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刀篇】入門須知:開鋒與刃磨

2021-02-14 藏刀閣


致讀者:

雖然對於很多過來人來說會覺得簡直愚蠢浪費時間,但我一直覺得幫助入門者是一件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比較重要的事。而且即便是這些基礎,

還是有很多朋友們不見得了解的、可以深入研究的地方,希望我的一點見解能夠幫助這些朋友。

為了避免又被說「沒有配圖不生動」而出現奇怪的封面這次我主動自己畫了配圖,本文所有配圖由本人親手以電腦繪製。

下圖是下文介紹時,可能會使用到的刀刃部位名詞。這些名詞及其譯名收集自論壇和國外書籍教材,雖然國內對於這些名詞的稱呼依個人習慣各不相同多如牛毛,但我也無從一一收錄,現於本文中暫且統一如下。


我個人將從鋼板磨出刃面的這一過程稱為「開刃」——也有人稱為「開V」——將刀磨鋒利出鋒的過程稱為「開鋒」。開鋒時產生小鋒也就是二次開鋒線,但也有的刀形沒有二次開鋒線,是把刃面和小鋒融合整個作為切割鋒。或是小鋒無限地窄來,稱為「極幼開鋒」。「極幼」這一用詞出處目前我已經不太能查證了,我最早看見是2005年的了,應該是刀友論壇的老前輩提出的,就是指二次開鋒線極窄到肉眼幾乎看不出,因而也叫「極窄開鋒」。具體多窄,刀吧有人將之定義為0.5mm以下,我個人來看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數字。

古代的刀刃上我似乎沒有見到過二次開鋒線這種東西,大概是個近代產物。而有或沒有二次開鋒線,以及極幼開鋒,這些開鋒方式的不同最大的影響在於磨刀和對刀刃的保護了。小鋒的存在是在磨刀時改變研磨角度,提供一個找平的平面,就是說磨刀的時候是小鋒的平面在磨石上磨。其作用是在刀鈍後重新磨刀時減小研磨量,減慢刀在使用後因磨刀導致的損耗和刀刃刃角的改變,免得整個刃面用來磨而刃角越磨越大刀身越磨越窄。同時在刀刃末端改變刀刃曲線,既可以保護刀刃也可以使不管刃面是什麼刃磨方式都提供一個平滑的切割鋒。

沒有小鋒的話,磨刀時會相當方便,因為找平的平面變成了寬闊的刃面,手感明顯。新手磨刀很容易發生的一個情況就是找不準二次開鋒線,磨完刀後會發現二次開鋒線變寬很多或是將線給磨沒了,這種情況就是「把刃磨圓了」,結果刀越磨越鈍。如果沒有二次開鋒線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磨刀會簡單方便很多。不過刀刃保護小,磨刀費勁,損耗更快,效率低。

值得一提的是,有二次開鋒線的刀,一直貼著小鋒的平面磨刀,即便找平角度無誤,一直磨下去二次開鋒線也是會慢慢變寬的。極幼開鋒也是如此,雖然二次開鋒線窄到看不出來,但即便以找平角度一直磨下去也是會慢慢變寬的,要恢復極幼的狀態就必須磨刃面。

中間插了這麼多,然後接下來,就要介紹刃磨了。

刀的刃磨,也就是開刃的方式,大體上可以按刃面的側剖線條分為凸磨、平磨、凹磨三種。一般來說影響鋒利度的最大因素就是刃角,刃角越小刀刃越鋒利也越薄越脆弱。將側剖面看作近似的三角形就能明白,決定刃角大小的因素是刀身的厚度和刃面的寬度或者說刃面脊線的位置,再來就是刃磨的類型了。


凸磨,也就是側剖曲線呈圖中所示地向外凸出的曲線。因形似文蛤的外殼弧線,也叫文蛤刃或蚌刃(似乎是從日本刀來的名詞)。圖中的「大凸磨」指的是刃面脊線高到與刀背重疊、沒有刀平面的一種凸磨,相對的,後文的「大平磨」和「大凹磨」也是同理。

