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

2020-12-23 方哥說史

侵華戰爭爆發後,日軍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他們開始了奴化中國少年的計劃,強迫十多歲的少年兒童學習日語。有個10歲的兒童叫陳敏學,他被抓進「日語學習班」學習,3年之後,這個兒童成為日軍高級翻譯官,日軍投降時,看到他出現集體蒙圈,說不出話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陳敏學, 1929年出生於廣東深圳。1939年,10歲的陳敏學被日軍送進 「日語學習班」,強迫他學習日語,陳敏學聰明過人,學了3年,他的日語就說得非常地道,結果被日軍看上,將他「招進」憲兵司令部當翻譯。

一名姓鈴木的日本軍官覺得陳敏學的長相和自己在日本的兒子非常相像,於是就把他收為養子,還給他取了一個日本名,叫「鈴木三郎」。 有了「養父」這個靠山,陳敏學可以隨意進入日軍的司令部。日本人對於陳敏學的表現非常滿意,他們覺得要不了多久,這個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日本人。

然而他們不知道,陳敏學表面上對日本人畢恭畢敬,做事也盡心盡力,但他骨子裡還是中國人,從來沒有忘記日本人屠戮中國百姓的罪惡場景。所以他並沒有像其他漢奸一樣,以日本人為靠山為非作歹。

1943年12月底的一個夜晚,一位素不相識的人出現在陳敏學的家中,他自稱自己是東江縱隊遊擊隊的隊員,想讓陳敏學在日軍司令部臥底,把日軍的情報悄悄輸送到遊擊隊。陳敏學進一步核實了此人的真實身份後,他早就聽聞遊擊隊專門打鬼子的,一直非常仰慕,現在遊擊隊主動讓他幹活,他一口答應下來。

由於陳敏學年紀太小,不能做危險性太高的任務,遊擊隊領導讓他將日軍長官的名字、部隊番號、鬼子數量、武器型號、要採取什麼行動等,提前通知。若是有遊擊隊員不幸被抓,也讓他想辦法把消息透露出去,讓遊擊隊想辦法營救。

遊擊隊從陳敏學那兒得到了日軍的詳細作戰計劃後,自然也就能順利地躲過日本人的偷襲。次次撲空的日本人對陳敏學開始懷疑,將他帶到憲兵隊的審訊室進行審訊。不滿15歲的陳敏學,不管遭受了什麼的酷刑,陳敏學都始終咬緊牙關,對搜集情報之事拒不承認,他還委屈的說道:「我就是小小的翻譯,怎麼可能是遊擊隊員呢?如果你不信,就把我殺了吧!」

日本軍官氣得大怒,拔出佩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說:「我給你30秒,再不說實話,我就砍了你!」陳敏學眼一閉頭一抬,坦然的來接受。日本軍官倒數到最後一刻,陳敏學以為自己要死了,誰知日本軍官只是把刀刃反了過去,並順著陳敏學背部往下劃,在他背上留下一道血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終於宣布無條件投降,港九遊擊隊舉行了莊嚴的入城儀式。在接受日軍投降時,陳敏學再一次作為翻譯出現,只不過此時的他,已經是遊擊隊中的一員,鬼子看到這位曾經的翻譯官時集體蒙圈了,驚訝地半天說不出話。

