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火商、黑手黨、上億美金...口罩獵人的博弈江湖

2020-11-19 健康界

來源:健康界

作者:任平生


全球疫情的爆發賦予了口罩階段性「硬通貨」的身份。在此背景下,一部名為「口罩獵人」的跟拍紀錄片登上熱搜榜,非偶然因素造成。同時,紀錄片所跟拍的主人公林棟具備「年輕帥氣多金」的特色、在不熟悉的海外市場進行著口罩物資的大金額採購,以及紀錄片對話中提及「軍火商」「黑手黨」「上億美金」等詞彙,更是給口罩獵人的採買行動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紀錄片的主線很簡單:林棟於今年2月份帶著國內一些機構的訂單到土耳其採買口罩以及熔噴布等相關原材料,紀錄片拍攝的是他在3月5日至3月18日之間在土耳其的採買過程。在此期間,林棟經歷了訂單交付危機、神秘交易騙局以及多次追討貨款未果的壓力,在搏取可觀利益的同時,也擔受著相對應的風險。

疫情使得全球口罩市場呈現出一種全新的生態,混亂中伴著秩序,暴漲暴跌、一天一個價的現象已不足為奇。因交易的是抗疫的急需物資,在口罩市場的新生態下,獵人們也面臨著「發國難財」的質疑。

林棟只是一個縮影。實際上,在國內市場活躍的口罩獵人們與林棟有著相似經歷。只是記錄的鏡頭對準了土耳其風情,以及在這片風情中從事生意的林棟。

圖:紀錄片主人公 林棟


「口罩獵人」林棟

也許30歲左右的你正在經歷人世間的種種平凡。在新冠疫情之前,林棟也大抵如此。

按紀錄片裡的介紹,林棟來自廣東湛江,今年30歲,開過攝影公司,後來轉到醫藥行業,至今已有8年醫療用品行業的經驗。林棟也自稱,自己曾是普通的攝影師,沒有顯赫的背景,「小時候窮的時候,家裡連豬肉都吃不起。」

但在30歲的開年,由於醫療從業經歷的原因,新冠疫情賦予了他一項特殊的生意。

國內疫情突發後,因為自己有醫療行業經驗且熟悉海外渠道,林棟第一時間從海外採購了1500萬個口罩交付給國內。這次交易的成功為他帶來了信任,在隨後很短的時間內,他拿到國內一批醫院、基金會等機構的訂單進行海外採買。

至於採買的地點,林棟定在了土耳其。他認為,土耳其不僅是歐洲和亞洲地區的一個情報匯集點,從貿易運輸的角度看,土耳其也具有便利條件。這展現了一個生意人的見識和戰略眼光,儘管土耳其可能不是最優解,抑或舍此沒有更好的選擇。


藍色土耳其 危機四伏的口罩江湖

2007年10月,歌手周傳雄發布新歌《藍色土耳其》,勾勒出一幅柔美神秘、藍白交映的土耳其風情畫卷,大街小巷傳唱。13年後,當林棟第一次踏足土耳其時,所面臨的卻不是歌曲裡描述的藍色憂鬱又詩意的土耳其。等待他的是緣起口罩、危機四伏的江湖。

正如林棟在跟國內夥伴的通話裡所談及的,他走在一條高架的鋼絲線上,稍有不慎就會掉下去。為了交易的安全和人身安全,林棟和助手專門僱傭了保鏢、甚至配備槍械。

紀錄片裡也曾多次提及「軍火商」「黑手黨」等詞彙,雖有噱頭的嫌疑,卻也反映出口罩在海外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也是這部紀錄片具有戲劇張力的賣點。

需要指出的是,土耳其有很多合法持牌的軍火商,能夠從事軍火生意。與林棟合作的軍火商也是看到口罩市場的利潤才跨界踏足。該軍火商曾與中東、歐洲以及非洲一些國家有生意往來。在林棟看來,軍火生意更講究策略和戰術,林棟便將口罩交易委託給軍火商。這樣既解決了語言交流障礙,也降低了信息篩選和溝通的成本。

