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進補第一肉、第一藥、第一根…!養胃補腎氣,現在吃最養人

2021-01-18 騰訊網

民間有句話叫「冬季進補,來年打虎」。冬季食補以溫熱補益為主,強壯身體的同時,起到禦寒的作用。

小編整理了「冬季排名第一」的食療方,助你溫暖過冬!

「第一肉」——羊肉

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補中氣,益腎氣的作用。它也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之一。

.........................................................................................

1、補腎壯陽

羊肉溫補肝腎,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等症。

2、補氣血,緩解手腳冰涼

在冬季,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所以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多吃羊肉可以補氣、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的功效。

3、健脾養胃

現代中醫認為:適時地多吃羊肉可以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幫助消化,還能起到祛溼、避寒、暖心胃的功效。

4、病後、產後體虛

羊肉在肉類中脂肪、膽固醇含量少,且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和鐵鋅硒等微量元素,有助提高抗禦疾病的能力。適合病後、產後氣血兩虛的人群食用。

.........................................................................................

養生食療: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30g,生薑60g,羊肉500g

將當歸、生薑洗淨,切片;羊肉剔去筋膜,置沸水鍋中稍燙,盛出晾涼,切塊;然後將羊肉條塊及生薑、當歸放入洗淨的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除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熟爛,飲湯並食羊肉。

補血調經,散寒止痛。

「第一菜」——白菜

說完第一肉,當然要說說冬補「第一菜」——白菜。俗話說「百菜不如白菜」,北方更是有冬天儲存大白菜的習慣,以作為整個冬季的主要蔬菜。

1、護腸胃

多吃白菜能促進腸胃蠕動;其富含維生素U,保護胃腸道黏膜,能幫助預防十二指腸或胃潰瘍。

2、輔助降血壓

大白菜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常吃白菜對高血壓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3、預防動脈硬化

白菜中含有的植物纖維、果膠和維生素等,有阻止腸道吸收膽固醇和膽酸汁的作用。對膽結石和動脈硬化患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養生食療:白菜燉豬肉

白菜一棵,豬肉500克,香蔥一根,料酒、醬油、食鹽、白砂糖少許。

白菜撕片洗淨切大塊,豬肉切大塊,用開水燙一下,去腥洗淨;所有調味料倒入鍋內加水燒滾,加入肉塊煮10分鐘; 放入大白菜煮至肉酥菜爛,且湯汁快收幹時,用少許澱粉勾芡,並撒上蔥段即可。

養胃生津、除煩解渴。

「第一根」——蘿蔔

常言道:「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民間還有種說法「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利大小便等等作用。常吃蘿蔔可幫助降低血脂、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等疾病。

1、蘿蔔的不同功效

市面上的蘿蔔種類很多:

白蘿蔔生吃潤肺止咳、熟吃補氣治感冒;

青蘿蔔煮水喝是理氣順氣的「良藥」;

胡蘿蔔富含維A,補肝明目。

養生食療:蘿蔔燉羊肉

蘿蔔1千克,羊肉500克,蔥、姜、黃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將羊肉洗淨去筋膜,切成小方塊,用冷水燒沸,焯去血水,出鍋洗淨。蘿蔔洗淨去皮,切成滾刀塊焯水後待用。

先將羊肉入鍋,加水適量和蔥、姜、黃酒,煨至五成熟時,再將蘿蔔放入,用小火燉至酥爛,加調味料後,即可食用。

補氣血、補腎驅寒。

「第一藥」——山藥

山藥是山中之藥、食中之藥。不僅可做成保健食品,而且具有調理疾病的藥用價值。

1、滋陰潤肺

山藥含有皂苷、黏液質,有益肺氣、養肺陰之效,輔助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2、補腎益精

山藥中黏蛋白、澱粉酶等含量豐富,為病後康復滋補佳品,有滋腎益精的作用。

養生食療:山藥粥

幹山藥片60克,或鮮山藥100~120克,粳米50~100克

將山藥洗淨切片,同粳米共煮粥,還可加入幾顆去殼紅棗。

補脾胃、滋肺腎,可治療腹瀉、虛勞咳嗽、遺精,緩解疲勞。

「第一豆」——黑豆

冬貯腎精,意思就是趁著冬天保養你的腎。腎為先天之補,中醫講黑色補腎,多吃黑色的食物具有強效的食補作用。

黑豆向來有「豆中之王」的美稱。中醫認為,黑豆味甘、性平、無毒,有解表清熱、養血平肝、補腎壯陰、補虛黑髮之功效。

李時珍曰:「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

除了黑豆之外,像黑芝麻、黑米等也是冬天補腎血的優質選擇。

養生食療:蓮藕黑豆魚湯

黑豆100克,蓮藕400克,赤肉150克,生魚1條,蜜棗2個,生薑3片。

黑豆先提前浸泡30分鐘,蓮藕大塊切件備用,生魚宰洗乾淨處理好,然後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中,倒入清水2000毫升左右,武火煲滾後轉文火煲1個半小時,就可以放鹽喝靚湯了 。

