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孽啊!
結婚本是人生三大喜中的第一樁
哪裡知道,
卻會不幸買到「兇宅」!
難道要在陰森恐怖的「兇宅」裡
洞房花燭夜?
就在上個月,廣東就發生了這麼一樁瘮人的事。準新娘劉女士東湊西湊拼了首付+稅費共40多萬,去買了一套總價127萬的二手房。
不想,最後買到手的居然是「兇宅」!原房主還狡辯是劉女士自己沒問清楚~
氣到不行的劉女士,一紙訴狀將原房東告上了法庭。最後法院判決:「撤銷雙方籤訂的購房合同,原房東須返還劉女士39萬購房款及稅費等。(是的,不是全額返還,因為原房東不同意~)
果然是便宜沒好貨啊!但讓翼學姐萬萬想不到的是,如此這般貌似人人都避諱,覺得不吉利的兇宅,卻是有些人的心頭愛!!
2016年,杭州發生一樁命案,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將妻子捅死,隨後女兒報警,而丈夫在看到妻子死了之後選擇跳樓自盡。
隨後,這套93平米的2居房,以「兇宅」為醒目標籤進行了拍賣。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原本以為門可羅雀,最後生意竟好得出奇:
竟有14個人同時爭搶,最終被網友溢價222萬拍下,而且拍賣期間,一小時加價超過20萬元,溢價率高達44%。
關於這事,翼學姐是真的細思極恐,你說這事要是放在國外,那可怎麼收場啊?
你說原本為了投資在國外買了房,為了留學在國外租了房,為了移民在國外買了房,最後得到的卻是一間「兇宅」!!!
其實,不同國家對待兇宅的態度和保障也是各不相同的。
根據日本《宅建業法》規定,若該房屋發生過事故或事件,屋主或房屋仲介和租客籤訂租屋合約的時候,有義務告知新租客此為兇宅。 而不動產業界常見慣例是僅告知(事故或事故發生後)第1位入住該物件的住戶,第2位及之後就不再告知。
另外,日本還有個奇葩的網站,是專門收集這些「兇宅」並拿來出售的。網站名也取得很有意境:成佛不動產。
網站的創始人花原浩二認為,大家恐懼兇宅,不外於覺得不吉利、會有靈異事件發生。但如果按照這個思路的話,那很多人會在車站站臺或養老機構死去,那它們這算兇宅了?第二天不照樣有人使用嘛。
所以,他們腦洞打開,決定給兇宅來個大改造——靈活利用兇宅與一般房屋的價格差,策劃「兇宅×藝術」「兇宅×DIY」等活動,以打造「兇宅=便宜、實惠、時尚」的形象。
房產背景查詢網站Diedinhouse.com創辦人羅伊·康德瑞(Roy Condrey)說:「如果你剛搬入新買的豪宅,萬聖節有人敲門,說你家的浴室內曾發生雙屍命案,你一定會被嚇得靈魂出竅。」
有一點,翼學姐是要提醒各位在美國購房的朋友:美國的房地產經紀人,沒有義務告知買家,房子是否有人被殺或自殺,但在購屋前,還是可以向經紀人直接問清楚。
另外,購屋人若發現房屋叫價偏低,也應主動進行研究,可透過網絡搜尋,或向附近鄰居詢問。
雖然說,加拿大各州的政策規定都不太一樣,但大多數地區都沒有強制披露兇宅信息的法規,這意味著買房、租房者只能自己通過各種渠道調查屋宅歷史,查清楚房子裡面曾經住過的人是「兇殺」還是「自然死亡」,對於買家,特別是中國買家來說,意義顯得尤其重要的。
大概是英國人對於百年建築的情感比較特別,在英國,很少有人在買房時,主動去詢問房子的年限,和前任擁有者的信息。
就算花錢在正規網站查找信息,也頂多是土地資料和最後一個買家的買入資料。
如果你真的很在意房子是否死過人,地產經紀會建議你去找律師查,但這個需要額外付錢。
澳大利亞在兇宅這件事上,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拿昆州來說,現階段還沒有一部法律對賣方和賣方中介在出售房屋時應披露哪些信息做過一站式全面專門的規定。
目前的披露要求散見於十幾部不同的法律之中,主要集中在要求披露房屋的產權是否有瑕疵,房屋是否有安全隱患,及共有產權的物業費收取標準等。
但是,昆州成文法律沒有披露要求和規定,不代表賣方不披露就完全沒有風險,因為澳大利亞是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並存的國家。
有成文法規定時,法官要依據成文法斷案,無成文法規定時,法官可以依據公平原則(Equity),根據或參考英美法系各國和澳大利亞各州的判例斷案,從而為昆州創設新法。
這麼一來,是不是就有人嘀咕了,那我在國外留學租房子、在國外買二手房或者投資二手房的話,要怎麼識別是不是兇宅呢?
