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好萊塢從衍生玩具裡賺的錢更多 只把電影當宣傳片?

2021-02-18 電影頭條官微

   近日,上海迪士尼開業了,跟迪士尼一起開業的還有迪士尼衍生玩具生產商Hot Toys,這家玩具生產商將一個1:6的天行者(星球大戰)玩偶賣到四位數,而且往往還要等半年以上才有,這依舊吸引了大量粉絲為這些玩具痴迷。事實上,在好萊塢的電影工業中,一部電影的收入構成中,衍生品收入超過了七成,而衍生品收入中,近八成來自衍生玩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好萊塢大片儼然是衍生玩具的一部超長宣傳片。那麼,好萊塢是怎麼玩轉衍生玩具的呢?

  好萊塢七成收入來自衍生品

  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超過440億元人民幣,較2014年增長48.7%;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了15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50%。中國已成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根據普華永道預測,中國電影票房總數將在2017年佔據鰲頭,票房收入預計達到103億美元,超過美國市場(其2017年預計票房收入為101.4億美元。此外,從2015年到2020年,觀影人次也將以16.6%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從11.6億飆升至25億。

  看似中國電影票房即將超越美國,但事實上中國的電影產業離美國還差遠了呢。雖然最近的一部熱映大片《魔獸》的全球票房不及市場預期,但其衍生品卻大賣,收入早已超越電影票房收入本身。「在上映前,《魔獸》的衍生品在中國的銷售就已經超過了1個億。」萬達院線CEO曾茂軍透露。按現在的數據預估,《魔獸》的相關衍生品可能突破5億。

  事實上,不僅僅是《魔獸》,在美國,衍生品收入成績好得令人垂涎:《冰雪奇緣》中Elsa公主的裙子,賣了300萬條,收入4.5億美元;《星球大戰》三部曲票房收入18億美元,衍生品入帳卻超過45億美元;《獅子王》前期投資僅4500萬美元,收穫票房7.8億美元,衍生品收入高達20億美元。

  獲得迪士尼授權的衍生品玩具生產商Hot Toys市場部門高級經理黃麗燕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跟迪士尼合作生產高端衍生玩具,一般在電影上映三個月前就開始著手準備生產相關衍生玩具,要花六到九個月才能完成從設計到生產的過程,背後有大量設計師設計產品外觀,特別是對人物面部的雕琢,力圖在每個細節都能夠真實還原電影中的人物,設計完成後還需要迪士尼甚至好萊塢影星個人的認可才能投入大規模生產。一般在中國香港乃至國外,衍生玩具愛好者們還需要提前預訂,等到近半年才能拿到這些衍生玩具,這依舊吸引了大量衍生玩具粉絲購買產品。

  全球玩具巨頭樂高也是開發影視周邊衍生玩具的「高手」。圍繞熱門電影項目,樂高推出了《魔戒》、《哈利波特》等一系列周邊玩具,甚至還推出過迪士尼全家族的樂高玩具。

  在美國電影工業體系中,電影儼然成為衍生玩具的超長宣傳片。

  前兩年,樂高還聯手華納影業出品了以樂高玩具為主角的電影,除主演樂高艾米特,還雲集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小美人魚、林肯總統、自由女神、藝術家米開朗基羅、NBA球星團等客串。美國玩具公司孩之寶為了出售變形金剛玩具,特意製作了三集劇情簡單的電視動畫廣告,不料大獲成功。孩之寶乾脆將這種廣告改為動畫劇集,一邊向有線電視臺收取巨額版權費,一邊依靠動畫熱度銷售玩具產品。

本土衍生品粗製濫造 缺乏產權保護

  而反觀國內衍生品現狀,衍生品佔一部電影收入的比例不及一成,手機殼、充電寶、鑰匙扣成為國內電影周邊開發的三大法寶。做工粗糙、盜版泛濫、出售渠道不成熟等因素一直困擾著國產電影的衍生品開發。2015年,《捉妖記》、《大聖歸來》等影片大熱,卻沒有成功帶動衍生品銷售。在大多數時候,國內衍生品已經淪為電影宣發的輔助工具。

