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楠CEO張楠賡:不做替代品,只做開拓者

2021-03-02 科技正能量

張楠賡並不像是一個典型的80後,一張年輕的面孔和頭頂間雜的白髮反映了創業者常有的疲憊。談及自己的創業初衷,他坦言,「我喜歡折騰新鮮事。相比追隨別人做已經很成熟的事情,我個人更願意做出一些新的探索。」張楠賡十分篤定。

北航計算機本科畢業後,張楠賡有過一段在事業單位做「螺絲釘」的時光,每每回想起這段經歷,張楠賡會覺得唏噓不已。彼時,他還是航天科工集團的一名技術人員,這段服務期培養了他對技術一絲不苟,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航天人精神。三年後,他沒有走大多數同事選擇的路,而是回校繼續深造,理由依然是「我希望每天都能有新的東西出現,做更有挑戰性的事情」。

 

求新並不代表浮躁,好奇心的確能夠創造世界,但前提是能夠將「求新」的態度,在產品定位、研發和推向市場的路徑中,做到紮實,落到實處。不得不說,這與張楠賡在事業單位內積累的工作經驗息息相關。

 

北航深造期間的張楠賡並不「安分」,在經歷了很多新鮮嘗試後,他最終將方向確立在區塊鏈ASIC晶片。受限於學校教研室環境的困囿,張楠賡決定於2012年退學創業。幾個月後,嘉楠科技橫空出世,並於同年發布了全球首款基於ASIC晶片的區塊鏈計算設備。嘉楠科技成為該領域歷史最悠久的公司,沒有之一。

在區塊鏈領域獲得的成功,其實已經是張楠賡頭頂上的光環。畢竟人們很難想像他在幾年時間內就走到了很多80後創業者不敢想像的高度,但對張楠賡來說,更「新鮮」,更有吸引力的東西也逐漸在他的心中醞釀成熟,這就是AI晶片。

從區塊鏈到AI晶片,這樣的跨越對張楠賡而言並不突兀。2016年,AlphaGo大敗李世石引發社會熱潮,AI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在聚光燈之外,張楠賡及其團隊已經開始著手AI晶片的研發。「當時我們的半導體工藝已經走到了16nm,我們在2016年就已經是國內前十能夠實現量產16nm晶片的公司。這時團隊開始思考,除了礦機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們規劃了很多方向,包括手機晶片,為基因工程以及製藥行業提供加速晶片等等。」

 

而之所以選擇AI晶片,主要源於兩點考量。從技術角度而言,「AI晶片在很大程度上衝擊了傳統的計算架構,它對數據流的處理跟礦機從晶片的底層實現上看,有著相當的共同點,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與此同時,5G技術的突破能夠在未來實現更多碎片化設備的接入與通信,為端側AI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基礎。從外部環境看,無論是國家在頂層規劃上的引導,還是足夠寬闊的市場容量都足以承接本土AI晶片的發展。

 

當然,選擇AI晶片也與張楠賡個人的探索欲有關,「我有一個習慣,一個行業如果已經有做的不錯的公司或者產品了,比如說做CPU,那我就覺得別去弄了。而AI晶片這邊直至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沒有發展的特別好,這種行業才適合創業者去折騰。」

 

網店就能買到的AI晶片,不懼怕任何質疑

 

事實上,國內AI市場的創業高潮期是在2016年到2017年。風投調研機構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共有152億美元資金流向AI初創企業,中國AI創業者獲得了73億美元投資,佔比為48%,幾乎是全球AI創業的半壁江山。

 

在過去兩三年裡,國內的很多AI晶片公司,比如寒武紀、地平線、深鑑等公司,受到了業界非常多的關注,但隨著2018年資本市場寒潮的到來,這些頂著AI晶片光環的創業公司們開始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榮光,這時候行業給予他們的更多是審視,甚至質疑。

 

