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翻譯官坑死幾萬日軍,英雄事跡鮮為人知,死前仍被罵漢奸

2021-02-17 了不起我的國

翻譯官現在是光鮮亮麗的職業,收入高,專業性強,在各種場合高談闊論,舉止談吐度盡顯風採,大師在抗日戰爭時期翻譯官基本等同於漢奸,一說起翻譯官就想起影視劇裡中分頭、大黃牙點頭哈腰道德諂媚形象。

人們都痛恨漢奸很正常,在民族危亡的關頭部保家衛國反而出賣國家,這樣的人當然要被大眾唾棄,不過還是有一個翻譯官是例外,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夏文運。

夏文運,1905年出生於遼寧大連。他天資聰穎,學習認真努力,而且家庭條件不錯,所以,在1925年順理成章的考進旅順師範學院。進入大學之後的夏文運並沒有放棄學習,仍繼續醉心於學習,因此,大學期間夏文運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並且獲得了去日本繼續深造的機會,在那裡又學習了四年。

大學畢業後夏文運沒有立刻回國,而是繼續在日本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從小到大安分守己一心向學的人,回國之後,在瀋陽的大學擔任教授。他本該安穩的度過一生,但歷史的車輪在這一時刻改變了方向,抗日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也改變了夏文運的一生。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佔了東北,在大學教書的夏文運失業了。在生活無著、報國無門之際,他經人介紹進入了偽「滿洲國」政府機關工作,由於夏文運在日本留學,精通日語所以日本人委派夏文運擔任翻譯官一職。在與中國人交流的過程當中,夏文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很受日本人的器重。

1935年,日軍想策反國民黨高級將領李宗仁,派出夏文運出面遊說,結果日軍千算萬算都算不到夏文運反而被李宗仁策反了,其實夏文運幫日軍做翻譯官本身就是生活所迫,作為中國人,他內心也很痛恨日軍在中國的所作所為。李宗仁敏銳的覺察到了這一點,在發現了夏文運的內心想法之後,李宗仁就當前的戰爭形勢與民族大義對夏文運進行了一番思想教育。成功的策反了夏文運。

1938年,臺兒莊戰役爆發,日軍板垣第五師團密謀與磯谷師團會師並發動總攻,夾擊中國軍隊,戰局對中國軍隊極為不利,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夏文運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他送來了一份情報,——北動南不動,儘管只有短短五個字,卻是非常關鍵的信息,說清楚了日軍的動向,掌握日本軍隊動向的李宗仁,在臺兒莊,殲滅了一萬多個日寇,取得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臺兒莊大捷」。

不僅為中國軍隊送情報,夏文運在擔任偽山西省建設廳長期間,還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經常給八路軍物質援助,並掩護、解救過包括董必武在內的許多共產黨人的性命。夏文運重情重義,親友們投奔他,他總是熱情招待,幫助他們解決就業、生活等實際困難。

在抗戰結束之後,夏文運原本應當是有功之臣,但是他之前的身份已經引起了人民群眾很深的誤會。而且他的臥底身份,除了李宗仁,沒有其他人知道,所以,他很難獲得公正的待遇。

1950年,夏文運定居香港,後來移民日本。1973年在日本病逝,終其一生他都沒提過為李宗仁做臥底的事。直到李宗仁回歸大陸,夏文運才得以正名。這位立過大功的翻譯官,最終被列入大連抗戰人物誌中,並享受英雄待遇。

凡是為民族獨立和祖國的統一做過貢獻的人,祖國都不會忘記,人民都不會忘記,讓我們先革命先烈致敬,像為中華民族出生入死的英雄致敬!