  缺少電影IP,產權保護不夠被認為是制約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電影作為一個工業體系來看,核心是要擁有自己的IP。華誼兄弟影業CEO葉寧表示:「我們會混淆IP的概念,很多說的是網絡的大IP或者一個小說的IP,但是沒有成為一個電影的IP。電影IP首先是電影要成功,第二,形象是能反覆系列化開發才會成為電影IP。《捉妖記》滿足條件,這樣的中國電影IP有幾部呢?不多。」

  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是適合做衍生品。在葉寧看來,只有一些具有非常豐滿藝術人物形象的電影才適合,故事要很場景化地變成主題公園,變成主題公園的秀,變成一個產品所蘊藏所代表的文化形象背後所帶來的東西,才會持久不衰地運作下去。

  另一個問題則是衍生品的版權保護。山寨盜版問題在中國市場長期存在,而電影衍生品易於模仿,再加上中國山寨工廠的快速生產能力,對整個電影衍生產業構成致命性的傷害。可以說,衍生產業首先是在法治環境下產生的。

  黃麗燕向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內地衍生玩具市場規模還比較小,一個可以對比的例子是,Hot Toys在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上有45萬粉絲,而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微博上只有五萬粉絲,這個細節可以反映出中美影視衍生玩具市場的差距。不過,黃麗燕也表示,隨著中國電影市場高速發展,衍生品也必將逐步發展起來。也正因為此,包括Hot Toys等衍生品生產商都已經開始布局中國市場。(第一財經 何天驕)