嘉楠科技作為中國AI晶片產業中的一員,自然也要經受同樣的考驗。張楠賡說,「我始終相信的是,只要產品足夠好,我們就不畏懼任何挑戰」。

 

在2016年,嘉楠科技成功實現28nm 製程工藝晶片的量產,邁出了 AI 晶片量產的第一步。之後又在2018年實現量產全球首款基於RISC-V自研商用邊緣智能計算晶片勘智K210。這款晶片,絕不是所謂只能看到宣傳資料,但是卻沒有渠道採購的「PPT晶片」,客戶直接就可以在嘉楠的網店或百度AI市場的渠道中購買到。

如張楠賡所說,「任何對我們的晶片感興趣,無論是正面的意見,還是反面的疑問,你都可以通過直接買來的晶片去測試我們的性能」。這其實是一種對產品技術能力的自信。作為嘉楠科技第一代可容納神經網絡模型的一體化人工智慧SoC晶片方案,採用RISC-V全新指令集,針對人工智慧與邊緣計算領域,主要目標定位於IoT市場。

 

很明顯,這款晶片的定位接近於Google Edge TPU,但它的成本足夠低,並且對外開源了豐富的文檔資料幫助開發者使用晶片,真正降低了AI應用門檻,甚至是對AI開發感興趣的大學生也可以很輕易地獲得這個能力。

 

發現端側AI背後的巨大機會

 

必須承認,從整個行業環境來看,雲端AI晶片已成為巨頭角逐的焦點。晶片巨頭Nvidia牢牢佔據AI晶片榜首,之後則是英特爾、谷歌、高通等一眾巨頭。雲端AI晶片強調通用化,主要場景面向於數據訓練,無論從技術門檻還是對企業生態的要求都更高。巨頭林立,留給創業公司的市場空間相對狹窄。

 

而在端側,AI晶片市場還處於完全的藍海狀態,需要有公司在汪洋大海一樣的場景中,去捕捉機會。

張楠賡告訴我,「AI在端側市場極其不成熟,這種程度會讓人出乎意料。例如智能門鎖行業,初期到連國家標準都沒有;再比如智能門鈴,最主流的產品甚至還無法識別攝像頭前面的物體是不是人。」

 

可是,為什麼AI晶片巨頭紛紛擠在雲上,而沒有更多地關注端側市場?這是因為雲可以自成生態,一旦形成了技術標準,非常容易量產,能夠短時間內獲得巨大回報。我們從Nvidia過去幾年在股市上的表現就可見一斑。而端側,晶片的落地通常面臨複雜的應用場景,這些場景不會主動去適應AI晶片,只能讓AI晶片先去融入場景。

 

這給了張楠賡另一種思路,「我們最後想通了一件事,嘉楠科技不應該定位於一個傳統的晶片公司。傳統晶片的商業模式中,產品可替代性非常強,用戶粘性弱,所以我們必須跨出傳統晶片行業的思維。我們認為不要做單一的晶片售賣,而是遵循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要能夠快速迭代產品,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可持續性的服務。而且,也只有AI晶片才能支撐起這樣的商業模式與思路。」

 

這個路的成型,也讓嘉楠科技從AI晶片走到了應用和解決方案的維度,看到了更廣闊的市場。

 

張楠賡坦言,「我們經過了長期思考與探索,才最終確定了這樣的方向,以AI晶片為核心的差異化競爭力,為端側的AI需求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張楠賡認為,如果僅僅針對某個單一場景提供產品,企業會面臨巨大壓力。「比如我只做智能門鎖,萬一門鎖這個市場推不開,項目就死了,這就不行。第二,現在的AI晶片需要先進工藝和出貨量來支撐。當單一場景無法支撐龐大出貨量時,晶片就要多一點功能。基於這樣的思路,我們做了第一代邊緣側AI晶片勘智K210,同時也做了智能門鎖、無感門禁系統,智能讀表系統,客流分析系統等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在很多領域進行探索。

 

很多人也許會有疑問,從AI晶片過渡到解決方案,嘉楠科技的初心還在嗎?

