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著名的10位女科學家 排第一的,兩度獲得諾貝爾獎

2021-01-18 coin

科學像其他領域一樣,在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男性科學家一直佔大多數,但是也有一些傑出的女科學家,在化學到計算機等各個科學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一起看看有哪些傑出的的女科學家。

10.阿達·洛芙萊斯(1815 - 1852年)

英國著名數學家阿達·洛芙萊斯,被珍視為「第一位給計算機寫程序的人」,電腦程式先驅者,為計算程序擬定「算法」,這是世界上首個算法,她的文章激發了艾倫·圖靈對現代計算機的研究,美國國防部開發的程式語言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9.多蘿西·霍奇金(1910 - 1994年)

多蘿西·霍奇金是化學界的重要人物,也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三位女性。這位英國生物化學家是X光晶體學領域的先驅,能夠找到並確認各種生物分子的結構,其中包括青黴素、胰島素和維生素B12。

8.芭芭拉·麥克林託克(1902 - 1992年)

芭芭拉·麥克林託克是遺傳學上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她以玉米遺傳學的研究成果推動和促進了細胞遺傳學這一遺傳學分支學科的建立,首個做出玉米遺傳圖譜的人,真正使她名垂科學史冊的卻是她在玉米中對可移動基因——轉座基因(俗稱「跳躍基因」)的研究,在1983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

7.瑪麗亞·戈珀特-梅耶(1906 - 1972年)

女性德裔美國物理學家,是核物理學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發展了解釋原子核結構的數學模型,她還在二戰期間參與了曼哈頓計劃,196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第二位女性。美國物理協會獎設立瑪麗亞·戈珀特-梅耶獎,紀念這位科學家。

6.羅莎琳德·富蘭克林(1920 - 1958)

英國著名的物理化學家與晶體學家,專注於DNA、病毒、煤炭與石墨等物質的結構,製作了DNA的x射線衍射圖,幫助沃森和克裡克找到了DNA的雙螺旋模型,此後她也領導了關於菸草花葉病毒與小兒麻痺病毒的研究,之後因支氣管肺炎及卵巢癌逝世,只活了38歲。

5.格特魯德B·埃利昂(1918 - 1998年)

美國著名的藥理學,198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但她分享了成果,開發了一種用於治療愛滋病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Z,還開發了治療瘧疾、白血病和皰疹的藥物。

4.伊倫·約裡奧-居裡(1897 - 1956年)

著名的瑪麗·居裡的女兒,伊倫·約裡奧-居裡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她跟隨父母的腳步,進行放射性研究。她在193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為她發現了人工放射性。她和她的丈夫弗雷德裡克也把硼變成了放射性氮,把鋁變成了磷,鎂變成了矽。

3.利塞·邁特納(1878 - 1968)

利塞·邁特納出生在奧地利,發現了核裂變,直到後來的原子彈發明,儘管她並不知道其研究很可怕,當納粹起來後,不得不逃到瑞典,儘管她被拒絕獲得諾貝爾獎,科學界對她的成果還是不能否認。

2.珍·古道爾(1934)

著名的黑猩猩專家,她二十多歲時前往非洲的原始森林,觀察黑猩猩,記錄它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在野外長達幾十年,曾獲得了聯合國所頒發的馬丁·路德·金反暴力獎,是聯合國和平使者。

1.居裡夫人(1867 - 1934年)

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考慮到著名的女科學家,沒有其他的女科學家的研成果能夠超越她,兩度獲得諾貝爾獎,這是全球唯一一位女性,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開創放射性理論。在190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於1911年,她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死於白血病,享年66歲。

