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無條件投降後,留居東北的20萬日本女人,後來怎麼樣了

2021-01-08 網易

2020-12-07 08:19:27 來源: 盧靜的生活

舉報

  當年,日本軍隊舉兵攻佔東北後,曾將大批日本本土居民遷至中國境內,企圖藉此達到同化中國百姓的目的。為此,日軍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將數十萬日本同胞運到了中國。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自此中華兒女在歷經長達14年之久的艱難抗戰後,終於將日本趕出了華夏大地。不過,儘管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後,日軍就集體撤回了本土,但最終仍有近20萬日本百姓留在了中國,而且其中大多為女性。

  

  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日本兵敗後的幾個月內,很多日本女性通過各種方式嫁給了中國男人,光是遼寧,吉林兩省和日本女人結婚的中國男子就多達11萬。關於大量日本人留居中國的原因,有分析認為:當年很多日本人移民東北就是受到了日本政府的逼迫,自那時起他們就已經不再對日政抱有希望,日軍戰敗後他們也不願再回到那個留有傷心記憶的地方。

  

  此外,二戰末遭受美軍原子彈轟炸的日本國內基礎建設嚴重受損,卻還要面臨巨額的戰敗賠償,那個時候重返日本並不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很多日本百姓已經習慣了在東北的生活,和平與安定同樣是他們內心的期盼。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一直都遵守《日內瓦公約》規定,在戰俘管理上極具人性化,對待女性更是保持著尊重的態度。眾所周知,日本女人在自己國家的地位十分低下,很多時候需要完全聽從丈夫的指揮,相比之下,中國男人更通情達理她們自然也不願意回國。不過,雖然任何國家都有好人存在,但日本欠中國的道歉,永遠都不會被忘記,不管到任何時候,日本也必須要兌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10萬日本女人留在中國東北,結局如何?
    1945年,日本終於宣布無條件投降,而中國也終於結束了長達14年的抗戰時期,日本曾在中國做下的暴行已經記錄在冊,那些屈辱的歷史令中華兒女們永生難以忘懷,曾經揚言「3個月內結束中國」,只可惜中國用自己的實力告誡他中國並非清政府!當日本投降後,有10萬日本女人留在中國東北,她們的結局如何呢?
  • 日本投降後,大量的日本女人留在東北沒有回國,她們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上個世紀爆發的二戰給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打擊,而中國更是箇中翹楚。在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統治下我國毅然決然發動了抗日戰爭,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激烈的對戰。戰爭初期日本憑藉強大的軍隊以及精良的武器裝備佔領了大半個中國,這使得我國的抗戰事業進行的非常艱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還是不得不面臨戰敗。
  • 二戰中蘇聯是如何處理日軍60萬俘虜的?返回日本只剩下47萬
    1945年7月,納粹德國戰敗並宣布投降,歐洲戰場的炮火被撲滅,然而,在中國戰場上,日本拒絕投降,仍在抵抗,直到150萬蘇軍出兵中國東北,才分三次進攻日本關東軍,僅一周時間就打死8萬日軍士兵,俘虜60多萬日軍俘虜,這次日軍投降率極高,在此之前,日軍是世界上投降率最低的國家,不久,被原子彈轟炸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1945年日寇投降,並非真的無條件,而且僅僅是武裝力量投降
    ▲僅僅是日軍投降投降書中並無「日本投降」字樣1945年8月15日,法西斯軸心國中的最後一個——日本公開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反法西斯同盟國投降。9月2日,日本方面的正式投降儀式在美軍「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但在場的少數細心記者發現,在日美雙方籤訂的投降書中,並沒有「日本無條件投降」等字樣,僅有「日本武裝力量繳械投降」。
  • 二戰後,留在中國的百萬日本女人去了哪裡?日本都不願提起
    歷史不可忘,14年的抗戰何等艱辛,英雄的戰士們,用血肉之軀與日寇對抗,披荊斬棘不論生死,黑夜隱退勝利曙光總算到來,1945年時,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一消息傳來後,我國人民歡欣鼓舞,大部分日軍也都繳械投降,乖乖的束手就擒,只有少量頑固的日本士兵仍在繼續抵抗,大勢已定,這些不肯服輸的日本兵,也都如同秋日的螞蚱一般,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
  • 二戰時期,日軍投降前還剩多少兵力?其實並不是強弩之末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壯大的同時,邪惡軸心國的有生力量也在持續消耗,1943年9月8日,義大利率先投降並對德宣戰,1945年5月,柏林被蘇聯紅軍攻佔,德國隨之也宣布接受無條件投降,邪惡軸心國陣營就只剩下日本還在垂死掙扎。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放棄掙扎,接受了波茨坦公告,二戰就此畫上句號。那有人知道日本在投降前還有多少兵力嗎?數據可能出乎您的預料。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70年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是值得億萬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被稱為「日本歷史上最長的一天」。從上午開始,日本的廣播電臺就反覆播送著將在中午12時有天皇的重要廣播。12點整,電臺以「玉音放送」的形式播出了裕仁天皇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