 

對此,張楠賡說,「我們雖然是從晶片和技術起家的公司,但從這個基礎上往下走慢慢就發現,這些東西也遠沒到我們的極限。嘉楠也會做中間層的數據服務,基於AI的數據中臺。我們依然有自己獨特的定位。比如大多數端側的傳感器只是同步原始數據本身,而我們最大的特點是將目標的原始數據生成結構化數據,我們給出的不是數據本身,而是某種結果。」

 

不難發現,這其實打破的就是端側「偽AI」的現狀,很多端側的設備號稱「智能」但是並沒有在端側做數據處理,實際的計算還是發生在雲上,而嘉楠科技將自研的AI晶片融入端側的設備和解決方案,是真正讓端側做到了AI賦能。

 

從端到雲,未來的故事也許會更精彩

 

雖然區塊鏈領域的成功,不代表張楠賡可以將成功複製到AI晶片領域,但這種對產品的理解,對端側AI場景化的理解,以及對市場未來走向的判斷,就是張楠賡最重要的一筆財富。

「國內通用AI晶片領域,我非常看好華為和阿里兩家公司,他們既有場景,也有技術。但是在端側AI,我認為我們在區塊鏈領域的優勢會得到體現。」張楠賡說。

 

我們知道,區塊鏈計算設備的特點就是同成本前提下做到能耗最低,性能做到最高。那麼當端側的應用場景逐漸固定,算法和體系結構會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最後比的就是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計算效率,這恰恰是嘉楠科技的優勢。

 

「我們在區塊鏈這塊走的太遠了,別人已經很難追上了。比如晶片領域,我們有好幾年的領先優勢,你可以慢慢追,但是我們仍然在往前跑,就是這樣。」對此,張楠賡有著充分的技術自信,「我們在跟國外廠家競爭的時候,我們數倍於對手的性能和性能價格比,這是在設計端實現的,不是在生產、製造上壓低成本實現的,所以我對這個事兒是非常自信的。」

 

在AI領域,張楠賡坦言嘉楠科技沒有歷史包袱,「我們不做追隨者」。無論是RISC-V架構的採用,還是勘智K210中AI神經網絡加速器KPU的自主研發,都是嘉楠科技硬實力的明證。

 

其次,很多AI晶片創業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量產。但這對嘉楠科技卻不是問題。張楠賡說,「2016年我們為什麼選擇做AI?因為當時,我們半導體的工藝就已經走到16納米,2018年我們的7納米晶片一經推出就迅速量產,所以沒有誰比我們更熟悉量產。我們已經實現了每月千萬顆晶片的產量。我們擁有從產品設計到物料管理,包括後端封測的能力,我們不像一些所謂的晶片公司在做完前端設計後找外包,這是我們區別於其他AI晶片公司一個本質的差異。」

 

第三,今年是5G商用元年,5G會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海量終端的連接,這會讓端側AI擁有巨大的施展空間,如張楠賡的判斷,AIoT會成為一個新的風口。而永遠不做跟隨者,只想成為市場開拓者的嘉楠科技,很明顯又跑在了風口之前。

 

對未來,嘉楠科技已經計劃在2019年底投產第二代AI晶片-勘智K510。相比一代晶片,算力將增長5—10倍,並繼續豐富端側AI的能力。對嘉楠科技而言,從端側市場切入,場景會越來越豐富。在端雲結合的趨勢下,當端側應用生態逐漸豐滿,從端走向雲,是否又會成為嘉楠科技的下一個故事呢?值得期待。

