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當時為什麼拒絕日本投降?還處死了19萬日軍戰俘

2020-11-19 騰訊網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這次事件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拉開的帷幕。而這場由德國,日本,義大利為主導的多個法西斯帝國主義國家挑起的戰爭,也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最終也被稱為反法西斯戰爭,而說到戰爭,就會提到犧牲,在這場波及了全球六十餘個國家的戰爭中,世界上有超過20億人被捲入其中,有九千多萬人在其中傷亡,粗略估算下的這場戰爭給世界帶來的損失約為五萬億美元。

而在這場戰爭中,日本人的殘暴與沒有底線是出了名的,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在中國南京發生的南京大屠殺一案,而時至今日,即便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日本仍然沒有承認其當初在中國的所作所為,不僅如此,日本還篡改國內學生的歷史教科書,想要蒙蔽國民的雙眼,甚至將自己偽裝成為了二戰當中的最大受害者,企圖將這一事實湮沒於歷史長河當中。

在二戰中,不只是中國遭受了日本的殘害,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國家都遭到了日本的侵略,朝鮮全國被侵佔,最終導致分裂;美國在空襲珍珠港事件中傷亡三千餘人;東南亞各國寮國、柬埔寨、泰國包括但不限於此的多個國家也都遭受到了日本的侵略,無數的人因此喪生。

而日本除了極強的侵略性以外,在其對於被侵略國家的對待態度上也是十分殘暴,在中國實施三光政策:搶光,燒光,殺光等一系列行為都能看出日本已經失去了身而為人最後的底線。

1945年,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優勢後登陸日本本土,在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感受到恐懼的日本人最終也在原子彈威力以及世界各國人民的抗爭中宣布了投降。

最終,中美英三國共同籤署了《波茨坦公告》,討論了在戰後將要如何處置日本。其中也包括了在戰後對於日本投降的俘虜的處置問題,確定將日軍戰俘解除所有武裝後,遣送回國。8月15日,日本領導人裕仁天皇正式籤署了投降協議書,宣布無條件投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也紛紛將日本戰俘遣送回國。

而就在這其中,有一個國家拒絕了日本的投降,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在與日本的戰爭中,澳大利亞在某次戰鬥被日軍俘虜了5萬名士兵,而日軍將這群戰俘押送回到集中營時,讓他們頂著炎炎烈日,徒步走過120公裡的路程,途中不僅不給一滴水,不給一粒米,稍有速度較慢的就會挨上一刺刀,並且在被送進集中營後,絕大部分的澳軍戰俘最終都被虐待以及毆打致死。

面對如此殘暴的日軍,在日軍投降之後,澳大利亞拒絕了日本的投降,並且不惜違背國際公約也要,將捕獲的21萬日軍戰俘押送並關到了一起,用五百挺機關槍招呼了一晚上,最終還是在美國的介入下,停止了自己的行動,但是這時候的日軍戰俘也僅僅剩下了兩萬不到。

所以說,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你種下了什麼因,就要準備好接受它所帶來的結果的準備。

