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演員,87歲的孫越孫叔叔,因敗血症性休克,引發「急性肺阻塞」送進臺大醫院加護病房,經數日治療,於5月1日安息主懷,享年87歲。
家父已於昨天五月一日晚上9時56分在家人的陪伴下安息主懷。爸爸走的很平安,在他生前的囑咐下,不希望驚擾大家,在牧師長老的陪伴,我們已在今天下午辦完後事,另外將會有一個追思紀念會來懷念爸爸,時間地點另行敬告,謝謝大家。
孫向竹 孫向瑩 敬上
2018.05.02
消息發出後,趙又廷、陶喆等眾多藝人紛紛發文緬懷。演藝圈好友張小燕在臉書寫下「痛」,陶大偉之子陶喆也哀慟表示:「人間少了個天使,哀慟!想您,永遠的孫叔叔。」並放上孫越遺照緬懷。
孫越於1930年出生於浙江餘姚,天津志達中學畢業。1949年,他隨國民黨軍隊來到臺灣,並加入水牛劇團,從此開始演藝生涯。孫越生前參演多部經典電影,包括《搭錯車》中的啞叔、《龍虎風雲》中的Uncle Kung、《窗外》中的羅亞文,洪金寶的《群龍戲鳳》(1989)等。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從影以來,孫越30多年總共演出上百部電影,早期經常飾演反派角色,之後改演喜劇角色。1969年,孫越憑藉電影《揚子江風雲》,獲得第7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據臺媒稱,礙於外形限制,孫越早年角色多局限在反派,這也讓當時正在念小學的女兒備受嘲笑,有次跟男同學吵架,竟遭對方指著罵「你爸爸是壞蛋」,之後孫越只要帶孩子外出,都規定要蒙面戴帽,甚至對外只敢喊他「叔叔」,讓孫越身心受創。
孫越「孫叔叔」在1970年代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曾有2年拍200部的紀綠,名利豐收;然而,卻少有人知道他內心深處的痛苦,他自認當時的自己跟機器沒兩樣,甚至曾多次有過自殺的念頭。
1981年,在好友陶大偉的帶領下,孫越開始到教會聚會,並成為基督徒。成為基督徒後的他,不僅跟宇宙光機構「送炭到泰北」,也隨周聯華牧師至北非,與志工深入蠻荒服務弱勢,深刻體會助人的快樂。他曾表示,自從聽到周牧師說自己抱著心情「每天都是最後一天在過」後,深受震撼,決定從此也將每天當最後一天過。
▲4月孫叔叔入院治療時,陶大偉的兒子陶喆發布十年前聚會照片,替「老爸最鐵的朋友」禱告
回臺後,孫越決定一年只花4個月拍戲,其餘8個月都全心投入公益。直到1989年,當時59歲的他更宣布:正式結束40年演藝生涯。1989年當孫越退出演藝圈時,在主耶穌及牧者面前發表「從今後只見公益,不見孫越」的信仰告白。30年來,孫越關懷且親自付上時間和行動代價代言的「公益領域」,包括董氏基金會、宇宙光、聯勸、救助協會、世展會等不下十多個,有些單位給孫叔叔一個榮譽性的職務,但孫叔叔總是說他是「終身義工」,孫叔叔更喜歡人家形容他的身分是「主的僕人」,而非「名人」。
步入高齡的孫越,一直將「生命交給上帝,生病交給醫師,生活自己管理」,並珍惜能為主而活的每一天。
孫越(孫叔叔)、周杰倫、範瑋琪、蕭敬騰等多位臺灣基督徒藝人拍攝公益短片,呼籲臺灣民眾奉獻愛心、慷慨解囊,加入「基督教芥菜種會-50應援團」,幫助芥菜種會重建愛心育兒園,幫助臺灣弱勢兒童。
全心投入公益後,孫越體認到「做公益是一種成長,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成長。」對此不遺餘力,因他說:「我的範本就是耶穌!」
▲孫越叔叔做公益有口皆碑,圖為孫越叔叔為信望愛臍帶血基金會拍攝公益廣告
但這一切的改變還得從他信仰的改變說起。
