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戰位報告丨陸軍第82集團軍「鐵軍旅」:永不褪色的戰旗

2020-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用生命詮釋了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習主席多次高度評價這個英雄群體。讓我們走進這支英雄部隊,一起感受催人奮進的「鐵軍」精神,在強軍實踐中爭當紅色傳人。

——編者按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陸軍第82集團軍「鐵軍旅」:永不褪色的戰旗

■張藝藐、於愷舟

這是兩面飄揚在不同時空的戰旗。

——1943年春,血戰打響。侵華日軍向劉老莊方向進犯,新四軍3師7旅19團4連的82名勇士與20多倍於己的日偽軍展開殊死戰鬥,斃傷日偽軍百餘人,直至全連壯烈犧牲。

戰後,新四軍命名該連為劉老莊連,同時授予「劉老莊連」連旗,上面布滿彈孔。

——2019年國慶,長安街上旌旗飄揚,鐵甲生輝!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戰旗方隊100面榮譽旗幟整齊列陣,氣勢如虹通過天安門廣場。「劉老莊連」戰旗赫然在列,連它在內,「鐵軍」「劉老莊連」「強渡烏江模範連」 3面戰旗來自於同一支部隊——陸軍第82集團軍「鐵軍旅」。

戰旗從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中一路高擎,在強軍興軍的時代徵程中迎風高揚。

2019年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受閱的戰旗方隊。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01

鮮紅的底色,遒勁有力的字體,「鐵軍」戰旗靜靜地在旅史館注視著這支部隊的成長蛻變。

無數個夜晚,朱甜龍都會夢回閱兵場,恢弘激昂的閱兵式號角驟然響起,夢中他將那20斤重的「鐵軍」戰旗再次握在手中。

當習主席的檢閱車從隊列面前駛過,朱甜龍站在離主席三米左右的距離,突覺手中的「鐵軍」戰旗重如泰山。

閱兵精神在朱甜龍身上刻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剛下閱兵場便直奔演訓場,身為班長的朱甜龍駕駛新式裝甲突擊車,帶領班組衝鋒到終點。

朱甜龍常把閱兵精神掛在嘴邊,「習主席說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偉大成就,走過了不平凡的70年。能夠駕駛先進的戰車是我們這一代軍人的幸運。」

曾經,抗日戰場上,先輩白刃殺敵,武器裝備的差距,他們用血性補齊,拼彎的刺刀至今在旅史館默默訴說歷史;如今,新列裝的新式裝甲突擊車馳騁疆場,更先進的裝備,更昂揚的鬥志,鐵軍精神刻進了官兵的骨子裡。

在第82集團軍「鐵軍旅」,無數個朱甜龍身上流淌著同樣的紅色血液。榮譽室裡,一批又一批的新兵在戰旗前駐足,在「兵之初」埋下一顆紅色的種子。

英雄的熱血,激勵著劉老莊人保家衛國、勇往直前。劉老莊形成一個傳統:每年都向「劉老莊連」輸送新兵,70多年從未間斷。

戰士楊永傑來自劉老莊,從小聽著82勇士的故事長大,每年3月18日都會去烈士陵園祭拜先烈,最終沿著先輩的足跡,來到「劉老莊連」,來到這支「鐵軍」勁旅。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中,「鐵軍」的名號時常會以「英雄」的形象出現在自己的記憶中。

——98抗洪,部隊臨危受命,他們堅守洪湖大堤28個晝夜,誓與大堤共存亡;

——汶川抗震,「鐵軍來了」四個大字定了人心,他們僅用20個小時就從中原腹地馳震中汶川展開救援,徒步挺進生命孤島;

——組建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他們選派的官兵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任務;

——軍改啟動後,官兵聞令而動,幾天內全部離開有48年歷史的老營區,移防千裡之外。

「一支紅色勁旅,從勝利走向勝利,有其內在必然條件,那就是紅色基因的傳承。」旅政委張興民指著寫有「鐵軍」二字的臂章,道出「鐵軍」旅和其他合成旅最大的不同。

他們從軍旗升起的地方走來——參加八一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革命戰爭年代歷經戰役戰鬥3000餘次,鑄就了歷久彌新的鐵軍精神。