那麼各位小夥伴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秘密處死17萬戰俘,兩國結下世仇
    距離原子彈爆炸沒過多久,日本就宣布投降。大本營都被炸了,哪還有什麼心思在前線打仗。全線潰敗的日軍不得不宣布投降。儘管日本投降了,但他們所犯下的罪行卻是無法抹去的。
  • 二戰日軍打得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 陣亡19萬戰俘全部處死 堪稱地獄...
    在日本與美國較量的太平洋戰場,就有好幾個傷亡數字十分可怕的「屠宰場」,其中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便是紐幾內亞戰役,堪稱地獄之戰。 這場戰役的盟軍方不止有美國,還有澳大利亞。為什麼這個向來與世無爭的國度,與日本廝殺得如此慘烈呢?
  • 二戰中蘇聯是如何處理日軍60萬俘虜的?返回日本只剩下47萬
    1945年7月,納粹德國戰敗並宣布投降,歐洲戰場的炮火被撲滅,然而,在中國戰場上,日本拒絕投降,仍在抵抗,直到150萬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才分三次進攻日本關東軍,僅一周時間就打死8萬日軍士兵,俘虜60多萬日軍俘虜,這次日軍投降率極高,在此之前,日軍是世界上投降率最低的國家,不久,被原子彈轟炸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太平洋戰爭,澳大利亞如何對待日軍第六師團俘虜的
    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第六師團殘部才向澳軍投降,其實也沒多少人了。 在對待日軍戰俘的問題上,澳大利亞人的狠勁僅次於蘇聯人,這也跟日軍的俘虜政策息息相關。根據統計,二戰盟軍在德國人戰俘營的死亡率是4%,而在日本的戰俘營裡高達29%,尤其是新加坡戰役中,大部被俘的澳大利亞第8師10000多名官兵,遭到了日軍的殘酷虐待,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澳軍30000多被俘人員中,有10000多死於非命。
  • 二戰日軍無條件投降後,留居東北的20萬日本女人,後來怎麼樣了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自此中華兒女在歷經長達14年之久的艱難抗戰後,終於將日本趕出了華夏大地。不過,儘管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後,日軍就集體撤回了本土,但最終仍有近20萬日本百姓留在了中國,而且其中大多為女性。
  • 二戰時對日軍「趕盡殺絕」的國家:拒不接受投降,滿腔恨意
    若是在中國提起當年日軍對中國進行的侵略,可能大家的想法大多是日軍窮兇極惡、草菅人命,而二戰期間幾乎都在用殘忍的行為對待敵軍、戰俘、平民百姓的日軍,也終於在面對澳大利亞時著了道,「享受」了一次他們曾施加在他人身上的行為究竟是什麼滋味。
  • 澳大利亞抓的第一個日本戰俘,帶上千人暴亂,兩國拍電影紀念
    1942年2月19日,日軍對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發動空襲,其中一架零式戰鬥機被澳大利亞地面防空部隊打傷,無法返回。這架零式戰鬥機的飛行員叫豐島一,發現自己無法返航後立即給總部發送了一份絕命電報。按照日本飛行員的訓練要求,豐島一應該控制飛機撞向敵人,儘量給敵人造最大傷害。可是當飛機撞向地面的那一刻,豐島一害怕了,畢竟他也是個人,面對死亡內心也會恐懼。
  • 他活埋八千日本戰俘,戰俘後裔狀告法庭索賠2億,他只回了2個字
    查爾斯·斯韋尼在美國國會發表「原子彈下沒有冤魂」的演說時說,他是唯一一位參加過兩次原子彈轟炸日本的飛行員,他在50年後向日本道歉,他說:「決不後悔,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是有必要的。」另外,我們的一位抗日名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活埋了8000名戰俘,戰爭結束後,當中日友好往來時,戰俘後裔卻以不優待俘虜為由,將這些名將告上法庭,索賠兩億,簡直是天方夜譚。
  • 他殺掉3000日本戰俘,韓戰7500人擊敗2萬美軍,最後神秘消失
    他殺掉3000日本戰俘,韓戰以7500人擊敗2萬美軍,最後神秘消失了文/觀心通史抗戰勝利後,日本接受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後,數萬日本關東軍被關押在通化進行改造。日本特工企圖攻破通化,救出被關押的關東軍。1946年春節期間,在通化駐守的士兵並不多,日本特務就趁著這個機會發動了一場暴動。
  • 澳大利亞為何如此兇狠殘忍?26場戰爭無一缺席,將戰俘折磨致死
    此後澳大利亞就實行了「白澳優先政策」,嚴防東南亞移民和華人滲入。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成立時,全國400萬人口,白人佔了81%。一戰爆發後,澳大利亞自不量力,緊隨英國步伐參加歐陸大戰。當時澳大利亞把全國十分之一的人口強行充軍,徵調40萬人遠赴強大的歐洲大陸與世界大國進行生死搏殺,最後6萬多人被活活打死。
