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韓國人為什麼紛紛集體自殺?

2020-12-28 騰訊網

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不僅僅只是踐踏中國的土地,整個太平洋及東南亞各國都慘遭蹂躪,所以,各國軍民才奮起抗戰的。在世界各國軍民攜手奮戰下,日本終於趴下了,日本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

這本是一令人振奮的大好消息,當東南亞各國軍都興高採烈地走上街頭慶祝這一偉大勝利時,被從戰火中解救出來的韓國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數萬韓國人紛紛自殺以謝天皇。

據當時美軍的一位隨軍記者的描述:得知日本戰敗投降後,韓國許多地方有很多人跪在地上痛哭(甚至比日本人還哭得痛心),有的人乾脆選擇了自殺。

同樣的受害國,韓國為什麼會有如此極端表現呢?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一個民族被奴役久了,他們就沒了站立的能力。因為,早在二戰發動前,韓國就已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殖民政策就是對國民進行洗腦,讓人奴化。

這樣的創痛,漢民族也經歷過,比如元之滅宋、清之滅明,在漢民族的傳統觀念裡,這是「滅國」之痛,所以,開始時,都進行了積極地流血反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學會了順應時變,慢慢又做回了「奉公守法」的順民。

日本之於韓國,也正是如此。韓國本來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但是,從清末開始,日本就頻頻染指半島。1895年4月,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在日本控制下的半島正式脫離清朝,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被殖民的韓國人,當初也進行過積極反抗,也湧現出許多抗日英雄。但是,這一切都沒抵過時間,在日本人的各種威逼利誘下,韓國人最終選擇了馴服。

日本人的手段很惡罪,那就是在全國實行「皇民化運動」。他們要求韓國人使用日文、學習日本禮節,甚至在1939年「創氏改名」,要求韓國人改成日文名字。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相當一部分韓國人說日文、行日禮,起日本名字——毀掉一個民族,就得先毀掉它的文化,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正是因為如此,相當一部分韓國人,在骨子裡已經將自己當成了日本人。

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相當一批韓國人轉化成了「在韓國的日本人」,根據日本防衛廳1973年統計,在約250萬侵華日軍中共有韓籍士兵160萬,在偽「滿州國」軍中38萬,被當地人稱為「二鬼子」。