疫情高發期,國內很多新聞報導稱,口罩及其原材料曾有高達100%-300%的利潤,甚至超過「DU品」。當然,正常人可能也會寫日記,但不會從事「DU品」生意,以兩者利潤作類比,也只是為了顯示出特殊時期口罩市場的巨大利潤誘惑力。

身在土耳其採購的林棟正處在高利潤的機遇中,他認為,在不擾亂市場秩序的情況下,生意人就是要賺錢的。至於賺錢的多少,則與相應的風險對等。

紀錄片也從多個片段來講述這一過程。

首先是訂單交付危機。這種危機既來自於國內客戶,也來自於土耳其市場上的賣方。

瞬息萬變的疫情讓一些大額訂單無法一次性滿足,當不能按時交付的情形無法被理解時,一些焦慮情緒相應而生,林棟有可能被國內客戶理解為詐騙,面臨坐牢的風險;在土耳其市場,連軍火商和黑手黨都參與的口罩市場險象環生,不乏一些「掛羊頭賣狗肉」以次充好的騙局。這對林棟而言,則是上百萬定金打水漂的風險。

對此,紀錄片也講述一個頗具黑色幽默的騙局。

大致情形是:林棟團隊在找口罩工廠和找原料廠的過程中,遇到了自稱有「高質量口罩」的一對兄弟,遂交付了120萬美金的貨款。但對方卻遲遲沒有交貨,林棟團隊討要多次貨款也沒有結果。據林棟的助手講述,其中的弟弟看到日本的一次性壓制的3D口罩,遂產生靈感,開始自己DIY口罩並多次向林棟推銷,企圖讓林棟他們接受以次充好的口罩。

圖:交易商中的弟弟自己發明的口罩

為此,林棟找到當地的軍火商幫忙協助,討要貨款。

當市場無序,暴力便會滋生。此時的暴力,也成了當事人維護自己利益的有效手段。事實上,儘管有象徵著「暴力」的軍火商協助,儘管那對兄弟中的哥哥說「明天就還錢」,但剩餘的27萬美金貨款,直到一個月後才追回。

類似的騙局接連上演。

在林棟入住的位於伊斯坦堡(又譯:伊斯坦堡)的酒店大堂裡,每天都坐滿了前來提供交易信息和自稱有貨的人。林棟不得不在當地找線人來協助分辨信息的真假。

有個別騙局不僅故事情節豐富,布局者還坦陳造假。

有一位自稱有高質量熔噴布的賣家聯繫林棟說要約在醫院見面交易。之所以選在醫院,賣家解釋說因為害怕,覺得醫院最安全。但等林棟團隊到了醫院後,賣家又臨時改變交易地點。終於見面之後,賣家只拿著部分樣品,說100噸高質量熔噴布還在另外一個倉庫裡。等一行人到了倉庫見了貨物後才發現所謂的高質量不過是普通的無紡布而已。

如果林棟聽過由徐若瑄作詞、周杰倫作曲並演唱的《伊斯坦堡》,會哼唱其中一句「走過了很多地方,我來到伊斯坦堡。就像是童話故事,有教堂有城堡」,那麼他一定會相信,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即使採購到真材實料的熔噴布或口罩,林棟同樣面臨著貨物貶值的風險。比如,原本要運往A國的貨物需要在B國轉運,但B國疫情突然爆發,貨物被暫押,等到一周甚至兩周可以放行後,A國疫情已經緩解,那麼貨物只能貶值。訂單金額越大,貶值的金額就越大,林棟的損失也越大。

紀錄片中,林棟表示,他們應該是整個歐洲裡最大的中國買家,因為有訂單金額超過了一億美金。但片中並未對此有更多的解釋和鏡頭闡述。

紀錄片中詳細講述的最大交易是需要先支付1200萬美金作為保證金的訂單。這一片段展示出林棟作為商人所具有的談判意識:以時間換取降價空間;當對方堅持一個選擇時,給對方兩個選擇,循循善誘。最終,雙方達成合作。