實兵演習中,紅一營官兵駕駛戰車向敵陣地奮勇衝擊。

02

2020年春夏之交,朱日和,只見一面鮮紅色的戰旗在「制高點」高高飄揚。

夜幕將臨,從空中俯瞰,一條條「車龍」在大漠上縱橫馳騁。一邊是摧枯拉朽的炮兵陣地火力打擊,一邊是浩浩蕩蕩的裝甲集群勇猛衝擊,戰士們對敵「大本營」發起最後衝擊,又一場勝利!

四連一班班長楊川輝駕駛戰車參與了這場演練,他站在不足0.2平米的戰位,看著眼前的按鈕,一年前還在為此頭疼,現在他閉著眼睛都可以操作。而這一切的改變,離部隊換裝只過了不到一年時間。

鐵軍旅人人都有一張「駐訓臉」,從旅主官到列兵,每個人咧開嘴一笑,一排大白牙格外矚目。

「這張駐訓臉跟我當時的閱兵臉有一拼。」 副旅長貟波作為共和國70周年閱兵陸軍方隊總教練,為了承載百萬陸軍的光榮和夢想,他和他的方隊克服種種困難,付出努力和艱辛。

貟波時常思考,閱兵給他帶來了什麼,又給這支鐵軍旅帶來了什麼,萬千思緒最終匯成習主席深刻闡述的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論斷。

「70後」的貟波,履歷極為豐富,從抗洪大堤到海外維和戰場,在最前線總能看到這個高大的身影,但在改革重塑面前也時常感到「本領恐慌」。大到指揮作戰小到營區一早一木,一路走來,他見證「鐵軍旅」轉型探索的步伐從未遲緩。

改變,看似悄無聲息,其實有跡可循。從2017到2020,從中原腹地到京畿重鎮,「鐵軍旅」承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

每次,當四連排長戴天嬌把名牌貼在左胸前,他都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使命感從心底升騰:「我是『劉老莊連』傳人,編號6371!」

這是一個神奇的編號,這是烙刻在一群人身上的特殊印記。從82到6371,穿越時光,這是一支部隊的換羽新生。

戴天嬌剛出校門走進營門,這位「95後」排長新上任時準備先「燒好三把火」,於是站在講臺跟戰士聊戰術,本以為「精彩極了」的授課,結果發現臺下竊竊私語,後來一位小戰士舉起手說,「排長你錯了,我們早就不這麼打了。」

本以為是上課,結果被上了一課,戴天嬌面紅耳赤,心想必須「跑步前進」才能追上大家的步伐。感到變化的不只戴天嬌。

一次演練,軍齡12年的射擊技師曹寶剛發現自己班的人被悄沒聲地「俘虜」了,「敵方」趁夜潛入營區,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只是萬千改變中的一件小事,可曹寶剛意識到:一切不一樣了。

移防半年,他們就為集團軍高標準演示示範課目,探索形成10餘項研究成果;2018年,立足新編制新體制探索研究的戰場救護行動在陸軍範圍觀摩演示;近年,他們又擔負陸軍多個試點任務;參與籌建全軍首支維和步兵營,出色完成安全警戒、巡邏執勤等國際維和任務……

主題黨日活動中,官兵重溫入黨誓詞。

03

「孟晗可以的!閱兵回來的,精氣神就是不一樣!」老班長曹寶剛打趣地說,孟晗閱兵時穿的軍服被戰友們挨個套到身上,訓練時穿著的那套軍服,孟晗慷慨地給了新兵戰友。

戰友們都說,跟孟晗站在一起,腰板要挺得格外直!