顯而易見的,同樣的刀刃寬度、厚度,凸磨的刃角會更大的,因此相對其它刃磨並不那麼鋒利。但是更厚的刃面和更大的刃角使得凸磨的刀更不易受損,刀刃也不易缺角。因為相對而言不那麼鋒利,凸磨的刀對軟質物體破壞力不足,但對硬質物體斬切效果明顯,刀刃也更不容易受損。除古兵器和長刀外,現代凸磨也常用於獵刀(獵刀是指獵人用於剝皮、宰殺而非狩獵的刀)、開山刀、生存刀等。

凸磨的外凸圓弧實際上是多段平面組合的,所以好的凸磨是需要非常繁雜的工序的。凸磨的技術性既可以說高也可以說低,要做出均勻美觀的凸磨非常需要技術,也很費時,但對新手刀匠來說,做不好的刀很容易就變成狗啃一樣刃面不均的凸磨了。

凸磨因為外凸的圓弧面,所以要出二次開鋒線並不容易,因此很多凸磨刀是沒有二次開鋒線的,或是採用了極幼開鋒。


另外雖然凸磨的刀刃較厚,但相比平磨,在較深地切入切割物時,刃面受到來自切割物擠壓產生的摩擦力,也就是切入時切割物反作用給刀刃阻止切入的阻力,由於被外凸的圓弧刃面均勻分散,使得凸磨在進行縱深切割時阻力更小更為順手。這也是獵刀會使用凸磨的原因。

凸磨在開刃和開鋒磨刀上會更複雜費事一些,工時等成本更高,因而量產刀上並不非常常見。古代兵器中,除了因為加工精度而導致的刃面不平,古人也更傾向於將會用於戰場上搏殺的武器的刃面做得外凸一些以保證可靠性。

很多生存刀之類的為了堅固會採用凸磨,而在這樣極端情況下刀鈍時,如我上文所說,凸磨因為外凸的圓弧形刃面事實上是多段平面組成,所以只要在石頭或是砂紙等物上磨蹭就可以恢復鋒利。但這只是應急方法,刀會越用越鈍,而且用這樣的方法也越磨越不鋒利,因為如果只是磨蹭刀鋒位置而不磨削整個刃面的話刃角會越來越大刀刃會越來越圓。也就是說,凸磨在緊急情況下恢復鋒利很方便,但並不是長久之策,要好好地將刀刃恢復如初的話,就又要像開刃時那樣用多塊磨石慢慢地磨刃面了。因此凸磨事實上是最難磨刀的一種刃磨,新手如果詢問怎麼磨凸磨的刀,那麼大多數人給你的解答應該都會是「不要磨」。


平磨,自然就是側剖線條為平面或基本近似平面的。也叫軍刀刃磨或騎兵刃磨。日本刀中,與文蛤刃相對,稱為平造刃。在堅固度和性能上可以說是居於中庸位置。由於這種刃磨使用砂帶機之類的非常好開,磨刀也很容易,在量產刀中大概是最常見的類型。

其中,大平磨,也就是前文所提刃面脊線高位到沒有刀平面的平磨方式也相當受歡迎。大平磨可以說是一種「物盡其用」的刃磨,因為將整個刀刃寬度全部用於開刃了,刃角變為了盡其所能的最小,也沒有刀平面和刃面脊線阻礙切割,因此非常適合作為切割工具,而且生產和磨刀都很方便。像蜘蛛(Spyderco)的很多刀形就是使用大平磨,其切割性能之良好有目共睹。但缺點是,如果像蜘蛛的C10那樣將刀尖設計得很前突刀刃又沒有足夠的厚度會使刀尖像手術刀一樣尖利且薄而脆弱,把蜘蛛刀的刀尖弄斷掉的人我實在見得太多了。