相關焦點

  • 世界50所最頂級大學中,誰獲得的諾貝爾獎最多?
    據統計,截止至2018年10月,共有83位史丹福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第七)、27位曾獲得圖靈獎(世界第一)、8位曾獲得過菲爾茲獎(世界第八)。 2018-19年,該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三。
  • 6位各自開創新領域的天才科學家,卻都未獲得諾貝爾獎
    這個問題在於每年只能有幾個獲獎者,從而忽略了大多數科學家的貢獻。2017年,三位發現引力波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許多科學家都參與了這項裡程碑式的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察費曼曾說,這個獎項的概念是虛幻的。他不贊成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人來決定誰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獎賞就是他在探索事物時所體驗到的快樂。
  • 盤點1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諾貝爾獎分設物理(Physics)、化學(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和經濟學(Economic Sciences)六個獎項。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 10位改變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濟世救人的特蕾莎修女(10)_遊俠網...
    1.瑪麗·居裡  瑪麗·居裡(Marie Curie)是一個無私、文靜的女人,也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她的工作改變了科學家看待世界的方式,她也成為「男子掌權」年代的不速之客。  瑪麗·居裡是法國籍波蘭科學家,出生於1867年,一生致力於放射性研究。1903年,瑪麗·居裡和丈夫皮埃爾·居裡和亨利·貝可勒爾(Henri Becquerel)因研究放射性現象共同獲得諾貝爾獎。  一個諾貝爾獎好像不夠,1911年,瑪麗·居裡因發現鐳和釙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中國女科學家謝毅折桂「女性諾貝爾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獲獎者合影在法國索邦大學古老莊嚴的科學禮堂,來自英國、中國、加拿大、巴西、摩洛哥的五位女科學家身著優雅性感的禮服,獲頒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2017諾貝爾獎:改變世界的人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名單,至此2017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終於揭曉完畢。每一年我們關注諾貝爾獎的頒獎狀況,其實也是關注我們自身。諾貝爾獎已經成為一個人類之夢,這裡有著人類探索自然界和自己精神世界的勇氣。
  • 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年前就獲得了臺灣「唐獎」
    10月1日傍晚,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兩位科學家: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兩位科學家在腫瘤免疫學上的貢獻。
  • 諾貝爾獎獲獎者面面觀:子承父業同獲諾貝爾獎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2日下午1時,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英國微觀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榮獲該獎項。在每一次諾貝爾獎揭曉時候,總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而縱觀諾貝爾獎百年歷史,也有不少有趣的發現,比如一人兩獲諾貝爾獎、子承父業也得獎、夫妻雙雙獲得獎項等。
  • 大發明家愛迪生和特斯拉,真的是因為個人恩怨沒獲得諾貝爾獎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將陸續揭曉。除了此前瑞典文學院因捲入性醜聞等事件陷入信任危機,2018年取消頒發諾貝爾獎文學獎,改於2019年頒發外,2018年10月1日和2日陸續宣布,2018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共同獲得,物理學獎由亞瑟·阿斯金、傑哈·莫羅和唐娜·斯特裡克蘭共同獲得。
  • 號稱最接近神的男人,一生拒絕諾貝爾獎11次,放棄成為世界首富
    最接近神」的人類,其實說到人類歷史上最接近神的男人,排在第一的並非愛因斯坦,而是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默默無聞」的尼古拉·特斯拉,看到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感到非常陌生,與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些著名的科學家相比顯得「黯淡無光」,但是如果你深入了解尼古拉·特斯拉這位科學怪才,你就會發現這位科學怪才的確配得上「最接近神的男人」這個稱號。
  • 美國第一,日本井噴!中國離諾貝爾獎,到底還有多遠?
    即便如此,中國獲得諾獎還是少之又少。那麼諾貝諾獎級別的科學家是如何產生的呢?獲得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對於中國的科研發展到底有著怎樣的意義呢?這些問題還應該被回答。1、萬年不變的美國第一1901年第一次頒發的諾獎至今已經過去了一百一十多年了。在一百多年的諾獎頒發歷程中,不到1000人被授予這個獎項。
  • 2015諾貝爾獎揭曉在即,盤點那些諾獎得主的爆笑之「最」
    按照往年慣例,文學獎一般都於10月的第二個周四公布,今年則是10月8日。 雖然頒發日期還未公布,但全球最大規模博彩公司英國立博已經公布了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賠率榜。白俄羅斯作家S·A·阿列克謝耶維奇,以賠率1賠5,超過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位列第一,村上春樹則以1賠6位列第二,依然是大熱門。
  • 15歲成科學家,和44位諾貝爾獎得主交流,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可怕
    這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名言。要成為科學家就得有被世人認可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然一個15歲的學生,怎麼就被稱為科學的呢?先看下她是怎麼出名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10月29日在上海開幕,一群穿梭在會場的 「00後科學家」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與諸多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獎項的獲獎者們面對面,掀起了一場科學薈萃的「頭腦風暴」。
  • 響徹世界學術的三大獎項: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
    響徹世界學術的三大獎項: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諾貝爾文學獎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六個領域的獎項;菲爾茲獎是數學獎項,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則是計算機獎項,被譽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 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霍金最主要的兩項貢獻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霍金成就斐然,在全世界也有廣泛的影響力,但為何沒能獲得諾貝爾獎呢?本文根據網友以及學術界人士的評論整理。PS:當年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也並非因為相對論,而是用實驗完整證明了光電效應理論。@劉勇:霍金的名氣與地位更多的來自於自身的特殊性,與他的成就真的關係不大。他對奇點理論的證明只是相對論體系下的一個點,黑洞輻射理論難以證明,而且講實話,即使證明了意義也不大。有可能的話,估計會因為科普著作獲得文學獎吧。
  • 血統加法律,楊振寧、李政道才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代表著科學界的最高學術水平的諾貝爾獎誕生已一百多年了,獎勵在各個領域中「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900多個,而獲獎的中國科學家或華人科學家卻屈指可數。就這寥寥無幾的幾位,大多數國人也難述其詳,不過對楊振寧和李政道這兩位科學家倒是比較熟悉。
  • 中國天才曹原打破107年超導魔咒,科學家稱他是未來諾貝爾獎得主
    2018年3月5日,就讀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留學生曹原,在全球頂級科學周刊《自然》上連續發表了兩篇論文,報導了他在石墨烯超導方面的重大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度的微秒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了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
  • 盤點世界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
    對於不少學者和行業領袖而言,獲得諾貝爾獎是其畢生奮鬥和貢獻的一個肯定,而對於培養這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大學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榮譽。那麼,世界上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是哪些大學呢?    第一名 英國·劍橋大學 88位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世界上誕生諾獎得主最多的高等學府,88位諾獎得主曾在此執教、工作或學習,其中70多人是畢業於劍橋
  • 盤點那些為科學世界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諾貝爾獎僅能在三位活著的科學家中分享,在1962被授予沃森、克裡克和威爾金斯。沃森自傳中描述這一發現的《雙螺旋》幾乎不承認富蘭克林的作品,甚至把她描繪成「好戰的、情緒化的女人」。莉絲邁特納經常被引用為女性本應獲得諾貝爾獎的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這位奧地利物理學家幫助發現了核裂變,原子在核反應或放射性衰變中分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 聯合國在線|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