文/鄭凱

科技正能量,推動新科技


相關焦點

  • 嘉楠科技張楠賡:止步於銷售吃不到太多行業紅利,挖礦業務也是計劃...
    口述|張楠賡 嘉楠科技董事長兼CEO 11月底,比特幣創下19919美元新高,比特幣大漲,以礦機製造商身份活躍於幣圈的嘉楠科技不打算再止步於銷售。 在三季度財報中,嘉楠科技宣布將開展挖礦業務,時間是未來6個月內。張楠賡知道自己遲到了,但這個業務也並非看到熱錢湧入幣市後「拍腦門而定」,前期的調研和準備工作已經推進了兩個季度。
  • 嘉楠科技單季虧8600萬 張楠賡與「杭州幫」內鬥惹的禍?
    業績巨虧的嘉楠科技,在二季度末出現了內鬥風波。媒體報導稱,6月下旬,張楠賡與北京嘉楠高管前往杭州,取走嘉楠科技運營主體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嘉楠")的公章與營業執照,並罷免了杭州嘉楠的多名管理人員。杭州嘉楠公司員工報警。最終,孔劍平為首的"杭州幫"已被邊緣化,北京方的張楠賡佔據優勢。
  • 嘉楠張楠賡展望新十年:堅持核心IP自主研發 共創行業美好未來
    張楠賡認為,在這個方向上,嘉楠科技研發的AI晶片勘智K210在商用過程中取得不錯效果,在智能門禁、智能抄表、AI STEAM教育硬體和智慧城市等領域均有落地。同時,嘉楠科技提出「勘智大智慧Kendryte AI」,協同上下遊夥伴推進勘智系列晶片在邊緣AI市場的商用。
  • 張楠賡獨掌大權半年後 嘉楠科技交低分「成績單」 AI戰略短板明顯
    如今嘉楠科技股價雖有回升,但較歷史13.00美元的高點已下滑72.69%。截至發稿前,嘉楠科技股價報3.55美元,總市值5.56億元。  營收增速持續下滑 嘉楠科技虧損不斷靠理財賺錢  究其不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原因,或許可以從嘉楠科技的財務數據中找尋。
  • 嘉楠科技不務正業,花數億元買理財
    近日,嘉楠科技(NASDAQ:CAN)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可謂驚心動魄。從3.49美元/每股,到7.26美元再到3.58美元,只需要10天,就可以體驗一次過山車式的服務。上市之日,嘉楠科技董事長兼CEO張楠賡曾表示,「大家一起經歷了無數次新產品的試驗,一起經歷波瀾壯闊的行業牛熊市的更迭,一起經歷開拓新市場的挫折和成功。我相信我們能行, YES WE CAN!」2020年6月,嘉楠科技的股價達到歷史最低值的1.76美元。此前,也有網友表示,嘉楠科技刷新歷史,代碼「CAN」意思就是「慘」吧?
  • 嘉楠科技第二代AI晶片K510投片 算力3TOPS功耗僅3W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1日,嘉楠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楠賡宣布,公司第二代AI晶片勘智K510正式投片。歷經兩年研發,該晶片定位於中高端市場,是完全面向應用場景的一款邊緣側AI晶片。投片意味著勘智K510進入試量產階段。
  • 嘉楠科技三季報「報憂」 出海挖礦能否止虧?
    無論是從同比數據還是環比數據來看,嘉楠科技的三季度業績都算不上可觀。嘉楠科技三季度「報憂」的另一面,自7月底以來,比特幣熱度居高不下,且價格也「站上」1萬美元大關。正常來說,作為比特幣礦機商的嘉楠科技,在比特幣價格刺激下本應迎利潤轉好,但為何業績卻走上了下坡路?
  • 嘉楠耘智:折戟沉沙終迎曙光
    昨晚,杭州濱江全線明亮璀璨,以燈光做七彩妙筆,描繪出「BTC」的熠熠光彩,堪稱全球最大的BTC廣告。巨幅廣告、絢爛燈光,嘉楠耘智以浩大的聲勢向世人宣布它的即將上市。嘉楠耘智,作為幣圈第一個原生的區塊鏈上市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實際是它三次失敗後的的第四次嘗試,它的前三次均是「折戟沉沙」。