黑豆補腎,生魚煲可補肝脾之氣,加入蓮藕清熱涼血、補益氣血。

冬天進補一定要補全!這五個「第一」家家都有,快分享給家人看看,一起溫暖過冬~

相關焦點

  • 冬季進補,大魚大肉不如吃點它!養臟腑、清血管、強免疫,來年少生病
    但同時,數九天也是一年中最適宜進補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段是陰氣極盛、陽氣始生的轉折點,能更大限度地幫人體積蓄能量~而說到進補食材,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口吃肉,但這容易讓便秘、上火、肥胖都接踵而來,甚至連慢性病也可能找上門……冬季,究竟該吃些什麼呢?
  • 冬季進補,大魚大肉不如吃點它!養臟腑、清血管、強免疫,來年少生病~
    但同時,數九天也是一年中最適宜進補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段是陰氣極盛、陽氣始生的轉折點,能更大限度地幫人體積蓄能量~ 而說到進補食材,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口吃肉,但這容易讓便秘、上火、肥胖都接踵而來,甚至連慢性病也可能找上門…… 冬季,究竟該吃些什麼呢?
  • 冬天已到冬至將臨,冬至的第一杯奶茶?不如來一杯養胃茶
    一瞬間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一家奶茶店,那一家奶茶店名叫秋茶,當秋天的來臨的第一天,他們為了宣傳奶茶,所以就有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梗。直到現在秋天已經過去,冬天來臨,就在前兩天前,小編這裡就下了兩場雪,原本冬天空氣就很冷,下了雪更是冷得要命,化掉的雪水第二天結了冰,風一吹真是又冷又滑,真的只想賴在家裡,與其想喝奶茶,倒不如自己動手泡一杯「冬天的第一杯養生茶」更暖心。大家覺得呢?
  • 冬季進補要吃肉 這些肉吃了暖身又補腎
    小寒節氣已經過去了,冬季已經進入了一個最冷的階段。在寒冷的天氣裡,最重要的一點是保暖。建議平日裡要多吃些肉,幫助滋補身體,進而更好地調理身體。那麼冬季進補吃什麼肉好呢?以下幾種肉人們日常要記得吃一些。冬季進補吃什麼肉?
  • 抖音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什麼梗 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表情包分享
    抖音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什麼梗 就是在冬天到來的時候為你關心的人買上一根甜甜的糖葫蘆,或者是發個紅包讓對方去吃個糖葫蘆。 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是什麼寓意 寓意就是甜,在寒冷的冬天裡,將你的甜分享給你身邊的人和你心裡的人。 將你的甜在冬天分享給心上人,讓對方感受到被人惦記,被人牽掛和關心的感受。一種表達愛的新方式。
  • 冬天就來東山島進補吃海鮮!
    這周末就是小雪了小雪過後氣溫會逐漸走低這時候少不了進補養生那麼冬天如何養生呢?白鰭帶魚圖 | 網絡黃鰭帶魚圖 | 小小西瓜c而且帶魚肉厚刺少,具有澤膚、補氣、養血、健美以及強心補腎、舒筋活血、消炎化痰、清腦止瀉、消除疲勞、提精養神之功效。
  • 進補的最佳時節,多吃三白、三雪、三肉,健康過冬天!
    冬季最簡單的「通」法是多吃蘿蔔。如羊肉燉白蘿蔔等補充身體陽氣、溫暖五臟。三:每天10分鐘擦腰通氣血,不生疾病。節氣習俗:俗語有「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之說,北方大雪時節賞雪看冰,南方開始醃肉。
  • 這些「冬季第一」的食物 可溫胃/禦寒/補氣……你吃了嗎
    冬季養生民間有句話叫「冬季進補,來年打虎」,冬季食補以溫熱補益為主,強壯身體的同時,起到禦寒的作用。這些「冬季排名第一」的食療方,助你溫暖過冬!第一菜:白蘿蔔推薦理由:民間流傳「冬吃蘿蔔夏吃薑」之諺語,也稱蘿蔔為「土人參」。白蘿蔔的熱量更低一些,維生素C含量更高一些,並且膳食纖維含量大。
  • 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是什麼梗-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是什麼意思
    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是什麼梗?秋天第一杯奶茶過後又出一新梗,下面爪遊控為大家帶來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意思介紹。  梗介紹:  最近可能很多小夥伴在網上衝浪的時候會看到「冬天的第一根糖葫蘆