兩次參加閱兵,孟晗懂得這支英雄部隊承載的榮光背後是沉甸甸的責任。現在已經成長為四連班長的孟晗,凡事衝鋒在前是他的座右銘。

「熱烈歡迎首長和戰友們凱旋,你們回家了!」在旅部機關,一條鮮紅的橫幅迎來了戰士們的凱旋。

歷時四個多月,部隊駐訓朱日和。留在旅部的官兵們都在猜,這次會是誰扛著勇士旗回營。這是「鐵軍旅」的傳統,旅裡每個戰士都有一個共識:我是為了「鐵軍旅」的榮譽。

旌旗獵獵,鑼鼓喧天。近日,漠北某駐訓場上,第82集團軍「鐵軍旅」迎來了首屆「鐵軍杯」軍事體育運動會。

「只要對手不停止,我就不能放棄……」比賽開始後,「劉老莊連」列兵譚森帶著連旗上賽場,激發了所有選手的高昂鬥志,最終列兵張俊波奪得仰臥起坐桂冠。

有人問他:「合格就夠了,何必這麼拼?」這位年輕的戰士說:「我是為了『鐵軍旅』的榮譽。」

「這幫小子,逼得我們不得不改變賽制,否則永遠不會停。」旅作訓科科長李志洋口中帶著驕傲。

究竟是一種什麼精神,鑄就了這支隊伍的輝煌?

這樣的拼勁,在「鐵軍旅」處處可見。「鐵軍」的字典裡沒有「認輸」二字。

在旅史館中,有一幅碑文拓片,是從北伐犧牲的「葉挺獨立團」烈士墓碑上拓下來的,上面有一行字:「諸烈士的血鑄成了鐵軍的榮耀」。碑的最上方還寫著四個大字:精神不死。

一個年輕的生命定格在2008年6月18日夜,士兵武文斌被越染越紅的「鐵軍」精神激勵著,在汶川地震災區,他和戰友冒雨卸下整整8卡車活動房板材後,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烈士武文斌的戰友翟向選在列,他將武文斌的照片放在上衣的口袋裡,他說,戰友犧牲了,我替他走過天安門!

一面布滿彈孔的連旗、一桿褪了色的步槍,靜靜地躺在旅史館裡。如果犧牲的每位勇士都還在,看到忠誠保衛的國家的歷史性成就,感受到所在部隊的強軍步伐,一定也會感慨:精神不死,強軍可期。