另外,很多的大平磨為了追求極致的切割性能是沒有做小鋒的,或是採用了極幼開鋒。還有斯堪地那維亞刃磨,也就是北歐刃磨。這種刃磨其實可以歸類於平磨。多用於北歐傳統獵刀和現代生存刀上,雷·米爾斯的Bushcraft——對就是雷胖子——就採用了這種刃磨。斯堪地那維亞刃磨的有優缺點國內的討論多而雜也沒什麼系統的定論,我就簡單地說一下我的看法:實質上就是極幼開鋒或無二次開鋒線刃面窄的平磨,因為沒有二次開鋒線會比較好磨。磨刀方式照極幼開鋒或無二次開鋒線的磨法都可以,但我個人認為這種設計意圖應該是以無二次開鋒線的磨法來磨的,也就是整個刃面貼在磨石上進行研磨,這樣可以使磨刀後刃角不變,刀刃厚度不變,只是刀身變窄,刃面脊線向刀背方向移。這樣的推論更符合獵刀和生存刀的野外使用定位。


凹磨,側剖曲線向內凹。其實也比較常見,用砂輪可以很自然地開出這種形狀。因為在同樣的刀刃寬度和厚度下,刃角更小,所以凹磨可以說是最為鋒利的開刃方式。從剃刀也使用凹磨便可以看出其鋒利這一特點。而且因為凹磨較薄和內陷的刃面,所以在刀刃變鈍後能以更小的研磨量更快地磨鋒利。但是也因為磨刀研磨量小,磨刀損耗很快,和凸磨有點類似,在長時間使用和磨刀後,也容易變成「磨圓了」的情況,這時要再磨鋒利就只能磨刃面將刃面脊線向刀背移或是將刃面磨薄。不論用哪一種方法,都得和開刃一樣藉助砂輪之類的工具才能辦到,很不方便,這也算是一個缺點。

雖然刃面是最薄的,所以看似也是最薄弱的,但我先前在Jerry Hossom的測試帖介紹中得知凹磨的開刃方式在工程學上抗彎折強度更高。我自己畫圖分析了應力之後發現可能的確如此,適度的微凹磨以圓弧形的刃平面分散應力可以提升整體強度,工程學上也有「圓弧轉角的工件比平面轉角強度更高」這一定論。只要因刀刃變薄而損失了的整體強度不足以超過微凹磨的圓弧形刃平面帶來的強度提升,適當的微凹磨可能不光更鋒利,整體強度也要比平磨更高。

總的來說,凹磨適合追求鋒利度的小刀,像一些巴克(Buck)的老刀型和很多牌子的折刀都相當偏愛凹磨。包括我有見到過但忘記是哪家大約60公分的長刀也用了凹磨,說明因為凹磨易加工和刃角小鋒利的特點,量產刀上見到的頻率其實與平磨不遑多讓,且被用於長刀也說明其對整體強度的提升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認可。

但是「整體強度」的提升只限於使刀身更不易發生彎折斷裂等縱向受力產生的情況,凹磨減小刃角刀刃變薄所導致刀刃的脆弱還是很明顯的,用力劈砍硬物以及砍入硬物後側向晃動會很容易使刀刃受損甚至缺角折斷。這也是為什麼凹磨還是比較適合不會用於大力劈砍的小型刀。

當然,圓弧形刃平面分散應力的原理也同樣適用於凸磨,而且凸磨的刀刃並不薄,凸磨的強度由此可見。

另外,雖然凹磨的刃角小,但與凸磨進行縱深切割時外凸圓弧分散阻力的情況同理,凹磨的內陷圓弧會使其在縱深切割時受到的阻力增加。所以凹磨的刀具雖然因為鋒利所以切割輕鬆,但不適合會令刃面接觸切割物的縱深切割。

另外一些特殊的開刃方式,還有單邊刃磨(Chisel Grind),就是刃線不居中,只開了一邊刃,一面刃面,另一面則與刀平面水平,側剖面就是個直角三角形。

這種略顯獵奇的開刃方式基本不會出現於我們所說的常見刀具之列,因為除了外觀上有點讓人難以接受外,這種開刃方式由於刃線不居中,劈砍時最大受力點完全就不在刀刃上,劈砍到物體上後刀會打滑偏向一側。而且不對稱的刃面在切割時受力不均,而使刀刃有偏向未開刃一側的傾向,所以切割出來的截面會是斜的,切割深度越深越明顯。不過單邊刃磨最大的優勢就是磨刀方便,豈止方便簡直太方便,磨刀時根本不用在意刃線是否居中(因為本來就是不居中的),而且只要磨一面就可以了,加工也方便。而且在刀刃放平的情況下其實挺適合切削作業的。單邊刃磨因為這些特點,會被用於例如鉛筆刀、裁皮刀這樣的地方,另外有的斧頭也是單邊刃磨的。

