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1717字,圖片5張,閱讀時長約5分鐘
孫立人是一名抗日名將,是清華大學、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院的高材生,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曾經兩次率部參加入緬作戰,特別是在第二次入緬作戰時打殘了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殲滅日軍2萬多人,被譽為「東方隆美爾」。
下面這個故事,就與孫立人有關:
1944年初,孫立人指揮新38師入緬作戰後,勇猛作戰,俘虜了日軍第18師團的1200多名官兵。被俘的日軍被帶到了孫將軍跟前,他皺皺眉頭,厭惡地命令參謀:」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後都這樣辦。」於是,1200多名官兵被就地槍決。
這段故事,在網絡上流傳得非常廣,連鳳凰衛視、中央電視臺這樣的主流媒體都信以為真了。
2009年,在鳳凰衛視一檔節目《風範大國民》中,主持人馬鼎盛言之鑿鑿地提到「孫立人殺1200日軍戰俘」一事,並且增添了兩個細節。一是一個叫山田進一的下士是唯一生還的日軍戰俘,因為他在審訊時說自己是臺灣人。二是這件事被美國報紙披露後,震驚了世界。
2010年,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欄目《百戰經典》中,國防大學副教授夏一東介紹,「在緬甸會戰中投降的1200名日軍士兵及軍官,統統被孫立人將軍以活埋的方式殺掉。唯一生還的日本兵,是一個叫山田進一的下士。因為經過審訊,孫將軍得知他是臺灣人,還是中國人,因此饒他一命。」在這裡,夏一東將槍決變成了活埋。
「孫立人殺1200日軍戰俘」的故事,聽起來讓人非常解恨。可惜,這件事沒有任何史料作為支撐。而通過現有的文獻資料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孫立人殺1200日軍戰俘」一事純屬虛構。
孫立人有一個堂侄,叫孫克剛。1938年,孫克剛從北平師範大學歷史專業畢業後,投筆從戎,加入到孫立人的部隊,當了一名軍事記者,撰寫了大量反映國軍抗日的戰地通訊。1942年和1944年,孫克剛兩次追隨孫立人軍隊進入緬甸,親眼見證了中國遠徵軍的英勇奮戰。1945年,孫克剛回國後,在廣州寫了一部描述和反映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的紀實作品《緬甸蕩寇志》。
據《緬甸蕩寇志》透露,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後,一共擊斃日軍33082人,擊傷75499人,俘獲了田代一大尉以下323名日軍戰俘。就算把這300多名日軍戰俘都殺掉,也湊不夠1200名。
《中國駐印軍戰果統計》的官方統計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孫克剛的說法。自1943年11月至1945年3月底,中國遠徵軍兩個師,一共擊斃日軍27699人,擊傷42760人,俘虜395人。
在《緬甸蕩寇志》中,還記錄了一個細節。當孫克剛採訪一個叫今田寬美的日本俘虜時,提到了被俘經過,對方感動地說:「官長對我們講話,總是說中國兵兇惡的很,捉到日本人就砍頭,所以當我被俘的時候,心裡很害怕,以為一定是死,不想反而受到優待。」這說明,中國遠徵軍不但沒有濫殺(活埋)日軍戰俘,反而給予了優待。
一些追隨孫立人遠徵的新38師老兵,明確否認孫立人下令殺過日軍戰俘。著名作家葉兆言寫過一篇文章《孫立人將軍的傳說》,裡面提到,廣州一位曾經在新38師師部諜報隊服役的老兵梁振奮專門打電話給他,強調了3點:「第一,日本人非常頑強,生俘的很少,所謂活埋是胡說八道。第二,活捉俘虜可以獎勵,為了邀功,也不會這麼做。第三,為獲得情報,任何一名被俘的日本士兵都有價值,為防止他們自殺,常捆綁在門板上,戰俘待遇很高,有時甚至用飛機押送,如果要殺,根本沒必要浪費時間。」
梁振奮的說法,很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可信度很高。
如果「孫立人殺1200日軍戰俘」一事為真,且如馬鼎盛所言,美國報紙披露了此事,震驚了世界,那麼一定會有相關記載。美國《紐約時報》一直關注中國遠徵軍,在1943-1945年間發出了14篇與孫立人有關的報導,其中沒有任何一篇提及「孫立人殺1200日軍戰俘」一事。
當時,中國遠徵軍的總指揮是美國史迪威將軍,此外還有多名英軍、美軍指揮官和隨軍記者。在新38師裡有美軍顧問和聯絡官。假如孫立人真的發布了濫殺日軍戰俘的命令,這些美國人、英國人一定會有所反映的。事後查詢史迪威將軍的回憶錄《史迪威日記》,並無片言隻語涉及殺俘事件。
唯一的解釋是,孫立人並沒有下令殺掉1200名日軍戰俘,更不用說活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