相關焦點

  • 永不生鏽的「鐵軍」——第82集團軍「鐵軍旅」轉型備戰記事
    新華社石家莊10月29日電題:永不生鏽的「鐵軍」——第82集團軍「鐵軍旅」轉型備戰記事新華社記者賈啟龍、楊雅雯、劉藝雖已入夜,大漠草原上依舊是鐵甲奔騰、炮火隆隆。……在內蒙古某合同戰術訓練基地,第82集團軍「鐵軍旅」這場攻防戰鬥從下午3點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這也是歷時4個多月的旅整建制實兵實彈戰術演習中的普通一「戰」。「『鐵軍旅』自3年前改革移防以來,不僅裝備更新換代了,每年的駐訓時間和彈藥消耗量也明顯增加了。」入伍17年的三級軍士長、射擊技師劉衡說。
  • 第82集團軍某旅"劉老莊連":做鐵甲先鋒 鑄"鐵軍"忠魂
    第82集團軍「鐵軍旅」有個傳統,每次完成大項任務返回時,只有成績最優異的戰士,才能作為擎旗人,將英模部隊的榮譽旗幟帶回部隊駐地。「在民族危亡關頭,是中國共產黨高擎全民族抗戰旗幟,不畏艱險,支撐起救亡圖存的希望。」駐訓第1天,王寧就下定決心,要將榮譽旗幟帶回去。這支享有「鐵軍」威名的英雄部隊,抗戰時期隸屬新四軍第三師。
  • 陸軍第82集團軍某炮兵旅跨區實彈演練 全面提升火力打擊核心能力
    近日,陸軍第82集團軍某炮兵旅千裡機動至西北大漠戈壁,在實戰條件下,晝夜連貫實施實彈射擊演練,全方位提升以火力打擊為核心的整體作戰能力。「202,我是301,2732執行。」第82集團軍某炮兵旅連長 陳磊:這次剛進場就要開打,環境陌生,敵情也比較突然。我們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展開隊形、佔領陣地、彈藥裝填和實彈射擊,這對炮班的整體協同和操作的精準度有著極大的考驗。
  • 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緊急馳援安徽安慶抗洪搶險
    7月12日,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從山東緊急馳援安徽,這是在機動途中。    7月13日,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正在機動途中。    7月13日,陸軍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官兵在一線進行搶險。
  •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組織官兵開展實兵對抗(2017年8月10日攝)。新華社發(莊林毅 攝)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 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部隊在鶴子鎮開展幫扶活動
    「感謝部隊對我們的幫助,不辭辛苦的千裡過來,給我們村民進行義診,感謝部隊的領導,村民感謝你們。」鶴子鎮棉地村村民郭偉星說。近日,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某旅部隊在鶴子鎮棉地村開展「共建軍民魚水深情」扶貧慰問活動,為村民義診送藥、向孩子捐贈書籍,把黨和軍隊的關心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 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創作MV《風吹沙》
    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創作MV《風吹沙》 2020-12-18 17:00 來源:中國軍視網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創作MV《風吹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鐵旅紀行:我們,從北部戰區陸軍第78集團軍歸來!
    除了在工作日進行的半決賽之外,第78集團軍軍直單位和參賽單位主體所屬合成旅均收看了我們直播的三場單車賽(也就有了我們與集團軍官方微信號「北疆衛士號」的「心靈感應」);到了9月5日的決賽,整個第78集團軍上萬名指戰員(除條件不方便的高等級戰備、外派外訓等單位之外)更是集體收看,集團軍首長還專門回看了直播錄像。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
    我們在戰位報告|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來源︰新華社作者︰王經國、劉小紅責任編輯︰李晶2020-12-作為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 「煙臺峰英雄連」指導員,任職3年來,金川一直保持這個習慣。「在連隊,我有責任把他們照顧好。」來自湖北廣水的金川說,關心關愛士兵,也是革命前輩留下來的優良傳統。黨的根基在基層,軍隊的根基也在基層,基層過硬軍隊才能強大,青年官兵過硬軍隊才有未來。
  • ...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