今天,翼學姐給大伙兒整理了主要留學、投資、移民國家和地區的「兇宅網」,要記得收藏哦~
我們先來說說日本。為什麼呢?因為日本的這個兇宅網,現在連中國的部分地區,都開始被標記了!
日本的這個網站叫「大島Teru」,網址:http://www.oshimaland.co.jp/。
黃色火焰的標註地,就是兇宅區所在了。火焰上面的數字,指的是每個地區的兇宅數量。em……真的挺多的~
點擊火焰處,會出現更詳細的兇宅地點,直到最後火焰處沒有數字了,成為兇宅的原因就出現了。
甚至,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韓國等都被標註了進去~
翼學姐好奇地點開了標註在「上海唐山路457弄」的一處兇宅,原因表明是一對老夫妻和一雙兒女,因煤氣外溢中毒身亡。
翼學姐也是根據這個線索,確實找到了這個發生在2001年的新聞報導。
雖然說,剛剛日本的那個網站,也帶了一些香港的兇宅信息,但數量有限。其實,香港本土也有幾個比較有名的專門查找「兇宅」的網站。
香港最齊兇宅資料庫,目前更新到2020年11月25日,有5407個兇宅項目可以查。
宅谷地產資訊網上的兇宅信息更新比較及時,最新的就在今年的6月16日,也就是前天。
HKEA香港地產網,最新更新到2019年,雖然更新不是很及時,但基數也不小,有3885條兇宅信息。
千居Spacious,兇宅信息最早的在1972年,但只更新到2016年,但64頁的信息,還是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的。
住商不動產房屋網,是通過地區查詢兇宅信息。翼學姐試著檢索了「臺北市的北部地區」,頁面跳轉至「Unlucky兇宅House」頁面,出現了36條兇宅信息。記錄時間從2006年到2020年,更新也算比較及時。
臺灣兇宅搜查檔案,是在臉書(facebook)上的一個信息發布平臺,每當新聞中有出現兇宅的信息,這裡就會及時發布。這對比較新的案子查詢是比較方便的。
臺灣兇宅網,算是一個消息整理平臺。兇宅的信息來源較為豐富:有從左鄰右舍裡打聽來的,有的是從新聞報導中得到的,有的是從房屋管理員那裡打聽來的,有的是未經證實的道聽途說……不管怎樣,作為參考還是有些價值的。
臺灣兇宅查詢@001房仲資訊網,兇宅的信息更新到2014年,但信息基數不少,光是臺北市就有250條。
是的,兇宅這件事,不光亞洲人比較忌諱,其實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是一樣的。
DiedInHouse.com,是專門用來查詢兇宅的網站。2013年成立時,在當時的美國,算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之後每個月都有約73萬人查詢。
這個網站查詢需要費用,一次11.99美元(約合77元人民幣),就可以查詢指定房子的死亡記錄和歷任主人的名單。其搜房涵蓋全美50個州,共有1.18億份記錄,信息源自政府公布的資料和數據。
housecreep,是加拿大的兇宅查詢網。案件詳情及房屋具體地址,是否是非正常自然死亡的案件,都寫得明明白白。
甚至連有"黑歷史"的房屋信息,都能查到。比如此屋宅曾是否毒品交易、賣淫等犯罪場所等。
許多資料都是使用者提供,但版主會認真審核這些信息的真實度,只有可靠的信息才會被放到網上。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是一個專門查兇宅的網站,而是澳大利亞殺害婦女與兒童死亡地圖。因為這份地圖上,會有具體受害人家庭地址,所以在一定意義上,也有兇宅的可能。所以很多人會將這個隨時更新的網站,作為在澳大利亞找兇宅的重要工具。
地圖網址:
https://www.google.com.au/maps/d/u/0/viewer?mid=1WEjK9o99Qm734bKyizsOY_4XPDUgvnp2&ll=-27.545476629424485%2C135.4058944836213&z=4&fbclid=IwAR3Zm7h97N5KJaF8WfAy-WXoSWwKZbgQd5zT7ozFKJ_5t7NhfD-F0c07f-Y
當然,如果是買房的話,如果買的是新房,就自然沒有這方面的煩惱了。但如果是租房或者二手房的話,除了自己查詢資料外,如果你有好的中介,可以幫助你去甄別這些信息,甚至在給你規劃時,就已經幫你考慮進去了,那就很有保證了。
如果這個中介在海外還有分部或者辦事處,可以隨時找到人去協調相關事宜的話,那就更完美了。
而這一些,翼學姐不僅可以做到,還能幫助你在海外留學、投資、移民時遇到的任何困難和需求,給予最實實在在的幫助。畢竟人在海外,有人搭一把手,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有需要,歡迎隨時諮詢翼學姐(微信stic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