根據林棟的估算,一噸熔噴布大概可以生產100萬個醫用口罩(醫用口罩需要一層熔噴布,N95需要三層),疫情前,國內每噸熔噴布的價格在兩萬人民幣以內,現在(3月5日-3月18日)最高漲到40萬。

疫情期間,國內熔噴布的價格幾經大幅漲跌,海外市場也存在更多不確定性。根據紀錄片中雙方談判中有提及到熔噴布「最低價格20000美金/噸」的價格,一旦疫情趨緩,熔噴布價格回歸正常水平,林棟依然面臨著貨物貶值風險。

03

爆發式增長的隱憂

林棟只是「口罩獵人」中的一個縮影。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國內的口罩市場同樣經歷了交付危機、騙局和困局。跨界轉產口罩的大企業比比皆是,也有眾多小微企業入局。其中不乏有醫療醫藥從業者因口罩賺取了可觀財富,也有人因貨物貶值而翻車。

工商註冊信息顯示,2020年2月1日至4月13日期間,全國超過2.8萬家企業在經營範圍中新增了「口罩、額溫槍、消毒液、防護服、醫療器械」等相關業務。其中,口罩和呼吸防護相關企業新增超3.1萬家,是去年同期增速的20倍;新增熔噴布相關企業1250家,增速更是達到去年同期的45倍。

無論是企業數量還是貨物價格,暴增暴跌從來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短期內粗放增長,難免隱藏著混亂。

混亂中的一些騙局,與林棟經歷的何其相似。

中國石化官方微信公眾號在此前的一篇推文中揭穿過這樣一個騙局:有人自稱在「中石化燕山石化倉庫有8噸熔噴布,只要馬上打款10萬定金,第二天一早就能到北京提貨」。

可是等買家付了錢到第二天提貨的時候,對方再三推脫稱,需要給「領導」每噸2萬元「好處費」。當買家再一次打完錢後,對方稱可以來提貨。結果是買家跟著此人在燕山石化門口吹了一天風。說明天繼續安排。

對此,中石化還特別發文強調:熔噴布均「定向供應」,從未委託給任何其他單位或個人銷售。

除了趁疫情之機鑽空子設騙局外,企業數量爆發式增長也帶來了所產出的口罩、熔噴布的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這給監市場管出了難題。

04

市場和道德的衡量

如口罩獵人紀錄片裡提到的一樣,該片推出後,林棟的海外採買行為即受到了網友質疑:發國難財。質疑的背後,是對市場和道德的衡量,將兩者置於對立面。也有評論認為,「發國難財」的更應該是那些做著「零和博弈」的施騙者。

對於質疑,林棟已在紀錄片裡表示,不擔心質疑和謾罵,他更願意思考自己在口罩市場秩序裡所扮演的角色:建設者、參與者抑或是破壞者。林棟否定了自己是破壞者,因為他認為自己無論是從個人情感上還是行動上都沒有破壞市場秩序,他接受自己是口罩市場秩序的建設者。