相關焦點

  • 國內衍生周邊產品的「粗製濫造」
    事實上,在好萊塢的電影工業中,一部電影的收入構成中,衍生品收入超過了七成,而衍生品收入中,近八成來自衍生玩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好萊塢大片儼然是衍生玩具的一部超長宣傳片。那麼,好萊塢是怎麼玩轉衍生玩具的呢?
  • 電影衍生產業,中國電影投資的下一個商機?
    市場結構單一,電影收入的80%以上依靠票房,而成熟的好萊塢市場電影票房的收入僅佔三成左右,其餘70%的收益則來源於電影衍生產業。迅猛發展的的背後,中國電影產業迫切需要尋求新的突破和新的經濟增長引擎。而隨著中國電影觀眾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電影衍生品正不約而同的成為電影觀眾和電影投資人共同關注的熱點。
  • 【佳·影資訊】2019年,好萊塢賺大錢的電影有哪些呢?
    迪士尼無疑是當前好萊塢的巨無霸,單論市場佔有率,到了獨孤求敗的地步。他們強大在於頭部資源,也就是大投資電影多數穩賺不賠。漫威、皮克斯、動畫改編真人電影都有賣座能力。     這20年通過對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的收購,「迪士尼帝國」步步為贏。
  • 電影衍生品市場觀察:盜版嚴重,好萊塢對中國授權金是美國3倍
    在美國,衍生品的收入高達電影總收入的70%,根據NPD Group提供的數據,去年從好萊塢電影中衍生出來的玩具就賣出了57億美元,這個數字是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的85%。很多國產電影在衍生品的開發上還是只著眼於營銷宣傳的輔助手段,即使做了產品,其目的也不過是為了多賣票房,並非著眼於這個衍生品本身的價值開發上。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表示,「衍生品的開發,有賴於品牌的影響力,中國電影的規模不斷擴大,也在逐漸形成品牌,這個對於衍生品的發展有推動作用。但
  • 美國IP衍生遍地開花後,中國IP衍生市場大幕將拉開?
    ,中國IP衍生市場大幕拉開?2016年,迪士尼授權全球最大的動漫玩具製造商之一孩之寶,作為其官方玩具製造商。孩之寶的「冰雪奇緣」迷你玩具 與國內相比,美國動漫衍生品市場呈現出多樣化的形態。除了傳統的玩具、服飾、食品、3C等領域外,在舞臺劇,甚至商業地產開發、藝術/博物館、金融等細分領域均有所涉獵。
  • 看電視劇不交錢,那麼拍電視劇的賺誰的錢?和電影不一樣!
    只不過,雖然電影可以在手機、電腦、電視上看,但一有新片人們更願意去電影院,雖然一張票要幾十塊錢,但是電影院的氛圍更好,屏幕大,看起來更爽。而這就是拍電影的人賺錢的一個主要來源,一般來說,票房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個電影劇組的收益,觀影人買電影票花的錢就是電影劇組的主要收入。
  • 好萊塢計劃 中國人帶著資本進入好萊塢,但美國人想要的不是錢
    這是阿里在好萊塢的頭一筆投資,但在這份聲明裡,阿里宣稱自己只是幫助影片在中國進行市場推廣。至於投資的數額,仍然是個謎。還記得 Todd Hoffman 開頭說的那句話嗎,「好萊塢的每個人都說自己想和中國做生意。」 這個時候,我們有必要弄清楚一點是,好萊塢人人都說自己愛中國,這說的是中國市場,不是中國大公司的錢。
  • 一輛二手車的錢拍部好萊塢電影
    我們知道,好萊塢大片總在砸錢,用大製作換大票房,不過,好萊塢有一個另類製片人,他用矽谷創業的思路拍電影,顛覆了高投資、高回報的傳統做法,用小製作掙了大錢。這人叫勃魯姆,是《速度與激情》第一集的導演,他的製片理念和好萊塢主流處處相反,更接近矽谷創業的思路,比如,做很多小投資,讓市場決定輸贏,可以大部分失敗,但只要不斷試錯,就一定能掙錢,而且是掙大錢。他的小成本電影有多小呢?有一部電影,只花了1萬5千美元,連輛二手車都買不了,但票房收入是2個億。過去5年,好萊塢回報率最高的20部電影,有6部是他製作的。
  • eOne x 玩具巨頭多美TOMY,新一波衍生玩具來了
    於國際市場上,該片在英國Nick Jr.兒童商業頻道排名第一,在西班牙的Clan TV中亦是位居榜首。從周末節目檔來看,《瑞奇衝衝衝》在加拿大Treehouse節目中名列前三,在義大利RAI和整個拉丁美洲地區也長期優越於同類節目的平均收視率。縱觀國內外市場,《瑞奇衝衝衝》可謂是「牆內牆外花並開」。
  • 「哈利·波特」IP衍生的魔法
    龍的尾部形狀很難準確表達,所以我們只能退回模型,為模型塑造了更多的細節,僅上色的工作就持續了12周。」書籍哈利·波特衍生書籍眾多,包括原著衍生書籍以及電影衍生書籍兩大類。原著衍生書籍中,以《詩翁彼豆故事集》《神奇動物在哪裡》《神奇的魁地奇球》三本最為出名,三本均為J.K.羅琳本人撰寫,都因在原著中大放異彩而誕生。
  • 《百變校巴》韓國熱播,衍生玩具賣爆了~
