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軒BOOKS九方店 記者 徐銳 攝
⊙記者 徐銳 ○編輯 邱江
「2020年天府書展」5天吸引3452萬人次參與,其中現場逛展人次152萬,線上逛展人次3300萬;圖書零售總銷售6300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20%……在新華文軒的承辦下,本屆天府書展將四川省實體書店和公共圖書館作為線下平行展場,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全省各級聯動、展示展銷一體、平行分區辦展」的方式,以及閱讀交流、館店融合、新書發布、惠民售書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示主題精品出版物和振興四川出版最新成果。
本屆書展舉辦期間,上海證券交易所聯合各地方證監局主辦的「誠實守信 做受尊敬的上市公司——價值引領投資 2020滬市公司質量行」主題調研活動走進新華文軒,實地感受創新發展給公司帶來的改變。
「我們堅持舉辦第二屆天府書展,轉變辦展思路、調整辦展方式,以『天府書展·雲世界』為線上展場,營造全民閱讀氛圍,提振圖書消費市場信心。我們堅信出版業有市場就有未來,市場消費的信心回來了,出版業復甦之日也就快到了!」新華文軒董事長何志勇表示。
既講「情懷」,也講「賺錢」
疫情發生後,出版行業在內容創作、生產印製、線下銷售等環節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新華文軒積極優化現有業務,儘可能減少經濟損失。今年上半年,新華文軒保持良好經營態勢,實現扣非淨利潤5.22億元。穩健的業績表現,與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的理念密不可分。
「在閱讀服務方面,加快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絕非一句口號,而是扎紮實實的行動。」何志勇介紹,「以文軒BOOKS九方店為例,我們充分考慮讀者多元、多層次的需求,在書籍配置擺放、配套服務等方面下功夫,給讀者帶來不同的文化體驗。書店配置了舒服的沙發、座椅及飲料餐食等,當然也可以自帶吃喝。哪怕不消費,你可以在我們書店呆一整天。」
在何志勇看來,振興實體書店要從兩方面推動:一是大幅度增加門店;二是努力實現質量提升,把書店改造成新時代的文化消費場所和文化體驗地,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
作為出版發行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的優秀文化企業,新華文軒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掌舵者,何志勇深知經濟效益對企業的重要性。「從事文化產業一定要有情懷。但僅有情懷是不夠的,上市公司要有賺錢回報股東的能力。」何志勇說。
基於此,新華文軒在為讀者提供全方位閱讀文化消費服務的同時,想方設法降低開店成本。新華文軒董秘遊祖剛表示,按傳統模式,開設書店在前期購買或租賃房產及裝修的環節要付出相當大的成本,對企業自身經營造成較大壓力。
「我們今年逆勢新開實體書店文軒BOOKS招商店,通過與地產公司合作創新經營模式,降低開店成本。」遊祖剛介紹,招商店和九方店均採用這一合作模式,極大降低成本開支。「地產公司也希望引入書店健全區域配套,提升文化氛圍,這是一個雙贏的模式。」
目前,新華文軒構建了以四川省為基礎、輻射全國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閱讀服務網絡體系,擁有覆蓋四川省的零售直營門店170餘家、遍布全國大中城市的商超網點約800家,布局於四川、北京等地的智能閱讀服務網點200餘處,擁有「新華文軒」「軒客會」「文軒BOOKS」「Kids WinShare文軒兒童書店」「文軒雲圖」「文軒商超」「文軒網」「九月網」等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便捷、舒適、智能、個性化的閱讀服務。
新華文軒的創新經營理念不僅體現在閱讀服務板塊。出版業務方面,除了鞏固傳統業務,新華文軒持續提升內容資源聚集開發能力,與北貓、馮驥才、海宴、唐家三少、郭建龍、張遠山等作家籤約,並與美國迪士尼公司、尼克兒童頻道等傳媒機構合作,還是汪汪隊、漫威等全球知名IP在中國的重要出版合作機構。此外,公司旗下四川少兒出版社擁有爆款IP——米小圈的專有出版權,持續登上開卷少兒圖書全國暢銷榜,累計銷量近9000萬冊。
夯實「線下」,拓展「線上」
出版類上市公司給外界的印象是「穩健有餘、亮點不足」。業內公司業績表現雖穩定,但在發展經營方面似乎缺乏亮點和想像力,股價表現大多中規中矩。
「這是一些投資者對出版類上市公司的普遍認識,業內上市公司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近年來我們在保持傳統主業穩定向好發展態勢的同時,加速實體書店轉型升級,更大力度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強網際網路業務能力建設。」遊祖剛稱。
新華文軒的電子商務業務主要由其控股子公司四川文軒在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文軒在線)經營。文軒在線致力於電子商務、數字閱讀、出版物供應鏈服務等網際網路領域業務的發展,擁有紙質書網絡銷售平臺「文軒網」、數字內容推送平臺「九月網」、出版物行業第三方網際網路協同平臺「出版物協同交易平臺」三大品牌。
遊祖剛透露,今年上半年,新華文軒網際網路業務穩步發展:銷售渠道建設和營銷活動方面,公司積極拓展市場空間,開展深度運營,靈活安排營銷節奏,加大全網絡渠道拓展力度,擴大銷售規模;產品運營方面,公司通過渠道積累的用戶和訂單數據,洞察市場趨勢,以文學、少兒等品類為重點,聯合出版社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天貓、京東等平臺保持圖書類銷售前三的地位,並持續鞏固在全國圖書電商的頭部地位。
「其實,公司電商銷售業務收入早就超過傳統門店業務。隨著電商銷售佔比逐步擴大,現在對外採購以電商平臺主導,因為其議價能力更強,採購效率高、成本低,早年是採購主力的實體門店如今成為配角。不止是電商板塊,我們致力於所有業務的融合發展,部門或員工有創新思路就全力支持。」遊祖剛說。今年上半年,新華文軒網際網路銷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超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3%。
值得一提的是,新華文軒登陸資本市場後,近年來逐步加大資本經營力度。公司在2020年半年報中明確提及,將利用文軒品牌優勢,穩步開展資本經營業務。
關於這塊業務的發展思路與構想,遊祖剛表示,公司以「文軒投資」為樞紐性資本平臺和市場化投融資主體,集聚社會資本,以直接投資、股權投資基金等為手段開展資本經營業務,形成涵蓋併購基金、創投基金等類型的基金群,初步具備資本整合能力和獲取利潤能力。未來,公司將利用資本經營平臺,集聚社會資本,持續打造基金群,形成多層次產融結合的投資模式,增加資本經營收益,推進實業經營與資本經營協同發展。
立足出版傳媒業本質,把握文化產業發展趨勢,以「科技+資本」為轉型驅動力,圍繞大文化消費服務穩步實施經營戰略,新華文軒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出版行業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高原創能力,著力打造多樣化、高品位的文化精品,推動出版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華文軒通過全品類經營、全客群服務、全渠道覆蓋,深耕內容資源開發產品線,完善教育綜合服務產業鏈,構築大文化消費生態圈。我們有信心早日將公司打造成國內最具創新成長性的出版傳媒企業!」何志勇眼中的發展藍圖清晰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