  • 他公開處決3000戰俘,抗美援朝300人打退2萬美軍,最後卻人間蒸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在兩顆原子彈的威懾下,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密蘇裡」軍艦籤訂投降書的時候,軍艦上的所有美軍,上至五星上將,下至普通的水手,全都不系領帶,不佩勳章,以軍便服出場,來表示對日軍的蔑視。
  • 「凡到過中國,一律就地槍斃」孫立人殺了1200日軍戰俘嗎?
    全文字數1717字,圖片5張,閱讀時長約5分鐘 孫立人是一名抗日名將,是清華大學、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院的高材生,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曾經兩次率部參加入緬作戰,特別是在第二次入緬作戰時打殘了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殲滅日軍2萬多人,被譽為「東方隆美爾」。
  • 二戰中日本戰俘最大越獄:一千人手持餐刀調羹衝向機槍
    二、 二戰中的澳大利亞人非常痛恨日本人,尤其是新南威爾斯人。 二戰史上有一張著名的照片:一個西方人被日軍在沙灘上斬首。 被斬首的西方人叫喬治倫納德,就是新南威爾斯人,澳軍的情報人員,在紐幾內亞島遊擊作戰被抓,被日軍殘酷折磨後,拖到沙灘上公開斬首,並拍照片展示「皇軍威武」。這張照片當時震驚了西方社會,更深深刺痛了澳大利亞人的心,認為日軍是不講人道的禽獸部隊。 被斬首的喬治倫納德,只是二戰中澳大利亞軍隊的一個縮影。
  • 麥克阿瑟的復仇之戰:剿滅日本20萬精銳部隊,馬來之虎被迫投降
    ,麥克阿瑟被迫撤離菲律賓,轉赴澳大利亞。 留守的美軍與日軍殊死戰鬥,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守軍7.5萬人,其中美軍9300人於4月9日投降,10日美菲軍戰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聖費爾南多,途中數千人死於飢餓,疾病或被殺害,史稱巴丹死亡行軍,美軍在菲律賓的慘敗,對於麥克阿瑟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奇恥大辱,他發誓要報仇雪恨,在離開菲律賓時,他狠狠地甩下一句話:「我還要回來。」
  • 《八佰》國軍為何要會槍殺日軍戰俘呢?主要是這三方面的考慮
    相信最近這段時間,大家都看了電影《八佰》了吧,電影確實十分精彩,但是,與此同時的是電影也有一些爭議,就比如電影裡面有個橋段,就是一些沒有被擊斃的日軍俘虜,被抓了起來,讓當時的一些新兵一一開槍擊殺了這些日軍戰俘,這一段引起了不少爭議,為何要槍殺戰俘呢?這就讓很多人好奇了。
  • 直擊鏡頭下戰敗被遣返回國的日軍戰俘:看看和電影中相比有何不同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二戰後戰敗被遣返回國的日軍戰俘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廣播的形式宣布投降,此時日本投降的命令傳至海外戰場,在海外的日軍部隊開始陸續就地投降。
  • 盟軍的絕地大營救,日軍屠刀下的盟軍戰俘是如何被營救出去的?
    1945年時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已經是躺在了棺材裡,棺材板子也快被盟軍給釘死了。在各處戰場上負隅頑抗的日軍,基本上已經是半死的命。不過此時他們仍舊瘋狂和殘忍,落入他們手中的戰俘多半是沒有好結果的。其中被困在菲律賓的卡巴那圖戰俘營的盟軍俘虜們更是危在旦夕,因為日本人揚言要殺死所有戰俘。
  • 二戰中的臺灣籍日本兵:虐待盟軍戰俘,充當打手與僕從
    沒想到日本殖民者在臺灣剛剛貼出告示,臺灣人就一窩蜂地湧上來報名,第一期「臺灣農業義勇團」只招收1000人,沒想到居然有2905人前去應徵。明明臺灣人一直被日本視作二等國民,為什麼還會這麼踴躍的為日本人賣命?以今日的視角觀之,實在是匪夷所思。但是如果明白了日本當時在臺灣的統治政策,就不難發現,這是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洗腦和「皇民化運動」雙重影響的結果。
  • 二戰「父島事件」:日軍用戰俘製作壽司燒,老布希險些成為下酒菜
    父島屬於日本東南外海的小笠原群島中的一個島嶼,曾被作為日本國防要塞使用。無論島外的戰爭打得多麼激烈,也會有新鮮的果蔬和肉食源源不斷地運到這裡,島上官兵每周還可以喝一次清酒。照理來說,這種優良的待遇之下,人應該滿足才對。但偏偏駐守這個島嶼的日本將官不這樣認為,他們希望有一些「特別的佐酒菜」,於是他們打起了美軍戰俘的主意。
  • 日軍不聽勸,射殺560名醫護人員,結果賠上了18萬日軍性命
    導語:日軍不聽勸,射殺560名醫護人員,結果賠上了18萬日軍性命《日內瓦公約》對於當時正在世界受到戰爭之苦的人們來說是非常人道的公約。它規定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人都是中立身份,按道理是不能傷害這些救助戰爭受難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