近代,有刀匠發明了將刀刃縱向分為幾段的分段刃磨,在同一把刀上結合了不同的刃寬和刃磨類型,以使刀刃各個部位發揮最大作用和適應不同需要。比如靠近刀柄的部分刃面更寬,並使用凹磨,以增強切削性能;刀尖將刃面縮窄,並使用凹磨,提升刀尖的強度和穿刺力。現在隨著CNC的發展,還有刀匠利用CNC開出了漸變的刃磨,與分段刃磨類似,比如從清根的曲線能看出是刃面下凹的凹磨,到中段慢慢平緩變為平磨,然後到刀尖刃面鼓起變為凸磨。這樣的漸變刃磨不光適應了刀刃上各部位的需要,也能提升整體。

綜合一下主要的三種刃磨方式,以凸磨、平磨、凹磨排序,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刃角由大至小。因此單純地說,鋒利度也由小至大,堅固度由大至小。在縱深切割時,受到的阻力由小至大。另外在切割時,切割下來的物體或多少會對刃面產生「粘性」,比如削水果,水果皮容易粘在刃面上。這種粘性,由小至大。凸磨不容易將切割物粘在刃面上,凹磨則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以上就是我對所有開鋒和刃磨類型的介紹與見解,如有補充或不同見解,敬請賜教。