  • 海醫二院中醫科專家:大雪節氣養生有方,進補有道
    2.大雪進補 對症適量  陽虛體質的人其表現為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經常感冒、口淡不渴等,此類人群可吃些溫熱性食物來保暖,如羊肉、蝦、韭菜、胡桃肉等,而鴨肉、香蕉、黃瓜、梨、綠豆、冰糖等涼性或寒性的食物則最好少吃。
  • 跟著羋月來養生,學做「安神補血、健脾養胃湯」
    在電視劇中,這個補方出自葵姑,被誇有「安神補血、健脾養胃」的功效,女人冬天喝它是最補的。  第31集裡,後宮眾人拜訪羋姝,商議立太子之事,羋月熬製的「紅棗湯」大受好評,不僅甜而不膩口感好,還有養生美容之效,借用羋月的話講,「這紅棗湯有安神補血,健脾養胃的神效,女子冬日喝它是最滋補的」。
  • 產婦產後坐月子第一周飲食吃什麼?月子餐怎麼進補?
    傳統觀念認為坐月子是女人改善體質、有效進補的最佳時機,但是產婦產後月子餐的飲食是要分階段調理的。只有合理科學地進補,產婦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而對吃母乳的寶寶來說也是有益處的。產婦產後坐月子第一周飲食吃什麼好?
  • 南藥之首千年養胃聖品,曾是貢品備受貴族青睞,產地竟在廣東小城
    養生,廣東人是認真的。煲湯,廣東人是在行的。用中藥煲湯,對擅長講究用吃來進補的廣東人而言,是必須的。北有高麗參,眾人皆知;南有春砂仁,知道的人卻很少。實際上,春砂仁位居「四大南藥」之首,是國家認證的藥食同源的藥材,被奉為「養胃聖品」的歷史長達千年,被歷代皇家貴族列為貢品。
  • 冬天進補,最該吃的是它,營養是雞蛋的5倍,常吃提高免疫力
    冬天就是進補的季節。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大可不必人參、冬蟲夏草這麼來,日常的飲食就很容易滿足人體的需求了。冬天進補,最該吃的是它,營養是雞蛋的5倍,常吃提高免疫力。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香菇蒸鵪鶉蛋。鵪鶉蛋的營養價值和雞蛋相當,但是營養師大喬推薦:鵪鶉蛋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腦磷脂,而且營養分子要比雞蛋小,更容易比人體吸收;而香菇是一種常見菌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香菇的維生素D含量是很豐富的,有益於鈣質吸收;而且所含有的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抑制黑色素、滋養肌膚,經常吃還能預防感冒發生。一起來看看怎麼做的吧~!
  • 胃不好的人,平時可常吃哪些食物?天然的養胃食物,不妨多吃
    但有句話說十人九胃!現在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病,不管男女老少。胃不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作」出來的,傷胃的行為做太多了,對照自查,若中招,要早點養胃,生活中的一些食物是天然養胃食物,可適量吃,接下來就分別具體地向大家介紹下。傷胃的行為,你有中招嗎?無辣不歡現在很多人的飲食口味都比較重,愛吃辣椒、麻辣燙等食物,才覺得過癮。
  • 關於秋季進補那些事兒~
    天高雲淡,氣爽風涼,秋季的天氣最是宜人,伴隨秋風而起,人的食慾慢慢也恢復起來。民間俗話說:「秋冬一進補,春天能打虎。」秋天和冬天是一年中最適合進補的兩個季節,在秋冬季節進補事半功倍。那麼,秋季如何正確的進補呢?何為「貼秋膘」?
  • 冬天到了,如何正確的吃板慄?
    對於N多吃貨們來說,糖炒板慄、紅薯和火鍋是冬季的飲食標配,吃不到板慄的話,整個冬天都黯淡了,不過好在龍虎山有天師板慄,所以小虎的冬天過得還算明亮,關於這一點,小虎要感謝祖師爺張天師了。據說張天師在龍虎山煉丹的時候,不愛葷腥,就栽了許多板慄樹,把慄子當米飯和饅頭吃。
  • 大雪|現在不進補,明年徒傷悲
    大雪|現在不進補,明年徒傷悲 2020-12-07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教您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
    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 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
  • 立冬進補,冬季如何吃更養生?
    北方餃子: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