孫越父母都吸鴉片煙,他從小在破碎的單親家庭成長,養成他獨立的個性。他對人生存著理想目標,但是現實的人生讓他有挫敗感。為了營造未來,他從書中找答案,如《悲慘世界》《基督山恩仇記》,他看到比自己更悲慘的人生,開啟了他接受現實、朝目標努力奮鬥的人生。
成為基督徒後,孫越為前途禱告很久。信主後,孫越常常思考「人生在世這幾十年的光景,所為何來?」,很多人在粉絲圍繞、鎂光燈下,看起來活得非常「得意」,但真實生命卻是一蹋胡塗,缺乏盼望。拿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後,他開始貫徹每年用八個月作公益,四個月拍兩部電影的計劃,持續了六年之久。1981年,他透過陶大偉接觸宇宙光,觸動他心靈的需要。1983年,他抱病參加送炭到泰北活動,身上放著兩根導尿管和一個半月的藥到中南半島。在泰北,他親眼目賭孩子死亡,觸發他對生命終極的關懷。
孫越經常從手邊事物覺察到可以做的事。他一直有捐血的習慣,1983年在等電梯時,有人告訴他醫院正鬧血荒,這個需要感動了他,他打電話邀集朋友發起「做個快樂的捐血人」運動,邀請藝文界一起站臺做廣告,鼓勵民眾踴躍捐血的目的。
在他七十歲生日時,他決定了三件事:一、預立醫療代理人。二、預立不實施心肺復甦術。三、預立安寧療護意願書,並請家人同意籤字。孫越年輕時在戰場上看見戰友陣亡,年老在泰北目睹難忘的一幕,使他更認真的活每一天。
節目中,孫越以特有的腔調唱出:「我今日成了何等的人,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只有上帝能知道,我的感恩有多深,曾經追逐世界掌聲,曾經追隨虛空腳跟,外表讓人多羨慕,內心痛苦多深沉,祂的愛使我重生,我喜樂向前直奔,因為上帝已改變我的人生劇本。」該是他一生最佳的詮釋。
直至如今,孫越依然堅持:只要活著的一天,「主必興旺,我必衰微」。為主走下演藝舞臺的他,反倒因著服事神和人,攀上另一段生命高峰。
孫越和妻子結縭四十四年,兩人感情如膠似漆。
然而從孫越信主後,人就變得嚴肅不愛說笑話,聊天的內容都是信仰。有一天,睡覺前他與妻子談電影時又轉到信仰,妻子回答他:「你死了這條心吧!我死都不會信耶穌。」沒想到第二天當孫越邀她受洗,她竟然答應,還力邀兒子和兒媳一同受洗。孫媽媽作見證時說,當時也不曉得為什麼,只覺得她應該受洗。
孫媽媽受洗後,孫越放下演藝事業從事公益,他們與社會、教會關係上相互呼應,精神上更加契合豐富,帶給他很深的安全感。
孫越與孫媽媽在感情成熟、彼此合適時才結婚。當談到婚姻成功的經驗時,他提醒戀愛中的年輕人,不能只重性關係而作胡塗事,每一步路都走得要謹慎。孫越經營婚姻之道是彼此敬重,譬如:他從不偷看妻子的信,對孩子也是如此。
「我們沒有講過愛,但是我們每天擁抱,這是很自然、很自然的事情。」談及其與妻子的關係,他曾說到,每天擁抱、手握手看電視,他與妻子相伴近60年,是人人稱羨的恩愛夫妻。
對孫越來說,夫妻是一輩子的事,他們信守「結婚了,就絕不離婚」的原則,讓他們的感情長久又甜蜜。
在兒女眼中,孫越是位體貼、慈祥、愛家的父親。即使兒女幼小時,他常忙於拍戲,但一有空閒,就會載著孩子到處玩,不斷的談天。孫向瑩高中時,曾因課業壓力想休學,她和父親談這件事,孫越沒有責備,而是帶著她禱告、讓她重拾信心。
87歲的孫叔在身體患有多種疾病的情況下,依然為主做工,他推出3分鐘節目《孫叔唱副歌》,被稱為是用生命製作的節目。孫叔用他生前最後幾年對信仰的領略,錄製了300多集的「孫叔唱副歌」,從人的生老病死,生命的各個層面,引領人認識在基督信仰裡的美好。孫叔雖然副歌還未唱完,但這些副歌已永遠留傳,供世人傳唱、懷念。
孫叔唱副歌:看淡生離死別
長按識別關注,我們就會有故事
小提示:文末廣告是騰訊配送廣告,內容與本號無關,但您的每次點擊(無需反覆點)都會給平臺帶來幾毛收益。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