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2021-02-23 新都|新,都在這裡

70年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是值得億萬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

1945年8月15日被稱為「日本歷史上最長的一天」。從上午開始,日本的廣播電臺就反覆播送著將在中午12時有天皇的重要廣播。12點整,電臺以「玉音放送」的形式播出了裕仁天皇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正式投降)


  (日軍戰俘在收聽廣播)

(日本中國戰區投降籤字儀式)


(一個中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電請瑞典、瑞士,將投降之意轉達中、美、英、蘇,消息通過無線電波迅速傳遍了全世界。浴血奮戰了14年的中國人民奔走相告,民眾狂歡,情緒非筆墨所能形容。

1945年5月德國戰敗投降後,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蘇聯隨後聲明加入),敦促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在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對日作戰的情況下,從8月9日開始,中國解放區戰場對日偽軍展開大規模全面反攻。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裕仁終戰詔書通過廣播播發。9月2日,同盟國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

8年全面抗戰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其中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在內的軍人傷亡近500萬人。中國戰場始終牽制著日本陸軍的絕對主力,即使是在抗戰末期,日本陸軍還有64%被牽制在中國戰場。從1931年到1945年,中國戰場殲敵150萬餘人,佔日軍二戰期間傷亡人數的70%。

1868年明治維新後,具有深厚軍事封建傳統的日本,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發動和參加了一系列侵華戰爭:

1874年強行將中國的藩屬國琉球併入日本版圖;

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迫使清政府籤訂《馬關條約》,強佔了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等中國領土,攫取了巨額戰爭賠款和一系列在華特權;


(甲午戰爭中,日軍血洗旅順)

1900年作為主力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通過《辛丑條約》獲得了在京津等地的駐兵權;

1904年,在中國東北發動了歷時19個月的日俄戰爭,奪取了俄國在中國東北南部的權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藉口對德宣戰,奪取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

1915年公然提出獨霸中國的「二十一條」。

1927年日本內閣召開東方會議,炮製「田中奏摺」,制定了獨佔中國、稱霸世界的戰略構想。

1931年製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了長達14年之久的侵華戰爭,犯下罄竹難書的法西斯罪行。

14年的抗日戰爭分為兩個時期: 

1931年至1937年是六年局部抗戰,軍事行動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區。

1937年至1945年是八年全國抗戰,分為三個階段:

(盧溝橋前線)


(侵華日軍踏上盧溝橋)

△第一個階段是戰略防禦階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中國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
  

全國抗戰初期,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是抗擊日軍的主戰場,國民黨軍在淞滬、太原、徐州、武漢等會戰中頑強抗敵,取得了臺兒莊大捷等勝利。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配合國民黨軍作戰,取得了首戰平型關等勝利;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深入敵後,開展遊擊戰爭,開闢了獨特的敵後戰場。

(百團大戰,彭德懷指揮作戰)

△第二個階段是戰略相持階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以後,全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鑑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日本被迫調整侵華政策,對國民黨採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將戰略重心轉向敵後戰場,實行以保守佔領區為主的「長期戰」的戰略方針。

  

(八路軍攻克山東臨沂)

中國國民黨一方面堅持了繼續抗戰,其軍隊進行了幾次較大規模的戰役,並組建中國遠徵軍協同盟軍作戰;另一方面實行「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針,不斷製造磨擦事件,先後三次掀起反共高潮。中國共產黨堅持持久抗戰,維護了團結抗戰的局面;敵後軍民廣泛開展遊擊戰爭,並發動了百團大戰,抗擊了日軍主力,承擔起全國抗戰主戰場的重擔。

(新四軍部隊大反攻前誓師大會)

△第三個階段是戰略反攻階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從1943年7月開始,八路軍揭開了局部反攻的序幕。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遠徵軍在緬北、滇西也開始反攻作戰。1944年春,日軍為挽救其在太平洋戰場的頹勢,發動了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


時光的流逝可以抹去傷痕,卻無法抹去記憶。

正如代表中國參加東京審判的法官梅汝璈所說:

「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今天,日本軍國主義幽靈重新復活。

殷鑑不遠,

中國人須銘記歷史,

奮力自強,

決不讓敵人的炮火再次落在神州大地上!

(綜合央視新聞、湖北日報)

