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趨勢共同造就了近年來員工健康與福利管理行業的興盛——企業對人才的競爭愈發激烈、醫療保健的花費日益增長、社會年齡結構老齡化更加顯著、人們對於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
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意識到,向員工健康福利保障能使企業與員工達到雙贏:於員工而言,醫療狀況得到了改善,他們能夠在有需要的時候及時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而無需顧慮高昂的費用;於企業而言,完善的健康福利保障體系能夠幫助提升企業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歸屬感,進而充分激發員工的潛力,達成企業整體工作效率的提高。
數字健康平臺 League 已經在員工健康福利領域內深耕四年。近日,League 宣布完成 6200 萬加元,合 4700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領投方為 TELUS Ventures,參投方則包括OMERS、Infinite Potential Group、RBC Ventures、BDC Ventures 以及 Wittington Ventures。參投方中僅有 Wittington Ventures 是本輪新加入的投資機構,這家機構的背後是加拿大著名的 Weston 家族。
League 創始人Michael Ser
產品與服務
League 打造的產品是一個符合健康保險流通與責任法案(HIPAA)標準的健康福利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員工們能夠輕鬆管理自己的醫療保險計劃,從而更好地維護自身的身心健康;企業則可以在員工健康福利這一開支上精打細算,減少中間商環節,降低醫保成本。
對員工們而言,他們可以通過平臺上與在線助手進行交流,輔以電子錢包,對自己的醫療保險進行管理,從而充分利用企業提供的員工健康福利,逆向推動醫保定價透明度的提高。
除了工具效率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服務範圍的擴大。League 與傳統保險公司達成合作,為企業員工提供靈活性高的定製福利計劃。定製計劃的醫療補助覆蓋多種傳統醫保計劃並不包含的健康服務,包括處方藥定時配送、生育治療、藝術治療、瑜伽課程等,還提供 O2O 健身平臺 Classpass 及在線冥想平臺 Headspace 的優惠折扣。員工們可以在 League 一站式平臺上自行分配不同項目的金額比例,購買商品與服務,並獲取補貼反現。
對企業而言,League 平臺的能為他們提供分析報告,輔助企業判斷他們的健康福利計劃是否真正能夠為員工們所用,並對利用率不夠理想的福利計劃加以優化。
發展軌跡
League 2014 年成立於加拿大多倫多。2017年進軍美國時,公司選擇了芝加哥作為第一個落腳點。如今,League 已經拿到了在全美 50 個州運營的牌照,年營收超過 1000 萬美元,其數百名客戶中包括一些你也許耳熟能詳的大公司——Uber、Shopify、聯合利華、Facebook 等。數據顯示企業員工們對於 League 平臺服務的接納度相當高:有 75% 以上的用戶會每月登錄平臺並訂購醫療保健服務。在這 75% 的用戶中,每月登錄 5 至 20 次的用戶佔到大多數。
在公布融資新聞的同時,League 表示本輪資金將用於在舊金山、紐約與倫敦三地開設辦公室,拓展加拿大以外的歐洲與美國市場。League 稱公司在美國市場的發展策略將會瞄準那些全職僱員數量少於五十人的小公司。現行的平價醫保法按並不強制這些小型公司為員工提供醫療保險,但這些公司依然需要為員工提供健康福利保障,以此吸引人才的加入。而進入歐洲市場的出發點,則是為了吸引大型的跨國公司,這些公司可能希望讓多個分公司的員工使用統一的健康福利管理系統。
公司創始人 Michael Serbinis 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曾擔任 Kobo 的 CEO。Kobo 是一個電子書閱讀平臺,一度成為亞馬遜 Kindle 最主要的競爭者之一。2011 年,樂天株式會社以 3.15 億美元現金將 Kobo 招致麾下。
在與 TechCrunch 的對話中,Serbinis 表示他對醫療科技的興趣源於與 Patrick Soon-Shiong 的一次關於醫療保健系統的討論,後者是醫藥領域內的著名企業家,NantHealth 的創始人。在這次對話中,Soon-Shiong 表示醫療保健行業內的資源尚未被充分開發,也許來自行業外的人能夠為這個行業帶來新鮮的、以消費者為導向、為中心的變革。
League 平臺的 APP 示意圖
行業現狀與融資戰略
從宏觀上看,醫療保健領域近年來整體趨好。其突破口不僅在於診斷治療技術的進步,還在於供應鏈條的變革。尤其在美國國內,隨著保險價格不斷攀升,企業與普通民眾對於醫保計劃的不滿也在逐步累積。許多數字醫療創企試圖抓住這一機會挑戰傳統模式,而資本市場也給予了足夠的支持。研究機構 Mercom 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 年 Q1 全球數字醫療行業募集到的資本總額達到了 2.5 億美元的歷史高位。
除了初創企業,許多大公司也已經進軍醫療領域。今年 1 月,亞馬遜、摩根大通與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宣布聯合成立獨立醫療公司,提供性價比更高的醫療健康福利體系,目前的服務範圍僅限於三家公司的員工。新入場的對手背景如此強勁,這促使原本打算尋求美國風投機構財務投資的 League 轉變融資策略,轉而尋找能夠為公司帶來潛在用戶與合作夥伴的戰略投資方。
以本輪融資的兩個投資方 TELUS 與 Weston 家族為例。TELUS 是加拿大第二大電信及軟體公司,在醫療領域內,這家公司為企業用戶提供電子醫療健康檔案服務以及醫療保險理賠平臺軟體。League 認為這將是一次雙方整合的寶貴機會——如果檔案記錄服務與覆蓋面極廣的醫療服務能夠無縫銜接,這個一站式系統將能滿足員工們的絕大多數醫療保健需求,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而 Weston 家族的產業中包括分店超千家、業務覆蓋線上線下的連鎖藥房 Shoppers Drug Mart。以此為基礎,League 之後也許會在平臺內添加在線藥房的功能。
當被問及三家大公司聯合成立公司對行業帶來了什麼影響時,Serbinis 表示大公司們的入場給數字醫療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大公司極高的曝光率讓民眾重新反思現有醫療保健系統的痛點,也將更多投資機構的目光吸引到這一領域內,間接為行業內的其他企業創造了機會。1 月過後,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投身這一賽道,而賽道上已有的創業者們也在緊迫感的驅使下加快了節奏。
至於這家背景過硬的醫療公司會對 League 產生什麼影響,Serbinis 認為對方與 League 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是在引導醫療健康福利保障體系更加關注消費者的健康本身。另外,他也認同三家大公司將戰略資產、龐大的員工數量與先進技術相整合是一個正確的思路。這位亞馬遜的老對手表示,League 很期待在將來與這家公司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