紀錄片最後,林棟稱自己已經在土耳其投資了一家口罩工廠,他是這家口罩工廠的天使投資人。



相關焦點

  • 強烈推薦:紀錄片《口罩獵人》!「中國商人跟軍火商、黑手黨買口罩」,後附在線視頻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火了,多年前曾經拍攝《杯子的秘密》曝光多家五星級酒店衛生亂象的大V花總 ,此次跟拍了30歲的中國商人林棟,攜上億美金遊走在土耳其防疫物資市場
  • 紀錄片《口罩獵人》:帶著1億美金與軍火商做生意,這個90後年輕人不簡單
    在魔幻的疫情下,歐洲黑手黨、土耳其軍火商都改行賣起了口罩生意。而來自中國的一位30出頭的年輕人,手握國內各醫療機構的訂單,攜帶巨款單槍匹馬,第一次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堡,人生地不熟又語言不通的情況下,為國內機構採購口罩和熔噴布。
  • 豆瓣8.4,這部紀錄片帶你看疫情之下的「口罩獵人」……
    軍火商、黑手黨、持槍保鏢……這些似乎只是在電影裡才會看到的人物元素,卻在一部名為《口罩獵人》的紀錄片中真實地出現了。
  • 紀錄片:口罩獵人
    今年三月,我在土耳其遇到一個採購口罩熔噴布的年輕人,三十歲,攜巨資遊走在防疫物資市場----那裡混亂無序,上遊被全球倒爺和黑手黨操縱
  • 紀錄片《口罩獵人》丨中國商人是豺狼還是「獵物」?
    中國商人林棟受客戶委託,帶著國內巨額訂單一個助理、一個軍火商保鏢、一個拍攝者(花總)前往土耳其採購口罩和熔噴布。花總剛好在土耳其,他的粉絲Wake(林棟的助理)邀約花總見面,跟花總說她在跟著中國商人林棟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採購口罩。於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口罩獵人》就這樣產生了。一共有8集,還有一個電影版。
  • 《口罩獵人》與故事捕手
    出品 | 虎嗅年輕組作者 | 長江公寓題圖來自《口罩獵人》黑色的轎車,坐在副駕駛的保鏢Agun隨手掏出一把槍。這是口罩商人林棟的日常。這裡有一切戲劇化的元素。新冠病毒像是一枚魚雷,從深海出發擊中了世界的多個地點。隨後,這場瘟疫席捲全球。而一個不想浪費危機、手持著千萬量級現金的30歲買家林棟投身其中。他和他的購銷團隊不足10人,卻可以撬動上億美金級別的交易。
  • 湛江小夥化身口罩獵人,黑市被騙五百回,最後僱傭軍火商在土耳其買口罩……
    剛看完時感慨良多,感覺信息量巨大,那時候就想寫一些關於《口罩獵人》的東西,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著手都覺得不完整,有缺失。在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沉澱和思考,看了網上關於這部紀錄片的幾乎所有評論文章之後。終於,找到了最合適的方式來敘述和介紹這部片子,以及這部片子帶給我們的那個不是很熟悉的世界。
  • 《口罩獵人》,疫情下的口罩買賣是發國難財還是服務大眾?
    熔噴布從2萬一噸漲到40萬一噸,現在,口罩比軍火的利潤更高。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就連軍火商都開始改做口罩生意。 林棟到了土耳其首都,住在當地最好的酒店,出門談生意是坐包機,他的高調行為讓整個伊斯坦堡都知道了:有個中國土豪要買熔噴布。於是許多人「毛遂自薦」,帶著樣品來談「生意的」,不僅有真的賣家,也有魚目混珠的黑幫。
  • 《口罩獵人》:勇敢的追夢者,還是孤注一擲的「賭徒」?
    年初的疫情令國內短暫性地出現「口罩荒」,口罩價格水漲船高,口罩成為一個熱門生意,製造口罩的原材料熔噴布瞬間成為市場焦點。花總(微博@花總丟了金箍棒)拍攝的紀錄片《口罩獵人》,從3月5日到3月18日,跟拍一個在土耳其採購口罩和製造口罩的關鍵原材料熔噴布的中國年輕商人。
  • 「口罩獵人」林棟AB面