相關焦點

  •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銘記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文旅中國特推出特別策劃,回眸「八一五」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重要時刻,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01珍貴歷史圖片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投降詔書的情景如何?
  • 1945年日寇投降,並非真的無條件,而且僅僅是武裝力量投降
    ▲僅僅是日軍投降投降書中並無「日本投降」字樣1945年8月15日,法西斯軸心國中的最後一個——日本公開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反法西斯同盟國投降。9月2日,日本方面的正式投降儀式在美軍「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但在場的少數細心記者發現,在日美雙方籤訂的投降書中,並沒有「日本無條件投降」等字樣,僅有「日本武裝力量繳械投降」。
  • 8月15日本投降!重溫:古月和孫飛虎「重慶談判」,影評8.8分無愧
    前言: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我想,所有具有愛國心的中國人都會記住,在75年前的今天,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並接受《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降。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8.15】日本投降前後的四個片段
    今天的這個故事,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但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大事件背後的小片段【今日主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一】阿南惟幾的憤怒1945年8月9日上午,日本戰爭最高指導會議,在一個東京的防空洞內舉行。
  • 1945年,明明還擁有700餘萬軍隊的日本,為什麼選擇了投降?
    73年前,1945年8月15日,窮途末路的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這場罄竹難書的侵略戰爭,奪去了無數無辜中國人生命的曠世浩劫,終於結束了。
  •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前一夜,日本國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在美國給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後,日本方決定接受無條件投降。但軍國右翼分子仍在做垂死的掙扎,他們企圖掩蓋原子彈的消息,一邊謀劃發動政變。 日本內閣在當時分為主和派和主戰派。主和派認為「目前日本的國力已無力繼續支撐戰鬥」,一旦再次發生戰爭,整個國家都會瀕臨崩潰。當時的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也深刻意識到這點,所以選擇接受無條件投降。
  • 投降這麼難嘛?8·15日本投降前夜的劇變,叛軍一度攻入皇宮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的形式正式發布了《停戰詔書》,宣布日本投降,隨後亞洲太平洋地區百萬日軍紛紛卸甲,一切看起來那麼順利。所謂《停戰詔書》,日本絲毫不提投降的事,反而辯解是為人類文明之進步的停戰。但即便是這麼個死要面子的投降書,它的出臺也是難產的。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為何蔣介石不參加,而是徐永昌和何應欽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出席籤字儀式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
  • 74年前,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日本無條件投降.
    引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日本無條件投降。
  • 1945年8月9日,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後,日本政府仍然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盟軍雖然考慮過日本政府如果最終拒絕無條件投降的話,將進行代號為「沒落行動」的本土作戰計劃。但在雷伊泰灣海戰後,盟軍體會到日軍神風特攻隊和「玉碎精神」的兇猛頑抗,並預測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將會是漫長且傷亡慘重的行動,因此認為有必要再作第二次核攻擊,以摧毀日軍抵抗的決心。圖為第二顆原子彈「胖子」被裝上轟炸機。代號「胖子」的原子彈是至今為止歷史上第二次亦是最後一次對人類使用的核武器。它長10英尺八吋(3.25米),直徑五英尺(1.52米),重10,000磅(4,545千克)。
  •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10萬日本女人留在中國東北,結局如何?
    1945年,日本終於宣布無條件投降,而中國也終於結束了長達14年的抗戰時期,日本曾在中國做下的暴行已經記錄在冊,那些屈辱的歷史令中華兒女們永生難以忘懷,曾經揚言「3個月內結束中國」,只可惜中國用自己的實力告誡他中國並非清政府!當日本投降後,有10萬日本女人留在中國東北,她們的結局如何呢?
  • 不能忘卻的紀念:8.15日本投降日,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發布《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日本投降書(部分)1945年8月15日的延安,軍民通宵慶祝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的廣州,人民舞獅歡慶抗戰勝利。 1945年9月3日,重慶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勝利遊行。「此人從血泊中猛然站起,兩眼死死盯住藤岡,藤岡一等兵從他射來的眼光中,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威嚴……藤岡傾全身之力,舉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軀深深扎去,這個高大的身軀像山體倒塌似的轟然倒地。」
  • 1945年日本投降曾提出一個要求,需宣布日本天皇無罪,原因為何?
    隨著1945年4月30日德國國會大廈被蘇軍佔領,希特勒自盡,納粹帝國徹底瓦解。1945年7月11日,波茨坦會議召開,大會通過《波茨坦公告》並促令日本立刻無條件投降,但日本給予了拒絕。當然,此時的日軍主力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遭遇了毀滅性打擊,但日軍在中國仍佔據有利態勢,大陸交通線也已經打通。加之日本法西斯大本營有著濃重的封建殘餘,幾乎全部高層都陷入了末日狂熱,不惜全國玉碎。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韓國人為什麼紛紛集體自殺?
    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不僅僅只是踐踏中國的土地,整個太平洋及東南亞各國都慘遭蹂躪,所以,各國軍民才奮起抗戰的。在世界各國軍民攜手奮戰下,日本終於趴下了,日本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 你以為日本是無條件投降?日本提出這個要求,不同意就同歸於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尾聲,此前,日軍為打破美國資源封鎖線,策劃「偷襲珍珠港」事件,事後美國向世界宣布對日作戰,在1945年3月、5月美軍機大批次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雖然戰火延伸至日本國內,但日本人絲毫沒有投降的意願。
  • 史海鉤沉|圖說日本投降始末
    「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出版的《大公報》用這樣五個醒目的大號黑體字和一個感嘆號報導了當天全世界最重要的消息: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在對蘇戰爭也在滿洲留下了數以萬計的日僑,許多人因戰後生活艱苦而死亡,被蘇軍俘虜的60萬名日軍也被送往西伯利亞進行強制勞動,後約有十萬人死於當地。塵埃落定:終戰詔書  1945年8月9日開始,日本所有內閣成員與大本營開始就投降事宜召開會議進行討論,直到14日才做出投降決定,草擬《終戰詔書》。
  •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日本皇宮死傷無數,只因日本天皇要演一齣戲
    可結果卻是造成了日本國內的自相殘殺和混亂,讓投降前夜的日本皇宮變成了"屠宰場""一億玉碎"軍國主義思想洗腦下的日本好戰國民1945年的5月8日,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中,軍事力量最強的德國宣布投降。此時,全世界的二戰局勢已經十分明朗,德國一敗,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結束已經開始了倒計時,法西斯軸心國落敗在全世界看來已經沒有了懸念。
  • 日本宣布投降,蘇軍總參謀部仍然下令繼續攻擊,為什麼
    1945年8月10日下午,日本通過中立國向盟國表示,日本政府準備接受《波茨坦宣言》,但以保持天皇制度為諒解。在得到美國的含糊其辭的肯定後,8月15日,日本天皇宣讀無條件投降的詔書正式廣播。
  • [抗戰史上的今天]1945年8月9日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
    今天是8月9日,1945年的今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就蘇聯對日宣戰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宣布對日作戰,中國人民表示熱烈歡迎。8月9日,毛澤東就此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指出:「由於蘇聯這一行動,對日戰爭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對日戰爭已處在最後階段,最後地戰勝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時間已經到來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蘇聯及其他同盟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