相關焦點

  • 他起日本名字會日語,13歲起為日軍效力,日軍投降時看到他都懵圈
    「鈴木三郎」可是個標準的日本名字,事實上,「鈴木三郎」的真名叫陳敏學,他是中國人,會日語,13歲他就潛伏在日軍大本營當翻譯,做翻譯的同時,他冒著生命危險不斷給遊擊隊提供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他是日軍的翻譯官,危急關頭送出8個字情報,成功扭轉臺兒莊戰局
    有位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翻譯官,危急關頭送出8個字情報,成功扭轉了臺兒莊戰局。這位日軍翻譯官名叫夏文運,出生於1905年12月28日,遼寧省大連市人,自小成績優異,12歲時他考上了關東州公學堂,之後順利進入旅順師範學堂,畢業後,由於各科全優,得以公費去日本廣島留學。
  • 抗戰片中一堆「翻譯官」,侵華日軍中真的那麼多翻譯嗎?
    大家看一些抗戰的片子,不管是一些經典電影還是現在的一些「抗日神劇」的時候,通常都會發現一種「另類的漢奸」(說「漢奸」似乎也不太合適,不過他們確實是為日本人服務),這就是「翻譯官」。《小兵張嘎》裡的翻譯官但是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困惑:日本部隊的翻譯官是配到哪一級呢?而且,如果這個翻譯官是中國人來當,那這人可了不得。那個年代,中國人能認識幾個大字就算是「知識分子」了,這人竟然會說日語,那在中國算是萬裡挑一的文化人了,這麼一類人,能配發到日本軍隊的基層部隊嗎?
  • 這個翻譯官坑死幾萬日軍,英雄事跡鮮為人知,死前仍被罵漢奸
    ,大師在抗日戰爭時期翻譯官基本等同於漢奸,一說起翻譯官就想起影視劇裡中分頭、大黃牙點頭哈腰道德諂媚形象。人們都痛恨漢奸很正常,在民族危亡的關頭部保家衛國反而出賣國家,這樣的人當然要被大眾唾棄,不過還是有一個翻譯官是例外,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夏文運。夏文運,1905年出生於遼寧大連。他天資聰穎,學習認真努力,而且家庭條件不錯,所以,在1925年順理成章的考進旅順師範學院。
  • 日軍大尉拒不投降,嗚嗚哭訴道:繳槍給八路軍,就回不了國
    礦區裡,日軍機槍、大炮都有,只有輕武器的地方武裝一時也奈何不了這股日軍。 此時日軍也是鬥志全無,唯一的願望就是能活下來、能早點回國。八路軍魯中軍區第二分區派出敵工幹事趙國玉,把朱老總發布的命令日軍投降的告示貼在華豐煤礦的大門上,要求日軍投降。日軍則藉口說,他們沒有接到向八路軍投降命令,只能向蔣軍投降,拒絕向八路軍繳械。
  • 他一戰殺死日軍800人,日軍後裔要求賠償兩億,他強勢回應!
    這樣悍不畏死的士兵就像瘋狗一樣給國民黨的軍隊帶了來巨大的壓力,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小的麻煩。戰場殺敵,講究兵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所以說俘虜日本兵是很難的。但是有這樣一個主張殺死俘虜的國民黨軍官,他不但抓住了800個鬼子,還把他們全部殺光,後來日軍後裔要求他賠款兩億,他只說了兩個字。
  • 12歲參軍的八路軍英雄:犧牲在日軍投降前3天,上級給他記特等功
    有這樣一位八路軍的抗日英雄,他12歲參軍。在戰鬥中,他的脖子被日軍連刺幾刀未死。在日本投降的前3天,他為國壯烈犧牲,上級領導給他記特等功。這個英雄的名字叫衛金柱。1926年,衛金柱出生於山西省的一個貧苦家庭。
  • 他是二戰中日軍的高級將領,擅長瓦解敵軍內部,戰時還不忘搞副業
    而且,日本人在最開始的時候還說要三個月拿下我們,最後卻輸得一敗塗地,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看到中華兒女強烈的愛國之心,這就是我們能夠戰勝邪惡的原因。不過,也有人認為,是因為日本的戰略錯誤。日本進行侵華戰爭的時候,其中就有一部分日本高層智囊認為,不應該急著擴大戰局,而是要把到手的東西牢牢握住。
  • 日軍投降後留下遺孤在中國,這些日本小孩下場咋樣了?
    提起日本人,至今中國人是不喜歡他們的,侵華時期日軍在中國幹了太多壞事,可以說是罄竹難書,尤其是所謂的「三光政策」,讓一個個村莊淪為廢墟。
  • 二戰中日軍的最後一戰,已投降卻玩命反撲,兩小時讓蘇聯丟了大臉
    於是如我們看到的歷史那般,日本本土第二個城市長崎再次遭遇美軍核爆,而這一次日本再也不敢賭博了。在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而在這一天,蘇軍揮筆進入了北千群島的範圍之內。
  • 他身為日軍翻譯,傳出關鍵情報,保住了29萬中國軍,做了一件好事
