝)。新華社發(莊林毅 攝)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新華社杭州12月21日電題: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新華社記者王經國、劉小紅入夜,杭州市郊的一座營區內,訓練了一天的戰士們已經入睡,宿舍內不時響起陣陣鼾聲。指導員金川抬手看了看表,已是凌晨。他拿起手電筒開始查鋪。
  • 北部戰區領導班子成員都有誰?什麼職務?什麼軍銜?
    北部戰區領導班子成員都有誰?什麼職務?什麼軍銜?「千軍難得,一將難求」,更何況北部戰區這樣幅員遼闊的大戰區?北部戰區是一個海陸兼防的戰區,守衛著京畿門戶。最明顯的就是,北部戰區將屬於東部地區的山東省納入了北部戰區,與遼寧省互為犄角。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陸軍第82集團軍「鐵軍旅」:永不褪色的戰旗
    ——編者按我們在戰位報告丨陸軍第82集團軍「鐵軍旅」:永不褪色的戰旗■張藝藐、於愷舟這是兩面飄揚在不同時空的戰旗。——1943年春,血戰打響。「劉老莊連」戰旗赫然在列,連它在內,「鐵軍」「劉老莊連」「強渡烏江模範連」 3面戰旗來自於同一支部隊——陸軍第82集團軍「鐵軍旅」。戰旗從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中一路高擎,在強軍興軍的時代徵程中迎風高揚。
  • 西部戰區陸軍某旅改進充實「雙爭」評比方案
    西部戰區陸軍某旅改進充實「雙爭」評比方案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王育龍、樊文斌責任編輯:喬楠楠2020-10-28 08:32 西部戰區陸軍某旅改進充實「雙爭」評比方案創新規則激發爭先
  • 「五大戰區」首任陸軍政委都有誰?他們都什麼軍銜?現狀如何
    廖可鐸2000年1月起先後任北京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師政治委員、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天津警備區政委等職務。廖可鐸2016年1月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政治委員,2017年7月晉升中將軍銜。
  • 北部戰區陸軍某旅挖掘自身資源深化主題教育質效
    北部戰區陸軍某旅挖掘自身資源深化主題教育質效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宋子洵 楊五陽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10-16 08:26> 北部戰區陸軍某旅挖掘自身資源深化主題教育質效
  • 北部戰區陸軍某旅立起鮮明用人導向:10名精武標兵獲晉升
    來源:解放軍報前不久,北部戰區陸軍某旅偵察營排長王晶晶被集團軍表彰為排長標兵、榮立二等功後,又破格晉升為指導員。「三喜臨門」的他,贏得戰友紛紛點讚。據介紹,在該旅,像王晶晶一樣新近獲晉升的10名政治工作幹部,人人是精武標兵,個個是軍事訓練的行家裡手。「備戰打仗是選人用人的重要標尺,要把謀戰務戰的優秀幹部選好用好。」該旅領導介紹,旅黨委嚴格依據幹部選拔任用規定,出臺《幹部參加重大軍事活動考察考核實施辦法》,對在軍事比武競賽、大型演習演練、搶險救災等任務中表現優異的幹部全程考察考核。
  • 對戰10國,北部戰區陸軍5名班長:個個能打硬仗
    前不久,「國際軍事比賽-2020」落下帷幕,中國陸軍官兵為國爭光、拼搏賽場,在多個項目中取得優異成績,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和風採。其中少不了班長站排頭、打頭陣的身影,今天,推薦來自北部戰區陸軍的5名班長,真槍實炮的國際比武場上,這5名班長一個比一個能打硬仗!
  • 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緊急馳援安徽安慶抗洪搶險
    7月12日,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從山東緊急馳援安徽,這是在機動途中。    7月13日,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正在機動途中。    7月13日,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官兵在一線進行搶險。
  • 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已換裝星空迷彩
    近日,北部戰區陸軍官方推文《你問我為啥笑得歡,我說你演得真好看》。 其中,該旅組織文藝輕騎隊進連隊、上哨所、下班排為基層一線官兵送去了歡聲笑語和絲絲涼意。歷時11天、行程2100餘公裡、演出31場次、足跡遍及全旅所有點位。
  • 《藍軍出擊》中,第一戰區陸軍政委原型是誰?什麼來頭?
    《藍軍出擊》中,第一戰區陸軍政委原型是誰?什麼來頭?《藍軍出擊》作為一部專業程度極高的軍旅劇,劇中牽涉到一系列職務名稱。比如,第一戰區陸軍司令員、第一戰區陸軍政委、第一戰區陸軍參謀長、C集團軍副參謀長等。
  • 【演兵2020】陸軍第73集團軍鍛造全域作戰立體攻防的尖刀鐵拳
    今天我們首先關注陸軍第73集團軍。陸軍第73集團軍是一支鎮守祖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力量,2020年,他們不斷探索陸航部隊海上作戰新模式、創新合成作戰訓法戰法、加速新裝備融入作戰全過程,將部隊鍛造成為具有全域作戰、立體攻防能力的精兵勁旅。
  • 第78集團軍某勤務支援旅注重用身邊人身邊事激發官兵幹事創業熱情
    學習身邊榜樣 激發強軍熱情  第78集團軍某勤務支援旅注重用身邊人身邊事激發官兵幹事創業熱情  光明網訊 5月14日晚,第78集團軍某勤務支援旅官兵齊聚一堂,共同聆聽身邊榜樣故事。
  • 中國五大戰區13個集團軍,番號從71到83,有什麼特殊含義?
    這些集團軍的番號從71開始依次排列,最後一隊為83號集團軍,也就是由陸軍54集團軍為基礎編入空中突擊旅、防空、特戰、工化(工程兵與防化兵)、勤務部隊後的作戰集團,現屬中部戰區駐紮在河南省新鄉市的軍隊。
  • 第72集團軍某旅:基層至上,始終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
    作為十八大以後,習主席出京視察的第一支陸軍連隊,第72集團軍某旅「煙臺峰英雄連」的官兵,至今仍對統帥厚重的愛兵情懷感佩於心。8年來,雖然連隊的駐地變了,編制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調整,但領袖關心兵事、解決兵憂的殷殷深情始終浸潤著整座軍營。
  • 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創作MV《風吹沙》
    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創作MV《風吹沙》 2020-12-18 17:00 來源:中國軍視網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創作MV《風吹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第72集團軍某旅:基層至上 始終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
    作為十八大以後,習主席出京視察的第一支陸軍連隊,第72集團軍某旅「煙臺峰英雄連」的官兵,至今仍對統帥厚重的愛兵情懷感佩於心。8年來,雖然連隊的駐地變了,編制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調整,但領袖關心兵事、解決兵憂的殷殷深情始終浸潤著整座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