有時,「二鬼子」比真鬼子還「鬼子」,這在日軍侵華期間,是有許多事例可資證明的。日本軍方就有記載稱,南京淪陷後,第一個向城中婦女伸出魔爪的,就是韓籍士兵。所以,日本投降之際,有大量韓國人為日本的失敗而殉葬,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因為曾經有過「文化」被侵略、被抹殺的沉痛記憶的,現在的韓國人才那麼熱衷於申遺,這點,其實也是文化不自信的真實反映。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時,為何出現了近10萬韓國人自殺的場景?其中原因讓人悲哀!
    日本投降時,為何出現了近10萬韓國人自殺的場景?其中原因讓人悲哀!日本是一個非常變態的國家,而且非常的可怕。
  • 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全世界都在慶祝,唯獨韓國人傷痛欲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所有反法西斯國家都歡欣鼓舞,戰爭終於結束了。在聽到天皇的投降聲明後,許多日本公民深感悲痛,有些人甚至選擇了切腹自殺。但有一個國家和日本一樣悲痛欲絕,比自己國家戰敗還要難受,它就是我們的鄰國韓國。別看現在韓國上下對日本仇視,抵制日貨。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70年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這是值得億萬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1945年8月15日被稱為「日本歷史上最長的一天」。從上午開始,日本的廣播電臺就反覆播送著將在中午12時有天皇的重要廣播。12點整,電臺以「玉音放送」的形式播出了裕仁天皇親自宣讀的《終戰詔書》。
  •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銘記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延安《解放日報》8月15日標題:美蘇英中四國宣布 日寇接受無條件投降▶重慶《新華日報》8月16日標題:中美英蘇四國同時公布 日本實行投降▶重慶《中央日報》8月16日標題:日本已無條件投降前一次高潮是8月10日,從播日本政府乞求投降開始,但隨之又平穩了4天,因為人們聽說,日本的乞降附加著條件,遭到中、美、英、蘇的拒絕,戰火併未停止,每天的報紙仍然報導著戰爭繼續進行的消息。現在,四國正式宣布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了,慶祝高潮自然更熱烈了。
  • 二戰日軍無條件投降後,留居東北的20萬日本女人,後來怎麼樣了
    ,曾將大批日本本土居民遷至中國境內,企圖藉此達到同化中國百姓的目的。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自此中華兒女在歷經長達14年之久的艱難抗戰後,終於將日本趕出了華夏大地。不過,儘管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不久後,日軍就集體撤回了本土,但最終仍有近20萬日本百姓留在了中國,而且其中大多為女性。
  • 【8.15】日本投降前後的四個片段
    今天的這個故事,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但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大事件背後的小片段【今日主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的自殺式飛機但以日本首相為代表的內閣,認為已經到了必須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時候(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現在如果繼續死扛,可能後面連哀求投降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 明明制定了本土決戰,是什麼導致日本人失去了信心無條件投降?
    所以日本不僅開始從其他戰場抽調部隊回國,還在全國發起了全國總動員,退伍軍人、女人甚至孩子,都在徵召之列。這也是全民皆兵的概念,日本希望通過大量的後備兵源動員令和自殺式攻擊計劃,保住本土,甚至改變戰爭局面。
  •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日本皇宮死傷無數,只因日本天皇要演一齣戲
    可結果卻是造成了日本國內的自相殘殺和混亂,讓投降前夜的日本皇宮變成了"屠宰場""一億玉碎"軍國主義思想洗腦下的日本好戰國民1945年的5月8日,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中,軍事力量最強的德國宣布投降。此時,全世界的二戰局勢已經十分明朗,德國一敗,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結束已經開始了倒計時,法西斯軸心國落敗在全世界看來已經沒有了懸念。
  • 日本宣布投降,蘇軍總參謀部仍然下令繼續攻擊,為什麼
    1945年8月10日下午,日本通過中立國向盟國表示,日本政府準備接受《波茨坦宣言》,但以保持天皇制度為諒解。在得到美國的含糊其辭的肯定後,8月15日,日本天皇宣讀無條件投降的詔書正式廣播。
  • 二戰結束後,全世界都在慶祝,為什麼韓國人傷心呢?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723,閱讀約2分鐘日本宣布投降後,二戰正式結束,全世界都在慶祝反法西斯的勝利。然而,韓國民眾對此深感憤慨。他們跪下哭泣。成千上萬的人不忍自殺。為什麼沒有一絲喜悅,卻到處哀嚎?」明治維新後,日本人學習西方先進的文明和制度,讓國家迅速從農業國過渡到工業國,而朝鮮貴族則紛紛赴日留學,對世界有了更好地了解,鄙視落後的清朝,逐漸走上親日道路,希望以此為鑑,擺脫清政府的控制。
  • 日本最悲催的師團長,在日本投降的當天,被自己人打死了
    在二戰時期,師團長是日本軍隊中的高級編制,相當於我國的中將軍銜,可以稱得上位高權重。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只有兩名日本師團長戰死於中國,可見想要殺死這等級的軍官不是一件易事。但有一位日本師團長卻死得比較有趣,明明天皇都已經決定要投降了,他卻在詔書宣讀前不久被人打死,且還是在日本本土被自己的手下打死!
  • 我們都被騙了,日本並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有一個無恥條件
    而二戰時期尚且孱弱的中國更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擊敗了日本侵略者。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其他軸心國都知道大勢已去,於是先後宣布向同盟國投降。而即將被美國登陸本土的日本卻還在負隅頑抗,他們甚至想和美國戰至最後一刻。然而1945年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升起的兩朵蘑菇雲卻讓日本再無迎戰的信心,日本最終宣布無條件投降。
  • 日本投降後,全世界都在慶祝,唯有韓國「一片哀號」?
    日本投降」的記憶裡,那一天「韓國一片哀號」甚至「韓國人紛紛自殺表忠心」的說法,至今長期流傳,也叫許多歷史愛好者大惑不解:遭受日本五十年殖民統治的朝鮮半島,真對日本法西斯這麼「死忠」?在日本宣布投降前,那時的朝鮮半島,還歸日本的「朝鮮總督府」管轄。而在1945年8月15日前,得知「要投降」的日本「朝鮮總督府」,也立刻陷入了一片鬼哭狼嚎裡。這群日本人,倒是沒有「殉葬」的覺悟,反而生怕「朝鮮半島人民難以抑止的報復行動」。為確保能安全跑路,「朝鮮總督府」還放下身段,哀求那些朝鮮半島「親日派」出面維持秩序。
  • 投降這麼難嘛?8·15日本投降前夜的劇變,叛軍一度攻入皇宮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點,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的形式正式發布了《停戰詔書》,宣布日本投降,隨後亞洲太平洋地區百萬日軍紛紛卸甲,一切看起來那麼順利。所謂《停戰詔書》,日本絲毫不提投降的事,反而辯解是為人類文明之進步的停戰。但即便是這麼個死要面子的投降書,它的出臺也是難產的。
  • 74年前,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日本無條件投降.
    引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日本無條件投降。
  • 世紀之吻(勝利之吻):戰爭結束的歡呼,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終於結束。全國人民都在歡呼雀躍,而在同一時間的美國,此時正是8月14日,當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美國時,當時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上的人們因為這個消息都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他們歡呼大叫,都在慶祝戰爭的結束。
  • 1945年日寇投降,並非真的無條件,而且僅僅是武裝力量投降
    ▲僅僅是日軍投降投降書中並無「日本投降」字樣1945年8月15日,法西斯軸心國中的最後一個——日本公開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反法西斯同盟國投降。9月2日,日本方面的正式投降儀式在美軍「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但在場的少數細心記者發現,在日美雙方籤訂的投降書中,並沒有「日本無條件投降」等字樣,僅有「日本武裝力量繳械投降」。
  • 為什麼當年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上,美國軍人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從相關的歷史照片可以發現,出席這個如此莊嚴肅穆的典禮的美國軍人,從最低的小兵到五星上將,無一例外,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這是為什麼?    要說日本投降,老周相信恐怕有一大半中國人都搞不清楚來龍去脈,這就先讓老周來科普一下。    8月10日,日本通過中立國瑞士和瑞典兩個中立國,照會美蘇中英四國,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也就是說日本接受無條件投降。
  • 獨自在荒島三十年,拒不投降的日本兵,憑一己之力將戰爭延續30年
    日本,義大利,德國所組建的軸心國,國內被法西斯政權所掌控,悍然對全世界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世界其他國家組成同盟國,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而在這一場世界性的戰爭當中,日本不僅僅對中國發動了戰爭,這個小小的國家,對於整個亞洲都有著熊熊的野心。隨著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日本的法西斯終於走向了末路,1945年8月15日,正值中國的中秋節,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