    血戰臺兒莊是中國在對日作戰中樹立起的一座豐碑,是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偉大戰役,一寸山河一寸血,他讓當時的國人看到了日本軍隊並不是不可戰勝的神話,一舉打破了日軍亡華的野心,日軍主力部隊損失慘重。日軍的翻譯官並不總是影視劇中的醜惡形象,在臺兒莊戰役前,送出絕密情況,用短短的電文挽救數十萬中國軍隊的,正是日軍的一名翻譯。夏文運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異。青年時期,他為尋求振興中華的理想,遠渡重洋赴日留學。
  • 二戰前,日本拒不投降,翻譯官的一句烏龍,讓60萬日本人葬身火海
    實際上,在日本投降前,由於部分軍國主義的頑固,也發生很多插曲:翻譯官的一句烏龍,卻間接讓60萬的日本人葬身火海,期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1944年夏天,日軍在天平洋戰爭再次迎來慘敗,法西斯距離失敗也只有一步之遙,與此同時,在日本國內,堅持主戰的東條英機內閣,也受到了包括軍國分子在內國內眾多人士不滿,最終在1945年春天,被迫下臺,而接替他的新任日本內閣首相,是海軍元老鈴木貫太郎。
  • 二戰時對日軍「趕盡殺絕」的國家:拒不接受投降,滿腔恨意
    若是在中國提起當年日軍對中國進行的侵略,可能大家的想法大多是日軍窮兇極惡、草菅人命,而二戰期間幾乎都在用殘忍的行為對待敵軍、戰俘、平民百姓的日軍,也終於在面對澳大利亞時著了道,「享受」了一次他們曾施加在他人身上的行為究竟是什麼滋味。
  • 山本五十六對日軍有多重要?為何說他的死宣告日軍太平洋戰爭失敗
    正是由於山本五十六的清醒頭腦和出奇制勝的謀略,使得他在日本國內聲名顯赫,成為婦孺皆知的人物。 縱使山本五十六在日本名噪一時,但他始終是侵略者,是逃脫不了註定滅亡的宿命的。
  • 1944年關島戰役日軍一戰陣亡三名將官島上日軍幾乎全軍覆沒
    ,步兵第66聯隊付,1922年11月畢業於陸軍大學34期,上過日本陸軍大學的一般都出身不錯,而1922年日軍同期畢業陸軍大百分之八十以上軍官,都參加侵華戰爭,高品彪中將也不例外,1942年9月他就任駐上海的獨立混成第17旅團長,於1943年率部參加鄂西會戰,他的旅團就曾經擔任過先鋒主力,最終他的麾下5個大隊長就是陣亡了三個,其部隊幾乎被中國守軍殲滅,但打了敗戰的高品彪不降反升,同年10月就上任日本關東軍第
  • 許世友不費一槍一彈繳獲日軍大隊
    該部由日軍大隊長西田中佐、中隊長松本大尉和中隊長西村大尉指揮,按青島日軍總部命令,企圖退往青島,登船回國。但是,不向中國人民繳械,怎能逃出中國國土? 請示許世友等膠東軍區領導後,東海軍區當即決定,委派小林清為八路軍的全權談判代表,帶兩名參謀去跟日軍談判。 小林清知道,鬼子殘酷無情,他對軍區賈司令(註:南海軍分區司令員賈若瑜)說:我盡力圓滿完成任務,如果我回不來的話,你們就堅決消滅他們,不用顧慮我的生死問題。賈司令卻哈哈一笑:他們過去是很瘋狂,現在不一樣了!
  • 他是鬼子翻譯官,定居日本還娶日本老婆,但國人都欠他一聲謝謝
    抗戰最牛漢奸,吃日本人飯娶日本女人,寫7字情報葬送日軍兩萬人推薦語:日本人跟中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說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在中國強大的時候,日本人臣服於中國的腳下,視中國人為自己的宗主國。可是在中國閉關鎖國,西方國家不斷強大之時,日本人又投靠了西方國家,向西方國家不斷的學習借鑑,後來也效仿西方國家,對弱小國家發動了戰爭,以此來擴大自己國家的發展。
  • 澳大利亞當時為什麼拒絕日本投降?還處死了19萬日軍戰俘
    而這場由德國,日本,義大利為主導的多個法西斯帝國主義國家挑起的戰爭,也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最終也被稱為反法西斯戰爭,而說到戰爭,就會提到犧牲,在這場波及了全球六十餘個國家的戰爭中,世界上有超過20億人被捲入其中,有九千多萬人在其中傷亡,粗略估算下的這場戰爭給世界帶來的損失約為五萬億美元。
  • 他是侵華日軍的後代,來中國拍電影負債近30億,電影名字很耳熟
    日本自1945年投降之後,往日的囂張氣焰不再,當年的那些日本士兵們,也從一個持槍扔雷的戰士,變為了點頭哈腰的謙謙君子。隨著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國與日本之間也放下了往日的仇恨,重新拾起友誼的小船。1980年,中國剛剛改革開放不久,一侵華日軍的後代就來到中國拍攝電影。
  • 我軍說它是垃圾,日軍說他是神器!淺談上世紀日軍的有坂子彈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華使用的最多制式步槍,即三八式步槍,由於具備防塵蓋設計,所以也被我們戲稱為三八大蓋,但被繳獲的三八式步槍並不受我軍歡迎,主要反映都是這款步槍的威力太低了。作為日本在戰爭期間消耗量最大的子彈,可以說熟知有坂子彈的人特別多,但這其實是一款充斥著矛盾的子彈,日本多認為這款子彈威力強大,而一些繳獲這款武器的人使用時,更多的則是抱怨6.5毫米有坂子彈垃圾,那麼為何會存在這種分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