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世界性戰爭,在這次戰爭中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深陷戰火之中無法自拔,人民們都遭受了難以想像的災難。而二戰時期尚且孱弱的中國更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擊敗了日本侵略者。
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其他軸心國都知道大勢已去,於是先後宣布向同盟國投降。而即將被美國登陸本土的日本卻還在負隅頑抗,他們甚至想和美國戰至最後一刻。然而1945年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升起的兩朵蘑菇雲卻讓日本再無迎戰的信心,日本最終宣布無條件投降。
不過日本當年真的是無條件投降嗎?當然不是——其實我們都被騙了,日本當年其實提出了一個十分無恥的條件才願意投降,而且更加讓人感到痛心的是美國居然答應了日本的要求。
二戰雖然是全人類的共同災難,但是我國軍民的傷亡卻可以說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最慘重的。日本侵略者在我國國土上殺人放火,他們實行三光政策,其所到之處屍橫遍野,中國在這場浩劫中損失了3500萬以上的人口,這個數字大概是我國當時國民總數的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每十個中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慘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之下,中國當年的經歷說是切膚之痛也不為過。在付出了如此巨大的傷亡之後我們換來的竟然不是日本的無條件投降,那麼日本當年到底提出了什麼樣的條件呢?
其實日本當年答應投降的條件就是要免除日本裕仁天皇的一切懲罰,同盟國不但不能讓裕仁天皇上軍事法庭,戰後還要保證他的正常待遇,同時還必須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
當時美國需要日本來幫助自己進駐遠東地區,日本則需要美國幫助自己保全天皇制度以及恢復戰後經濟,於是兩個國家一拍即合,迅速結成了同盟,對於日本提出的條件美國也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戰爭結束之後,日本天皇果然逃脫了國際軍事法庭的裁判,他不僅沒有受到任何該有的懲罰,還一直享受天皇榮光直到死亡的那一刻。而且裕仁天皇還是日本歷代天皇之中活得最久的一個,這種不公平的結果讓飽受日軍摧殘的中國難以接受。
如今的日本早已擺脫了戰爭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日本作為二戰之中的戰敗國被限制發展軍事實力,然而由於日本和美國位於同一陣線,而美國又十分縱容日本自衛隊的發展。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日本自衛隊儼然已經是一支成熟的軍隊,日本的軍事實力在世界範圍內也處於領先水平。
儘管當年日本在戰後進行了一次軍國主義的大清洗,這些年日本也安安分分沒有再挑起任何鬥爭,但是中日兩方在歷史和釣魚島問題上存在的爭端卻依舊無法完全消除。日本的野心究竟有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完全泯滅我們也無從得知。
所幸的是如今的中國已經足夠強大,即使日本有心想重演當年的歷史我們也絲毫不會害怕,如今中國海陸空三軍時時刻刻嚴陣以待,任何國家想要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都會遭到我們毫不留情的打擊。
關於二戰的史料、書籍有很多,但基本都是介紹二戰期間某一個時間段所發生的事情,像《二戰全史》這類把二戰的緣由始末通、有始有終講一遍的書籍卻並不多。
戰爭不止是戰場上的搏殺,在硝煙背後,政治巨頭的斷絕主宰戰爭,各種力量的演化扭曲著戰爭,二戰它是人類文明的轉折點,其影響延續至今。《二戰全史》這本書力爭完整重現二戰的全過程,詳細解讀前因後果,客觀點評經濟。
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還從細微之處著眼,努力搜尋歷史的蛛絲馬跡,為讀者呈現不一樣的全史。
《二戰全史》不僅在描寫戰役、政治、經濟上的文字有所成就,在研究軍事戰略調動、行軍路線上的配圖同樣能讓讀者深思,比如史達林格勒戰役蘇德雙方的戰略路線圖,小編研究了幾個月都沒看懂。
有意的讀者請點擊下方橫條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