  • 澳大利亞當時為什麼拒絕日本投降?還處死了19萬日軍戰俘
    1945年,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優勢後登陸日本本土,在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感受到恐懼的日本人最終也在原子彈威力以及世界各國人民的抗爭中宣布了投降。其中也包括了在戰後對於日本投降的俘虜的處置問題,確定將日軍戰俘解除所有武裝後,遣送回國。8月15日,日本領導人裕仁天皇正式籤署了投降協議書,宣布無條件投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也紛紛將日本戰俘遣送回國。
  • 日本戰敗投降後走了,遺留在東北的一百多萬僑民怎麼辦?
    1932年4月,日本拓務省炮製了「滿洲移植計劃大綱」,提出未來向東北農業移民的方針。從1937年起,每5年為一期,移民戶數遞增,第一期為10萬戶,第二期為20萬戶,第三期為30萬戶,第四期為40萬戶。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在侵佔中國東北期間,共派遣開拓團860多個、33萬多人。
  • 二戰前,日本拒不投降,翻譯官的一句烏龍,讓60萬日本人葬身火海
    1945年8月15日正午,隨著日本天皇向全日本進行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這也標誌著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落下了帷幕。實際上,在日本投降前,由於部分軍國主義的頑固,也發生很多插曲:翻譯官的一句烏龍,卻間接讓60萬的日本人葬身火海,期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二戰後日本投降,為何不帶女兵回國,而是留在東北讓蘇聯處理呢?
    今天就來隨著小編一起了解以下二戰期間,日本國內的發展情況。在二戰之前,日本抓住了一次工業革命的尾巴,掌控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國力迅速上升。由於經濟水平的提高,日本社會各界的視野也逐漸擴展,將野心從發展國內到橫跨大洋,甚至到了歐美等地。
  • 日本投降後留下10萬女性在東北,最後怎樣了?難怪日本不願再提
    日本在上個世紀對中國發動了侵華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日本憑藉精良的武器裝備迅速侵佔了我國東北地區。由於東北地區擁有非常豐富的物資以及較為完善的軍工廠,於是日本把矛頭直指東北,勢必要將其拿下。彼時日軍攻打東三省的時候,由於國軍的不作為導致我國的東北地區迅速淪陷。
  • 虎頭要塞|二戰終結地,日本自掘的墳墓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鮑宇雁 實習記者 梅旭航】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然而在中國東北烏蘇里江畔的小城虎林,駐虎頭日軍憑藉要塞險峻繼續負隅頑抗,8月26日,日本守軍被蘇聯紅軍全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比日本宣布投降整整遲了 11 天。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韓國人為什麼紛紛集體自殺?
    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不僅僅只是踐踏中國的土地,整個太平洋及東南亞各國都慘遭蹂躪,所以,各國軍民才奮起抗戰的。在世界各國軍民攜手奮戰下,日本終於趴下了,日本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 二戰後日本最害怕的國家:滅了20萬日軍,來給本國8千俘虜陪葬
    在眾多的同盟國中,澳大利亞可謂是二戰以後日本人最害怕的國家,有種聞虎色變的感覺。 因為在二戰中,澳大利亞曾對日軍滅絕人性的打擊使得日軍心理防線徹底被打垮,日軍和澳大利亞軍隊曾經有一仗,幹掉了日軍近20萬人,而澳大利亞方面計劃沒有什麼損失,可謂是非常漂亮的一戰。
  • 二戰時日軍戰死人數到底有多少看看日本人自己是如何統計的!
    根據日本資料提供的數據,日軍在二戰中的死亡人數,按不同統計口徑和截止時間,有185萬、212萬、232萬這三個數字。185萬,是日軍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這八年侵略戰爭中戰死的數字;212萬,是包括二戰後日軍死亡的數字(如在蘇聯的西伯利亞勞改營中死亡的戰俘);232萬,是除日軍正規軍人死亡外,加上武裝平民(類似於中國的民兵)和「異國者」(即強徵入伍的朝鮮兵和臺灣兵)的死亡數字。
  • 一千多名日軍在二戰結束不願投降,蘇軍只用一招,日軍至今都後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一刻,標誌著二戰的結束,以及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按照規定,在中國的日本士兵必須立即向當地的中國或者蘇聯軍隊投降。然而有那麼一支軍隊卻不願意投降,反而要繼續作惡,最後落得一個非常殘忍的下場。
  • 我們都被騙了,日本並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有一個無恥條件
    而二戰時期尚且孱弱的中國更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擊敗了日本侵略者。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其他軸心國都知道大勢已去,於是先後宣布向同盟國投降。而即將被美國登陸本土的日本卻還在負隅頑抗,他們甚至想和美國戰至最後一刻。然而1945年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升起的兩朵蘑菇雲卻讓日本再無迎戰的信心,日本最終宣布無條件投降。
  • 二戰時對日軍「趕盡殺絕」的國家:拒不接受投降,滿腔恨意
    若是在中國提起當年日軍對中國進行的侵略,可能大家的想法大多是日軍窮兇極惡、草菅人命,而二戰期間幾乎都在用殘忍的行為對待敵軍、戰俘、平民百姓的日軍,也終於在面對澳大利亞時著了道,「享受」了一次他們曾施加在他人身上的行為究竟是什麼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