    >【中外玩具網 7月31日訊】專為學齡前兒童打造的早教認知類動畫《百變校巴》第一季和第二季已於4月登陸韓國兒童電視頻道Tooniverse,並陸續在Boomerang、Daekyo Children's TV、Animax等知名電視臺開播,同時《百變校巴》衍生玩具已在韓國上線
  • 賺的是盆滿缽滿!2019年最賺錢好萊塢電影不完全盤點
    上次我們曾介紹過那些賠的血本無歸的好萊塢電影,這次我們就來講講幾大好萊塢公司那些賺的盆滿缽滿的電影(不完全盤點)。這些賺錢的好萊塢電影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是劇情精彩和投資巨大。但是沒有好的劇情,再硬的技術和再高的預算也拯救不了一部電影。
  • 《樂高大電影2》國內首日票房240萬,玩具公司的影視宇宙沒那麼好搭建
    電影公司賣玩具  作為全球最成熟的電影市場,好萊塢的各大公司如果只是靠票房吃飯,那絕對難以立足在世界之巔。在《星球大戰》電影出品後的第二年,1978年,獲得《星球大戰》玩具產品線的的肯爾公司,就打破了2億美元的年銷售額,這也開啟了一個玩具與影視聯姻的先河。其實漫畫和玩具在IP授權上,是一個道理。漫威、DC、黑馬等漫畫公司的業務也分為兩大板塊,一部分是創造自身的超級英雄角色,另一部分是幫助好萊塢公司開發類似「星球大戰」「異形」等影視衍生漫畫。
  • 國外大片從哈利波特到神奇動物,但中國為什麼難產衍生電影?
    電影的根本還是故事。中國電影市場作為全球電影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就算是好萊塢也不能輕視。現實是,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飛速發展,中國觀眾對電影內容的要求也愈發提高,也就是說,中國觀眾慢慢地成熟了。好萊塢要想在以後很長時間內依然可以在中國市場「淘金」,單靠以往的所謂大製作、3D概念顯然不行。
  • 真正的好萊塢往事:金錢、權力,和好萊塢的秘密 | 深讀
    他們手中的「五分錢戲院」很快從一家擴充成好幾家,用單車來回運送電影片盤,集結成了「院線」。他們收取到入場費成倍增長,這些現金被鎖在戲院辦公室的盒子裡,被稱為「票房」。院線進一步拓展,這些生意人開始將電影發行給其他戲院以此賺取更多收入,而為了能有更多影片放映,他們開始自己拍攝。
  • 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賺更多的錢
    這十年裡,在座的大多人共同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再之前有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近幾年熊市1.0、2.0、3.0,2018年我們還能坐在這裡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前面的嘉賓講得很好,該講的我覺得他們都講了,我下面坐的時候,想想很慚愧,因為所有的投資知識,書上都寫了,你們看雪球、看書基本上都能得到,沒有更多的新投資知識可講。
  • 85%收入來自授權衍生,《冰雪奇緣》有什麼「品牌魔法」?| IP價值官
    《冰雪奇緣2》上映一個月之前,舉辦了「冰雪奇緣粉絲節」,發布涵蓋玩具、服裝、時尚配飾、家居用品、書籍等多個領域的產品,其中新版公主裙價格有所下降。 在授權布局上,《冰雪奇緣》依託迪士尼完整的產業鏈,採用的是全產業授權開發,保羅服裝、玩具等。
  • 成本5元玩具,售價400元,工人只賺5分錢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這部電影,卻把「打工」和「老闆」這兩個隔著十萬八千裡的話題放到了一起,傳達出來的態度也令人深思。  其實挺可惜的,因為它是新世紀以來,中國銀幕上為數不多的工業題材電影。  儘管中國電影史上曾湧現過《橋》《血,總是熱的》《共和國不會忘記》這樣的工業題材佳作,但隨著電影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天然缺乏商業性的工業題材電影逐漸淪落到市場邊緣。  《打工老闆》的出現,成功讓這一題材得以延續。
  • 全球賣座電影IP當道;國內票房本土電影碾壓好萊塢
    唯一一個黑馬就是《小丑》,這個是DC漫畫的衍生IP,可以算是首次創作,結果憑藉傑昆·菲尼克斯逆天的演技,突破了全球10億美元的票房,也是榜單中唯一一部沒有在大陸上映的電影。如果在大陸上映,排名還能往前靠。
  • 好萊塢明星收支大揭底 談戀愛減肥發微博都能賺
    好萊塢明星收支大揭底 談戀愛減肥發微博都能賺 就拿好萊塢最著名的一對情侶「朱皮」來說,他們的票房吸金能力也許算不上是最強的,但他們擁有的最值錢的「財產」,就是他們這段地球人都知道的情侶關係。所有與這段伴侶關係相關的事物,都可以為他們創造財富,包括他們孩子的照片;而他們也靠著持續不斷的話題性吸引電影廠商的興趣,成為最不愁電影拍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