註:圖文摘編自網絡,如有侵權請作者聯繫小編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淺談入門日式廚刀
    VG10加工性優, 韌性及耐蝕性皆強, 多被應用於日制之優質刀具。這款EDO系列就應用了該技術,刀面上有獨特刀紋。特點:風格多樣,性能優異。/關兼常日本岐阜縣關市自謙倉時期以來就以制刀聞名於世,日名刀匠關兼常即傳承此一傳統制刀技術及風格
  • 拉刀的合理使用和刃磨
    例如,刀齒刃口是否有碰傷的缺口;刀齒(尤其是精切齒)上是否有附著的切屑未被清除乾淨;拉刀經過多次刃磨後容屑槽的形狀是否造成不光滑的臺階形,以致使切屑捲曲不順利而擠壞,刀齒和劃傷加工表面等。此外,預加工孔的表面上若有氧化皮,也可能碰傷刀齒而造成局部劃傷缺陷。(2) 擠亮點 是由於刀齒後刀面與已加工表面間產生較劇烈的擠壓摩擦而造成的。
  • 究竟什麼樣的刀,才能稱為好刀?
    對於刀的評價標準,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一般來說,分別以鋒利程度,硬度,保持度,手感,實用性,等標準進行衡量。 刀的鋒利度是由它的開鋒角度和開刃方式決定的,鋼材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跟刀的牌子更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刀的用途有很多種,有的要求鋒利有的甚至沒有開鋒,同樣的鋼材刃越薄越容易切割物體,但是刃的保持性肯定沒有開鈍一點來得好。這也是同樣一款刀,粗開刃可以砍鐵絲等硬物,細開刃用來削紙或砍竹子。一般說來大多數的折刀要比直刀鋒利很大程度上是折刀比直刀刀刃、開鋒要薄一點而已。
  • 入門| 磨豆機該買平刀、錐刀還是鬼齒刀?關於咖啡研磨的10個提醒事項
    刀盤越大不一定越好喝,尤其是近年來刀盤設計的技術不斷演進,小刀盤也能有很亮眼的表現,所以看到大刀盤就高潮實在沒必要。3.陶瓷刀和金屬刀哪個比較不會發熱?如果你是居家使用,一次用20-30克,無論哪個刀都不太會發熱,不用煩惱。4.你衝煮的咖啡不好怪磨豆機?
  • 手把手教你手工刃磨麻花鑽頭
    培養編程思維 分享CNC行業經驗麻花鑽是一種常用的鑽孔工具,結構雖然簡單,但要把它真正刃磨好,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關鍵在於掌握好刃磨的方法和技巧,方法掌握了,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我這裡介紹一下對麻花鑽的手工刃磨技巧。麻花鑽刃磨的方法和技巧「少磨」首先是「不磨」,拿到鑽頭匆匆即磨,肯定是盲目的磨。
  • 如何挑選合適的咖啡磨豆機?磨豆機刀盤有哪些選擇和考量差異?
    磨豆機選購重點1 驅動方式手搖磨豆機的軸承設計是否好上手,會影響研磨時的效率。市面上有各種磨豆機, 如果以驅動方式可分為兩種:電動式及手動式。同樣價位手動磨豆機所能達到的等級通常比電動還要高。假設你有三千塊錢可以購買一臺磨豆機,選擇電動磨豆機大概只能挑選到國產的入門款,但是如果是手搖磨豆機,可能還可以挑到日本制的中等款。
  • 新手入門 | 咖啡磨豆機選購指南!
    HARIO的磨芯是京瓷代工,中國組裝,入門級別的手磨也可以從這個下手。磨豆機一般可分為平刀、錐刀以及鬼齒三大類。平刀:是以削的方式將咖啡豆研磨成顆粒,因此其外形以片狀為主。  錐刀:是以碾的方式將咖啡豆研磨成顆粒,因此其外形以塊狀為主。  鬼齒:是以磨的方式將咖啡豆研磨成顆粒  因此其外形以較接近圓形為主。
  • 木工教程|海膽教你磨車刀(3)——斜刀,刮刀和碗刀的研磨
    刃磨好以後斜刀還有一個地方要磨就是截面是矩形的矩形斜刀的四個邊紅色的是新磨出來的刃線差不多這樣就可以了然後我的刮刀也比較特別像類似這種比較窄的刀一般我會用來刮一些罐子的內側關於這個刮的效果可以看另一篇文章
  • 手工制刀大師埃裡克森-茱莉舊金山淘金匕首
    埃裡克森,茱莉 ,手工制刀大師裡的一對傳奇,茱莉早年嫁給美國頂級制刀大師Buster Warenski (巴斯特 瓦倫斯基),並為巴斯特專職做刀匠雕刻,當時在制刀界二人已經是名氣非常非常大的世界級頂級大師了,埃裡克森當時是巴斯特的徒弟
  • 為了這些傳承百年的日系廚刀,雙立人甘願搬廠求師!
    日系廚刀的刃角在15-16度左右,歐系廚刀是22度,鋒利程度差異甚大。雙立人為了得到日系廚刀鋒利的秘密,甘願在日本設廠,以求其中奧秘。刀類的硬度是用洛氏硬度C標尺(HRC)來表示。一般廚刀用鋼的洛氏硬度HRC在55-65之間。而日本刀普遍硬度大,一般在60-62;德國刀的硬度略低,一般在55-58之間,中式刀的硬度一般在50左右。