相關焦點

  • 抗戰片中一堆「翻譯官」,侵華日軍中真的那麼多翻譯嗎?
    大家看一些抗戰的片子,不管是一些經典電影還是現在的一些「抗日神劇」的時候,通常都會發現一種「另類的漢奸」(說「漢奸」似乎也不太合適,不過他們確實是為日本人服務),這就是「翻譯官」。《小兵張嘎》裡的翻譯官但是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困惑:日本部隊的翻譯官是配到哪一級呢?而且,如果這個翻譯官是中國人來當,那這人可了不得。那個年代,中國人能認識幾個大字就算是「知識分子」了,這人竟然會說日語,那在中國算是萬裡挑一的文化人了,這麼一類人,能配發到日本軍隊的基層部隊嗎?
  • 日軍威脅,不說出八路軍在哪就剁手指,少年兩次怒吼:不知道
    在抗日戰爭時期,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案例,這些英勇無畏的人民值得我們永遠尊敬。安國某村一小學,敵人接連挑死三個小學生,始終未能問出村長的姓名和地址。1942年6月,河北易縣一個13歲的兒童被日軍逼迫,要他到根據地內探消息和放毒,那個兒童說:「我是中國人,絕不幹這種漢奸勾當」。敵人惱羞成怒,把這個兒童用刺刀跳死。
  • 他是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他們開始了奴化中國少年的計劃,強迫十多歲的少年兒童學習日語。有個10歲的兒童叫陳敏學,他被抓進「日語學習班」學習,3年之後,這個兒童成為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時,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民國最悽慘的女英雄,主動獻身暗殺大漢奸被識破,死前提出一要求
    在日軍對我國爆發了全面戰爭之後,就進攻入侵了我國的許多城市,中日雙方一直在戰鬥,兩方也不停的派出間諜竊取對方情報。哪方的手段更高、派出的特工更精銳,那麼就可以在戰爭中挫敗敵方,而這些間諜們就成了雙方最重要的實力。間諜們不只是偷取情報當臥底,他們還會接到暗殺目標,身入險境將指定的人物殺死,這往往伴隨著很高的風險,倘若失手,那麼就會被敵軍殺害。
  • 刑場上大笑赴死,投敵叛國卻兩次被追認烈士,是漢奸還是英雄?
    刑場上大笑赴死,投敵叛國卻兩次被追認烈士,是漢奸還是英雄?
  • 《勝算》唐飛終於出手,劉翻譯官直接上路:這個結局看得真爽
    如果沒有後面的事情,劉翻譯官就是個警察廳的邊緣人,每天唯唯諾諾的透明。他那個級別,罵他漢奸,他都有點配不上。福原這個死胖子,老謀深算,城府極深。他知道,只要他不點頭,這個事兒就不會完。而且他也知道,這種行動,劉翻譯官就是個炮灰,是加藤推出的替死鬼。
  • 不苟活,以死明志者,是謂英雄
    與典故同樣名傳千古的是刺客最響亮的口號:「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其後約二百五十年,美名震撼天下的英雄荊軻誕生。他使為人鄙棄的刺殺事業綻放出無比的光芒,亦留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豪邁悲壯歌聲。 在他們之間的,是聶政,深井裡的聶政。
  • 女明星被軍統吸收為女諜,喬裝妓女誘殺日寇和漢奸,自殺原因成謎
    在抗戰時期,有很多無名英雄,也有很多雖然留下姓名,但事跡鮮為人知的人物,英茵就是其中一位。英茵1916年生於北京,原名英潔卿,小名英鳳貞,滿洲正紅旗人。英茵15歲進入黎錦暉的「明月歌舞團」,和王人美、黎莉莉、周璇等一起表演歌舞劇。
  • 圖說經典:盤點銀幕上的翻譯官
    所以他扮演翻譯官這個角色是十分完美的,跟許多影片中的翻譯官相比較,他名列前茅。這位演員才是大家最熟悉的日本翻譯官,他本名叫周克,之前,他曾在影片《趙一曼》中同樣扮演過一個日本軍官。但是,本片他的這個反派形象是最成功的,也是令觀眾最痛恨的。他的翻譯鏡頭戲確實不少,但是只能看他翻譯日語給中國人聽,卻沒有看到把中國話翻譯給日本人聽,這就是影片中的不足點。
  • 漢奸和偽軍組團忽悠日軍,八路軍把日軍包圍了,偽軍撒腿就跑了
    日軍憲兵隊長中村隊長正在自己的司令部裡練習毛筆字,這個時候偽軍的隊長馬仁富跑了進來,告訴中村隊長自己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偵查,已經找到了八路軍遊擊隊所隱藏的地方,中村一聽來了精神,就問馬仁富是怎麼知道的,馬仁富就告訴日軍憲兵隊長,說是自己手底下的一個兵,他的大爺就是李家村的村長,最近老是有八路遊擊隊前去徵糧,然後就告訴了自己,自己安排人跟蹤了一個月
  • 中國頭號「漢奸」,娶日本妻花日本錢,還用8個字殺掉2萬日軍
    在抗日戰爭之中,有一個特殊的職業叫做「翻譯官」。這是因為日軍在中國語言不通,特地在軍中設置的一個職業。且其需求量極大,比如華北日軍的許多部隊都是以中隊,小隊為單位分散駐紮,按照理論每個部隊都需要配備一個翻譯官。
  • 8旬漢奸臨刑前,高呼「這輩子值了」,他為什麼至死都效忠日本?