  • 嘉楠科技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計劃「持有虛擬貨幣」或存風險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嘉楠科技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 計劃「持有虛擬貨幣」或存風險中國網財經12月3日訊 (記者 楊暢)近日,嘉楠科技公布了三季報。此外,一改招股書中提到的「與許多同行不同,公司從未參與過數字貨幣投機或任何挖礦活動」態度,張楠賡提到公司已經為挖礦業務及持有虛擬貨幣做好了最後的準備,預計會在未來的6個月內成功開展挖礦相關的業務。
  • 嘉楠科技董事會變更:孔劍平等5人離任,舊員僅剩張楠庚和李佳軒...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火星財經文 | 梁雨山此次變更後,董事會舊員僅剩張楠庚和李佳軒兩人。作為嘉楠科技的早期投資人,孔劍平在嘉楠的發展進程中多次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其本人持續增持該公司股份,並為後者引進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等機構投資;另一方面,隨著逐漸進入公司管理層,其與創始人張楠賡共同推進嘉楠上市進程。孔劍平在嘉楠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基於此,有關嘉楠發生人事變動的流言開始湧現,稱「嘉楠已陷入內鬥風波」。
  • 火幣新任CFO出爐 原嘉楠副總裁張麗擬擔任
    年6月到2017年8月,在杭州順網科技擔任董秘與副總裁;2018年3月到2020年6月擔任嘉楠副總裁,嘉楠權力「收歸」北京後離開。 吳說區塊鏈獲悉,嘉楠方面表示,張麗女士辭任公司副總裁職務。嘉楠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楠賡先生表示:「感謝張麗女士長期以來為公司做出的貢獻,並祝其未來事業順遂。」
  • 連續三年虧損,「區塊鏈第一股」嘉楠還能吃老本多久?
    在他看來,也許有人認為比特幣上漲會帶動嘉楠股票也上漲,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除非礦工人數增長,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買礦機挖礦。否則,如果你是一名老礦工,當比特幣上漲有利潤空間時,你只需要重新插上電源,讓原來的礦機工作即可,幹嘛還要買新的礦機。「在下一次比特幣熱潮來臨之前(比特幣至少突破2萬美元之前),我認為礦工人數的增長這一點很難實現。」該分析人士補充道。
  • 做烘焙材料不全怎麼辦?給你整理了這些替代品!
    這段時間很多同學都配合著我們的直播課在家做烘焙同學們也不時在直播粉絲群裡交作業分享自己的作品
  • 嘉楠科技深度:全球礦機第一股,產業延伸看 AI
    風險提示:1、加密貨幣相關風險事件發生;2、項目技術進展及應用落地不及預期;3、監管政策不確定。1、行業領先的礦機晶片設計生產商嘉楠耘智成立於2013年,迄今已是全球領先的超算晶片設計廠商、區塊鏈計算設備製造者以及數字區塊鏈計算軟硬體整體方案提供商。
  • 嘉楠耘智 IPO 背後隱藏的宅男詞典
    全都是空氣的文章,成功吸引到嘉楠耘智創始人南瓜張(張楠賡)空降評論區,被活捉的南瓜張依然使用 ngzhang 這樣一個著名 ID。傳送門:現在我們不去關注嘉楠耘智的財務和業務數據,而是通過三款礦機和公司名稱的解讀,揭開嘉楠耘智隱秘的精神氣質。
  • 嘉楠科技的另一面:AI業務成為下半場主題
    根據嘉楠科技的最新信息,該公司不再僅僅是一個硬體設備製造商,而是已經成為一家以礦機為基石業務,擁有完整區塊鏈生態鏈的公司。而這還不是嘉楠科技故事的終局。如果說,區塊鏈代表著公司的上半場,AI晶片就是嘉楠科技下半場的主題。隨著AI業務的逐漸成型,嘉楠科技的天花板也正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