  • 飛機造膩了改行制刀的牛人
    劍形刃盡顯戰術風格,表面處理精緻優雅又飽含殺氣。、為了貼合整體造型,Martin在刀身兩側都加上了短小的快開鰭,優點是打開的折刀更象一柄短劍,缺點是短小的快開鰭力臂有限,所以在打開的時候需要更多積蓄能量,快開成功的難度被提高不少。因此開始開刀比較費勁,再用點力,刀身就能順滑打開入位,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咔嗒聲而鎖死。刀身末端刻有刀匠大名,RJ MARTIN。
  • 不用摳,不用推,這刀開刀竟像數錢一樣!我TM真是開了眼
    玩刀,雲玩刀,怎樣才能攢足特點,在群裡裝逼一鳴驚人呢?選車只能看牌子,而尋找一把有個性的刀則可以從很多方面著手。比如說你有沒有想過,能設計出個性作品的設計師,本身就是個性迥異的人呢?翻照片看匠人長相不一般,也許他設計的東西就非同凡響。例如刀圈有位高手,江湖人稱大鬍子艾倫,就是這樣一號人物。從外貌上看,這傢伙無疑很有特點,身高丈二虎背熊腰,豹頭環眼滿臉虯髯。
  • 麻花鑽頭的磨法 麻花鑽頭磨法圖解
    但這種刃形切削時定心不好,鑽孔精度差;且鑽心強度減弱,易崩刃。只用於鑽鑄鐵等強度低的材料,一般少用。(2)十字形刃磨,橫刃長度不變,修磨處加大橫刃前角,但鑽心強度減弱,不宜加工硬質材料,主要用於鑽深孔。它須用專用夾具刃磨。(3)修磨橫刃或稱綜合式刃磨,磨短橫刃,磨出新的內直刃,加大修磨處前角。有利於分屑和斷屑,增大鑽心部分排屑空間,定心作用好。
  • 他被譽為「中國刀王」,磨一把菜刀千元天價,顧客卻遍布半個地球
    守得雲開見月明——「中國刀王」的傳奇一生 一些在農村長大的人可能還對磨刀剪這一傳統手藝有些印象,舊時常有專業的「磨刀人」背著磨刀石走街串巷,吆喝著「磨菜刀、磨剪刀嘍」,每當這時,各家的大人總會打發小孩拿著菜刀和剪子去磨,伴隨著沙沙的磨刀聲,時光悄然逝去。
  • 找來幾把廚刀品評一下,打發在家無聊時光
    ▼中片刀型,拉絲表面,樹脂刀柄。算是這個品牌的入門級,看介紹是國內的「五鉻鋼」,大平磨方式開刃。深刻詮釋了「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名言,冰鍛處理的刃口表層,出廠還是很適合家用,但一旦用鈍之後,再磨就會越來越容易鈍,因為那層最好的塗層一磨就沒了。基本上這把刀屬於常買常新,不適用於長期持有。
  • 手衝咖啡入門詳解(1)— 手搖磨豆機的選擇
    本系列意趣,主要是為阿湯家的客人們提供咖啡入門參考。 咖啡豆特徵阿湯家的咖啡豆,無論深烘焙、淺烘焙,纖維脫水率高,油脂豐富,非常容易研磨,所以不一定需要特別高端的磨豆機。大致來看,當下流行的一些歐美制的磨豆機價格要高於日本制。
  • 為什麼他的碳鋼作品賣的比神鋼貴——從刀神愛德華·弗勒的「醜刀」談起
    Daryl Meier公司出售各種規格52100)今天作為測試的目標刀是由直徑1英寸的52100E鋼棒鍛造而成的。整個加工過程由刀匠嚴格控制,不管是加熱溫度還是鍛打塑型。刀匠使用了平模鍛造來儘可能地讓鋼材伸展,並在鍛造過程中對刀刃部分進行了3次油淬。油淬的介質是一種叫做Conoco石蠟淬火油的高密度礦物油,特點是淬火速度慢。
  • 知名磨豆機推薦及介紹
    市面上也有許多玻璃、塑膠一起製作的郵筒磨豆機,外表像是站立的郵筒如上圖所示,優點可以衝洗,避免油脂殘留,屬於大多數人入門使用推薦的器具。常見的有 Bafin House 品牌的Welead 不鏽鋼陶瓷芯磨豆機,價格較低,非常的親民以及實用。
  • 篆刻刀刃角度及磨法,不同尺寸印風對篆刻刀的選擇?
    刀刃薄的適宜刻爽利一類的印,刃身厚的適宜刻蒼渾一路的印,刻銅時用斜口刀,刻玉時用鑽式刀,刻木竹用薄刃刀,如刻草書邊款, 除用平口刀外,也可以用吳讓之式四面有刃的尖刀。至於刀的長度,則以手持不重,且超過食指一倍為度,大約足十五公分左右,在刀杆上都需要纏棉繩或籐條,以便於把持。刻刀之於篆刻,就像毛筆之於書法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 意式磨豆機刀盤矯正方法
    今天是正式開工的最後一天,還未好好玩耍的童鞋趕緊抓住最後的時間喲~昨天發了一篇 EK43 刀盤水平矯正方法 推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Get到呢?由於最近我矯正經驗大漲,各種手痒痒,看到磨豆機就想拆開畫圈圈,想說除了EK43,其他類型的磨豆機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做水平矯正呢?(其實家裡那臺Tiamo700S單品磨早已被我整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