    那麼,這位特大漢奸究竟何許人也?為什麼他會選擇至死效忠日本這個國家呢?這位特大漢奸就是劉雨田,他原名劉逢霖,出生於1870年。由於劉雨田成長在一個地主家庭當中,所以,自八歲那年開始,他便進入到了私塾讀書,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雖然劉雨田曾幾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最終卻都以失敗而告終。
  • 被日軍割下頭顱示眾的抗日英雄孫永勤,事跡被寫入八一宣言
    文/馮玄一1935年8月1日,《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發表,宣言裡提到了十一位為國捐軀的抗日英雄,其中有吉鴻昌、瞿秋白、方志敏、孫永勤等人。大家對前面三位都很熟悉,但是對孫永勤,知道其事跡、熟悉他的人可能不多。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位抗日英雄的英勇事跡。
  • 他是鬼子翻譯官,定居日本還娶日本老婆,但國人都欠他一聲謝謝
    這些漢奸其實也分很多種,有的漢奸助紂為虐,幫著日本人一起欺負中國的同胞,而有一些人則是從事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就比如說給日軍充當翻譯的翻譯官。很多給日軍充當翻譯的翻譯官的中國人,並沒有直接從事傷害國人的活動,可是即便如此,在我們的眼裡他們還是漢奸一樣的存在,因為他們是在給日本人服務的,他們的行為就是在背叛中國。
  • 為什麼漢奸都沒有好下場?
    漢奸!漢奸!》,「瞭望智庫」(ID:zhczyj)1945年8月15日,日本電臺播出了裕仁天皇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回首抗戰歷史,多少面孔應該被銘記?吶喊衝鋒的勇士,挺身而出的壯士,慷慨赴死的猛士,視死如歸的烈士……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但有一類人的面孔,深藏歷史陰暗處,也不應該忘記,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漢奸。
  • 抗日戰爭中的翻譯官,從哪裡來,你是不是被騙呢
    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翻譯官,只要是抗戰的片子,大家都會看到不少翻譯官,這些人基本長相上就給人以陰險的感覺。我們對他們的稱呼主要是漢奸,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抗戰時期真實的翻譯官。當時日軍因為佔據了大量中國土地,為了方便統治,他們將軍隊按照小隊、中隊分散駐紮在鄉鎮、交通要道的炮樓裡面,這就導致其對於翻譯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這些翻譯官又從哪裡來呢,很多說當時那麼多漢奸,出點翻譯官還不容易。民國時期中國的文盲基本達到了80%——90%,剩下的還有不少是通過私塾讀書認字,所以很多人都不會寫中國字,翻譯日文那就是非常困難的。
  • 他身為日軍翻譯,傳出關鍵情報,保住了29萬中國軍,做了一件好事
    臺兒莊的英雄們浴血殺敵固然可貴,但導致此次戰役取得成果的多方因素中,諜報人員在背後做出的貢獻同樣不可磨滅。日軍的翻譯官並不總是影視劇中的醜惡形象,在臺兒莊戰役前,送出絕密情況,用短短的電文挽救數十萬中國軍隊的,正是日軍的一名翻譯。
  • 他是日軍翻譯後定居日本,可寫下的8個字,卻讓抗日大捷打開戰局
    在這種情緒下,二戰時期,那些陪在日軍身邊的人,大多都是被批為「漢奸」、「賣國賊」,其中就有這麼一個人,曾經在批鬥的時候,還被拿出來說事,不過這人卻有些不同,甚至大多數人還欠他一個敬禮。1929年,一位叫做夏文運年輕人,從從廣島高等師範學校畢業,成功考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並且於1931年,以碩士學位畢業,是最早成功留學碩士的一位。
  • 得知兒子當漢奸,母親羞愧上吊,真相大白後,人們驚呼:他是英雄
    抗日戰爭期間,湧現出大批的抗戰英雄,他們在前線奮勇殺敵,抵抗日本侵略者。可有一批人,貪生怕死,投靠日本人,當了漢奸走狗。原來,在黃標拒絕完日軍的要求後,中共襄陽南軍分區的司令員李人林等人秘密接見了黃標,給黃標下達了一個任務。這個任務就是打進日軍內部,為我軍提供日軍的情報。正愁報國無門的黃標聽後,立刻接受了這個任務,但這個任務是絕對保密的,所以黃標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說起,包括他的母親。
  • 廣東一少年13歲時加入日軍,用日本名說日語,戰後卻成大英雄
    但不論是哪一種做法,他們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來保家衛國;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的人民英雄、革命戰士。陳敏學小小年紀,便隻身深入敵軍內部,其膽魄令人敬佩,而他究竟如何在侵華日軍眼皮下,為我軍效力的呢?今天就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