    本報記者 郝嘉奇 北京報導近日,紀錄片《口罩獵人》走紅網絡。紀錄片中,林棟攜巨款深入土耳其黑市,與當地軍火商進行合作,採購口罩和熔噴布運回國內。他日常使用奔馳轎車,入住豪華酒店,僱傭帶槍的保鏢,也得到輿論熱議。正當林棟被視作「抗疫明星」時,又有人曝出他採購的口罩質量不合格,關聯公司涉及多起欠薪。
  • 大V花總拍了一部厲害的紀錄片——海外追逐口罩的中國商人
    >網絡大V花總(ID:花總丟了金箍棒)最近拍了一部紀錄片,講述的是新冠疫情期間,一個中國商人在土耳其採購口罩及相關醫療資源的故事在這個非常時期,商人林棟進入橫跨歐亞兩洲,情報集中但秩序混亂的異國,商人不停周旋在各種背景複雜的人士之間,其中不乏黑手黨、軍火商,他與騙子們和坐地起價的商人周旋,身心疲憊,卻又甘之如飴。
  • 為什麼好萊塢電影裡總出現俄羅斯軍火商?聊聊俄羅斯黑幫的發家史
    提起世界上知名的黑幫組織,大家多少會聽說過日本的山口組、美國的三K黨和義大利的黑手黨,這三個黑幫組織也被譽為世界上三大黑幫,但是很少有人聽說過俄羅斯黑幫。電影《教父》中的義大利黑手黨關於俄羅斯黑幫的身影,總會在美國好萊塢的特工電影、犯罪電影裡面有提到,他們一般都是以走私軍火商的身份出現,比如《碟中諜》、《極速追殺》、《伸冤人》等等,
  • 《口罩獵人》背後的林棟:騙子、奸商與博彩老闆
    他的躥紅起因於微博大V「花總丟了金箍棒」的一個紀錄片《口罩獵人》。在紀錄片中,林棟日常使用的奔馳轎車、所入住的豪華酒店,帶槍的保鏢,神秘的口罩交易,以及軍火商合作夥伴,塑造出了一個幹練、精明,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商人形象。 他就這樣火了。
  • 軍火商女兒與皇帝後人同場,這檔炫富節目將富二代的荒謬展現無遺
    第二位,則是矽谷科技新貴謝青的女兒,她叫Jamie Xie,父親身家40億美金。她身上沒有太多的drama,就是一個富字概括始終。小編弱弱地講一句:臉蛋稍微有點drama。她的興趣愛好是在時裝秀的前排常駐,並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的街拍奢侈品收藏,她熱衷於錄製各種開箱視頻,也在用心的經營社媒,只是對於她來說,收入來源還是家族基金,「我工作的收入可能還不夠買一季的衣服吧。」第三位厲害了,她是日俄混血富二代Anna Shay,家裡搞軍火的,標準的洛杉磯土豪。
  • 狄娜:亞洲最性感的軍火商
    她從60年代亞洲第一豔星,變為90年代幫助52個國家建立飛機導航系統的歐亞軍火商。她讓泰國總統弟弟甘願為她動用泰國空軍與陸軍,只為她嫣然一笑。她叫狄娜。// 華麗轉身為軍火商的豔星「狄娜」 //其間,她還投資飛機製造業,由於狄娜投資生產的飛機當中,不但有商務豪華客機,還有海岸巡邏直升機,因此她被指生產軍備和販賣軍火。
  • 一個真實美國軍火販子改編的電影
    他就用這些和全世界軍火商和戰爭狂做生意,而他自己實際上還只是孩子。他的夢想是用這個公司來完成自己未來的計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商他最喜歡的電影是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戰爭之王》。從這以後,Diveroli在販賣軍火的路上就像開掛一樣。20歲他自己完成了一筆1500萬美金的訂單——將俄羅斯產的槍枝賣給伊拉克警方。
  • 《戰爭之王》:軍火商的獨白
    故事圍繞一個軍火商的發家史開展,片子從尤裡的視角出發,所以不可避免的將觀眾帶入軍火商的視角來看待這種事情,有需求利益才有生產,有人打仗自然需要有人供應軍火,這就像一個職業一樣有存在的合理性。影片給我們描述了這個荒誕的世界:軍隊高層將軍火私自販出,宣稱自由民主和平主義者和宗教徒們購買槍枝。
  • 《口罩獵人》才配叫最好的國產紀錄片
    花總表示:我可以保證《口罩獵人》一定是真實的、客觀的。 在疫情期間,口罩的利潤已經超越了毒品,國內價格最高的時候漲了20倍。 所以出門在外,林棟帶上了保鏢。