    新華社杭州12月21日電題:知兵暖心鑄銳旅——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關心關愛官兵記事新華社記者王經國、劉小紅入夜,杭州市郊的一座營區內,訓練了一天的戰士們已經入睡,宿舍內不時響起陣陣鼾聲。指導員金川抬手看了看表,已是凌晨。他拿起手電筒開始查鋪。
  • 【演兵2020】陸軍第73集團軍鍛造全域作戰立體攻防的尖刀鐵拳
    今天我們首先關注陸軍第73集團軍。陸軍第73集團軍是一支鎮守祖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力量,2020年,他們不斷探索陸航部隊海上作戰新模式、創新合成作戰訓法戰法、加速新裝備融入作戰全過程,將部隊鍛造成為具有全域作戰、立體攻防能力的精兵勁旅。
  • 第82集團軍某旅積極探索動中抓教模式
    課堂繫著戰場 崗位連著戰位第82集團軍某旅積極探索動中抓教模式解放軍報訊 劉夢婷、特約通訊員屈凱明報導:工兵分隊迅速開闢通路,步兵分隊發起猛烈衝擊……初冬時節,第82集團軍某旅一場實兵對抗演練激戰正酣,
  • 第81集團軍「最美奮鬥者」!軍長政委頒獎
    奮鬥,是新時代的最強音奮鬥,是新徵程的主旋律1月14日晚陸軍第81集團軍隆重舉行致敬「最美奮鬥者」頒獎典禮集團軍吳軍長>頒獎典禮在豪邁激昂的《陸軍先鋒》軍樂奏唱中拉開帷幕典禮區分「精武之美」「敬業之美」「奉獻之美」「拼搏之美」四個篇章,通過播放短片、致頒獎辭、共享榮光、現場訪談等方式,生動再現獲獎人物可歌可泣的奮鬥故事。
  • 陸軍第80集團軍組織陸航特戰聯合傘降訓練
    新華社濟南4月18日電(曹倬愷、劉小紅)近日,陸軍第80集團軍組織所屬特戰、陸航部隊進行聯合傘降訓練,雙方深度融合,提升訓練質量效益,錘鍊部隊空地協同和立體投送能力。魯西某訓練場,特戰隊員們完成傘具穿戴和檢查工作後,快速登上某陸航旅直升機。隨後,陸航直升機搭載首批特戰隊員迅速升空,飛向預定傘降空域。
  • 第72集團軍某旅:家安才心安 他們在這裡找到歸屬感
    我們在戰位報告| 第72集團軍某旅:家安才心安 他們在這裡找到歸屬感■中國軍網記者 李晨 趙燕飛 通訊員 王勝強 王暢基層官兵的衣、食、住、行,是統帥最掛心的事。2012年12月10日,習主席在視察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看過「煙臺峰英雄連」的洗漱間,剛到門口,又折返身子往裡走,邊走邊說:「我去看一下戰士的洗浴房。」習主席伸手接水,溫熱的水譁譁地落在習主席的手掌上……看到戰士宿舍的諸多新變化時,習主席十分欣慰,感慨地說:「現在條件很好啊!」
  • 第一個陸軍集團軍:為何稱第38集團軍為「萬歲軍」
    解放軍第38集團軍有個美稱就是「萬歲軍」。這個美稱是該軍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成功地完成了三所裡、龍源裡穿插任務後,彭總在親自起草的嘉獎令中提出的。從那以後,「萬歲軍」的美稱傳遍我國大江南北。11月28日8時許,第113師成功抵達三所裡,之後全殲三所裡地區南朝鮮軍1個治安連及美軍騎兵第1師第5團先遣分隊,佔領了三所裡及其附近高地。美騎兵第一師見勢不妙,立即在坦克的掩護下組織攻擊,企圖打開通道。但在第113師的頑強阻擊下,美軍的10多次進攻均被擊退。
  • 第72集團軍某旅:基層至上,始終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
    作為十八大以後,習主席出京視察的第一支陸軍連隊,第72集團軍某旅「煙臺峰英雄連」的官兵,至今仍對統帥厚重的愛兵情懷感佩於心。8年來,雖然連隊的駐地變了,編制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調整,但領袖關心兵事、解決兵憂的殷殷深情始終浸潤著整座軍營。
  • 第72集團軍某旅:基層至上 始終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
    作為十八大以後,習主席出京視察的第一支陸軍連隊,第72集團軍某旅「煙臺峰英雄連」的官兵,至今仍對統帥厚重的愛兵情懷感佩於心。8年來,雖然連隊的駐地變了,編制體制也發生了重大調整,但領袖關心兵事、解決兵憂的殷殷深情始終浸潤著整座軍營。
  • 【微史館】之14集團軍裝甲旅
    ● 1951年8月1日,步兵第198師戰車團在天津市楊柳青鎮組建。 ● 1953年3月24日,改稱198師坦克自行火炮團。 ● 1953年7月15日,改稱坦克自行火炮第403團。 ● 1961年4月,直接隸屬陸軍第66軍。 ● 1961年8月20日,調歸66軍步兵第74師建制。
  • 第1集團軍裝甲旅(坦克十師)老營房印記
    ● 1967年7月15日,總參謀部《關於陸軍師屬坦克團集中編組問題的通知》指出,為提高我軍戰役戰略機動能力,經中央軍委批准,南京軍區在長江南北各組建1個坦克師,江南坦克師的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第10師",代號6526部隊,歸南京軍區裝甲兵建制,主要加強上海、溫州方向戰略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